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湛江市检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病例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1994~2003年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994~2003年共报告AFP 199例,其中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16例,平均检出率为8.04%。对检出脊灰疫苗株的AFP病例分析结果显示:病例以≤1岁儿童为主(14例),男性多于女性;地区分布无明显聚集性,发病季节高峰在每年12~2月;检出的疫苗株以Ⅱ型病毒为主(9例),残留麻痹率较高;VAPP发生率为0.37/100万,服苗VAPP发生率为0.22/100万,首次服苗发生率为1.87/100万,接触者VAPP发生率为0.15/100万。结论 脊灰疫苗株病毒可能在湛江市外环境发生循环.今后必须提高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以阻止脊灰疫苗株病毒的循环。  相似文献   

2.
泸州市自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引起病例,但时常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现对1996-2004年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病例发生情况描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AFP病例流行病学资源来源于泸州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来源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的报告。1·2VAPP诊断标准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颁布的《脊灰诊断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阳性、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残留麻痹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4 - 2009年江苏省(AFP)病例1 548例,采集粪便标本1 540例,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PV),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540例中,检出PV60例,检出率3.90%,均为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病例散在发生,男性多于女性;<1岁组阳性病例均高于1~2岁和≥3岁组;<1岁组、未服苗或服苗<3次、服苗与麻痹时间间隔≤60d的PV阳性AFP病例残留麻痹率均较高;首次服苗并分离出混合型脊灰病毒的5例病例均残留麻痹;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总发生率为0.29/100万,首次服苗后为1.56/100万.结论 江苏省仍有一定数量的脊灰疫苗株阳性病例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病例发生;年龄、服苗史、服苗与麻痹时间间隔是残留麻痹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阶段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无脊髓灰质炎阶段杭州市连续5年检出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的发生情况。结果检出病毒相关株的AFP病例集中在2-3月龄的儿童占60%,全部为男性。零剂次免疫儿童占30%,VAPP的发生率为0.58/100万。结论提高VAPP诊断准确性,加强AFP病例监测,保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分析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的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玉林市2000-2013年检出的PV阳性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玉林市2000-2013年共检测了451例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的粪便标本,检出PV13株,检出率2.88%,型内特征鉴定有1株为疫苗变异PV,经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达到VDPV的分类标准。分离到的PV以Ⅱ型为主,AFP病例散在发生,无聚集性。未全程免疫儿童>全程免疫儿童,年龄以≤1岁儿童为主(92.31%)。服苗1月内出现麻痹占46.15%(6/13),麻痹伴发热占61.54%,60 d后随访仍残留麻痹病例高达23.08%,以Ⅱ型疫苗株为主。结论 玉林市2000-2013年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在无脊灰证实阶段,存在着疫苗衍生病毒(VDPV)和发生VDPV循环(cVDPVs)的可能,保持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加强对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的监测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00-2004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通辽市共报告AFP病例69例.小于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2.34/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79.71%;分离出4株肠道病毒,其中1株Ⅰ型脊灰病毒,1株Ⅱ、Ⅲ型混合型脊灰病毒,均为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5.80%;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根据病毒学分类标准,报告的AFP病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年报告平均接种率为99.20%,第2轮为99.31%。结论 1993-2004年已连续12年未发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做好常规免疫和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提高AFP病例首诊报告率,是无脊灰证实阶段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用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通过核酸序列分析仪进行测序,将基因序列提交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Bank上进行比对.并构建基因树。结果福建省1999~2002年分离到脊灰病毒5株,为Ⅱ型与Ⅲ型的疫苗重组。序列分析表明.福建省AFP病例中分离到的5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株VPI区与标准疫苗株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变异程度不大,与攀伎花市造成流行的脊灰病毒株差异也不大。同时发现,Fj-4,Fj-52株病毒为同一毒株。结论福建省在1999~2000年曾经出现过疫苗重组株,其中有一种毒株已在人群中循环,并引发2例病例。目前我国已进入无脊灰状态.仍采用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要注意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的流行。运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可以为适时调整免疫策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东省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究预防措施。方法病例资料来自2008-2012年广东省AFP病例监测系统。病例资料包括病例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麻痹后就诊、免疫接种等情况,并采集双份粪便送省脊灰实验室检测。对残留麻痹AFP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残留麻痹的有关影响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广东省2008-2012年共报告1659例AFP病例,其中231例残留麻痹,占13.92%。残留麻痹病例集中分布于0~4岁,占82.25%(190/231),接种3剂次及以上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者占67.97%(157/231),麻痹前多有发热症状(占71.43%,165/231),以下肢麻痹多见(占67.10%,155/231),粪便标本脊灰病毒分离率为19.82%(45/227)。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女性、麻痹前发热、粪便分离出脊灰病毒是使AFP病例残留麻痹风险升高的因素,OR值分别为1.673、1.560、6.535;脊灰疫苗免疫3次以上、发病年龄较大是使AFP病例残留麻痹率降低的因素,OR值分别为0.505、0.570。结论粪便分离出脊灰病毒使AFP病例残留麻痹风险显著升高,残留麻痹病例中可能存在部分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加强对残留麻痹的AFP病例的临床诊断,有利于明确残留麻痹中可能存在的脊灰疫苗相关病例,进而采取防控措施。提高脊灰疫苗接种率,有利于减少AFP病例残留麻痹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甘肃省2001~2003年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33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316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脊灰病毒16例,检出率5.06%,均为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病例散在发生,无聚集性。所有病例年龄≤5岁。临床表现以发热、腹泻、肢体感觉障碍、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麻痹部位以单下肢和双下肢为主,分离出Ⅱ型脊灰病毒的病例残留麻痹最多。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的发生率0.87/100万,其中首次服苗后为0.98/100万,接触服苗者为0.50/100万。结论无脊灰维持阶段,VAPP、疫苗重组脊灰病毒(VRPV)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导致的病例不容忽视,保持高质量的监测和高水平接种率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肠道病毒(EV)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EV感染所致麻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北省2001—2005年EV感染的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AFP病例脊灰病毒(PV)感染率年平均为9.7%,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感染率年平均10.0%。PV感染存在夏秋季及冬季2个高峰,而NPEV感染则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PV和NPEV感染主要发生在小年龄人群,≤5岁病例分别占94.9%和82.7%。发病60d后残留麻痹率为48.0%和20.5%。12例AFP病例分离出PV变异株病毒。结论 应加强对脊灰疫苗变异病毒的监测及其致病性的研究,同时加强对NPEV致麻痹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中国首次发生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DPV)循环事件中,病例的临床检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按个案调查表进行,临床符合脊灰病例由国家和省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会诊并做出最后分类。结果2004年8月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经序列分析发现,贵州省CDC送检的1例AFP病例脊灰病毒分离物为Ⅰ型VDPV,病毒株VP1区与Sabin疫苗株脊灰病毒相比有≥1%核苷酸变异。在此后开展的一系列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中,又发现1例VDPV病例,此2例的3名接触者中分离到VDPV,并在1例高危AFP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株VDPV,证实贞丰县发生了VDPV循环。经调查发现,本次疫情发生于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覆盖率较低、人口密度较大、流动人口相对较多、卫生条件较差的山区。结论经过AFP病例主动搜索、OPV强化免疫活动的开展等多项控制措施,阻断了VDPV的循环。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事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应对2004年中国贵州省贞丰县首次Ⅰ型疫苗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cVDPV)事件主要开展的工作.方法:对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cVDPV事件现场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年发生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州)贞丰县发生了Ⅰ型cVDPV,在中国尚属首次.现场调查、现场诊断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本次疫情共发现实验室确诊VDPV病例2例,在2例确诊病例的3名健康儿童接触者及1例高危AFP病例的1名健康儿童接触者分离到VDPV.结论:低脊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仍然是本次cVDPV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对cVDPV事件所采取的AFP病例主动搜索、OPV强化免疫等措施是有效的,成功的阻断了cVDPV.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4年8月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挽澜乡窑上村发生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的传播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报告的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患儿和同村21名5岁以下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窑上村59名儿童的常规疫苗接种、贞丰县AFP发病及监测系统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例明确诊断为Ⅰ型VDPV病例;3名同村儿童的粪便中也分离到Ⅰ型VDPV。贞丰县自2002年来共漏报7例AFP病例。挽澜乡常规免疫接种处于较低水平;窑上村属免疫空白点。结论 我国是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国家,此次在贞丰县发生VDPV的传播,对消灭脊髓灰质炎提出了新的挑战;防范VDPV的发生,要加强常规免疫,并保持高水平的AFP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的基因测序结果,各级CDC对VDPV及病例的调查和处置报告。结果2001~2013年,中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从37名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VDPV,来源于12个省,其中AFP病例22例,AFP病例接触者13人,健康儿童2人。其中2004年贵州省2例Ⅰ型(Type1)VDPV(VDPVI)病例形成循环(Circulating)(cVDPVⅠ),2011~2012年四川省Ⅱ型(Type2)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Vaccine—hypervariable Poliovirus,VHPVⅡ)病例/VDPVⅡ病例形成cVHPVⅡ/cVDPVⅡ。结论VDPV可在健康儿童粪便中检出,也能导致儿童麻痹。其发生有疫苗因素,也有受种者因素和疫苗使用因素。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低,是造成发生cVDPV的原因。只有达到人群OPV的高免疫覆盖率,通过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在 2 0 0 1、2 0 0 2、2 0 0 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中 ,有 8例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 (脊灰 )病毒 ,与脊灰疫苗 (Sabin)株相比 ,VP1 区核苷酸差异率为 0 2 2 %~ 0 99%,其中 1例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VDPV)。 8例主要分布在几个相邻的县 ,年龄主要在≤ 1岁 (7例 ) ,有明显的类似脊灰症状 ,其中 5例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密切接触者及周围儿童粪便标本未分离到疫苗变异脊灰病毒 ,当地口服脊灰疫苗 (OPV)接种率调查 ,除 1个村为 4 0 %外 ,其余均 >80 %。表明安徽省局部地区自然环境中存在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的循环 ,但未在人间传播。今后仍应加强儿童OPV常规免疫 ,加强AFP病例监测 ,有计划地开展OP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山东省滨州市2007年发现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及其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爆发调查、快速评价与主动监测、病例管理、病毒学和血清学监测、应急免疫干预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置,并对调查结果和应急处置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来自监测系统,临床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粪便标本检出Ⅰ型脊灰病毒,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鉴定为VDPV,曾接种过11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Vaccine,OPV),自身免疫功能基本正常。经调查,当地儿童OPV接种率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均处较高水平,周围健康儿童粪便标本未分离到类似病毒,AFP病例监测系统灵敏有效,主动搜索未发现类似病例。对该病例连续采集粪便标本检测,未再发现VDPV。山东省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诊断为VDPV感染者。结论此次发现的VDPV发生在OPV高免疫覆盖率地区,但未发现形成VDPV循环的证据,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应进一步加强VDPV监测和产生原因及其传播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山东省1997~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的认识,从而增加AFP病例监测系统检出VDPV的灵敏度。方法分离的脊灰病毒血清定型采用中和试验的方法,型内鉴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两种方法,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分子生物学性状分析采用VP1区序列测定的方法。结果山东省1997~2004年未分离到脊灰野病毒,分离到的脊灰疫苗病毒以Ⅱ型为主(173株),接近Ⅰ型和Ⅲ型之和。其中疫苗变异脊灰病毒10株,仍以Ⅱ型为主(8株),且有1株(CHN1025)VP1区变异率达到1%,为VDPV,但该毒株无2代病例发生。结论在山东省连续多年的口服脊灰疫苗免疫已经阻断了脊灰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但从AFP病例中曾分离到1株VDPV,结合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局部地区仍存在免疫空白,因此存在着VDPV以及发生循环的VDPV潜在的可能,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黑龙江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是否存在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方法通过搜集全省AFP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结合病原学监测结果,利用EPI info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黑龙江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14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62/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6.5%,分离出脊灰病毒(PV)6例,分离率为5.3%;分离出非脊灰肠道病毒10例,分离率为8.8%,所有PV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均为疫苗株。结论在AFP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或VDPV病例。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2004年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贵州省2004年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对贵州省2004年分离到的所有脊灰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了型内鉴定,并对型内鉴定异常株进行了VP1区的序列测定。结果贵州省在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接触者、流动人口和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中,共有95例分离到脊灰病毒。其中Ⅰ型22例,Ⅱ型26例,Ⅲ型21例,混合型19例,脊灰病毒混合非脊灰肠道病毒7例。经用PCR-RFLP和ELISA方法进行型内鉴定,共有16株病毒与疫苗株病毒存在差异,其中3株脊灰病毒与疫苗株病毒在PCR-RFLP图谱上有差异[其中1株同时为双反应(DRV)],3株ELISA结果为DRV,11株ELISA结果为非疫苗类似株(NSL)。在这些型内鉴定异常株病毒中,Ⅰ型13株,Ⅱ型3株。对这16株脊灰病毒进行VP1区序列测定,发现9株Ⅰ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和1株Ⅱ型VDPV。结论根据对贵州省2004年从95例AFP病例及接触者、流动人口、健康儿童分离的脊灰病毒的血清定型结果和型内鉴定结果及对13株Ⅰ型和8株Ⅱ型脊灰病毒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脊灰减毒活疫苗病毒在人群的循环导致疫苗病毒神经毒力恢复突变。通过AFP病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了Ⅰ型VDPV的循环和Ⅱ型VDPV。对2004年下半年脊灰病毒基因特点的分析,提示贵州省已经阻断了Ⅰ型VDPV的循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济南市环境污水中监测到Ⅱ型(Type2)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Hypervariable P0liovirus,VHPVⅡ)/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II)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为维持无脊灰提供参考。方法对济南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 dLive Vaccine,OP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活动进行评估,开展0~47月龄儿童OPV接种率调查,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评价,继续采集污水标本开展脊灰病毒监测。结果济南市适龄儿童OPV各剂次接种率均〉99%,2010~2012年全市〈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均〉90%,AFP病例监测系统灵敏,能够及时发现病例,后续采集的污水中未检测到VHPV/VDPV。结论VHPV/VDPV在当地引起传播的风险较小,但污水采集点辐射范围内流动人口较多,应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监测和OPV接种,防止VHPV/VDPV在人群中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