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体内16种组化物质的定位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虫体内的糖原在实质组织中最丰富;G—6—Pase在皮层、皮下层呈中等阳性反应;蛋白质、RNA和DNA以卵巢、卵黄腺或睾丸处含量最多;酚酶仅在卵黄腺和卵壳处有较强的活性;ACPase主要分布在肠上皮及皮层内;AKPase在排泄囊壁、子宫壁、卵巢及睾丸处呈阳性反应;ATPase活性以皮层、皮下层等处最显著;MAO主要分布在皮层、皮下层、实质组织及肠上皮内;SDH和MDH酶活性在肠上皮、皮层及皮下层处最强;中性脂肪以肠管和肠内容物着色反应最明显;Est在虫体的皮下层及肠壁处呈中等阳性反应;脂酶仅在皮层、皮下层等处可见少量酶颗粒存在;AChE活性在皮下层呈中等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卫氏并殖吸虫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为祥细地观察了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的组织化学,着重于前端腺体和皮层的组织化学特性,以及其在寄生虫和宿主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一、材料和方法(一)后尾蚴制备自卫氏并殖吸虫病流行区皖南旌德县采集溪蟹,捣碎过筛,水洗沉淀物中检取卫氏并殖吸虫囊蚴,2%胆酸盐脱囊获得后尾蚴。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对卫氏并殖吸虫作用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一次灌胃吡喹酮150mg/kg,于给药后1~48小时取虫,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吡喹酮对虫体的作用。结果表明:药后12~48小时,虫体内糖原、RNA、MAO及AchE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蛋白质明显增加,SDH和MDH活性在实质组织中略增强,脂肪在卵黄腺和虫卵内有融合现象。而Acp、Akp、G-6-P、Est、ATP、脂酶、酚酶及DNA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探讨吡喹酮对卫氏并殖吸虫杀虫机理。我们对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犬。一次ig吡喹酮150mg/kg.于药后1~48h取虫。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吡喹酮对虫体的组化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药后1~6h,虫体内16种组化物质均未见变化。给药后12h,其中部分组化物质出现变化。1.糖原:给药后12h,部分虫体内的糖原开始减少。尤以卵黄腺周围的实质组织为甚。给药后36~48h,大部虫体断面糖原  相似文献   

6.
免疫学诊断的敏感性不但取决于所用方法的敏感性,而且取决于抗原的纯度和活性。在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目前多半用全虫匀浆作为诊断抗原。本研究结果表明,卫氏并殖吸虫成虫主要免疫原性物质仅是全虫匀浆中有限的几个糖蛋白组份,即组份14(0.47)、15(0.49)和16(0.52)。这三个组份的兔免疫血清抗体谱与全虫匀浆的兔免疫血清抗体谐相同。用这些糖蛋白组份代替全虫匀浆作为诊断抗原,可望能节省抗原并提高免疫学诊断的敏感性。这对诊断卫氏并殖吸虫早期感染或轻度感染的病人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的单抗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从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出可用于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的基因克隆。方法 采用预吸收的抗肺吸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筛选多次后得到 5个阳性克隆 ,经PCR扩增后测定其插入片段的大小。用辅助噬菌体做体内剪切 ,以抗生素平板筛选含重组质粒的阳性菌落。其中 3个克隆测定其DNA序列 ,用BLAST软件对所得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得到 1,2 ,4三个不同阳性克隆 ,其长度分别为 1783bp、397bp和 1132bp ,分别与卫氏并殖吸虫卵黄铁蛋白 (P wyolkferritin)基因、鞘脂激活蛋白A(DictyosterliumdiscoideumsaposinA)基因和曼氏血吸虫主要卵抗原 (Smmajoreggantigen -P4 0 )基因同源。 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用抗肺吸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筛选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 ,所获克隆1、2、4可能系肺吸虫免疫诊断和预防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8.
取浙江绍兴、云和、永嘉、丽水、乐清、遂昌等县的卫氏并殖吸虫,观察幼虫及重虫期的体棘,均为单生,成熟早期(4~12月)以单生为主,少数为二分裂棘,或并指样棘。虫龄增大至2~5年以上,棘分裂,或新生小棘,出现簇生棘,数量也渐增多,尤以腹吸  相似文献   

9.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重组抗原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表达已转化入大肠杆菌的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原(PwAg)基因,并评价其应用于免疫学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IPTG诱导表达已亚克隆人表达载体pRESETB的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原基因,以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SDS-PAGE电泳可见32ku处有1条明显的蛋白质带,该带只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免疫兔、感染犬和病人血清识别。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克隆PwAg,其表达产物具有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期特异性,推测可用于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表达已转化入大肠杆菌的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原 (Pw Ag)基因 ,并评价其应用于免疫学诊断的价值。 方法 用 IPTG诱导表达已亚克隆入表达载体 p RESETB的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原基因 ,以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 结果  SDS- PAGE电泳可见 32 ku处有 1条明显的蛋白质带 ,该带只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免疫兔、感染犬和病人血清识别。 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克隆 Pw Ag,其表达产物具有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期特异性 ,推测可用于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相似文献   

11.
在SEM下,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毛蚴体表密布细长的纤毛。TEM示纤毛的微管呈典型的“9+2”形式排列。除纤毛外,体表密布一层点线状胞质突起。体表下依次为基质、基膜和肌肉层。肌肉层下方见一含大量直径为0.15μm左右的圆形结构的囊细胞。焰细胞2个,大小为3×5.4μm,胞质内含有许多线粒体。焰细胞的纤毛束由39~45根纤毛组成。胚细胞在体后部集中成团,体前、中部亦有分布。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10县(市)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浙江省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形态变异。方法对浙江省6个地区10个县(市)的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标本布氏液固定、梅氏卡红液染色封制,固绿染色皮棘,显微镜下观察、测量。结果(1)虫体类椭圆形,平均大小为8.98±1.38~12.96±0.86×4.69±1.04~6.92±0.58mm。宽长比例为1:1.77~1:2.1。(2)口吸盘平均大小力0.57±0.07~0.71±0.09×0.84±0.14~0.93±0.09mm。腹吸盘平均大小为0.55±0.08~0.72±0.06×0.60±0.07~0.75±0.07mm.,口吸盘大于腹吸盘。(3)皮棘单生为主。腹吸盘侧及两睾丸间少数皮棘有裂开现象,甚至形成双棘并列。(4)卵巢略呈扇形,分4~7叶,多数(75.57%)为6叶。卵某巢长与体长比值为0.11~0.15。(5)睾丸分4~7叶。分5叶者占50.36%。分叶形状变化较大。两睾丸平均长与体长比值为0.10~0.15。结论首次观察记录全浙江省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形态变异。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虫体标本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都符合卫氏并殖吸虫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报道了孵育液两种pH条件下,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神经系统AChE组织化学定位的观察结果。孵育液pH5.0时.虫体仅能显示中枢神经节;而孵育液pH6.0时.则能获得虫体神经系统结构的完整图象,包括一对中枢神经节。由中枢神经节各向前、后发出的三对纵行神经干及一对咽神经、相邻神经干间的横向神经联系及腹神经干间的神经网,以及由神经干向口、腹吸盘、排泄孔及皮层下发出的细小神经分支等。结果提示,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神经系统结构虽发育较完整,但AChE活性相对较低。文中还对并殖吸虫神经系统结构特征的分类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首次以等电聚焦电泳方法比较研究了怡乐村并殖吸虫(P.I)与卫氏并殖吸虫(P.W)两种蛋白成分。 结果P.I与P.W蛋白分布大体相同,但在一些带数及浓度分布上有明显差异。 一、怡乐村并殖吸虫电泳带谱考马斯亮蓝染色的普通蛋白总带数47条,包括7对亚带,实际出现带数54条,其中酸性范围(pH3.50~6.55)28条带,亚带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已从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囊蚴及虫卵中分离出至少6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可能参与囊蚴脱囊、幼虫移行、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免疫逃避等生理过程。虽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卫氏并殖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及酶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但对酶基因与酶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酶蛋白的具体功能仍知之甚少。该酶具有很强的抗原性,能在体内持续释放,有可能用于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透射电镜首次观察了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的超微结构。虫体由体被、实质组织、肠腔及排泄囊所构成。体被由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皮层细胞质和基质膜。皮层表面见许多指状突起,突起有多级分枝。皮层基质内有皮棘,其根部位于基质膜,顶端突出于皮层表面但被外质膜覆盖,横切面上可见网格样结晶,基质内遍布球形、杆状两型分泌小体。皮层细胞位于肌层深部,细胞核位于其内,浆内可见两型特征性分泌小体,皮层细胞发生多条胞质小管穿过肌层及基底膜与皮层相连。结果提示皮层是后尾蚴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9.
吡喹酮对卫氏并殖吸虫作用的光镜、电镜及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犬一次口服吡喹酮100mg/kg 8h后作电镜观察,成虫的外皮层胞质突起缩短,圆形分泌小体空泡变;16~24h后,外皮层、合体细胞、肌细胞、生殖器官及焰细胞的细胞器,特别是线粒体发生重度空泡变等损害。组织化学观察;服药后8h,卵细胞及虫卵中的胚细胞ANAE活性反应减弱;16~24h后,SDH、ACP、ANAE活性明显减弱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20.
三平正并殖吸虫(Euparagonimus cenocopiosusChen(1962)首次发现于广东,陈心陶(1962)根据其成虫的形态将其定为正并殖属,以后又上升为亚科——正并殖亚科。而刘思诚通过生活史的研究,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