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静脉炎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发于浅部静脉者,称为浅部静脉炎;发于深部静脉者,称为深部静脉炎。本病多发生于下肢或盆腔内静脉,最大危险性为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属中医“脉痹”、“恶脉”等范畴。近几年,我科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除了静脉点滴溶栓类药物外,还配合中药内服,进行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1.临床资料本组共10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68例;发病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18岁;浅静脉炎者46例,深静脉炎者54例。2.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诊断标准:中医外科学的外科疾病为准…  相似文献   

2.
影响下肢血液回流的因素包括下肢静脉本身病变和静脉血管以外的病变。静脉本身病变主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而静脉血管以外的病变主要是各种因素造成对血管壁压迫致管腔宁所造成的,常见的有癌肿压迫、髂血管压迫等。目前未见有深部腱鞘压迫血管引起回流障碍的报道。我院1998年收治1例右侧耻骨梳韧带腱鞘囊肿压迫右侧股总静脉致右下肢回流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45岁,因右下肢肿胀2年余于1998年6月21日入院。患者主诉一次因左足扭伤后,右足跳跃上楼梯,1月后即开始出现右下肢肿胀。在…  相似文献   

3.
<正> 继发于甲状腺肿的颈内静脉瘀血综合征,是因甲状腺肿压迫颈内静脉,使其回流受阻而产生的一组症候群:即颈部坠胀,呼吸迫促,颈静脉怒张,面色青紫,面部浮肿及颈前上胸部皮下浅静脉扩张等。我院于1978年在手术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时,共遇到8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6例。年龄45—60岁,平均51岁。病程均在20年以上,最长者达40余年;混合型及结节型各4例;Ⅱ度肿大者5例,Ⅱ度肿大者3例。症状:本组8例中7例感到颈部坠胀,6  相似文献   

4.
血栓性深静脉炎属中医“脉痹”、“恶脉”等范畴,本病多由久卧、久坐、产后伤气、盆腔手术、外伤等,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而成。本病起病较急,常被原发疾病或手术后反应掩盖,主要表现整个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扩张等四大局部症状。病变在小腿深静脉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腓肠肌疼痛、肿胀、压痛,将足向背侧弯曲时,疼痛加剧,踝关节以下水肿和浅静脉怒张。病变在髂股静脉者,可有发热、脉搏增快,自臀  相似文献   

5.
胡桃夹现象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近年被临床广泛重视及认同 ,本病主要以左肾静脉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引起左肾静脉高压综合征 ,临床上以反复性、发作性蛋白尿、血尿为主要特点。本文对近 1年我院儿科诊断为较典型胡桃夹现象 6例报道如下。l 临床资料1 1 基本资料  6例病人均为我院儿科住院病人 ,男 3例 ,女 3例。 6~ 9岁 2例 ,12~ 14岁 2例。反复蛋白尿者 2例 ,病史长者 8个月 ,短者 2个月。反复查肾功、肝功、三对、肾静脉彩超、抗“O”、补体C3等有关理化检查 ,未见阳性所见。 2例查尿直立试验均阳性 ,曾被诊断…  相似文献   

6.
辨证分型治疗口腔扁平苔癣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口腔扁平苔癣39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39例患者中,门诊病人34例,住院病人5例;男性13例,女性26例;19岁以下者3例,19岁~45岁者20例,45岁~70岁者16例。13例有反复发作口腔粘膜糜烂史,病程最长者30年,最短者半年;口腔粘膜网状损害15例,匠疹10例,斑块14例,以上损害伴有糜烂者13例;舌红苔黄,脉儒数者13例;舌红苔薄,脉细数者14例;舌苔厚腻,质淡黄者3例,脉弦者5例,脉迟者4例。2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将扁平苔癣分为五型:2.1…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6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 4 0 % ,而DVT后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 5 0 % ,不仅严重影响病变部位 ,而且可并发肺栓塞 ,危及患者的生命。本病属祖国医学“瘀血流注”、“肿胀”、“脉痹”等范畴。DVT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 ,病理改变为患肢远端静脉高压、瘀血。现将我院 1 999年 6月~ 2 0 0 3年 5月治疗的 6 3例DVT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3例 ,男 38例 ,占 6 0 .3% ,女 2 5例 ,占 39.7% ;年龄最大者 76岁 ,最小者 2 0岁 ,平均年龄 5 3.3岁 ;手术诱…  相似文献   

8.
熊雪峰  姜萍 《九江医学》2006,21(4):67-67
患者,男,70岁。行双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第7d左下肢肿胀,凹陷性水肿,活动受限,深静脉彩超提示左髂静脉及左股静脉上段见等、低回声块影,考虑“血栓形成”。双下肢深静脉造影显示左股静脉上段回流受阻。继以静脉滴注抗凝治疗,数日观察,肿胀、疼痛日趋严重,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于术后第13天,在局麻下行右股  相似文献   

9.
核素99mTc-MAA下肢深静脉造影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兴果  罗加  梁纬蓉 《重庆医学》2000,29(2):144-145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并不少见,有报道其发病率为20%~60%,是慢性动脉病的10倍,近年有增加趋势。我院近1.5年用99mTc-MAA行下肢静脉显像,共检查病人9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主诉单侧及双侧下肢肿胀者,其中男53人.女43人,年龄4~87岁(平均45.9岁),病程6小时~20年。1.2方法示踪剂为99mTc-MAA,仪器为SIEMENS公司 DI-ACAM型单探头SPECT,配低能通用准直器。病人仰卧探头下,于双侧踝关节上扎压脉带以阻断浅静脉,…  相似文献   

10.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35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是一种先天性的外周静脉疾患,其典型表现是毛细血管瘤(“胎记”)、肢体浅静脉曲张、骨与软组织增生三联症。我们从1988年至1998年10年间共诊治KTS35例,计37条肢体,现就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问题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和结果1.1 临床资料 35例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2~41岁,平均(24.31±5.3)岁。累及下肢37条,无累及上肢者。主要表现为肢体酸胀感32例(91.4%)和肢体肿胀16例(45.7%),较少见的症状有疼痛9例(2…  相似文献   

11.
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少见,若不及时观察治疗,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我院自1992年至1998年的子宫切除病人中共有4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中1例死于肺栓塞,3例经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病例中,年龄45~55岁,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放射性核素下肢浮肿鉴别诊断的临床评价。方法:在双侧踝关节上方扎紧止血带,双侧同时静脉注入99mTc185mBg-370mBg立即2秒一侦采集10侦后松开止血带,20秒一侦采集5侦。结果下肢浮肿中4例不全阻塞,2例阻塞,下肢静脉曲张14回流通畅,20例回流缓慢,结论:放射性核素深静脉显像对下肢浮肿鉴别诊断,下肢静脉曲张术前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延迟性,C包填塞(LCT)是指手术1周以后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本组共参与急救护理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16-51岁。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3例,二失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2例。术前胸片检查心胸比例0.49-0.71。术前心功能Ⅱ级者1例,Ⅲ级者3例,Ⅳ级者2例。6例患者术后1周病情平稳,转入普通病房,其中2例已出院。从术后第9天至第对天,分别出现乏力、胸闷、胸痛,肝脏肿大;少尿或下肢浮肿。血压基本正常,3例脉压小于5.33kPa,奇脉2…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外伤、手术、肿瘤的增多下肢深静脉血栓也呈上升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无论时间长短治疗难度都非常大,尤其是病程大于1个月的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更加困难,常常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下肢肿胀和(或)疼痛、淤积皮炎甚至溃烂,有的血栓逆向发展或顺行延伸使病情加重,有的形成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发生肺栓塞,甚至因此而丧命。我科拟定了以脉痹饮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用该法治疗闭塞型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下腔静脉膜性闭塞是个罕见病,X线检查对本病具决定性诊断作用。现报告1例如下: 患者男性,32岁,因胸腹背部以下血管扩张8个月、双下肢浮肿3个月于1984年9月14日入院。体检:心肺阴性,肝脾未触及,乳头以下胸腹背部、阴囊及双下肢广泛皮下静脉扩张纡曲,曲张静脉的回流方向为自下而上。下肢和阴囊轻度凹陷性水肿。上肢肢静脉压11cmH_2O,下肢32cmH_2O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因血液回流障碍而引起的静脉延长、迂曲和扩张,是周围血管外科中的常见病.目前外科常以硬化剂注射压迫疗法,静脉高位结扎抽除术方法治疗.我院近几年来采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50例.现就临床应用价值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phenomenon),是由于左肾静脉受到挤压后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反复性、发作性血尿或蛋白尿,是儿童非肾小球性血尿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我院应用B超诊断证实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例患儿均为我院住院病儿,男5例,女3例。发病年龄6.5~13岁,平均97岁。病程1月~4年,平均135月。肉眼发作性血尿2例,间歇性及持续镜下血尿4例,直立性蛋白尿2例。全部病例均无浮肿、高血压等伴随症状。全部病例查尿红细胞形态、肝功能。肾功能、抗0、血沉、血清补体、血钙、尿钙/尿肌酐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1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属传统医学的“脉痹”“肿胀”等范畴。我院于1975年9月~1955年12月,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1例,336条肢体。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11例中,男212例,女99例;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45.39岁;发病因素;各种手术后发病者37例(11.90%),外伤、骨折后发病者52例(16.72%),劳累后发病者23例(7.40%),产后发病者14例(4.50%),因病卧床9例(2.89%),受凉后发病者8例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於1991年4月收治1例全身浮肿病人诊断为肾炎性综合征(NS)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男患 18岁乏力,尿少,眼睑及全身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外伤、手术、肿瘤的增多下肢深静脉血栓也呈上升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无论时间长短治疗难度都非常大,尤其是病程大于1个月的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更加困难,常常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下肢肿胀和(或)疼痛、淤积皮炎甚至溃烂,有的血栓逆向发展或顺行延伸使病情加重,有的形成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发生肺栓塞,甚至因此而丧命。我科拟定了以脉痹饮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用该法治疗闭塞型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汇报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自2002年10月~2004年10月病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