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呼吸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0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呼吸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卡氏评分(KPS)、入住神经科重症监护室(NICU)时间、气管切开时间、住院费用及肺部感染率、病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入住NICU时间、气管切开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62.22%,观察组为13.33%(χ~2=4.435,P=0.001);对照组病死率为33.33%,观察组为4.44%(χ~2=5.554,P=0.000)。[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可改善病人病情,减少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及入住NICU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发生肺部感染4例,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的呼吸道得到了有效监测和护理,22例恢复良好,3例存在语言功能障碍伴肢体活动力下降,1例原发性脑干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4例发生肺部感染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瑛  陈娟  汪李宏 《全科护理》2008,6(34):3147-3148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的呼吸道得到了有效监测和护理,22例恢复良好,3例存在语言功能障碍伴肢体活动力下降,1例原发性脑干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4例发生肺部感染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EBN)减少并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发生的呼吸道感染。[方法]将634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分成循证护理组和非循证护理组,循证护理组根据循证护理理念,同病人需求相结合,找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因素,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以减少病人的痛苦,非循证护理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护理。[结果]两组病人呼吸道感染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呼吸道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王艳 《全科护理》2021,19(14):1979-1981
目的:了解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现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0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肺部感染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中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人共30例,发生率为23.08%;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肺部疾病、气管切开或插管、低蛋白血症、使用H2受体拮抗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7 d、机械通气时间>6 d(P<0.05).结论:部分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且危险因素复杂,应加强临床防控护理.  相似文献   

7.
胡桂清  )  吴宏妍  ) 《全科护理》2011,9(21):1908-1908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剖胸术后病人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07年4月—2010年4月心胸外科剖胸术后发生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感染原因与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检查、肺功能障碍、疾病性质及手术的伤害等因素有关,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发生呼吸道感染74例,其中死亡4例。[结论]加强重症病人呼吸道的围术期护理,严格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是帮助病人顺利渡过呼吸道感染,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剖胸术后病人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07年4月-2010年4月心胸外科剖胸术后发生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感染原因与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检查、肺功能障碍、疾病性质及手术的伤害等因素有关,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发生呼吸道感染74例,其中死亡4例.[结论]加强重症病人呼吸道的围术期护理,严格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是帮助病人顺利渡过呼吸道感染,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型颅脑损伤(STBI)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极高,文献报道较多,但不同医院对感染的重视程度及防护措施不一,其发生率也有差异。通过对我院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和同期未感染病人各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寻找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意识障碍,昏迷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在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正确有效的排痰可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我院采用侧俯卧位,刺激咳嗽排痰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小平  刘荣耀  王秋开 《护理研究》2007,21(17):1567-1568
重型颅脑损伤(STBI)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极高,文献报道较多,但不同医院对感染的重视程度及防护措施不一,其发生率也有差异。通过对我院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和同期未感染病人各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寻找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1对象与方法1.1研  相似文献   

12.
刘美荣 《全科护理》2021,19(3):418-421
目的:探讨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调查。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行早期喉癌手术的21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入选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6例病人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4例(11.11%)。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基础疾病、既往手术史、住院时间、术前器官切开、手术方式、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留置引流管、手术时间、术后气管拔除、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肺部疾病均为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术前器官切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肺部疾病均为影响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住院时间、术前器官切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肺部疾病均为影响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临床应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对策,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3.
夏岚 《全科护理》2013,(33):3109-3109
[目的]降低老年手术病人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150例老年手术病人给予规范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观察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康复情况.[结果]通过术前、术后有效的呼吸道管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预防老年手术病人的呼吸系统感染、增强管理力度、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5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后患者,给予环境消毒、早期密切观察病情、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吸痰、充分湿化气道、加强口腔护理,并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第5天做痰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组76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12例。结论: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自然屏障,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颅脑疾病患者常常出现昏迷,病人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消失,肌肉松弛,舌根后坠,可致严重呼吸道不畅和肺部感染而加重脑水肿,甚至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我院神经外科1994年3月至1995年3月共收治病人198例,其中昏迷病人41例,占20.2%。对这些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作者积累总结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1急症颅脑疾病病人的呼吸道护理1.1恢复呼吸道通畅 急性颅脑损伤或颅内疾病急性发作,均可因意识障碍、频繁呕吐而将大量食物残渣或分泌物和血块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必须迅速用电动吸引器将之吸净或用手掏出口腔内异物…  相似文献   

16.
杨爱云 《全科护理》2013,11(7):622-623
总结5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强调应加强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头痛及躁动的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对开颅术后引流管及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分组对比,观察组的堵管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人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苏爱军 《全科护理》2011,(24):2242-2243
重型颅脑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致使病人缺氧窒息,颅内压升高,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行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救治的关键。气管切开后由于病人呼吸道改变,使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气道的敞开使呼吸道原本湿化作用减弱,再加上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大量脱水剂的使用使气管内的干燥程度加重,更加容易造成痰液黏稠结痂,加重病人肺部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5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后患者,给予环境消毒、早期密切观察病情、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吸痰、充分湿化气道、加强口腔护理,并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第5天做痰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组76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12例.结论: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自然屏障,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病情危重,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病人常因中枢直接和间接损伤、误吸、咳嗽、吞咽反射减弱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部感染而导致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气管切开不仅能解除上呼吸道阻塞,维持呼吸道通畅,可减少60%~70%呼吸道解剖死腔,使有效通气量显著增加,保证脑组织氧供,促进神经系统恢复,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气管切开虽然能及时的解决了病人的通气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概率。我科近五年对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术,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