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逆汤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目的:探讨四逆汤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垂体后叶素性小鼠心肌缺血模型,四逆汤(浓度103g生药/L)灌胃,剂量01mL/20gwt·d-1,心肌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分析,心肌ATP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浓度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结果:与缺血组相比,四逆汤组缺血心肌线粒体损伤显著减轻(P<005),糖原消耗显著减少(P<005),乳酸浓度显著下降(P<005),心肌营养血流量显著上升(P<001),氧自由基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四逆汤具有显著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该作用与其增加心肌供血和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 α)表达及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情况。 方法: 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8),假手术组(n=24),缺血再灌注组(n=24)。采用大鼠心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心肌PPARα mRNA的表达程度进行分析,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PARα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各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 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心肌PPARα mRNA 0.374±0.115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分别为1.071±0.140、 1.012±0.127)(P<0.01);缺血再灌注组心肌PPARα蛋白表达为42.32±13.06,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114.09±23.15、101.25±21.20)(P<0.01)。缺血再灌注组游离脂肪酸水平于再灌注后4 h、6 h显著上升。 结论: 在实验性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中PPARα表达减少同时伴有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增多。  相似文献   

3.
麦冬提取物抗犬心肌缺血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麦冬提取物抗心肌缺血的药效学观察做到标准化、序列化和规范化,为临床提供有效、安全、稳定,使用方便的新药制剂.方法采用犬冠状动脉结扎模型,设立模型组、恬尔心组及麦冬提取物大、中、小3个剂量组,应用十二指肠给药的途径,通过心外膜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形态学等指标来观察麦冬提取物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1)心外膜心电图标测结果结扎30min时,心外膜心电图标测Δ-ST均有明显变化,各组差别无显著(n=5,P>0.05).麦冬提取物大剂量组(LD)及中剂量组(MD)用药后1hΔ-ST分别由给缺血30min时的45.40±16.42及38.50±10.85降至38.30±9.28和38.30±9.28.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至3h,麦冬提取物大剂量组及中剂量组Δ-ST进一步分别下降了28.20±9.57及24.00±3.88,Δ-ST相对变化率为1.61±0.17(n=5,P<0.01)和1.60±0.38(n=5,P<0.05).(2)心肌酶谱(CK、CK-MB)观察结果结扎前心肌酶谱已有变化,但各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别(n=5,P>0.05),实验观察结束时,各组心肌酶谱均明显变化.CK-MB,麦冬提取物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心肌酶谱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差异(n=5,P<0.01).CK,麦冬提取物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差异(P<0.01).而中剂量组心肌酶谱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差异(n=5,P<0.05).酶谱(CK、CK-MB)的自身变化率比较显示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差异(n=5,P<0.01),而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3)犬急性心肌梗死范围(N-BT染色)测量结果麦冬提取物大、中两个剂量组心肌梗死区的绝对重量以及梗死区占心室的百分比与M模型组相比,显著差异(n=5,P<0.05).(4)透射电镜超微观察显示模型组表现出缺血心肌典型超微结构特征如线粒体、细胞核和肌原纤维核浆的改变及增生活跃间质细胞所分泌的胶原.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组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虽有所减轻,但仍发生明显的线粒体及细胞核损伤.中剂量组心肌超微结构线粒体及细胞核虽有部分、一定程度的损伤,但与模型组相比,有一定的改善.大剂量组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发生了明显的改观.结论麦冬提取物有明显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三七总皂甙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缺血再灌注1、3、5h组和相应三七总皂甙干预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Fas/FasL系统和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 肺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肺缺血再灌注5h组:22.08±1.93;对照组:2.04±0.67)、Fas/FasL和Caspase-3基因表达(肺缺血再灌注5h组:0.241±0.029;对照组:0.121±0.0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出现电泳梯形条带结构;三七总皂甙干预组Fas/FasL mRNA及其Caspase-3的表达(三七总皂甙干预5h组:0.199±0.020;肺缺血再灌注5h组:0.241±0.029)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三七总皂甙干预5h组:12.58±1.82;肺缺血再灌注5h组:22.08±1.93)也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梯形条带结构基本消失。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与Caspase-3 mRNA及Fas/FasL mRNA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系统的激活,阻遏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和超声心动图法分别测定了稳定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和亲合力以及心脏指数和外周总阻力,并与正常人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液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比正常人组值低(238±107对318±130 fmol/10~7细胞,P<0.05);二组之受体与配体复合物的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2.62±1.25,3.31±1.14nm,二组间无显著差异(P>3.05)。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指数尚无显著性降低(3.92±1.06对4.54±1.09 L/min/M~2,P>0.05)而外周总阻力则明显增高(2811±711对1798±484 dynes sec.cm~(-3).M~2,P<0.01)。鉴于外周血液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与心肌β受体密度呈正相关且受内源性儿茶酚胺的调节,本结果提示在稳定性高血压阶段也必然存在着心肌β受体密度的下降。我们认为这可能是高血压时尽管心脏所接受的肾上腺激素能刺激增加,但心排出量却不相应地增加甚至有下降趋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及缺氧再复氧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设假手术对照(SO)组、单纯缺血再灌注 (IR) 组、吡格列酮预处理 (Pio-P) 组和5-HD+Pio组;缺血30 min再灌注4h后取心室肌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并行Flameng线粒体半定量分析。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别分成对照组、缺氧再复氧(HR)组和不同浓度Pio-P组,缺氧1 h再复氧2 h后,利用JC-1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势(ΔΨm)变化。结果: IR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害严重,Pio-P组明显减轻,5-HD+Pio组与IR组差异不大,IR组和Pio-P组线粒体Flameng评分为 2.75±1.09和1.62±0.60,2组间差异显著(P﹤0.01)。IR组和Pio-P组AI为(55.44±6.63)%和(28.19±4.93)%,2组间差异显著(P﹤0.05),5-HD+Pio组与IR组差异无显著(P>0.05);HR组ΔΨm降低的细胞百分率为(56.52±2.87)%,较对照组(6.52±0.59)%差异显著(P﹤0.01);不同浓度(5 μmol/L、10 μmol/L及15 μmol/L)Pio-P组ΔΨm降低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5.89±3.63)% 、(17.13±1.37)%和(18.43±2.44)%,与HR组(56.52±2.87)%相比明显降低(P﹤0.05),但10 μmol/L组及15 μmol/L组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 吡格列酮预处理可以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抑制线粒体膜电势降低而起到抗缺血再灌注/缺氧再复氧损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被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滞剂所拮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洋地黄素在离体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中的变化,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A-RI)的拮抗作用。 方法: 制备离体大鼠心脏A-RI模型,60只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富氧K-H液灌流,流量10 mL·min-1,持续灌流90 min;A-RI组:富氧K-H液灌流30 min后,予以乏氧K-H液低流量(1-2 mL·min-1)灌流30 min,再给予富氧K-H液复灌30 min;维拉帕米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于复氧前分别向灌流液中加入维拉帕米5 μg·kg-1、地高辛抗血清3.3 mg·kg-1、10 mg·kg-1、30 mg·kg-1,复氧灌流前灌注完,其余同A-RI组。各组于复氧灌流结束时,制备心肌匀浆,测定心肌匀浆中内洋地黄素含量、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以及线粒体总Ca2+水平,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A-RI组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4±0.42)ng·g-1与(0.63±0.09)ng·g-1,P<0.01],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5±1.00) mmol·g-1Pr·h-1与(4.24±1.19)mmol·g-1Pr·h-1,P<0.01],线粒体总Ca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368±0.113) μmol·g-1Pr·h-1与(0.130±0.004) μmol·g-1Pr·h-1,P<0.01],心肌组织结构发生明显破坏。中、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显著低于A-RI组[(0.55±0.24)ng·g-1,(0.68±0.26) ng·g-1],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显著高于A-RI组[(4.88±1.51)mmol·g-1Pr·h-1,(3.85±1.15)mmol·g-1Pr·h-1),心肌线粒体内总Ca2+含量显著低于A-RI组[(0.127±0.026)nmol·g-1Pr·h-1,(0.156±0.050)μmol·g-1Pr·h-1],显著减轻A-RI导致的心肌组织结构的损伤。 结论: 地高辛抗血清对A-RI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拮抗内洋地黄素,恢复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减轻细胞内钙超载。  相似文献   

8.
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胸腺细胞线粒体去极化与凋亡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进程中线粒体去极化作用特点。方法无菌获取Balb/c小鼠胸腺细胞,设对照组和DEX组;在5 h时点,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DiOC6(3)/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去极化与死亡;利用DiOC6(3)/Annexin V-PE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过程中的去极化现象。结果在1×10-6mol/L DEX诱导下,小鼠胸腺细胞在5 h凋亡百分率为(36.20±5.11)%,对照组为(4.10±0.98)%,差异显著(P<0.01);DEX组坏死百分率为(4.07±0.24)%,对照组为(1.25±0.25)%,差异显著(P<0.01)。DEX组线粒体去极化增强仍存活的细胞所占百分率为(46.77±6.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80±4.55)%(P<0.01)。DEX组线粒体去极化增强且已启动凋亡的细胞为(35.34±4.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0.61)%(P<0.01)。DEX组线粒体去极化作用增强未凋亡的细胞为(13.68±1.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0.92)%(P<0.01)。结论DEX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发生典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去极化增强,在该进程中,线粒体去极化增强发生在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之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苷(CPA)对大鼠营养性肥胖小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A组),高能饲料喂养肥胖模型组(B组),CPA+普通饲料喂养组(C组)、CPA+高能饲料喂养模型组(D组)。检测大鼠体质量、小肠肠系膜微循环的指标,计算Lee’s指数。结果(1)A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了(35.4±27.9)%;B组大鼠体质量增加(84.0±33.8)%,B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大于A组(P<0.01);D组大鼠体质量增加(75.2±16.0)%均小于B组(P<0.01),但D组与C组大鼠体质量之间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D组大鼠体质量增长(75.2±16.0)%明显高于A组(P<0.05)。(2)B组Lee’s指数为3.180±0.159大于A组(P<0.05),D组3.031±0.075小于B组(P<0.05);D组与C组、D组与A组Lee’s指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大鼠小肠肠系膜微循环:A组血管口径(5.18±0.56)μm;B组血管口径(8.25±0.63)μm,B组明显大于A组(P<0.05);D组血管口径(5.25±0.25)μm明显小于B组(P<0.05);A组血管血流速度(678.46±45.38)μm/s,B组血流速度为(423.78±51.21)μm/s显著降低(P<0.01),血流流态从线流改变为线粒流;D组血流速度为(663.49±51.46)μm/s较B组明显提高(P<0.01),血流流态为线流;D组与C组、D组与A组微循环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腺苷(CPA)可抑制因饮食结构改变而导致的大鼠肥胖发生;并能有效地改善因肥胖症导致的小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0.
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静脉注射建立6周的糖尿病家兔模型,胶原酶分离家兔左心室肌细胞,以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糖尿病家兔和正常对照家兔心室肌细胞在基线状态,模拟缺血灌流5 min和再灌注5 min三个时相的ICa,L结果: 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心室肌细胞最大ICa,L密度在基线状态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细胞(n=11)最大ICa,L密度在基线、缺血灌流后和再灌注后分别为(-8.36±1.63)pA/pF、(-5.90±1.75)pA/pF 和 (-4.22±1.02)pA/pF,缺血时ICa,L小于基线(P<0.01),而再灌注后ICa,L较之基线(P<0.01)和缺血时(P<0.05)均显著减小;糖尿病组细胞(n=9)最大ICa,L密度在基线、缺血灌流后和再灌注后分别为(-7.55±1.62)pA/pF、(-6.05±1.58)pA/pF和(-5.12±1.13)pA/pF,仅再灌注后ICa,L明显小于基线(P<0.01),而缺血时ICa,L分别与基线(P>0.05)和再灌注后(P>0.05)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糖尿病状态下的心室肌细胞ICa,L对急性缺血损伤呈现"钝化"反应,随缺血进程的衰减较正常细胞缓慢,而缺血后再灌注则对于有无糖尿病的心肌均强力抑制ICa,L。本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提示糖尿病条件下的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机制以及对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犬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反搏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区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反搏组犬心肌肌小节、肌丝、线粒体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比缺血组明显减轻。定量分析发现反搏组犬心肌线粒体数密度和比表面均明显高于缺血组,而线粒体体积和平均表面积均小于缺血组(P<0.05)。结论体外反搏可减轻心肌缺血犬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及与核因子-кB活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关系.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假手术组、粉防己碱治疗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扎大鼠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30 min后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假手术组只穿针不结扎,余步骤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治疗组在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粉防己碱,余步骤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24 h后取心肌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检测核因子-κB的活性.结果 粉防己碱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明显减低(208.40±25.12 VS 306.65±17.78,P<0.01)而与假手术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强(208.40±25.12 VS 61.45±9.20,P<0.01).粉防己碱组核因子-κB的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29.58±1.56 VS 40.33±4.39,P<0.01)而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29.58±1.56 VS 30.09±3.46,P>0.05).结论 粉防己碱预处理可以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明显减少,核因子-кB的活化受到有效抑制,从而起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在21只麻醉开胸狗身上观察了利用等容血液稀释降低血液粘度对心肌缺血早期冠脉侧支血流量与心肌损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阻断冠脉血流30分后,对照组低切变率下全血比粘度(η_(b1))逐渐增加,而侧支血流量(CF)则逐渐减少。缺血75分时,η_(b1)增加18.1±3.9%,CF减沙24.1±4%,心外膜电图ST段持续明显抬高,心肌超微结构显示线粒体破坏、肌原纤维自溶以及微血管内血细胞阻塞等损伤性变化。血液稀释组缺血30分时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此时行轻度等容血液稀释后,上述各项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善,缺血75分时,η_(b1)较对照值降低25.5±3.9%,CF增加54.7±10.8%,原已抬高的ST段发生显著降低,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也明显减轻。上述结果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是加重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因索,而降低血液粘度以增加侧支血流量具有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亚型选择性标记配基~3H CGP12177及~3H-哌唑嗪分别观察急性缺血时大鼠心肌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β_1AR)及α_1AR的变化。同时用~3H-DHA测定血淋巴细胞βAR的改变。8只Wistar大鼠在急性缺血60分钟后β_1AR密度为97.5±13.1fmol/mg蛋白,较12只正常对照组(49.6±5.1fmot/mg蛋白)增高96.6%,P<0.01;较7只手术对照组61.7±8.9fmol/mg蛋白增高58.5%,P<0.05。缺血组9只大鼠平均α_1AR密度564.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兔在体左室肥厚心肌单相动作电位跨室壁的不均一性变化。方法:以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家兔高血压左室肥厚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仅游离腹主动脉未缩窄)作为对照。采用自制复合式电极在兔左心室前壁同步记录心内膜、心肌中层、心外膜在体3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比较两组间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等各项参数的差异。结果:腹主动脉缩窄组平均动脉压、全心重量及其与体重比率、左心室游离壁厚度均大于假手术组。缩窄组3层心肌MAPD100[内膜:(191±19)ms;中层:(244±24)ms;外膜:(196±15)ms]均长于对照组[内膜:(170±18)ms ;中层:(172±15)ms;外膜:(168±16)ms,P<0.01],以中层心肌MAPD100延长最为明显,缩窄组TDR(65±10)ms较对照组(4±3)ms明显增大(P<0.01)。结论:兔在体左室肥厚心肌跨室壁电不均一性明显增大,可能是肥厚心肌心律失常发生增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去铁胺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新生7 d SD大鼠建立HIE模型,模型组和治疗组建模前24 h分别用去铁胺或生理盐水注射。第1 d、3 d、7 d和14 d处死大鼠,检测缺氧缺血(左)侧脑组织毛细血管密度(BCDI)、增生毛细血管数、脑含水量、脑萎缩程度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 mRNA表达。结果:治疗组左脑含水量和左脑萎缩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左侧脑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数目显著高于模型组[(2.01±0.31)条/HPF vs (0.90±0.25)条/HPF ,P<0.01]。去铁胺显著上调左侧脑组织VEGF 和HIF-1α mRNA表达[12 h时VEGF:(1.41±0.07) vs (1.10±0.15),P<0.05;HIF-1α:(1.49±0.12) vs (1.11±0.16),P<0.05]。结论:去铁胺可能通过上调脑组织HIF-1α和VEGF表达,促进缺氧缺血脑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王晓霞  陈志强  刘丽华 《微循环学杂志》2002,12(4):36-37,15,F003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以及与热休克蛋白 (HSP70 )的关系。方法 :用在体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60只SD大鼠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n =10只 ,缺血再灌注组n =2 5只 ,参麦注射液干预组n =2 5只。缺血 3 0min ,再灌注 12 0min。观察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 ,检测HSP70 的表达。结果 :参麦注射液干预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缺血面积 ( % ) ( 3 8.3 6± 2 .62vs 42 .3 2±2 .2 8,P <0 .0 1) ;梗死面积 ( % ) ( 59.3 6± 2 .44vs 65.63± 1.68,P <0 .0 1)。HSP70 表达 ( 0 .13 8± 0 .0 2 2vs 0 .12 2± 0 .0 18,P <0 .0 1)。电镜下 ,缺血再灌注组 ,肌纤维挛缩 ,核固缩 ,线粒体嵴疏松 ,空泡形成。参麦注射液干预后 ,肌节清晰 ,线粒体嵴较密集 ,无明显空泡形成。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保护心肌超微结构 ,缩小缺血、梗死范围 ,其机制可能与HSP70 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在体实验初步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0min,松开丝线复灌15min,来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结扎的同时经股静脉缓慢推注参麦注射液,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SOD的活力、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此外,还通过光镜和电镜来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再灌后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8.9%,持续时间为(142.8±73.4)s,参麦注射液可以使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至33.3%,持续时间缩短至(31.7±20.1)s,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2)模型组心肌组织匀浆SOD的活力为(27.287±3.449)×103NU/gprotein,参麦注射液治疗后SOD活力升高至(30.791±1.676)×103NU/gprotein,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MDA的含量为(0.319±0.0515)μmol/gprotein,参麦注射液治疗组为(0.262±0.0472)μmol/gprotein,M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3)模型组Na+,K+-ATP酶的活性为(0.3420±0.0391)mmolPi*g-1protein*h-1,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其活性升高至(0.3950±0.0265)mmolPi*g-1protein*h-1,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Ca2+-ATP酶的活性为(0.3450±0.0438)mmolPi*g-1protein*h-1,参麦注射液治疗组为(0.4270±0.0624)mmolPi*g-1protein*h-1,其活性明显升高(P<0.01).(4)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光镜显示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横纹清晰,结构正常,电镜显示肌原纤维清晰,排列整齐,线粒体无肿胀,嵴密集,排列规则.模型组光镜显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横纹不清晰,胞浆嗜酸性变,有明显的空泡变性,间质严重水肿,毛细血管内有红细胞淤积,电镜显示肌原纤维模糊不清,线粒体肿胀明显,嵴稀疏,排列紊乱.经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光镜显示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横纹清晰,形态接近正常,电镜显示肌原纤维清晰,排列基本整齐,线粒体肿胀减轻,嵴排列也较规则.结论参麦注射液能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心肌组织中SOD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提高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参麦注射液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拮抗自由基的毒性作用,维持离子泵的正常转运,减轻钙超载,从而维持了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正常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锌缺乏是否通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发挥作用。方法 通过饲喂锌缺乏饲料建立锌缺乏模型大鼠,将离体大鼠心脏全心缺血30 min,然后再灌注120 min,造成心肌I/R损伤模型。左心室插管检测心功能;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氯化三苯四氯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钙诱发线粒体肿胀法检测mPTP的开放程度。结果 锌缺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以及LDH释放增加(P<0.05),同时伴随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锌缺乏大鼠缺血前心脏线粒体的mPTP开放程度降低(P<0.05),但在缺血30 min后mPTP开放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和锌缺乏大鼠的心脏I/R损伤可通过抑制mPTP开放而明显减轻(P<0.01)。结论 锌缺乏可通过增加心肌线粒体mPTP开放加重大鼠心肌I/R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锌缺乏是否通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发挥作用。方法 通过饲喂锌缺乏饲料建立锌缺乏模型大鼠,将离体大鼠心脏全心缺血30 min,然后再灌注120 min,造成心肌I/R损伤模型。左心室插管检测心功能;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氯化三苯四氯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钙诱发线粒体肿胀法检测mPTP的开放程度。结果 锌缺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以及LDH释放增加(P<0.05),同时伴随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锌缺乏大鼠缺血前心脏线粒体的mPTP开放程度降低(P<0.05),但在缺血30 min后mPTP开放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和锌缺乏大鼠的心脏I/R损伤可通过抑制mPTP开放而明显减轻(P<0.01)。结论 锌缺乏可通过增加心肌线粒体mPTP开放加重大鼠心肌I/R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