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南省2004~2009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418-419,422
[目的]分析海南省梅毒疫情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近年梅毒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9年梅毒年发病率及其在传染病疾病谱中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海南省梅毒发病地区分布不均衡,高发地区为海口、三亚市;人群分布特征显示,不详、农民、其他、家务待业人群发病较多,占病例总数的64.97%。男女发病性别比例接近,以20~45岁年龄组性活跃人群发病为主,但0岁、6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较高,发病出现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蔓延的现象;病例发病以隐性梅毒为主、一、二期梅毒次之,且男女各期发病分布基本相似。[结论]梅毒疫情上升迅速,出现发病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其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应加大疫情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和平区2004—2009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宁  张秀月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64-2466
目的掌握沈阳市和平区梅毒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梅毒相关疫情数据。结果 2004—2009年沈阳市和平区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8.53/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季节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22∶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中家务及待业占33.16%;20~49岁年龄组占66.11%。结论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是经典性病之一。90年代末以来,梅毒报告例数明显增加,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为掌握金华市梅毒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将2004—2010年金华市梅毒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莹  赵丽 《职业与健康》2011,27(6):657-659
目的掌握沈阳市梅毒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梅毒相关疫情数据。结果 2004—2009年沈阳市梅毒年均发病率为21.23/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季节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07∶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务及待业、不详、其他3项职业报告梅毒病例数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32.96%、21.66%、15.15%,职业高峰明显;20~49岁年龄组占67.31%,呈典型的青壮年高发趋势。结论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加强监测,及时掌握梅毒的流行趋势;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规范诊治梅毒病例,防止疫情漏报和误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嘉定区梅毒流行趋势 ,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嘉定区 1992~ 2 0 0 1年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嘉定区 1992年前梅毒发病率一直为 0 ,1993年发病率为 0 .2 1/10万 ,之后持续增长 ,2 0 0 1年发病率为 2 6.73 /10万。梅毒在所有报告性病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χ2 =88.5 9,P<0 .0 0 1)。女性病例构成逐年上升。结论 :1992~ 2 0 0 1年嘉定区的梅毒发病率逐年显著增加 ,必须尽快研究防制对策以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湖北省梅毒疫情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近五年梅毒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间湖北省累计报告梅毒病例42 101例,五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97%,其中以2009年增长最为迅速。(1)人群分布:发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不祥为主,占60.88%;发病男女性别比为0.79︰1;病例主要集中在20~65岁,占83.59%,女性20~35岁发病人数较多,男性30~45岁发病人数较多。(2)地区分布:发病地区分布不均衡,高发地区为武汉市、十堰市、荆州市、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宜昌市。(3)病原学流行特征:梅毒发病率以隐性梅毒为首,其次为Ⅰ、Ⅱ期梅毒。各期发病数性别比在0.71~1.48之间,男女各期发病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北省梅毒疫情出现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应针对梅毒高发地区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西宁市2011—2020年梅毒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西宁市2011—2020年的梅毒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西宁市2011—2020年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为46.43/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Z = 5.75,P<0.05),年均增长率为8.97%;报告发病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总报告例数的66.00%;男女报告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Z = 2.11,P = 0.035<0.05;Z = 2.58,P = 0.010<0.05),男女比为0.87∶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20~49岁年龄段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总报告发病的60.43%,85岁以上年龄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13.88/10万,3、7月份报告发病例数最多,分别占总发病例数的9.68%、8.84%;城西区报告发病率最高,为61.53/10万,大通县报告发病年均增长率最高,为22.61%(χ2趋势 = 206.06,P<0.05)。结论 青海省西宁市梅毒发病水平较高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西宁市各县区疫情不平衡,应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8.
淮北市1995~2001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淮北市梅毒的流行趋势 ,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淮北市 1995~ 2 0 0 1年性病疫情报表中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淮北市梅毒发病率从 1995年的 0 .11/ 10万上升到 2 0 0 1年的 3.79/ 10万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80 .4 % ;梅毒在报告的 8种性病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在性别构成上 ,女性发病增幅上升趋势尤为明显。结论 应尽快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 ,突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 ,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 ,减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龙岩市近10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梅毒发病在龙岩市8种监测性病中增长速度居首位.为了解其流行趋势,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现将1993~2002年龙岩市的梅毒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南通市海门区2003—2022年梅毒流行趋势,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疫情年报和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海门区2003—2022年梅毒上报数据,利用Joinpoint模型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3—2022年海门区累计报告梅毒4 230例,年均发病率为21.11/10万,呈上升趋势(z=4.52,P<0.01),年均变化百分比(AAPC)为20.03%(95%CI:10.90%~192.83%)。各期梅毒除胎传梅毒外均呈上升趋势,隐性梅毒从2016年起占比过半,2022年高达85.54%(207/242)。梅毒总发病率高峰年龄为25~29岁组(42.30/10万),与Ⅰ期、Ⅱ期梅毒发病率高峰年龄段一致;Ⅲ期梅毒发病率高峰为55~69岁组,隐性梅毒发病率最高为≥85岁组。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梅毒疫情监测,提高梅毒分期诊断能力,规范医疗行为,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开展梅毒宣传教育及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郑云亭 《职业与健康》2012,28(1):66-67,70
目的分析沈阳市东陵区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区2006—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沈阳市东陵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46/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除外),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隐性梅毒和Ⅱ期梅毒为主,占总报告发病数的76.16%;无明显季节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07∶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08/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83/10万,男女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以20~59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2.07%;职业分布家务及待业、不详、农民、其他职业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85.02%。结论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水平,加强高危人群管理,做好梅毒筛查和检测;规范梅毒诊治,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报告及时率;实施综合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赤峰市敖汉旗2004—2010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完善和实施我旗性病预防控制策略相关建议。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敖汉旗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7年来敖汉旗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0.17/10万增长到2010年的4.33/10万,平均年发病率增幅为90.69%。病例分期隐性梅毒为主,占48.81%。男女性别比为1.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占55.95%。结论敖汉旗梅毒发病率正处于隐性快速增长阶段,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陆丰市1953-2004年脊髓灰质炎疫情情况,探讨消灭脊灰的有关策略。方法采用统计描述及应用,用SPSS11.0、SAS8.1等统计软件,用圆形分布法计算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例多发时间的平均角,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陆丰市1992年前脊灰疫情常年流行,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龄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1992年后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无脊灰状态。结论严谨的冷链系统、有效的疫苗、高的免疫接种率、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灰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黄春红  赵晓红  卫晓丽  李刚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26-1428
目的分析2007—2011年西安市梅毒流行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市2007—2011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西安市共报告梅毒5 682例,报告发病率由2007年的11.7/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7.28/10万,发病年均增幅为12.80%;以隐形梅毒和Ⅰ、Ⅱ期梅毒为主,占梅毒报告总数的95.20%;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64/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24/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发年龄为20~39岁和50岁及以上年龄组;职业分布中家务及待业、农民、其他职业和工人的报告发病数占总报告发病数的76.58%;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梅毒报告总数的61.79%。结论该市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厚街镇梅毒疫情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4年厚街镇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全镇共报告梅毒1 1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4.84/10万,最高为2011年(54.12/10万),最低为2009年(37.20/10万),各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19,P<0.01)。报告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占78.36%,病例分期以隐性梅毒居多,占68.40%,报告病例主要为20~49岁青壮年,占68.91%,男女比例为1.03∶1,职业分布以工人为最多,占35.26%,时间分布以5月和3月发病例数较多,分别占11.33%和10.76%,区域分布呈中部社区发病例数较多,周边社区较少的情形。结论 厚街镇梅毒处于较高发病率水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及工厂员工的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提倡安全性行为,增强人们主动筛查、主动防治的意识,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李芬  刘红新  郭松洋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6-1877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2005—2011年淋病和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分析其流行规律和原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淋病和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淋病发病率总体有下降趋势;梅毒发病率总体有上升趋势。淋病和梅毒发病性别、年龄和职业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病和梅毒发病男女之比为1.76∶1,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年龄组,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农民和商业服务为主,地区分布以较发达的乡镇为主。结论昌平区淋病和梅毒发病以男性无业青年居多。加强监测,强化宣传,普及知识和综合干预是遏制疫情上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厦门市梅毒疫情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厦门市2004-2012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2年厦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4807例,年均发病率为62.40/10万,各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年均发病率(/10万),思明区为58.29,湖里区为60.46,海沧区为67.44,同安区为49.62,集美区为47.05,翔安区为35.33(P〈0.01);男性为60.71,女性为64.17(P〈0.01)。14807例中,I期梅毒占20.68%,Ⅱ期梅毒占18.36%,隐性梅毒占55.47%;20~29岁占26.79%,30~39岁占26.190.4;家政、家务及待业者占19.50%,工人占15.74%,农民占9.90%,商务人员占6.60%。结论厦门市梅毒疫情上升迅速,呈现典型的青壮年高发趋势。  相似文献   

18.
黄素勤  徐兴  刘红建 《职业与健康》2014,(18):2589-2590
目的描述1999—2013年泰兴市胃癌的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登记处登记的1999—2013年新发胃癌病例资料,描述性别、年龄分布,计算粗发病率(CR)、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CASR)、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WASR)、变化百分比(PC)以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1999—2013年,泰兴市共发生胃癌新发病例7 746例,占全部肿瘤发病构成的19.98%;男女性别比为2.14∶1。15年间胃癌是泰兴市新发恶性肿瘤发生顺位第3位,粗发病率42.17/10万,其中男性55.26/10万,女性27.97/10万。胃癌发病在35岁组显著上升,50岁组即大幅度超过全人群水平;70岁组达到发病最高水平,为233.71/10万。结论胃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35岁以后是胃癌发病的高危人群,中老年人群是胃癌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