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和血管紧张Ⅱ受体的类型及分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等的作用特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部2002~2003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品种数量,用量、消耗金额进行统计和排序。结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用药金额年均增长率为25.48%。结论合理应用该类药物对多种类型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或血管紧张素Ⅱ对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作用,及白藜芦醇调节U937细胞分泌血管紧张素Ⅱ作用,探讨白藜芦醇抗癌作用机制。方法:人白血病U937细胞暴露于一定浓度梯度的白藜芦醇(12.5,25,50,100,200μmol.L-1)或血管紧张素Ⅱ(0.25,1,4,16nmol.L-1),U937细胞培养一段时间(12,24,36,48h)后,MTT法检测U937细胞增殖抑制率。在白藜芦醇作用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U93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白藜芦醇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抑制U937细胞增殖;血管紧张素Ⅱ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促进U937细胞增殖;白藜芦醇作用U937细胞,培养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降低,且与细胞增殖率呈正相关。结论:白藜芦醇有可能通过下调血管紧张素Ⅱ的分泌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为临床治疗白血病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缺氧和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和血管紧张素Ⅱ联合缺氧组(其中AgⅡ组和AgⅡ同缺氧联合组又根据AgⅡ在培养液中的终浓度分别设高、中、低浓度组)。采用低压舱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缺氧,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样本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浓度。结果①急性缺氧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素含量明显增高。②血管紧张素Ⅱ亦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素,尤以中等浓度血管紧张素Ⅱ作用明显。③急性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素的影响明显强于其单一因素的影响。④无论是单纯缺氧、单纯血管紧张素Ⅱ作用,还是缺氧与血管紧张素Ⅱ联合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于作用后0.5h分泌内皮素即增加,作用后6h达高峰,作用后24h有所降低。结论急性缺氧和血管紧张素Ⅱ均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生理效应与其剂量和时间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阻滞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紧张素Ⅱ,后者有强大收缩小动脉的作用,前者作用微弱。因为多数心衰患者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增强,用本药后使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减少,从而降低外周阻力及增加心排血量,所以用来治疗心衰。本文通过卡托普利的临床应用来进一步观察其治疗心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洛沙坦(losartan)属于高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亚型(AT1)受体选择性粘抗剂。本文旨在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阻滞剂络按坦同时作用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否更有效的抑制作用。探讨了联用这两种药物能否减弱血管紧张素11受体互亚型阻滞剂诱导的血管紧张素11的反应性升高。并对其生物学及血液动力学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剂量、双盲随机交叉分为四组。分别为血管紧张素11阻滞剂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及以上两种联用组和安慰剂组。12名轻度排钠后血压正常的男性志愿受试者,口…  相似文献   

7.
肾脏局部RAS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主要是由肾素(RA)、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1-7)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相关羧肽酶(ACE2)等组成的具有多元生物活性的系统。Mulrow的研究提示肾脏局部不同于全身RAS它属于具有独立作用的系统,它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形式发生作用,通过调节肾脏血流动力学及其它机制参与肾脏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的作用及乙酰葛根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观察乙酰葛根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Fas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Fas和Bcl-2的表达,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乙酰葛根素抑制Ang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Fas和Bcl-2的表达。结论:血管紧张素Ⅱ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乙酰葛根素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Ⅱ的其他生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淑兰 《中国医药》2007,2(4):254-255
血管紧张素Ⅱ是由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在肾脏水解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后再水解生成的产物。一般认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②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活动加强,引起渴觉,导致饮水;使血管升压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③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④促进肾脏近端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人球小动脉收缩。因此,我们在临床上认为,血管紧张素Ⅱ主要和高血压及某些肾病发病有关。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可能还有其他多项生理功能,从而可对其他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总结归纳血管紧张素Ⅱ的其他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建民 《上海医药》1998,19(7):27-2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血压调节和电解质体液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肾素主要由肾小球入球动脉及球旁组织分泌,它可使血管紧张原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一方面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使之分泌醛固酮,造成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高;另一方面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之强烈收缩造成高血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中的主要介质,人们一直在寻找阻断AngⅡ有效的药物。 对阻断AngⅡ有效的药物 (1)60年代的β-受体阻断剂;(2)70年代的AngⅡ竞争  相似文献   

1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受体水平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易耐受,能够有效降低心衰病人心脏事件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谢扬  饶邦复 《中国药业》2003,12(5):25-2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桔杭剂是一类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药物,对血管紧张素Ⅱ的阻断作用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更为完全,副作用更小,患耐受性更好,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3.
药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了在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及二者舍用对其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中低剂量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大剂量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单用氯沙坦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卡托普利有一定的作用,二者合用时明显增加凋亡率。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大剂量作用尤为明显;合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可明显增加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洛沙坦(Losartan Potassium,商品名为(Cozaar),由美国杜邦公司和默克公司共同开发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采用口服途径治疗高血压。 1 药理学及药效学 本品为非肽咪唑类衍生物,对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的拮抗作用,可阻滞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及其它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结合,呈现出强效和持久的降压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 (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它降低心功能 ,严重时可造成栓塞 ,甚至致死。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加强交感神经递质释放 ,促进心肌、血管壁肥厚等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 (AT R)结合 ,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与ACEI可共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效应。最近临床观察到群多普利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功能减退患者AF发生率 ,引起学者对血管紧张素Ⅱ与AF的关系进行研究。1 ACEI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左心功能不全病人的AF发…  相似文献   

16.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血压调节的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RAS系统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等6种成分.  相似文献   

17.
福辛普利对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并研究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调控基因Fas、Bcl-2表达的变化和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表达有较明显的诱导作用。福辛普利可抑制AngⅡ作用,对细胞凋亡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可影响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一定的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和调节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尤其大剂量作用较明显。而福辛普利可明显抑制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是调节血压、液体容量和电解质平衡十分重要的系统。RAS的主要活性肽产物是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血管紧张素原由肝脏分泌 ,在肾素的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 (AngⅠ ) ,在肺部AngⅠ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作用 ,转变成八肽的AngⅡ。AngⅡ的收缩血管作用是去甲肾上腺素的 40倍 ,是已知天然存在升压物质中作用最强之一。它强烈的缩血管及促血管增生作用 ,促使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增加水钠潴留 ,降低血钾 ;抑制肾脏肾素的释放 ,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 ,增加肾小管对钠的重…  相似文献   

19.
新型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冠容 《中国药师》2000,3(2):98-10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在治疗高血压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功效。其作用原理系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止血管紧张素Ⅰ变成血管紧张素Ⅱ,从而减低由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一切作用,达到降压作用。然而,现发现在RAS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血管紧张素Ⅱ是由非ACE酶催化途径形成,即糜酶(chymase)通路形成,该酶主要分布在心肌、肝、血管、皮肤等组织,在组织中形成血管紧张素Ⅱ。由此可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不能完全抑制AngⅡ的形成,一部分血管紧张素Ⅱ仍可从旁路(糜酶)途径生成,从而影响了ACEⅠ的疗效。而血管紧张素(AT)受体拮抗剂则不同,它主要在受体水平上起作用,故无论AngⅡ来源于AngⅠ或是糜酶的途径形成,它均具有竞争性拮抗AT_1受体,从而保证了更有效和完全阻断AngⅡ的各种作用。此外,ACEⅠ抑制ACE时,也同时抑制激肽释放酶,使激肽降解减少,结果循环中缓激肽蓄积而引起咳嗽的副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就不影响激肽,故无咳嗽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抗高血压药坎地沙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坎地沙坦环己羰乙酯(candesartan cilexetil,商品名Ata-cand)是第四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已在美国上市,用于口服治疗高血压 作用机制:和伊贝沙坦(irbesartan)、氯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rtan)一样,坎地沙坦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转化,但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