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118例稳定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和无创呼吸机组(n=58),常规治疗组使用常规疗法,无创呼吸机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间断的辅助治疗。随访3年,比较再入院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后动脉氧分压、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心率降低(P0.05),治疗后无创呼吸机组较常规治疗组指标变化幅度更明显(P0.05);无创呼吸机组再入院率(10.3%)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8.0%,P0.05),无创呼吸机组3年累积生存率(93.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6.0%,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呼吸机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年生存期的因素。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降低再入院率,左室射血分数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年生存期的保护因素,使用无创呼吸机有一定的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进行临床评估。方法选取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对比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结果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ICU内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药物搭配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利用无创呼吸机。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有效率较高,其他各项指标都较对照组佳。结论对于ICU内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在利用传统治疗方式和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二者之间,显然是后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利用无创呼吸机也可以更好的去帮助患者呼吸,进而能够让患者更快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金玲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52-155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严重脓毒症并发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成年住院患者100名,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28天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血必净治疗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病死率降低,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天数缩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必净可以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一种常见并发症,本文对12例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并总结出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与方法。方法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6例,观察疗效及探索有效方法。结果正确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有着较高的成功率(73%)。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科2007—2010年收治的44例脑出血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我科2007年以来对脑出血伴ARDS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模式进行呼吸机支持治疗及采用连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和间断血气分析方法来指导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患者44例。结果 44例中有15例死亡,其余患者经呼吸机支持治疗1~7d后呼吸功能均得到恢复,病情稳定后转普通病房。结论 BiPAP通气模式更适用于危重患者伴ARDS需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患者。采用连续SpO2监测和间断血气分析方法指导呼吸机支持治疗是基层医院简便易行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杨时光  罗华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79-1179,1181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有创通气治疗脱机中的应用。方法将2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在序贯脱机过程中,采取先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再拔管。对照组在脱机过程中使用常规脱机顺序,即先拔管,再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两组脱机成功率、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拔管后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先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再拔管的方法,可以提高有创通气治疗的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使用过程中呼吸机报警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通过医务人员准确掌握机械通气各类知识,合理应用呼吸机,根据病人病情变化设置各项参数。意义正确的判定和处理呼吸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报警问题,真正达到治疗的目的。结论在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掌握呼吸机各种报警原因的观察及正确处理,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张妮 《内科》2015,10(3)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新生儿患者84例,按照患者家属是否愿意接受呼吸机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2.1%,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在院际间转运呼吸衰竭患者途中应用呼吸机治疗和气囊面罩给氧的疗效差别。方法:96例呼吸衰竭患者,转运前均按流动ICU(MICU)的标准充分做好人员和设备准备,呼吸机治疗组48例,行气管插管,用LTV 1200呼吸机持续机械通气,根据病情酌情选用不同呼吸模式。对照组48例,行气囊面罩给氧。结果:呼吸机治疗组中44例转运成功,对照组36例转运成功,2组转运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MICU要求,转运途中规范化呼吸机治疗,对保证呼吸衰竭患者转运安全,延续院内呼吸机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采用CPAP呼吸机对20例OSAS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与护理,监测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 CPAP呼吸机对OSA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h、1天、2天的血气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气指标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50例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24h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4h后治疗组PaO2和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BiPAP呼吸机对矽肺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46例患者分呼吸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按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采用ST-D30型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6.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芳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254-255
目的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3例)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20例)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两组病人的呼吸、心率、氧饱和度及血气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经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病人呼吸、心率、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掌握好适应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陆高峰  孙春意  许丹  李群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68-1768
目的总结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呼吸衰竭(呼衰)患者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的转归情况。结果有5例脱离呼吸机、1例产生呼吸机依赖,7例放弃治疗。结论有创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缺氧,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时间。治疗中要注意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并努力提高中枢性呼衰[1]治疗的好转率。  相似文献   

18.
<正>呼吸机治疗为呼吸科常见的治疗措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机械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了解呼吸机治疗后病原学在下呼吸道的分布与变迁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的分析,明确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分析吗啡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吗啡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的采用吗啡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采用吗啡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采用吗啡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这一方式值得我们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98—2011年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6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51/60),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的50%(30/60)(P0.05);病死率为5%(3/60),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的25%(15/60)。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及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2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H值、PaO2及SaO2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呼吸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病死率,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