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胸骨哆开(S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择期行CABG,术后发生SD的患者80例(SD组);选择同期手术、同年龄、同性别CABG术后未发生SD的患者160例,按照1:2匹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生化指标、既往病史、手术相关指标,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SD组体重指数(BMI)(t=4.848,P<0.001)、吸烟患者(χ2=5.245,P=0.022)、术中体外循环(χ2=15.375,P<0.001)、胸部切口感染发生率(χ2=25.920,P<0.001)高于对照组,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高的患者发生SD比率(χ2=28.467,P<0.001)高于对照组,SD组充血性心衰发生率(χ2=4.709,P=0.030)高于对照组,SD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t=4.631,P<0.001)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222,95%CI:1.098~1.360,P<0.001)、吸烟(OR=2.012,95%CI:1.005~4.026,P=0.048)、术前心功能差(OR=3.150,95%CI:1.619~6.127,P=0.001)、术中体外循环(OR=4.429,95%CI:1.542~12.721,P=0.001)、胸部切口感染(OR=53.516,95%CI:5.419~528.511,P=0.001)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OR=1.016,95%CI:1.006~1.027,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表明,Logistic拟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BMI、术前NYHA分级、体外循环、吸烟及胸部切口感染六个协变量的整体模型(变量pre_1)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P<0.001,95%CI:0.775~0.892)。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7.756 h、BMI>26.5 kg/m2、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时约登指数最大。结论: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7.75 h、BMI>26.5 kg/m2、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同时伴有吸烟、使用体外循环及胸部切口感染是CABG患者发生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危险因素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方法 总结了108例接受CABG病人的临床资料,把术前、术中及术后各因素作分级处理及统计分析,预测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关的术前和术中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术后心动率衰竭发生的各因素为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体外循环时间(CPBT)和主动脉阻断时间(ACCT)延长;与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有关的因素为CPBT和ACCT;与术后死亡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手术类型、ASA分级、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术后抑酸剂使用时间。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心脏病、手术类型对术后肺部感染无明显的影响(P>0.05);患者ASAⅢ~Ⅳ级,术前心功能分级3-4级,手术时间≥3h,体外循环时间≥2h,术后抑酸剂使用时间<7d,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48h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更高(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Ⅲ~Ⅳ级、术前新功能分级3-4级、手术时间≥3h、体外循环时间≥2h,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48h是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0R=4.183,3.408,1.861,9.061),而术后抑酸剂使用时间≥7天是保护因素(OR=0.157)。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术前的ASA分级,心功能分级,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抑酸剂使用时间均可影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对于有高风险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术;肺部感染;相关因素,高风险患者,重症医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影响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入住重症外科(SICU)患者共15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延迟撤机组(机械通气≥24h)和早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 h),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共31项指标作为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心功能(NYHA)分级、体外及非体外循环(ON/OFFPUMP)、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瓣膜置换、搭桥数目、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总量、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出入量平衡、术后血白蛋白及肌酐、术后8h胸液量、术后8h输血量等14项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YHA分级(P=0.035,OR=1.5)、体外循环时间(P =0.000,OR=4.53)、搭桥数目(P=0.041,OR=0.683)、术中出血量(P =0.001,OR=2.25)及术后8h胸液量(P =0.005,OR=1.75)5项指标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心功能水平、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搭桥数目、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出血量是影响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机早期撤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68-70
目的探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应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结果60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3.33%),出现并发症情况42例(70.00%),其中23例(38.33%)是室性心律失常,通过术后15 d的观察,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指标明显降低。通过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VEDD80 mm、LVEF50%、LAD60 mm、年龄50岁、体外循环时间108 min、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术前非窦性心律、NYHAⅢ级或Ⅳ级与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是引起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非窦性心律、NYHAⅢ级或Ⅳ级是引发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应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形态及心功能,术后早期死亡率较低,提高了患者远期的生存率。术前非窦性心律、NYHAⅢ级或Ⅳ级是引发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会增加患者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再次心包剥脱术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评价中远期生存率、并发症以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至2012年11月,13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1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16~62岁,平均43.5±15.7岁)在我科接受了再次心包剥脱术,两次手术间隔4~480个月,平均(133.9±135.1)个月。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 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1例。8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再次心包剥脱术,其中3例同期行瓣膜手术。术后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心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  全组1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呼吸机撤机困难、急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肺部感染)。全组术后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例术后第4年死亡,死于顽固性心功能不全。1例失访,其余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率91.7%。随访18~134个月,平均(68.2±35.9)个月。术后NYHA Ⅰ级1例,Ⅱ级7例,Ⅲ级2例。与术前相比,术后心功能分级(NYHA)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首次术后症状曾有明显缓解者与无明显缓解者相比,再次手术后生存率(60% vs. 100%,P=0.043)以及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的比例(0 vs. 85.7%,P=0.001)均明显不如后者。体外循环组与非体外循环组相比,术后生存率较高(100% vs. 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术后CVP、术后心功能分级、手术时间以及总输血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缩窄性心包炎再次心包剥脱术的手术风险较大。首次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者再次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体外循环下行再次心包剥脱术更加安全、彻底。  相似文献   

7.
孙静  宋静华  姜楠 《重庆医学》2012,41(19):1968-197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1 343例在天津胸科医院心外科行CABG的患者,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PMV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术前血清肌酐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情况、动脉搭桥数、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情况、术后使用多巴胺大于或等于10μg.kg-1.min-1情况、术后使用肾上腺素情况和二次开胸探查情况与PMV发生有关(P<0.05);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情况(OR=3.281)、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情况(OR=4.175)、术后使用多巴胺大于或等于10μg.kg-1.min-1情况(OR=1.883)、术后使用肾上腺素情况(OR=4.413)和二次开胸探查情况(OR=4.979)是CABG后PM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BG后PMV原因较多,重视术前心功能调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重视围术期脏器保护以减少术后心、脑、肾等脏器并发症的出现可有效避免PMV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后严重出血对患者转归的影响,并评估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择期行CABG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出现术后严重出血分为出血组(28例)和对照组(172例)。手术结束时行快速血栓弹力图(rapid thromboelastography, r-TEG)检测,分别记录术后12 h出血量、异体输血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分析术后严重出血对早期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体外循环使用率高(67.86%比47.09%)、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17 h(15,20)比16 h(13,18)],异体红细胞(28.57%比12.21%)和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率(42.86%比6.98%)明显增多(P <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YHAⅢ/Ⅳ级(OR=4.094,95%CI:1.445~11.601,P=0.008)、体外循环(OR=3.01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毒症透析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东风汽车公司总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对14例尿毒症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尿毒症透析患者中慢性肾功能衰竭1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合并室壁瘤1例;3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11例采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前降支均采用左乳内动脉(LIMA)作为桥血管,移植血管1~4支;同期行室壁瘤折叠术1例.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一年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心功能分级、血肌酐(Cre)、血尿素氮浓度(BUN)等指标,并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2例出现重症感染.14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1例于术后27个月因重症感染死亡.未见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术后2周,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M=Ⅱ),LVEF、LVEDD、Cre、BUN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级(M=Ⅰ),较术后2周显著改善(P<0.05);LVEF为(55.74±7.84)%、LVEDD为(50.21±5.28) mm,较术前的(51.23±6.46)%和(56.73±6.33) mm均改善(P<0.05),而Cre、BUN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透析患者合并冠心病行CABG风险较大,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充分的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疗效.方法 1997年5月-2006年2月共行CABG联合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中重度IMR患者18例,均有心肌梗死史,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7例,Ⅲ级7例,Ⅳ级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22%~65%,平均为(46±12)%,二尖瓣中度反流5例,中重度9例,重度4例.结果 术后早期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为(54.2±11.8)mm,左心房舒张末内径(LAEDD)为(38.1±5.5)mm,均较术前的(63.7±13.0)和(45.4±5.8)mm显著下降(P值均<0.05),LVEF为(48±14)%,与术前(46±1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例出现并发症,严重室性心律失常2例,切口感染行清创缝合术1例,胸腔积液1例,因呼吸功能不全行二次插管1例;另3例术后早期死亡,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中不能停机死亡1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存活的15例患者随访3~68个月,无抗凝和机械瓣膜引起的并发症,除1例因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再次入院接受药物治疗外,其余患者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症状明显缓解,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 CABG联合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中重度IMR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11月,618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我科行手术治疗,其中男339例,女279例,年龄10-74(44.01±13.95)岁;风湿性心脏病387例,非风湿性心脏病231例;以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为研究终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瓣膜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率6.2%(38/618),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P=0.000)、心功能Ⅳ级(P=0.000)、肺动脉高压≥60 mmHg(P=0.024)、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2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11)、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P=0.042)、心功能Ⅳ级(P=0.019)、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00)、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心脏瓣膜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处理,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对降低瓣膜手术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Yu Y  Gu CX  Wei H  Liu R  Chen CC  Fang Y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5,118(13):1072-1075
Backgrou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result in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which may in turn caus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nd thromboembolic events. This study evaluates results achieved with a modified linear closure of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s during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1 to May 2004, 75 patients were operated on for nonruptured, postinfarctional,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during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Repair was completed on the beating heart to minimize ischaemia and allow assessment of wall function and viability to guide closure. All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symptoms of angina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or ventricular arrhythmia. The majority (75%) of the patients were in NYHA functional class Ⅲ or Ⅳ. Preoperative ejection fraction was 26%±9%. The mean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was (57.5±7.1) mm. The ventricular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erformances were compared. χ2 test and Student’s t test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outcomes. A P value less than 0.05 was considered significant.Results Hospital mortality was 1.3% (1/75). Coronary artery bypass was performed with an average of (3.3±1.2) grafts per patient. At the time of followup, all the patients had no symptoms. The mean NYHA class and ejection frac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lt;0.001). The mean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lt;0.001). Conclusions Surgical closure of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can be performed during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The ope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 inhospit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 postoperative improvement in the early term cardiac functions and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was documented, increasing our expectations of an increased long-term surviva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近中期的手术疗效以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近中期的心脏大小以及心脏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近中期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ESD)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左心室缩短率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功能分级(NYH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术前LVESD值>6.0 cm、心功能NYHA分级在Ⅳ级、术后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或者β-受体阻滞剂(P<0.05).结论 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且术后近中期心脏的形态大小发生了明显的逆重构过程,心功能同样明显改善,手术疗效满意.心功能Ⅳ级、LVESD≥6.0 cm、术后未使用小剂量的ACEI类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Li X  Liu XP  Liu XH  Du X  Kang JP  Lü Q  Wang HY  Xu X  Liang C  Yan Q  Lei T  Geng LL  Liu BQ  Ma CS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8):1974-1977
目的 探讨早期脂溶性他汀药物(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与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了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315例,比较患者初次入院期间应用他汀药物组(辛伐他汀20 mg/d或阿托伐他汀10~20 mg/d)和未应用他汀药物治疗组随访全因病死率,中位随访时间为45.1个月.结果 他汀组58例,未用他汀组257例,单因素分析,应用他汀组随访病死率为17.2%,显著低于未应用他汀治疗组37.4%(P=0.003);心功能NYHA Ⅲ~Ⅳ患者中,他汀组的病死率为17.2%,非他汀组病死率高达4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心功能NYHA Ⅰ~Ⅱ级患者中,两组随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当前吸烟、血脂、左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及是否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其他利尿剂、地高辛和钙离子拮抗剂,总研究人群中他汀组的死亡相对危险度(RR)为0.352(95% CI0.135~0.920,P=0.033),心功能NYHA Ⅲ~Ⅳ患者中他汀组的死亡RR为0.250(95% CI 0.081~0.778,P=0.017).结论 早期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药物治疗与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病死率降低密切相关,特别是中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死率降低,而这种相关是独立于他汀药物的降脂作用及ACEI、β受体阻滞剂等目前心衰治疗基石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 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淳安分院收治的4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NYHA分级法将其分为NYHAⅡ级组(151例)、NYHAⅢ级组(164例)、NYHAⅣ级组(137例),根据随访3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及非MACE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sICAM-1和galectin 3水平。 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sICAM-1水平为(771.08±186.54)μg/L、galectin 3水平为(21.26±4.35)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NYHAⅣ级组和NYHAⅢ级组血清sICAM-1、galectin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YHAⅡ级组(均P<0.05),NYHAⅣ级组明显高于NYHAⅢ级组(P<0.05)。MACE组入院次日和出院当日血清sICAM-1、galectin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非MACE组出院当日血清sICAM-1、galectin 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次日(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ICAM-1与galectin 3呈显著正相关(r=0.671,P=0.004)。 结论 血清sICAM-1、galectin 3表达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凌庆  陈华蓉  汪涛  赵萍  温定国 《河北医学》2010,16(6):686-688
目的:总结成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4月至2010年2月共施行CABG术212例,同期行心脏瓣膜20例,升主动脉带瓣管道置换6例,室壁瘤切除8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例,粘液摘除术1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TCA)后再狭窄、堵塞35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致心脏破裂修补术4例。结果:本组住院死亡9例(4.2%),死亡原因包括:急性心梗行支架置入术后低心排在主动脉球囊反博仍无效下急诊搭桥术2例(1%,2/5),肾功能衰竭2例(1.5%),严重心律失常1例(1.5%),严重肺部感染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0.4%)。随访147(69.3%,147/212)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7年,死亡3例,原因均为严重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Ⅰ级95例,Ⅱ级65例,Ⅲ级41例9例,Ⅳ级2例。结论:CABG手术随着手术和术后治疗经验的成熟,其安全性越来越大,已成为冠心病患者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心脏介入手术的普及,由其并发症而需急诊搭桥的病例有所增加,这部分手术死亡率较择期手术高。  相似文献   

17.
李明 《重庆医学》2015,(9):1215-1217,1220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住院部冠心病患者136例(A M I组46例,S A P组38例,U A P组52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检测血清Lp-PLA2,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D-二聚体,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SAP组和UAP组,其中UAP组患者均明显高于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Ⅳ级患者,其中心功能Ⅲ级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发现,轻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中、高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且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上述指标亦明显低于高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42,0.651,0.608,P<0.05)。结论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在评估冠脉病变程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 方法 将观察组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其分为Ⅱ、Ⅲ、Ⅳ级3个亚组。另选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冠心病对照组,非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测量所有受试者心功能指标、血浆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同型半胱氨酸(Hcy)和QRS波时限。 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对照组及心衰对照组的BNP、LVEDD、Hcy和QRS波时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观察组BNP、LVEDD、Hcy和QRS波时限水平显著高于冠心病对照组和心衰对照组,LVEF则显著低于冠心病对照组和心衰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y和QRS波时限值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和QRS波时限呈显著正相关(P<0.001),Hcy、QRS波时限与BNP、LVEDD均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cy显著升高且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Hcy与QRS波时限呈显著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查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 对76名NYHA分级Ⅲ~Ⅳ级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分组,心功能Ⅲ级为Ⅲ级组,心功能Ⅳ级为Ⅳ级组,另选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Ⅲ级组与Ⅳ级组给予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4周,对照组未予处理,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A125浓度、LVEDd及LVEF大小并比较其变化,对CA125的浓度与LVEDd、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血清CA125越高,LVEDd越大,LVEF越低,心力衰竭好转后,上述指标改善明显(P<0.05),其中Ⅳ级组CA125浓度及LVEDd仍高于Ⅲ级组,LVEF仍低于Ⅲ级组.CA125浓度与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何梅  黎风  胡厚祥  刘福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5):4475-4480
背景 阿司匹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基石,2%~9%的患者可发生阿司匹林不耐受,西洛他唑可作为阿司匹林的替代药物,然而其心血管安全性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阿司匹林不耐受时使用西洛他唑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蓬安县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安区医院住院,主要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均按心肌梗死诊疗规范治疗,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者,使用西洛他唑+氯吡格雷作为暴露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作为非暴露组,用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按1∶1匹配两组。比较两组1年内心源性死亡率、1年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脏彩超指标左心室大小(LV)改变值及射血分数(EF)改变值。对于1年内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主要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 244例,其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3 893例。匹配后暴露组和非暴露组LV改变值、EF改变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暴露组心源性死亡率、心力衰竭再入院率高于非暴露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YHA心功能Ⅲ级、Ⅳ级,合并糖尿病为1年内心源性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NYHA心功能Ⅲ级、Ⅳ级,合并糖尿病,西洛他唑疗程>90 d为1年内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心功能Ⅰ级、Ⅱ级的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西洛他唑可能是安全的,但对心功能Ⅲ级、Ⅳ级,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用西洛他唑的安全风险增加,西洛他唑疗程也不宜>90 d,因可能增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