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性地分析57例女性AS(FAS)患者和114例病程相同的男性AS(MAS)患者(1:2配对)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平均发病年龄,首发症状,腰椎的X线受累和病情活动指标在两组无差异(P>0.05);贫血,外周关节炎和颈椎的受累在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5),而全身症状,虹膜睫状体炎,严重的骶髂关节及髂关节的X线受累和HLA-B27的阳性率在女性明显少于男性(P<0.05)。结论:FAS患者病情发展较慢,预后较好,这与B27阳性率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女性与男性强直性脊柱炎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特点及两者之间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比分析 2 5例女性AS与 5 0例男性AS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男性以腰骶部及髋关节疼痛起病多见 ,而女性则以外周关节痛起病多见 (P <0 0 5 ) ;男性颈椎僵痛、脊柱强直多于女性患者 ,而眼色素膜炎则在女性患者中多发 (P均 <0 0 5 ) ;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肠病、贫血、阳性家族史在男、女两性患者中无差异。外周关节受累数目及关节疼痛程度女性较男性严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反映病情活动的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两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免疫指标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循环免疫复合物等男女两组无差别 ,但生化检查示碱性磷酸酶在男性患者组则高于女性组 ,男女性HLA B2 7阳性病例分别占 86 %及 36 % ,男性组高于女性组 (P均 <0 0 5 ) ;骶髂关节放射影像改变 ,男性组多为Ⅲ级或以上 ,而女性组则以 0~Ⅱ级占多数 (P <0 0 1)。结论 :女性AS发病比男性晚 ,病情相对较轻 ,脊柱受累较少而轻 ,HLA B2 7阳性率明显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幼年强直性脊柱炎与成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起病情况、首发关节、医技检查、预后的对比,总结了两者的差异,体会到了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4.
34例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发病时常从外周关节开始,临床上腰背痛较少见,极象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而未被重视,忽略了进一步检查及随访,从而未能及时确诊。现就34例幼年强直性脊柱炎作一临床分析。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在住院和专科门诊中,对诊断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LA-B27与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相关性。方法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2002年6月~2005年4月期间,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126例3~16岁的疑似JAS患儿和2001年8月~2005年4月期间在该院作亲子鉴定的428例1~16岁的正常儿童的HLA—B27样本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疑似JAS患儿组HLA—B27阳性为75例(59.52%),男性阳性率为74/112(66.07%),女性阳性率为1/14(7.14%)。对照组HLA—B27阳性为20/428(4.67%),男性阳性率为12/262(4.58%),女性阳性率为8/166(4.82%)。结论HLA—B27与AS有高度相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水平,降低此病的致残率。方法:分析60例JA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学资料以期从中发现其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断提供帮助。结果:本病多见于年长男性儿童,男女之比为10∶1,平均发病年龄13.5岁,平均病程1.2年。所有病人均以外周关节炎及或肌腱端炎首发,下肢关节较上肢关节受累率高。可出现发热、厌食、消瘦、贫血、倦怠、急性虹膜炎、窦性心动过数、脾大、骨质疏松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沉均增快,CRP阳性率88.3%、ASO阳性率26.7%、HLA-B27阳性率80.2%、RF均阴性、ALP升高21.7%。结论:JAS好发于年长儿童,男多于女,外周关节受累早于脊柱,以下肢单关节炎发病多见,膝、踝受累最常见,所有患儿均有肌腱端炎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3例JA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男性发病多,男∶女为20∶1。②以下肢大关节为首发症状37例(58.73%)。③HLA-B27阳性57例(90.47%)。④骶髂关节CT:Ⅰ级7例(11.11%),Ⅱ级29例(46.03%),Ⅲ级17例(26.98%),Ⅳ级10例(15.87%)。⑤预后:缓解53例(84.13%),部分缓解8例(12.70%),致残2例(3.17%)。结论:有外周关节表现的儿童,均应行HLA-B27及骶髂关节CT检查,对于HLA-B27阳性,影像学改变不明显的儿童应远期随访,早期诊断,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8.
女性与男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差别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26例女性AS患者和52例病程相同的男性A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女性起病较男性晚约3年。男性以腰骶痛起病多见,女性以外周关节痛起病多见,且病程中外周关节炎多见,髋关节受累少见(P<0.05),出现乏力、低热等全身症关诼反映病情活动的指标如ESP、CRP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对治疗反应女性略优于男性,但无统计学差别。结论:女性病情较轻,发病较慢预后较好,可能与女性生理结构与内分泌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血清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阳性.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小关节和肋椎关节,其中以骶髂关节受累最常见[1].CT扫描是诊断AS骶髂关节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2,3].作者总结了幼年与成人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少儿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彩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5):39-39,41
该文报告20例少儿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AnkylosingSpondylitis,JAS),临床首发症状多为外周关节炎,晚期易致关节僵硬而致残。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JAS,减少致残率,凡有不对称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炎者,需进行骨盆正位片或骶髂关节CT扫描及血HLA—B27检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认为AS多初发于15—24岁之间的男性青年,男女发病比例为14.7:1。有23.6%的病人有家族史。初发关节多在髋关节(33.1%)、腰椎(24.2%)及骶髂关节(21.7%);受累关节以骶髂关节及脊柱为主。对AS的诊断必须有经X线摄片证实的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并有腰背部疼痛和僵硬,脊柱活动进行性障碍,胸扩度少于2.5cm及HLA—B_(27)阳性,RF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Bath 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 和改良的BASDAI 即mini-BASDAI 在评价无外周关节受累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的病情活动度时的价值.方法 根据是否有外周关节受累,将患者分为P+ 组(有外周关节受累) 和P- 组(无外周关节受累).采用BASDAI 对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进行评价,然后再省略BASDAI 中的第3、4 个问题计算出mini-BASDAI.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64 例AS 患者.有P+ 组的患者其各项炎症指标(BASDAI、mini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index,BASFI)、Bath 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gy index,BASMI)、血沉、C- 反应蛋白) 均显著高于P- 组患者.两组mini-BASDAI 值均高于BASDAI,但两者与其他疾病活动度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无差异,如医生总体评价与BSADAI 的相关系数为0.703,与mini-BASDAI 的相关系数为0.696,其余指标间的相关性也基本相同.结论 在评价无外周关节受累的AS 患者病情活动度时,mini-BASDAI 并不优于BASDAI ;BASDAI 仍然是最有效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3.
云克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云克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初诊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云克 甲氨喋呤和/或柳氮磺吡啶)28例、对照组(非甾类抗炎药 甲氨喋呤和/或柳氮磺吡啶)28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9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疼痛程度、疾病活动度评价及Dougados指数等指标的改善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克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可靠,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X线检查诊断方法,X线分级、分期的表现及在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对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X摄片分级,分期,结合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HLA-B2检查诊断。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患者HLA-B2阳性,60%血沉增快,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片以2级改变为主,腰椎病变以早、中期X线病变者较多。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HLA-B2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强制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预后的影响,以进一步加强此病的护理,掌握更多护理技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脊柱二科的58例AS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功能康复护理、服药护理及饮食护理,观察其预后.结果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58例患者腰背痛、关节痛减轻,疼痛评分由入院的8~10分下降到2~5分,晨僵时间由治疗前的(75.0±20.1)min下降到(43.7±19.3)min,治疗后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指地距为(18.2±8.3)cm,C反应蛋白(CRP)为(15.3±4.1)mg/L,较入院时的(30.1±11.3)min、(26.7±7.3)mg/L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精心的护理能有效地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系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减少关节畸形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配合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2),治疗组在口服中药腰痹通胶囊的基础上配合针刺大椎、身柱、腰阳关、华佗夹脊等穴位,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晨僵时间、扩胸试验、Schobers’氏试验、指地试验、血沉、枕墙距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痹通胶囊配合针刺能明显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3)。试验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依那西普(25 mg,2次/周,上臂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NSAIDs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于治疗3个月后复查,分析腰痛发生率、腰部晨僵时间、Bath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与入组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腰部晨僵时间明显缩短(P<0.05),BASDAI和BASFI评分显著改善(P<0.05),ESR和CRP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3).试验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依那西普(25 mg,2次/周,上臂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NSAIDs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于治疗3个月后复查,分析腰痛发生率、腰部晨僵时间、Bath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与入组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腰部晨僵时间明显缩短(P<0.05),BASDAI和BASFI评分显著改善(P<0.05),ESR和CRP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 对17例(26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时间平均3.8(2~7)年.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进行X线分析.结果 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7(4~47)分提高到了术后的平均81.3(57~90)分,优良率88.5%;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脱位或折断;异位骨化发生率15.3%(4髋).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近、中期疗效较肯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