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患儿作实验组和50例同期住院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未见或正常患儿作对照组,采咽拭子胶体金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及采血进行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并分类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例。结果实验组病毒阳性61例阳性率87.1%、对照组阳性8例阳性率1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大于10%的分别占了86.4%和80.0%,甲型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感染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在5%~10%的分别占了70.6%和66.7%。结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对于筛查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临床意义,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对于筛查病毒感染性疾病类型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变化,观察其与EB病毒(EBV)-DNA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22例经临床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BV-DNA载量分为阳性组(EBVDNA>500IU/ml)和阴性组(EBV-DNA≤500IU/ml),选取同期50例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两组EBVDNA定量,计算EBV-DNA含量;收集两组淋巴细胞总数与淋巴细胞比值等。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比值与EBV-DNA载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未检出EBV-DNA;EBV-DNA阳性者40例,阳性率为32.79%(40/122),阳性组EBV-DNA载量平均为(3.61±0.72)logIU/ml。不同年龄间患儿EBV-DNA阳性率相比较(P<0.05)。阳性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比值为(52.71±17.44)%,高于阴性组、对照组(P<0.05);阴性组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异型淋巴细胞比值为(6.97±3.52)%,高于阴性组、对照组(P<0.05);阴性组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比值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性(r=0.611,P<0.001);异型淋巴细胞比值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性(r=0.758,P<0.001)。结论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可有助于临床诊断EB病毒感染,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22)与对照组(n=20)。两组均以常规保肝降酶治疗为基础。治疗组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共2~3个疗程。对照组用更昔洛韦治疗共2~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6周后CMV-DNA转阴率分别为78.8%、85.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儿治疗4周后肝功能及胆红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胆汁酸在6周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儿治疗6周后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注射液具有与更昔洛韦相似的抗HCMV感染的作用,其效果虽弱于更昔洛韦,但与之相近,而且有保护肝细胞等作用。因此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儿童呼吸道感染EB病毒(EBV)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及其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医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624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外周血EBV-DNA载量;利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统计分析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同时人工镜检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并计算百分比。结果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未检出EBV-DNA,6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共检出EBV-DNA阳性245例,阳性率为39.26%,EBV-DNA阳性样本平均EBV-DNA病毒载量为(3.56±0.68)log IU/ml;1~3岁组患儿EBV-DNA阳性率高于<1岁及>3岁患儿,不同年龄呼吸道感染患儿EBV-DNA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EBV-DNA阳性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呼吸道感染EBV-DNA阴性组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呼吸道感染EBV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并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可作为初步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EBV的辅助性检测指标,适用于广大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EB病毒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67例IM患儿及60例健康儿童EBV-CA-IgM、EBV-CA-IgG,采集EDTA抗凝血标本进行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异型淋巴细胞,并进行分析。结果在167例IM患儿中,EBV-CA-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比例IM患儿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EBV-CA-IgM和异型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χ2=6.39,P0.05)。结论 EBV-CA-IgM是早期诊断IM的重要指标,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是实验室辅助诊断IM的重要方法,EBV-CA-IgM与异型淋巴细胞联合检测可提高IM诊断的准确性,以弥补单独检测所致的漏诊。  相似文献   

6.
王伟  周湘红  周萌雯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64-5365,5367
目的 观察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8例流感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瑞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镜检并分类,分别测定并计算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58例患者年龄及异型淋巴细胞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流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为(11.2±2.8)%,对照组为(1.1±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间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3组不同年龄患者其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而由于其检测方法简单,可作为流感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432-143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31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病情分为轻症组(n=134)、重症组(n=178),并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50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百分率。结果重症组患儿的CD3、CD4、CD8均明显低于轻症组、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轻症组患儿的CD3、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轻症组、重症组患儿的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轻症组患儿NK细胞为0.14±0.06、B淋巴细胞为0.15±0.07,重症组患儿NK细胞为0.15±0.07、B淋巴细胞为0.17±0.08,对照组儿童NK细胞为0.13±0.06、B淋巴细胞为0.15±0.06,三组受试者的NK细胞、B淋巴细胞检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因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导致手足口病病情加重的原因,通过及时了解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对及早干预并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空腹血清总胆汁酸 (TBA)测定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酶法分析技术对 80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和 2 0例健康婴儿进行空腹血清胆汁酸测定 ,同时对患儿进行其他肝功能相关项目的测定 ,数据用SPSS 1 0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血清TBA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2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轻、中、重、特重 ,TB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TBA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3)TBA是反映疗效的敏感指标 (P <0 .0 1 )。结论 TBA对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病情的判断及疗效评定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γ-干扰素(INF-γ)及T淋巴细胞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6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各66例、23例、1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症组73例、重症组33例。另选择同期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新生儿血清PCT、INF-γ及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毒性肺炎患儿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清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肺炎组患儿CD3~+、CD4~+比例和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各类型肺炎组患儿CD3~+、CD4~+、CD8~+比例和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PCT水平和CD8~+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而CD3~+、CD4~+比例和CD4~+/CD8~+显著低于轻症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儿血清水平及T淋巴细胞水平对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作用,PCT水平检测还有助于感染性肺炎病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锌(Zn)与小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CMV组)及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锌水平。根据血锌水平的检测结果,再将CMV组分为正常血锌CMV组36例与低血锌CMV组20例,比较其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V组CD3+、CD4+、CD4+/CD8+及血锌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其中低血锌CMV组CD4+、CD4+/CD8+均低于正常血锌CMV组(P0.05)。结论锌缺乏或不足与CMV感染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有一定相关性;在CMV感染的患儿中,缺锌可能会更明显地抑制CD4+T淋巴细胞发挥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发巨细胞病毒肠炎Treg/Th17平衡及体液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5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并发巨细胞病毒肠炎患儿109例设为合并AIN组,另选择100例巨细胞病毒肠炎患儿设为未合并AIN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ANC)/淋巴细胞数目](NLR)、Treg/Th17平衡、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表达水平。结果 合并AIN组ANC、NLR低于未合并AIN组(P<0.05);合并AIN组的白细胞介素-17(IL-17)高于未合并AIN组(P<0.05),两组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未合并AIN组比较,合并AIN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IgG、补体C3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M与C4低于未合并AIN组(P<0.05)。结论 AIN影响儿童体液免疫水平,可能通过影响Treg/Th17平衡介导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抑制机体体液免疫对巨细胞肠炎的自我疗愈。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白细胞介素-2及γ干扰素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先天性巨细胞病毒 ( cylomegalovirus,CMV)感染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2 ( interleukin 2 ,IL - 2 )、γ干扰素 ( Interferon,IFNγ)水平的变化与 CMV病毒负荷的相关关系。 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FQ - PCR)定量测定外周血 CMV- DNA ,31例足月新生儿 CMV- DNA阳性为感染组 ,并同时检测 CMV- Ig M。选取同期非感染新生儿 (外周血 CMV- DNA及抗 CMV- Ig M均阴性 ) 2 9例为对照组。 2组患儿应用EL ISA法检测 IL - 2及 IFNγ水平 ,并于 4周后复查。 结果 感染组患儿外周血 CMV- DNA定量中位数为 2 .75× 10 4 copy/μl,IL - 2和 IFNγ水平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IL - 2、 IFNγ水平与 CMV- DNA基因定量值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7882、 - 0 .6 75 1( P<0 .0 1) ;4周后复查 30例患儿 CMV- DNA转阴 ,其 IL - 2、 INγ水平上升 ,与 CMV- DNA阳性时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结论 先天性 CMV感染时机体外周血 IL - 2、 IFNγ水平明显降低 ,其水平与机体病毒负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抗病毒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儿科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巨细胞病毒肝炎小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更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GPT又称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巨细胞病毒(CWV)-免疫球蛋白M(IgM)转阴率、尿CMV-IgM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7,P<0.05);两组治疗后TBI1、ALT、γ-GT水平均显著降低(t=4.56~6.24,均P<0.05),而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7、6.12、6.24,均P<0.05);观察组CMV-IgM转阴率、CM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7、6.12,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培菲康能明显改善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提高抗病毒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发Vit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患儿血清钠离子(Na+)水平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38例确诊晚发Vit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患儿(出血组)于入院当天及30例入院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儿(对照组)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Na+水平及Bun、Cr.结果出血组患儿Glasgows评分>7分、5~7分、≤4分组血清Na+均低于对照组.>7分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7分组与对照组及>7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分组与对照组及>7分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Glasgows评分越低,血清Na+下降越明显.单纯颅内出血组血清Na+与合并有脑梗死及缺氧缺血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测定Bun、Cr均正常.结论颅内出血患儿病情越重血清Na+水平下降越明显,血清Na+测定对病情判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功能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乳腺癌患者300例为乳腺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0名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滴度及肝功能。结果乳腺癌组患者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0岁患者中,乳腺癌组患者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HBsAg滴度、HBsAb滴度、HBeAg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40~59岁患者中,乳腺癌组患者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HBsAg滴度、HBeAg滴度、HBcAb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0岁患者中,乳腺癌组患者和对照组观察对象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HBeAg阳性率、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HBeAg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与乳腺癌有一定关系,乳腺癌患者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发生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初次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肝功能损伤组患儿与非肝功能损伤组患儿比较,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CD16~~+CD56~~+NK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患儿年龄、性别、CMV病毒载量以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α-酸性糖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NLR及NK细胞比例降低与CMV感染患儿发生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同时NLR较传统炎症指标对CMV感染患儿肝功能损伤具有更好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儿科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72例,作为ITP组,其中ITP组又分为Hp阳性34例,阴性38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医院行健康检查的儿童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ITP患儿组的Hp感染率;比较ITP患儿组与对照组及ITP组中Hp阳性亚组与Hp阴性亚组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比较ITP组与对照组及ITP组中Hp阳性亚组与Hp阴性亚组血清中免疫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ITP患儿感染H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ITP患儿的免疫细胞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儿童显著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p阳性患儿的免疫细胞表达水平较Hp阴性患儿未发生显著性变化;ITP患儿的免疫因子表达较对照组儿童发生显著性变化,Hp阳性患儿的免疫因子表达水平较Hp阴性患儿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ITP患儿存在Hp感染高发的现象且存在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的明显改变,其中Hp阳性患儿免疫因子表达水平也发生显著变化,值得临床治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儿科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72例,作为ITP组,其中ITP组又分为Hp阳性34例,阴性38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医院行健康检查的儿童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ITP患儿组的Hp感染率;比较ITP患儿组与对照组及ITP组中Hp阳性亚组与Hp阴性亚组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比较ITP组与对照组及ITP组中Hp阳性亚组与Hp阴性亚组血清中免疫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ITP患儿感染H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ITP患儿的免疫细胞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儿童显著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p阳性患儿的免疫细胞表达水平较Hp阴性患儿未发生显著性变化;ITP患儿的免疫因子表达较对照组儿童发生显著性变化,Hp阳性患儿的免疫因子表达水平较Hp阴性患儿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ITP患儿存在Hp感染高发的现象且存在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的明显改变,其中Hp阳性患儿免疫因子表达水平也发生显著变化,值得临床治疗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肝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14年3月-2016年6月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诊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3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Cytomegalovirus specific antibodies,CMV-IgM)变化。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MV-IgM阳性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35,P=0.003);两组患儿TBIL、ALT、AST、TBA肝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患儿TBIL、ALT、AST、TBA肝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儿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CMV感染的5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儿确诊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在确诊时(治疗前)、治疗6周左右(治疗中)、规范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检测外周血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结果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P0. 05),但不同组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NK细胞及B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加用匹多莫德可明显提升CD8+T淋巴细胞,可能会改善总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数量,但对NK细胞及B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