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变位于海绵窦区91例,侧窦区1例。经颈内静脉的起始段探查未显影岩下窦,进入引流静脉窦内栓塞海绵窦区DAVF;通过颈内静脉探查未显影乙状窦,进入静脉窦栓塞侧窦区DAVF。首选可控纤毛弹簧圈进行栓塞,待血流减慢以后,用游离纤毛弹簧圈继续栓塞。若仍存在少量瘘口,通过静脉窦内注射液体栓塞剂(25%~33%Glubran或Onyx18),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安全性和栓塞的疗效。术后6个月通过电话、门诊或DSA随访。结果92例患者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置管失败;其余91例患者均顺利置管,并成功进行静脉栓塞。所有患者栓塞后即刻造影,均未见异常静脉窦早显,瘘口消失,达到了影像学上治愈。置管成功率及治愈率均为99%(91/92)。术后6个月对38例进行随访,无一例DAVF复发。对其余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DAVF,尤其对于海绵窦区DAVF,经未显影岩下窦超选择置管进行栓塞,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可作为海绵窦区DAVF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窦内球囊辅助栓塞剂——Onyx18闭塞上矢状窦及侧窦(横窦和乙状窦)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6月,经静脉途径在静脉窦内使用保护球囊,经动脉和(或)静脉途径,采用Onyx18栓塞治疗上矢状窦区和侧窦区DAVF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球囊辅助栓塞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本组24例患者,病变位于上矢状窦区5例,侧窦区19例。对上矢状窦区病变和侧窦区病变使用Hyperform 7 mm×7 mm球囊各1例,对其余患者使用外周血管扩张用球囊。②对上矢状窦区病变的患者经动脉栓塞3例,经静脉栓塞2例,使用球囊均基本闭塞静脉窦;对侧窦区病变患者经动脉栓塞10例,经静脉栓塞7例,动静脉联合栓塞2例;使用球囊基本闭塞静脉窦8例,部分闭塞静脉窦11例。③上矢状窦病变患者3例栓塞后治愈,有2例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栓塞后少量残余,1年后复查造影无明显变化;在侧窦区病变的患者中,对1例患者行两次栓塞后瘘口消失,其余患者均经1次栓塞治愈,对其中7例患者治疗后半年进行了血管造影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对经严格选择适应证的DAVF患者在球囊辅助下使用Onyx18闭塞侧窦(横窦和乙状窦)和上矢状窦,治疗DAVF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静脉窦的通畅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治疗的7例前颅窝底DAV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经脑膜中动脉入路栓塞的前颅窝底DAVF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均获得一次性完全栓塞,影像学达到完全治愈,瘘口及引流静脉全部消失。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痉挛及破裂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患者出院前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后3~12个月的随访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栓塞无复发,临床症状全部治愈。结论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前颅窝底DAVF是一种安全、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治愈率高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经蝶腭动脉途径栓塞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经蝶腭动脉栓塞的7例前颅底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55~64岁,平均(60.4±3.6)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额叶血肿1例,非特异症状6例。分析经蝶腭动脉栓塞的技术方法和并发症,术中以栓塞剂闭塞近段引流静脉作为栓塞成功的标准。术后6个月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1)选择蝶腭动脉作为首选治疗途径5例,在其他治疗途径栓塞失败后,应用蝶腭动脉途径再次栓塞2例。经蝶腭动脉成功闭塞病变5例,其中包括蝶腭动脉作为首选治疗途径4例、蝶腭动脉作为其他动脉途径失败后的补救栓塞途径1例。经蝶腭动脉未能成功闭塞病变2例,其中1例术中经其他供血动脉栓塞成功,另外1例术后造影提示病变近全闭塞。全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2)术后6个月患者均得到临床随访,无视物模糊及其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无新发颅内出血,无鼻腔症状。其中2例入院行造影随访,1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病变完全闭塞,术后6个月DSA显示病变无复发;1例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病变近全闭塞,术后4个月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结论经蝶腭动脉途径栓塞前颅底DAVF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亦是其他动脉路径不良或其他动脉途径栓塞失败后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老年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效果及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三维血管重建在显示瘘口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血管关系中的应用.方法 经动脉入路对11例老年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栓塞治疗,应用旋转DSA和三维血管重建寻找瘘口,采用可脱性球囊、电解可控弹簧圈(GDC)等多种材料栓塞病变侧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术后6~24个月对全部11例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结果 9例行球囊及GDC栓塞瘘口的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2例患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无复发.结论 在旋转DSA和三维血管重建的配合下栓塞老年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微弹簧圈、Onyx胶以及覆膜支架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T)的初步体会.方法 25例CCF患者,其中外伤性22例,自发性3例;14例瘘口位于右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海绵窦段,11例位于左侧ICA海绵窦段.按Barrow分型:A型22例,C型2例,D型1例.18例单纯应用可脱弹簧圈治疗,1例应用可脱弹簧圈结合Onyx栓塞治疗,2例单纯应用Onyx栓塞治疗,4例应用覆膜支架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颅内杂音立即消失,术后造影见瘘口完全闭塞,1~20 d后临床症状消失,无死亡以及手术相关性并发症.弹簧圈治疗患者ICA通畅占12/18,4例带膜支架治疗患者ICA均通畅.2例Onyx治疗患者ICA通畅,1例可脱弹簧圈结合Onyx治疗患者ICA通畅.1例经弹簧圈治疗的外伤性CCF 1个月后复发,经再次弹簧圈治愈.其余患者随访6~24个月未见临床症状复发,6例术后获得脑血管造影随访,CCF均未见复发.结论 弹簧罔、Onyx 和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是一种安全和有用的CCF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中,静脉窦内球囊保护技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经静脉窦内球囊保护下,使用Onyx栓塞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7例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瘘口位于乙状窦区3例、横窦区4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5例,大部分栓塞2例,球囊保护静脉窦均保持通畅。临床随访7例,随访时间为术后6~43个月,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7例患者均获全脑DSA复查,随访时间为术后6~11个月,提示5例完全治愈,其中4例静脉窦通畅,1例闭塞;1例瘘口稳定且静脉窦通畅,1例瘘口新发合并静脉窦闭塞。结论静脉窦内球囊保护下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在栓塞瘘口的同时,可长期维持静脉窦通畅,有利于维持栓塞效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动脉入路栓塞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动脉入路栓塞的前颅窝底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ognardm型1例,Ⅳ型6例。表现为颅内出血5例,眼部症状2例。均采用经筛动脉入路,以10%~15%液态栓塞剂NBCA栓塞2例,Onyx—18栓塞5例。对2例合并供血动脉血流相关胜动脉瘤者,均首先栓塞动脉瘤。结果7例中,经单支供血动脉栓塞即获完全栓塞者5例,其中2例用球囊辅助微导管超选技术;部分栓塞2例,分别在1周及1个月后造影,见瘘口再开放,再次进行多支供血动脉栓塞,直至瘘口基本不显影。1例因NBCA胶过度弥散发生对侧眼动脉阻塞,术后出现视力下降。7例均获临床随访(6~107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1级5例,2级1例,3级1例。4例获造影随访,均未见瘘口显影。结论经动脉入路栓塞前颅窝底DAVF安全有效。术中应严格控制栓塞剂返流及过度弥散,防止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弹簧圈联合Onxy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共收治CCF患者19例,均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联合Onxy胶介入治疗。其中11例岩下窦开放者行经岩下窦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另8例行经颈内动脉瘘口动脉途径栓塞。 结果19例患者栓塞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瘘口完全封闭。术后常规复查头颅CT,未见栓塞剂异位栓塞表现,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所有患者于术后即刻眼静脉症状及颅鸣耳鸣症状均有明显缓解,1~2周内逐步消失。而存在颅神经麻痹症状患者,眼外肌麻痹症状缓解则相对缓慢。 结论通过三维成像后处理剪辑技术,可精准判断瘘口位置;无论经动脉或静脉入路,封堵球囊可精准封闭瘘口,在栓塞过程中使弹簧圈及Onxy胶尽可能接近瘘口附近,从而减少费用,同时提高CCF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采用Onyx或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2月,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的12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岩下窦入路10例,经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2例。单独应用Onyx 8例,Onyx联合可脱性弹簧圈4例。结果①治疗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完全闭塞10例,少量残留2例。单独应用Onyx栓塞治愈6例,好转2例,Onyx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愈2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66.7%,无加重或死亡病例。②2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3例术后出现眶部疼痛。③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6~32个月,无复发及加重者。结论静脉入路Onyx或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确实,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经动脉采用Onyx-18胶栓塞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动脉入路采用Onyx-18胶栓塞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4年1月—2009年2月期间,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13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为36~63岁,平均52岁)应用Onyx-18胶,经动脉进行瘘口及引流静脉栓塞。对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通过单侧眼动脉筛前动脉栓塞8例,通过双侧眼动脉筛前动脉栓塞5例;一次性完全栓塞11例,部分栓塞2例。无严重栓塞并发症。②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单纯眼动脉筛前动脉供血6例,筛前、筛后动脉供血4例,筛前动脉、筛后动脉、颌内动脉、脑膜中动脉供血3例;异常血流经皮质静脉向上矢状窦汇流9例,伴有向基底静脉汇流3例,合并翼丛面静脉引流1例;引流静脉瘤样扩张或静脉湖形成7例。③术后随访1~48个月,所有病例无再出血及癫痫发作。结论经动脉入路应用Onyx-18胶栓塞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但疗效及安全性仍需大宗病例和长期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2.
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对28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采集速度4~8帧/s,依据Cognard分型分别采用压迫颈动脉(2例)、动脉入路栓塞(8例)、栓塞 手术(10例)及手术(8例)的治疗方法。结果:有10例治愈,12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症状缓解,1例无改善,1例加重。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比较困难,术前仔细研究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正确采取不同的方法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瘘口的位置、供血动脉数量以及静脉引流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近端血流阻断技术(PCT)栓塞岩尖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操作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例岩尖部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T技术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DSA证实4例患者多支动脉供血的岩尖部DAVF,由岩上静脉引流,采用PCT栓塞患者术后复查DSA,均证实完全栓塞,术后3个月随访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对于多支动脉供血的岩尖部DAVF,初步经验显示PCT技术能够提高栓塞效率,从而获得解剖治愈。  相似文献   

14.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指脑膜动脉与硬脑膜静脉窦和(或)蛛网膜下腔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长期以来DAVF依靠DSA来诊断.近年来,多项研究探索采用新的无创影像学手段以提高DAVF诊断的准确性.该文对DAVF影像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