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常见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士不良的心理因素及穿刺技术.要幼儿特有的血管特点、环境因素.小儿的不合作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朝失败的常见因素。结论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及血管的合理选择是提高小儿留置针穿刺技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3例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以技术水平、心理素质、血管因素、环境因素等主要原因。结论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应提高护士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及合理选择血管,是预防穿刺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潘文媚 《工企医刊》2006,19(4):21-22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计数法对1036例套管针穿刺成功、失败与相关因素进行逐项统计归纳。结果:影响小儿套管针穿刺成功的因素包括护士操作技术(2.51%)、心理因素(1.64%)、血管条件(1.25%)、合作因素(0.56%)。提示护士针对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从而提高套管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有效避免了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患儿痛苦和恐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护理实施工作中,严格掌握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指征。规范操作规程,掌握穿刺技术对预防小儿静脉补液并发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翻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系统的总结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及注意要点和事项,以便全面的掌握握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为广大护士及病人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品管圈手法提高神经内科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活动主题,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进行分析,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活动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开展相关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由原先的80.36%上升至92.75%。结论:品管圈手法在留置针静脉穿刺中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找出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从而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曹春菊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951-3952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多方面因素,提出提高留置针留置成功率的经验措施。方法从操作环境、患儿血管状况、患儿家长配合程度、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送管方法、固定及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护士应做好相应的对策并总结失败的原因以提高留置针留置的成功率。结果通过对影响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多种因素的分析,指导护士在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应用各种技巧,可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结论护士要不断提高穿刺技术,排除各种干扰,擅于总结经验,保证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我院儿科门诊3个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指出穿刺失败的原因包括患儿及其家属因素,护士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结论:提高护士心理素质,练就过硬技能及合理选择血管是预防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是每个儿科护士普遍遇到的问题。近年来,为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对静脉带来的伤害,临床多采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可将套管留在静脉内。根据药物性质、血管条件、病人情况等可以留置3~5天。笔者对上千名患儿施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年龄范围从新生儿到4岁左右,成功率达95%以上。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矫文贤  于立明  沈珑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522-2523
<正>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使用专用静脉留置针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由于婴幼儿血管细,操作过程中患儿畏针不合作,易出现注射一针不成功、针头脱出移位等原因,其留置针较成人更易失败,临床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方法,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为抢救急危重患儿赢得了时间,使抢救治疗工作得以有效顺利的进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们现将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逐渐成为临床小儿静脉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其优点不但避免了每天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不安,有利于血管的保护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常发生留置后不久失败的现象。我科从1998年开始使用个静脉留置针,对其中120例留置时间≤48h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357例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观察,发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与以下6个因素有关;血管的选择;留置针型的选择;固定方法;封管技术;使用药物的性质;小儿及家长的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12.
王艳  丛丹 《中国保健营养》2010,19(6):224-225
本文对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时,穿刺血管的选择及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避免因穿刺血管的选择不当而导致穿刺失败、留置时间缩短和出现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好留置针留置前对患者的评估和指导。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任敏  刘茜  刘美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206-2206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留置针较普通针头略粗,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2003年1月~2004年2月本人通过观察摸索,总结出抽吸注液法,即在小儿留置针穿刺过程中边抽吸边注入液体边送入针芯的方法,避免了因血管弹性差、血管瘪回血慢,造成送针芯困难而导致失败,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荣静 《现代医院》2007,7(3):92-93
目的分析NICU内患儿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腋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对临床上60例腋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及患儿个体差异是影响穿刺失败的原因。结论为提高穿刺成功率,需要加强护士的心理素质、腋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只有很好地掌握了穿刺要领,才能穿刺成功。  相似文献   

15.
洪潆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708-709
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临床应用当中,由于患儿的穿刺痛苦和家长过高的技术要求给护理人员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另外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也会产生系列问题.本文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过程当中的血管选择问题、消毒问题、穿刺问题、固定问题入手,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近年来由于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于血管内不易穿透血管壁,减少了反复穿刺血管造成的痛苦,并且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及紧急抢救,减轻了护士工作量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临床[1,2]。特别在儿科,由于小儿血管细,技术操作难度大,再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临床作用.方法:按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及护理.结果:严格的无菌技术、规范无误的操作及护理是保证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关键.结论:熟练掌握正确应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可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减少了患儿穿刺难,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62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的资料,对产生并发症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有穿刺失败、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等。结论通过以上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因素分析,总结正确的护理方法,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卓么吉 《现代保健》2011,(14):100-101
目的探讨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血管,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方法对57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70例患者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结论只有掌握了有效的穿刺方法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方法对本科近年来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技术训练、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和对患儿的心理干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为医院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与护士的穿刺技术、专业形象、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穿刺后的固定及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患儿的心理干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