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3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心电图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肥厚型心肌病(非对称型肥厚20例、对称型肥厚16例、心尖肥厚型32例)的心电图并与彩色多普勒(CDBFI)对照分析。结果 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1.8%(R波电压增高、ST-T改变、异常Q波),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呈现Rv3-v5振幅增高,Q波消失,ST段压低以V3-V5显著,T波对称性倒置(Tv4≥Tv5〉Tv3);其他两型异常Q波、ST-T改变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具有特征性改变,结合超声心动图可提高对其他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电图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症状患者有38例,且部分伴随胸骨后疼痛症状。有11例患者上腹部疼痛、表现出恶心、呕吐、腹泻;另外5例患者表现出精神不振、意识模糊等。均未出现ST段提高和Q波异常情况,仅ST-T改变,30例表现为单纯T波改变,24例患者表现为ST水平型、下斜型。54例患者中肌红蛋白水平增高35例,肌钙蛋白异常35例,其中4例患者在发病10d后恢复正常。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结果为不典型的Q波,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特征、血清酶学及心电图动态进行综合应用,以保证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健康人检出的左心室假腱索者50例进行了动态心电图记录观察并与50倒无左心室假腱索的健康人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导如下。旨在探讨左心室假腱索与心律失常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经EKG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脏病,无电解质紊乱的健康人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63岁。1.2方法1.2.1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Acuson-128或EUB-305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3.5MHZ.受检者平卧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左胸骨旁取左室长铀和左心两腔长轴切面,检出左心室假腱索则在两个切面上加以确认。1.2.2心…  相似文献   

4.
郭衍 《中国卫生产业》2012,(22):148-148
目的 观察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特殊表现,并分析其早期诊断要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特殊表现,并分析其早期诊断要点.结果 全部患者均未见胸痛,心肌酶谱动态改变,血清肌钙蛋白阳性,即刻心电图检查均有心肌缺血的表现,其中22例出现病理性Q波和ST段进行性改变,占84.62%;2例未见病理性Q波而ST-T段演进性变化,占7.69%;1例仅见ST段下移、T波低平,占3.85%.经治疗后,临床好转19例,占73.08%;死亡7例,占26.92%.结论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常无典型症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临床诊断时应结合临床体征、心肌酶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青年人心脏杂音与心室假腱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98 7-2 0 0 0年度自贡市大学招生体检中 ,发现青年人心脏杂音与心室假腱索有密切关系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大学招生体检生共 35 0 0 0名 ,其中 32 0名 (男 180名、女 14 0名 )年龄 18~ 2 2岁 ,无心脏病史 ,体检时经 3名医师证实 ,在心尖区及胸骨左缘 4~ 5肋间可闻及 2~ 3/6级收缩期杂音。1 2 方法 应用ATL—超 4型超声心动图仪 ,探头频率 3 0MHz ,同步记录心电图 ,常规行胸骨旁长轴切面 ,短轴切面 ,二腔及四腔等切面 ,发现假腱索者显示其全貌 ,测定位置及长短粗细。1 3 诊断 经 3名超声室医师发现并证实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左心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患者42例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58例纳入对照组。使用飞利浦EPIQ5型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测定左室射血分数;选取心尖四腔切面和心尖两腔切面,测量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早期峰值流速(E峰),计算E/A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后壁厚度为(14.69±0.93)mm,左房内径、A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峰、E/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A峰、E峰、E/A在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心电图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的认识,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诊断AMI,对3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对心肌酶学心肌生化标记物的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高而尖12例,出现小q波10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5例,等位性Q波5例,缺血性J波3例。结论 AMI早期不典型症状特点为胸外异位性疼痛,应予重视,心电图动态观察出现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也是不典型AMI的重要指标,防止误诊漏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肺结核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探讨肺结核对心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100例,均采用仰卧位进行检查,由医生对患者的心率、心律、心音的改变情况进行诊断,判断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等情况。采用心电图检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律失常、左房室肥大、右房室肥大、ST-T的改变以及Q波异常、心律不齐等进行检查。结果有68例患者检查出心电图异常(68.00%),高于正常的患者数量,其中快速心率失常最多,其次是左房室肥大、ST-T改变,缓慢心率失常最少。女性患者的ST-T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更容易发生快速心率失常、左房室肥大以及ST-T改变等疾病,而且患者更容易发生ST-T的改变,值得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心电图(ECG)特征性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AHCM患者的ECG及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超声心动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尖部肥厚伴心尖部心腔狭小;ECG均有特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3~V6导联)巨大倒置的T波0.2~0.3mV或以上,以V3~V5导联最为明显,并常伴左胸导联ST段压低0.05~0.40 mV,V3-V5导联R波振幅增高,均无异常Q波.结论 ECG特征性改变是AHCM的主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方法:以胎儿四腔心切面为基础,以左心长轴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及心底短轴切面为主要切面,对37916例孕18~24周胎儿进行筛查,发现严重心脏畸形者予以引产,其它异常者追踪至分娩,并进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结果:发现各种先天性心脏畸形25例(伴胎儿多发畸形5例),其中心内膜垫缺损8例,单腔心2例,左右心发育不良各1例,右室双出口2例,三尖瓣下移1例,永存动脉干1例,心脏肿瘤3例,右位心2例,室间隔缺损4例。结论:二维超声是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刚民 《职业与健康》2007,23(3):215-215
心肌梗死病人,心电图可出现病理性Q波。1999年2月我们收治1例患者只因心肌缺血而致心电图出现暂时性Q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对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HCM的35例患者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室间隔肥厚、游离壁肥厚、心尖部肥厚以及弥漫性肥厚4类分型的心电图做比较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有33例(94.3%)出现不同程度ST-T改变,ST段下移的程度在4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68.6%)T波倒置振幅超过0.5mV,T波倒置在心尖肥厚组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间隔肥厚组(P<0.05),共有12例出现Q波异常,其中室间隔肥厚型10例居最多。结论 HCM患者的心电图具备一定特异性,其发生改变的时间会早于超声心电图,因此可为HCM的早期诊断提供必要的线索依据,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在右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的坏死,可发生心电图动态演变.根据其心电图特点,分为有Q波和无Q波心梗2种类型.有Q波心梗有特征性表现和有规律心电图演变,容易确诊;而无Q波心梗常表现为不典型心电图改变,若被漏诊可造成严重后果,现对甘孜州人民医院1998年至今就诊的20例心梗患者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图像纹理分析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超声图像的纹理特征进行定量描述。方法11只犬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取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前间隔及乳头肌短轴切面前壁舒张末期声像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灰度共生矩阵法进行纹理分析,测量正常心肌与梗死心肌的4种纹理参数,即二次角矩、对比度、熵和反差矩。结果四种纹理参数在正常心肌与梗死心肌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左心长轴切面与乳头肌短轴切面正常心肌的四种纹理参数比较,仅显示参数熵存在显著差异,P值小于0.05。左心长轴与乳头肌短轴梗死心肌四种纹理参数比较,二次角矩与反差矩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常与梗死心肌超声图像纹理特征不同。不同的纹理参量对正常心肌结构与病变心肌在不同切面上的纹理差异敏感不同。计算机纹理分析法能对心肌超声图像纹理进行定量分析,可为评价病变心肌声学图像特征提供一种客观定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心肌梗死主要靠胸痛(心绞痛)病史、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对心脏标志物的化验来诊断。虽然典型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诊断条件,但偏偏有1/4的病人缺乏典型心绞痛,尤其是老年人更多见。心电图ST段抬高和出现Q波是两个高度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的变化,但仅大约一半的病人就诊时有这些变化;因胸痛怀疑心肌梗死而作心电图检查的人,大约有50%在最初的  相似文献   

16.
丁荣林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35-273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脏异常X线表现和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该组患者均经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形态学变化主要X线表现、心电图表现及其与性别的差异.结果 患者治疗后在职业和工作、社会性退缩、家庭内外活动、个人生活自理等社会功能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心脏异常X线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增大、肺门淤血、心脏淹没征和继发心肌病,其中心脏淹没征在女性患者中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5).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动异常、Q-T波延长、传导阻滞、ST-T波改变和病理性Q波.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但其对心脏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治疗期间应该加强X线胸片和心电图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提高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例患者脱离危险病情稳定后出院,5例转为透壁性心肌梗死,3例患者突发猝死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有些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ST段并不抬高或无Q波往往不典型,应结合临床症状,血清酶学及心电图动态观察提高诊断率,以防漏诊误诊,延误病人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8.
王倩  黄进  丁畅 《现代保健》2012,(30):111-112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AHCM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0例AHCM均伴有心电图异常。心脏超声提示心尖部心肌肥厚24例,占约80%,左心室造影22例,20例见特征性改变,阳性率约90.9%。结论: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均对AHCM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有不少胸闷患者做心电图显示"ST-T改变"、心肌缺血,但这并不能马上诊断为冠心病。冠心病的确会造成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但它却不是心肌缺血的唯一原因,其他疾病包括心脏X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桥以及特发性ST-T改变等,也可引起心电图上的ST-T改变。心脏X综合征:临床上部分患者具有典型劳累型心绞痛、心电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形态及意义。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ST段广泛压低29例;出现异常高尖不对称T波4例;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足3例;其他表现4例。结论准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