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邓道维 《山东医药》2006,46(18):37-38
42例(52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先采用关节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然后根据手术方式,进行髋关节动力肌肌力训练的方法,患儿出院后指导家长辅助患儿进行康复锻练。5例(10髋)随访5a,患侧髋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均正常;37例(42髋)随访3~16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基本正常。认为微创手术治疗DDH后,根据不同年龄和手术方式及时进行个性化功能训练,对提高远期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期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附60例报告)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王克来,谭国华,陈雨历1987~1994年,我们采用一期转子下截骨(缩短+旋转)配合髋关节单纯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和髋臼造架治疗较大年龄的先天性髋脱位60例...  相似文献   

3.
徐林  柏小金 《山东医药》2007,47(27):128-129
选择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31例(36髋),年龄3—6岁的21例中,行Salter截骨术13例,行关节囊旁截骨术8例;年龄7-11岁的10例患者在Salter截骨术后配合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截骨。所有病例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后均得到随访,临床功能评定:优13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4%;X线评定: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7%。提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式选择,应根据年龄、髋臼发育状况、股骨头脱位高度以及前倾角大小综合因素采用联合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翻修手术前后髋臼旋转中心的变化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132髋)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双髋关节正位片,测量术后髋臼假体的旋转中心与解剖髋臼旋转中心的符合率和再翻修率。结果旋转中心恢复者89髋(67.42%),未恢复者43髋(32.78%),术后5 a旋转中心恢复者中因人工髋关节松动、脱位、髋部痛等再行髋关节假体翻修术为6髋(6.74%),大大低于旋转中心未恢复者11髋(25.58%),P〈0.01。结论髋臼旋转中心的恢复对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关节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产人工髋置换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2例(47髋)进行随访。平均年龄56.6岁。平均随访时间8.9年。通过临床评分及X线摄影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评分总优良卑为68.6%。影像学检查发现髋臼松动共16髋(34%),股骨假体松动共19髋(40%)。异位骨化15髋(31.9%),但病人无明显不适症状,不需要翻修。另外发现感染患者共2髋,脱位者l髋。结论国产的髋关节假体,价格相对低廉,提高了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应用此假体,可解决了患者的髋关节病痛。但是,国产假体在设计水平、材料工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6.
1991年我们应用髋臼成形游离脂肪片植入关节的方法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1例,24个髋关节,效果较好。一、资料与方法本组21例,24个髋节;男8例,女13例;年龄3~17岁。3例双侧髋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7.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截骨中股骨颈前倾角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截骨手术中股骨颈的最佳前倾角度。对26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截骨手术后疗效评价为优的患儿行髋关节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度数。结果股骨颈前倾角在4~30,°平均16.93°。提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截骨手术中股骨颈的前倾角应纠正到10~25°。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景随 《山东医药》2007,47(33):87-88
行人工关节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61例(72髋),其中单侧置换3髋,双侧置换19髋,全髋置换50髋。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各型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72例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1分,术后为90分(P〈0.05)。疗效评定优51髋,良3髋,中7髋,差1髋。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指一系列股骨头与髋臼解剖关系的异常,包括髋臼畸形、股骨近端畸形或两者均有畸形。以前,DDH一直被称为先天性髋脱位。近二十年来,学者们注意到某些患儿在出生时髋关节是不稳定的(半脱位),随生长发育能逐步成为正常、稳定的髋关节,但也有的孩子出生时检查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0.
杨雪  李燕华 《山东医药》2014,(7):102-103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一种儿童发育性疾病,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造成关节松弛、脱位或半脱位.我国六大城市对新生儿调查结果显示DDH平均发病率为3.9‰,女性多于男性,约为6∶1.按年龄分为小龄髋脱位患儿(8岁以下)和大龄髋脱位患儿(8岁及以上)[1].本病治疗方法很多,根据年龄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后患儿畸形虽然得以改善,但由于手术创伤、术后石膏固定和关节制动等多方面的因素,常导致髋关节功能受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我们对49例DDH患儿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假体初步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接受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病变12例(18髋)患者,结果发现12名患者(18髋),手术时间为60~90min,出血量100—200ml,术后引流量150~400ml。无脱位、DVT、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认为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的髋关节置换有着良好疗效,同时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对需要接受THA的年轻病例,金属对金属大直径全髋关节假体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冶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很多,究竟采取何种手术为宜是值得探讨的。自1980年4月以来,我院采用莎氏手术(Za-hradnicek)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7例,共18个髋,均获成功,效果理想。一、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7例,女10例;年龄为3~12岁,6岁者占6例。本组15例为单髋  相似文献   

13.
下肢     
552821 股骨前倾角矫正过多的危害及其治疗(附4例临床报告)/胡佐民等//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5,6(3)。-145~6 报告557例先天性髋脱位手术治疗中,股骨旋转截骨时发生股骨前倾角矫正过多并发症4例。作者指出,诊断应注意以下三点:1.髋脱位术后如走路呈八字脚或丁字脚,应怀疑股骨前倾角矫正过多,但须和髋关节术后粘连于外旋位鉴别。鉴别方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2009年7月,我院共收治股骨头骨折患者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股骨头骨折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16~59岁.致伤原因为严重交通事故8例,大强度运动1例;右侧股骨头骨折6例,左侧股骨头骨折3例;PipkinⅠ型3例, PipkinⅡ型3例, PipkinⅢ型1例,PipkinⅣ型1例,未行Pipkin分型1例.8例车祸伤患者均存在髋关节后脱位,查体呈患髋屈曲、内收、内旋畸形,4例摄片时即发现股骨头骨折、2例于髋关节后脱位手法复位后复查X线片时发现、2例于64排CT检查时发现;1例于高强度运动后出现髋关节疼痛,行走时明显、休息后缓解,X线片未发现阳性征象,行64排CT三维重建后发现股骨头骨折.  相似文献   

15.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 1994年 6月~ 1998年 6月 ,我们应用悬吊法治疗 12 7例患儿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2 7例中 ,男 19例 ,女 10 8例 ;年龄 1~ 4个月。单侧脱位 6 5例 ,双侧脱位 6 2例。单纯髋关节发育不良38髋 ,髋关节半脱位 92髋 ,髋关节全脱位 5 9髋。伴有内收肌紧张 39例 ,伴有膝关节屈曲 2例。治疗方法 :准备一婴儿合体的连衣裤 ,2条宽约 4cm足够长的宽松紧布。将宽松紧布近端正中劈开 ,使成“Y”形。将近端两头分别缝合固定于连衣裤 ,位于肩胛下角处及前胸处 ,双侧各 1条。将双髋关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组合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以讨论1—3岁先髋患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1~3岁CDH患儿实施组合术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4a、平均2.3a。结果37例患儿恢复良好,优良率97.3%,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对于1~3岁CDH患儿,组合术式治疗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28例(35髋),年龄28 ~ 54岁,平均42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和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者均行混合型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检查髋关节功能、计数Harri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观察髋关节影像学形态.结果 28例平均随访3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32髋,良2髋,可1髋,优良率96.9%.未发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传统全髋置换术的过渡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56例(68髋),根据年龄将其分成3组,Ⅰ组(年龄6~12个月)9例,Ⅱ组(年龄13 ~18个月)32例,Ⅲ组(年龄19 ~24个月)15例.患儿均采用人字位高分子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1年后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和Severin X线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Mckay临床评分优50髋,良12髋,可4髋,差2髋,总优良率为91.17%;Ⅰ组优良率为100%,Ⅱ组优良率为97.37%,Ⅲ组优良率为72.22%,Ⅰ、Ⅱ组优良率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everin X线评分优44髋,良17髋,可4髋,差3髋,总优良率为89.71%;Ⅰ组优良率为100%,Ⅱ组优良率为94.73%,Ⅲ组优良率为72.22%,三组间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闭合复位人字位高分子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可靠方法,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28例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710038)刘光东郝家骥1990年9月至1996年5月,我院用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患者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9例;年龄3~15岁。单髋16例,双髋1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01该科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2例(20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84个月,平均48.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假体下沉、松动,1例(8.3%)发生脱位并发症,1例(8.3%)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并发症。5髋(25.0%)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为Brooker分级Ⅰ级2髋,Ⅱ级2髋,Ⅲ级1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髋关节屈伸平均(12.9±5.6)°改善为(75.6±19.6)°,髋关节内收外展由术前平均(4.4±2.7)°改善为(24.5±8.6)°,Harris评分由术前(20.6±13.1)分改善为(71.9±9.3)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髋关节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