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褥疮防治率,降低难免褥疮发生率。方法改进管理方法,强化过程管理,修订褥疮预报制度。加强考核力度。结果提高了难免褥疮预报数,降低了难免褥疮发生情况,将褥疮治愈率提高9.5%。结论通过褥疮预报,加强过程管理是褥疮防治的有效手段,对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褥疮三级监控制度的实施体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预防褥疮的发生和加强院前褥疮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分为两组,2003年实施褥疮三级监控制度的院前褥疮40例病人为观察组,2002年未实施褥疮三级监控的院前褥疮28例病人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病人院前褥疮治愈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杜绝了院内褥疮的发生;2003年院前褥疮治愈率较2002年有明显的提高,经字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褥疮的三级监控制度是控制院内褥疮发生和促进院前褥疮愈合的有效手段,切实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的护理工作当中,我们大胆使用局部涂抹凡士林预防褥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褥疮是护理工作中常遇到又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很早已被重视,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经过很多尝试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使褥疮患者痊愈,为此不但患者要承受极大的身心折磨,而且也加大了我们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用一般的清创、换药以及红外线照射等方法不仅程序相对复杂,而且愈合期较长,尤其对深度褥疮患者的护理,使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感到很焦急。神经内科的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由于多年的肢体瘫痪,家属护理不当,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在这些患者中,褥疮的发病率较高,并且难以治愈,是卧床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科采用褥疮贴治疗褥疮,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几点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褥疮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主要因卧床后活动减少,缺乏被动活动,导致受力部位血液循环长期不良。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2002~2005年期间,我科收治了不同程度的褥疮患者48例,经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钟智琼 《上海护理》2002,2(2):48-50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褥疮防治监控表进行褥疮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 1999年 3月~ 2 0 0 1年4月期间我院带入褥疮患者 2 2 0例 ,分为A组与B组 ,A组 117例采用自制褥疮防治监控表进行护理 ,B组 10 3例按褥疮常规护理进行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t检验显示 ,A组在同样程度、范围内褥疮的平均愈合时间比B组缩短 (P <0 0 5 )。结论 采用褥疮防治监控表进行褥疮护理能缩短褥疮的愈合时间 ,提高褥疮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在这些患者中,褥疮的发病率较高,并且难以治愈,是卧床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科采用褥疮贴治疗褥疮,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几点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褥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公认引起褥疮主要有四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以及潮湿,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时,发生组织营养缺乏而坏死,局部用石膏、夹板及其他绞型器材时,衬垫不当,松紧不当,松紧不适宜,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不良,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的刺激,皮肤抵抗力下降,全身营养缺乏,均为褥疮发生的常见原因。多好发于身体长期受压的部位,尤其是缺乏脂肪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薄而支持重力多的骨突部位,如枕部、耳廓、肩胛部、肘部、骶尾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等。首发表现为受压的局部红、肿、热、痛、麻木感,局部如继续受压、动脉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不良而瘀血,由红色转为紫色,皮下硬结,皮肤肿而变薄,出现水疱,表皮剥脱露出新鲜创面,局部静脉回流严重障碍,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坏死,脓液流出,重者脓性分泌物增多、坏死组织发热、臭味,组织坏死深达肌层至骨膜,细菌侵入循环,引起败血症,因此褥疮患者护理至关重要,体会如下。1护理1.1褥疮的预防[1]减低患者局部皮肤的压力,保持局部皮肤清洁而干燥。避免长期受压促进血液循环,尽可能地让患者活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加翻身次数并建立翻身卡,翻身时,应查看受压部位皮肤并视情...  相似文献   

10.
褥疮的护理干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903-7903
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经测定一个持续达14.4kPa的压力就可使皮肤组织发生坏死,9.33kPa压力持续2h即可造成不可逆皮肤组织细胞变性。加之患者皮肤在物理性刺激及全身营养障碍等因素作用下均能使皮肤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褥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同时进行身体上的护理与心理护理两种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患者身体和心理上护理的统一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针对患有褥疮的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胡咏梅  李晓麟 《华西医学》1998,13(2):137-138
预防褥是一基重要的护理,对危重病人和长期卧床病人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护理,以有效的方法预防褥疮的发生。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兴奋,躁动,不合作,给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就给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根据其特点采限相应的护理措施,褥疮的预防和护理仍然是很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的皮肤缺损。多发生于病情危重及长期卧床的老年患。一旦发生褥疮,将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还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现将我科于2001年10月~2003年10月用水袋治疗局部褥疮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小面积褥疮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自1999年4月以来收治面积较小、部位较浅的褥疮患者 31例(面积 0.9~8.5 cm~2,深度 0.4~1cm),本文报告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31例患者,男22例,女9例。年龄21~75岁,治疗前病程3个月~19年。除外伤后所致感觉、运动障碍而造成局部压疮的青壮年6例外,其余均为脑血管病、截瘫的老年患者在院外长期卧床、护理不及时而导致。31例患者发生在骶尾部者13例,足跟部者6例,外踝部5例,坐骨结节部5例,股骨大粗隆者2例。多部位发生者6例。2 治疗方法2.1 解除压迫…  相似文献   

16.
褥疮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科室病人与其他科室相似的都是老年病人居多,不同的是:我科以心脑血管专科病人为多,重危病人、偏瘫、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乏其中。老年人由于全身机能状态衰退,皮肤分泌物减少,透过性增强,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减弱。且生病后自主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如在长期卧床过程中得不到家庭很好的照顾,易使皮肤出现不可逆的损害,也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褥疮的机率增高。一旦发生,组织修复功能下降,即使解除致病原因,褥疮愈合期也较长,因此治疗难度更大,在护理老年病人时尤其应注意减少各种有害因素,预防褥疮的发生。因此我科特别注意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褥疮又称为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病种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循环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上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在康复治疗、护理工作中长期存在且尚难彻底解决的难题.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影响病情,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甚至会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8.
褥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护理问题。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得不到所需的营养,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发生褥疮的人群主要是手术后病人、老年人、体弱,及营养不良、水肿、长期卧床病人。  相似文献   

19.
对难治性褥疮,我们在常规解除压迫,保护皮肤,定时按摩,抗生素及加强营养基础上,局部使用高锰酸钾湿数疮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70岁,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加重而卧床10年,发生褥疮6个月。因褥疮感染高热1周入院。体温39.5℃,神志清醒,四肢  相似文献   

20.
截瘫病人褥疮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褥疮是截瘫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程长,难治愈,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褥疮的预防,治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褥疮发生的原因,好发部位,褥疮的预防措施,褥疮的分期及各期的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