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络汤对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模型大鼠T细胞亚群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桂枝茯苓胶囊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于两侧输卵管缓慢注射25%苯酚胶浆0.02m L造模,造模后正常饲养10d,除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组给药相应的药物,每日1次,连续灌胃15d。末次给药12h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液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百分比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通络汤中、高剂量组不仅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百分比(P0.05或P0.01),还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P0.05或P0.01)。结论:通络汤对化学性灼伤性CPID模型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以通络汤中、高剂量组最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大鼠免疫功能及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还脑益聪方对老年痴呆(AD)大鼠行为学、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D-半乳糖老年痴呆大鼠模型,分还脑益聪方大、小剂量治疗组、脑复康对照组、老年大鼠模型组和青年大鼠、老年大鼠两个空白对照组,检测大鼠行为学、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还脑益聪方能明显缩短AD大鼠寻台时间和寻台路线,改善其海马组织的病理改变,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老年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或0.05).结论 还脑益聪方具有较好的治疗A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对慢性呼吸衰竭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呼衰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吸氧、抗炎、止咳、化痰、改善心肺功能的综合治疗;治疗组3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葛根素静滴;疗程14d,2组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葛根素治疗组在改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葛根素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治疗慢性呼衰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列宁颗粒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IL-1β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前列宁颗粒治疗组、前列通对照组,每组10只,注射大肠杆菌混悬液建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大鼠模型,30 d后取材光镜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1β的含量,RT-PCR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前列宁颗粒能减轻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反应,降低血清中IL-1β的含量,下调前列腺组织中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前列宁颗粒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降低IL-1β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牛膝总苷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牛膝总苷的活血化瘀功能。方法:以皮下注射大剂量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牛膝总苷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黏附率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细胞比容、血栓长度及重量、血小板黏附率均显著升高;牛膝总苷(1.5、0.75、0.38g/kg)口服灌胃给药,可明显改善上述各项病理生理指标。结论:牛膝总苷能明显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特性,抗血小板黏附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以妇炎净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及研究盆腔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前炎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盆腔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58名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组,然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MCP-1、CRP、GM-CSF、前炎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观察组中急性和慢性、不同严重程度者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MCP-1、CRP、GM-CSF、前炎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盆腔炎患者高于轻度与中度盆腔炎,中度盆腔炎则高于轻度盆腔炎,而急性盆腔炎患者仅血清前炎因子及CRP高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盆腔炎患者血清MCP-1、CRP、GM-CSF、前炎因子及血液流变学均呈现较高的状态,并且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理气活血止痛法对痛经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前列腺素变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催产素所致的大鼠痛经模型 ,观察以理气活血止痛法制备的九气拈痛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前列腺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九气拈痛胶囊能减少痛经大鼠 30分钟内的扭体次数 ,降低扭体发生率 ;能改善痛经大鼠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 ,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 ) ,降低前列腺素 F2α和血栓素 B2 含量 ,升高前列腺素 E2 和 6酮前列腺素 F1α含量 ,其效果与月月舒相似。结论 :九气拈痛胶囊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的作用 ,与中医理气活血止痛法的作用机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桃核承气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桃核承气汤治疗56例,检测血浆PRL和E2含量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后血浆PRL、E2含量水平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均有异常改变,治疗后多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0.01)。结论:桃核承气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肯定,作用机理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鸡内金对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分空白组、模型组、逍遥组、逍金组、内金组给予相应治疗药物后,观察各组大鼠乳房形态变化,检测其血液流变学、血清激素水平,并取大鼠乳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生鸡内金对肝郁脾虚证乳腺增生病大鼠的乳房外形及病理变化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乳房外形缩小,小叶和腺泡的数量减少,上皮细胞增生亦减轻,且能较好地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情况,而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不明确。结论:生鸡内金可以有效干预肝郁脾虚证大鼠的乳腺增生改变,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但与激素水平的调节关联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急,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急、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进行了观 测。结果显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后(临术症状恢复正常)的血液 流变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除血浆粘度、K值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仍处于异常 状态外,其余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大鼠模型,观察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大鼠子宫血管构筑的变化及宫宁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雌性已生育大鼠56只,SPF级,造模后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宫宁大剂量组、宫宁中剂量组、宫宁小剂量组和吲哚美辛(消炎痛)组,每组8只;造模后第31天,宫宁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宫宁颗粒配制液临床用量2、1、0.5倍灌胃,消炎痛组给予消炎痛配制液临床用量1倍灌胃,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灌胃同体积饮用水,连续给药7d后停药23d,再给药7d,于停药12h后,单宁酸-Fe法媒染子宫血管并观察血管构筑。结果模型组大鼠子宫各级血管扩张增粗,走行僵直,螺旋状和蜿蜒状走行消失或明显减少,血管形成的各级血管网密度增加,分布不均;消炎痛组、宫宁小剂量组子宫血管仍存在较明显的血管腔扩大、走行僵直和血管网密度增加,宫宁大、中剂量组子宫血管构筑的异常改变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可影响大鼠的子宫血管构筑,宫宁颗粒较之消炎痛能明显改善子宫血管构筑的异常改变,这可能是其治疗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BV、HBV、PV、TNF-α、IL-2、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免疫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痛经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缩宫素所致的大鼠痛经模型,选择治疗痛经的常用腧穴关元和三阴交对痛经大鼠模型进行艾灸或针刺治疗,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推测艾灸治疗痛经的机制。结果:艾灸或针刺痛经模型大鼠关元、三阴交后,均能明显降低痛经大鼠30分钟内的扭体次数和扭体发生率(与模型组比较,P<0.01),且与针刺组比较,扭体反应次数及扭体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经艾灸治疗后痛经大鼠血液流变性(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子宫组织PGF2α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且与针刺组比较,也有显著意义(P<0.05)。艾灸后血浆比黏度、子宫组织PGF2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可拮抗缩宫素致大鼠实验性痛经,其抗痛经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下调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应用维脑路通注射液50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降脂宁颗粒对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降脂宁颗粒对65例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记录症状、检查肝功能、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症状好转,总有效率达96.9%,肝功能改善率达94.5%,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脂宁颗粒明显改善脂肪肝患者的症状及肝功能,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显著,为中药制剂治疗脂肪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脑通胶囊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经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造大鼠血瘀证模型,观察脑通胶囊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家兔血小板聚集试验,研究脑通胶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 脑通胶囊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并可明显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 脑通胶囊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同时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AA大鼠模型,于造模第12天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疗程12d。足容积法测量大鼠继发侧足肿胀度;放免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HE染色法检测大鼠关节病理组织学改变;RT-PCR法检测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中TNF-αmRNA的表达。结果:PNS(100,200mg.kg-1)能明显抑制AA大鼠继发性足肿胀,改善关节病理损伤程度,降低血清IL-1、IL-6、TNF-α的含量,同时抑制PMΦ中TNF-αmRNA的表达。结论:PNS对AA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探讨诃子醇提物对大鼠微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瘀模型组、诃子醇提物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片)。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法造大鼠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变形、取向指数,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来观察诃子醇提物对大鼠微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诃子醇提物组,阳性对照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差异不明显。但与血瘀模型组比较,诃子醇提物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增强红细胞变形、取向能力,提高红细胞的抗低渗能力。结论诃子醇提物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应激性血瘀大鼠的微观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验证糖脉通Ⅰ号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糖抗栓作用,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氧嘧啶造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糖脉通Ⅰ号对大鼠血糖、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糖脉通Ⅰ号不仅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还对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都有明显降低的作用。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脉通Ⅰ号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