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苦夏     
“苦夏”,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说法,中医称苦夏为“疰(zhu,住音)夏”,是夏天常见的时令症状。也是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生理反应。苦夏的表现为全身倦怠、无力、头晕、胸闷、食欲不振、腹胀、心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靡等,严重者出现低热体温,多波动在37℃~37.4℃之间,身体日渐消瘦。女性、少儿和体弱者症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睡眠也苦夏     
栗杰 《健康世界》2007,(7):44-45
夏季白昼长、气温高,人的消耗也相对增加,容易使人疲劳。由于气候炎热,很多人都会感到睡眠不好,不是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就是早上昏昏沉沉起不来,以往相同的睡眠时间如今也觉得睡不够。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夏季睡得安稳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夏天无病三分虚”。每至夏日,人们常常全身乏力,困倦难熬,动不动就汗流浃背、心烦意乱。而且口苦苔腻、茶饭不思。甚至腹胀。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苦夏”征象。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苦夏     
《长寿》2008,(8)
河北省徐福荣来信问:夏天一到,我就觉得没胃口,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夜里睡不好,这是不是"苦夏"呢?专家:苦夏就是指在进入夏季后由  相似文献   

5.
苦夏又称“疰夏”或“注夏”,是夏季常发生的一种季节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乏困,全身无力,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  相似文献   

6.
女人苦夏由来已久.现如今再添冷饮、空调为我们制造着感官的假象,可就在你贪心"享受"夏凉时,头昏头疼、浑身倦怠、失眠多梦、持续低热、低血压、热伤风等问题依然接踵而来.  相似文献   

7.
《长寿》2008,(8)
河北省读者刘家珍来信问:夏季酷暑难耐,想到一个凉爽的地方避暑,可不是每户人家都有这个条件,那么在这难熬的夏季有什么养生的好方法呢?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夏季,我们家都要在小药箱里备上几盒保济丸。感到热蒸心烦、食欲不佳时,吃上一袋或半袋,很快就能缓解症状,感觉舒服多了。小孩子夏天容易感受暑湿,发烧呕吐,连吃几天就好了。保济丸是一种水蜜丸,分装在小袋子里。一次服一袋或半袋,一天三次。属于非处方药,街上药店就能买到。夏季服用保济丸是我们家老辈留下来的传统,对全家人的夏季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保健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期是在夏季,天阳下逼、地火上腾,夏令酷热令人生畏.而在初夏到来之时,因为刚刚过了梅雨季节,较多的雨水加之闷热的气候使水气难以散发,水湿之邪侵入人体,造成发热缠绵,产生疰夏.受"疰夏"所苦的人通常全身疲软、四肢倦怠,胃口不好,时常想睡觉,严重时会恶心;也有些人会越显清瘦,或者出现体内、体表发热的症状.因此,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苦夏".  相似文献   

10.
<正> 每逢炎热的夏季,一些人就会出现身体不适、头晕头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的现象,有时则感到胸闷气短,食欲欠佳,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到医院检查,却又未能发现异常,使用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也不好。但夏季一过,进入秋凉气爽之后,上述症状便会自行消失。这种情况就是人们俗称的“苦复”。  相似文献   

11.
午睡是个养生的好习惯,虽然时间短,但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它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们的“精气神”,自然获益多多。夏天到了,更应倡导。  相似文献   

12.
正烈日炎炎,宝宝最爱戏水,轻柔的水流冲击带动宝宝的触觉发育,打水仗或从水滑梯上一冲而下,考验了宝宝的胆量;在海边玩沙玩水还提高了宝宝们的协作能力……各种各样的戏水游戏让宝宝清凉度夏。家中游戏1洗碗玩泡泡场景与玩法妈妈把洗碗池刷干净,倒上大半池温水,放上轻质鲜艳的塑料碗勺,倒入一些中性洗涤液,搅出许多泡泡。好啦,让宝宝站在大方凳上玩吧!  相似文献   

13.
女人苦夏由来已久。现如今再添冷饮、空调为我们制造着感官的假象,可就在你贪心"享受"夏凉时,头昏头疼、浑身倦怠、失眠多梦、持续低热、低血压、热伤风等问题依然接踵而来。如何脱逃?跟我们来!  相似文献   

14.
空气的温、湿、风、压等都在逐日、逐季地发生着变化,而人体能适应的温度范围却很狭窄。人体代谢机制与25℃左右的气温相适应,在此温度上下有一个极限范围。低温时大部分肌肉活动要提高其代谢热,这就导致不自禁地寒栗,而高温时另一机制使肌肉活动恢复热平衡,于是就出汗,汗液蒸发可排出体内的多余热量。但上述  相似文献   

15.
时令入夏,有些女性(尤其是少女和白领知识分子)就有身体低热、烦燥不安、倦怠头晕、浑身乏力,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嗜睡厌食和身体消瘦等症,此即"苦夏症",中医称为"疰夏"。  相似文献   

16.
晓莉 《大众健康》2006,(9):52-53
炎炎夏日,人体水分随汗液大量丢失,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下降,人们常感食欲不振,甚至头晕脑胀,四肢无力,俗称“苦夏”。中医认为夏天炎热阳气盛,人的睡眠比较少,食欲就不佳,而且夏天涉及食品卫生的问题又比较多,有句俗语叫做“六月债还得快”,也说明夏天容易出现饮食上的健康问题。因此,夏季合理安排饮食对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非常必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夏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天气特点可以概括为暑、湿,即气温高,湿度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各种生命活动较为亢进,能量与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体液损失多,机体的代谢不平衡,表现出来的症状为容易出汗、身体发热、口渴、心情烦躁、食欲低下、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等。天气炎热还会影响人体脾胃功能,减少胃液分泌,加上睡眠不足,进而影响食欲,造成食入减少而消耗增多的现象,易使人体出现气阴两虚的表现。这时服点西洋参能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可有效缓解夏日不适。  相似文献   

18.
<正>炎炎夏日,宝宝吃不好睡不好,爱哭又爱闹,这种因"热"而生的病,俗称"苦夏"。想要宝宝告别"苦夏",家长还需从多方面着手。解暑饮食来帮忙暑热中医中属于"热邪",会伤脾胃。所以,夏日里在宝宝的饮食中,可适量给一些解暑的食物,并多喝一些  相似文献   

19.
正夏季天气炎热,有些人出现了苦夏症状,食欲欠佳,精神状态差,易疲倦困顿,肢体乏力;还有些人贪凉饮冷,出现脘腹胀满、全身困重、食欲不佳或者不欲饮食、大便溏稀等症状,此时,可以适当用砂仁配以荷叶、陈皮、法夏等药物一同调配药膳食用,以化湿行气、和胃醒脾。砂仁,又称缩砂密、缩砂仁,种子气味芳香而峻烈,常用作烹饪香料,亦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的芳香性药材。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具温而不燥、行气而不破气、调中而不伤中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外企工作的白领王女士,每到夏季就似病非病的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头昏、食欲减退、睡眠不实、精力焕散、心烦不安等症状,终日病恹恹的,懒散不愿动;然而每到秋来暑减,各种不适症状便不药而愈。她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张女士所患之病就是中医所说的"苦夏"。苦夏主要发生于体质比较虚弱者和中年脑力劳动者,是一种常见的暑热不适证候。盛夏季节天暑地热,湿热蒸腾,人居其中,汗出不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