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疗性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部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特殊的装置分离血浆与血液细胞,然后将血液细胞与新补充的TPE液一起回输体内,以便清除患者体内的致病物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近几年来临床应用广泛,技术日趋成熟,大大改变了一些难治性、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为临床治疗学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全血浆置换(TPE)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治疗效果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院内GBS患者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TPE前后肌力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程度、肌电图演变以及血浆免疫复合物水平,以此结合常规的相关指标评估TPE疗效。结果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肌力平均水平要高于治疗前,治愈率达到80%以上,而采用TPE治疗相关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轻度寒战、皮疹等过敏现象,发生率大约在7%左右。结论血浆置换(TPE)对吉兰巴雷综合证(GBS)患者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基本安全有效,并且副作用较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血浆置换(TPE)是把患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把血液中的血浆与细胞分离,弃掉分离出的血浆,同时输入体内新的血浆或替代品,使血液净化,达到治疗的目的。2003年5月~2004年12月,我院为8例重型肝炎患进行14次TPE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浆置换术治疗急性重症毒物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效果。方法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对83例该院收治的急性重症中毒患者进行TPE治疗。平均置换血浆量约35-50ml/kg,置换液1/3为生理盐水,2/3为新鲜冰冻血浆。结果83例患者中。治疗有效56例,有效率67.5%。在中毒早期进行的TPE效果明显。结论TPE是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以期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段前碧  李忠俊 《重庆医学》2007,36(24):2514-2515
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 or TPE)是利用外源血浆如新鲜冰冻血浆,通过自动化装置,非选择性地将患者大部分血浆置换,以降低患者血浆中的致病原或毒素,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临床症状的一类体外治疗技术。目前,随着该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治疗性血浆置换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疾病特别是代谢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血浆置换在外科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指采用血浆分离技术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同时输入正常血浆或等渗的胶体或晶体液,置换出患者异常的血浆,使存在于血浆中的致病物质得以快速而有效地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早期的血浆置换又称血浆清除(plasma removal),由Abel在1914年最早提出,当时是把血液抽出沉淀分离后,  相似文献   

7.
血浆置换在抢救急危重毒物中毒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浆置换 (PE)是将患者的血液分离出血浆和细胞成分 ,弃去血浆 ,将细胞成分和与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输回体内 ,以清除血浆中的致病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血浆分离技术的不断改进 ,PE为临床某些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特别是对疑难、危重症疾病的抢救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有关PE在抢救急性重症毒物中毒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PE的原理[1~ 3 ]1.1 清除血浆中的致病物质 PE可及时、快速地清除血液循环中的致病物质 (如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等 ) ,消除或减轻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吸附、血浆置换治疗在高胆红素患者中的治疗差异。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胆红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血浆置换组、血浆吸附组,每组25例。血浆置换组、血浆吸附组分别使用血浆置换和血浆吸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周后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浆清蛋白、不良反应以及总体好转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24 h后、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总胆红素、ALT、AST、PTA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蛋白在血浆置换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浆吸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24 h和1周后的PTA、清蛋白以及总胆红素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吸附在清除胆红素方面能达到血浆置换的相同要求,能满足清除胆红素的目的,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可作为血浆置换的替代治疗,为肝移植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9.
血浆置换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净化技术从19世纪的放血疗法发展到今天几乎涉及临床各个科室的多种血液净化种类,如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免疫吸附等,血液净化改变了许多难治性、复杂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学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甚至有人称血液净化技术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外的第三种疗法。血浆置换(plasmapheresis)是血液净化技术的重要部分,是指将全血分离成血浆与细胞成分,然后根据临床需要将全血浆或血浆的亚成分或某种细胞成分去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血浆置换的原理 1.清除致病物质:快速清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原理。这些致病因子包括:自身免疫性抗体(如IgG,IgM等);循环免  相似文献   

10.
血浆置换疗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智峰  徐璧云 《广西医学》2000,22(3):536-539
血浆置换疗法(Therapeutie Plasma Exchange,TPE)作为一门新技术,已成为血液净化治疗系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广泛地用于各种急症及已往无法治疗的顽症.本文温习近年国内外有关报道,结合作者的临床体会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疗法对弥漫增殖性肾炎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清除作用.方法对13例弥漫增殖性肾炎病情呈活动性患者54次血浆置换术前后进行血浆及置换出液TINF-α、IL-1和C3检测,并计算其清除率.结果13例弥漫增殖性肾炎患者血浆TNF-o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3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IL-1无明显变化.血浆置换对TNF-α清除效果较好,治疗5次后TNF-d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血浆IL-1浓度无明显变化.此外,血浆置换对C3有清除作用.结论TNF-α在弥漫增殖性肾炎活动期起重要作用,血浆置换对TNF-α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对IL-1的清除作用不确切.  相似文献   

12.
介绍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浆置换(TPE)配合中药灌肠救治20例急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3.
山莨菪碱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主要用于胃肠道痉挛及胆绞痛等。目前国内学者根据其解除微血管痉挛的作用,将此药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度脾肿大等治疗。我院1998年6月-2004年12月使用山莨菪碱联合血浆置换(TPE)治疗急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2例,经与同期单用TPE者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疗法对弥漫增殖性肾炎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清除作用。方法 对13例弥漫增殖性肾炎病情呈活动性患者54次血浆置换术前后进行血浆及置换出液TINF-α、IL-1和C3检测,并计算其清除率。结果 13例弥漫增殖性肾炎患者血浆TNF-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3度低于正常对照组,IL-1无明显变化。血浆置换对TNF-α清除效果较好,治疗5次后TNF-α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血浆IL-1浓度无明显变化,此外,血浆置换对C3有清除作用。结论 TNF-α在弥漫增殖性肾炎活动期起重要作用,血浆置换对TNF-α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对IL-1的清除作用不确切。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给予71例次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血浆置换(PE)治疗17例,共37例次,血浆灌流(PP)治疗16例,共34例次.治疗前后检测胆红素、转氨酶、血氨、白蛋白、凝血时间等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经ALSS治疗后,患者食欲增加,腹胀、乏力减轻,精神明显好转,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45.45%.同时对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进行疗效比较发现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均能有效清除高胆红素血症、降低转氨酶,血浆置换在降低血氨水平和改善凝血功能方面优于血浆灌流.结论 ALSS是治疗重型肝炎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可根据病情选用不同方法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活动性多发性硬化症损害表现出4种脱髓鞘的免疫病理形式。虽然患者间的表现各不相同,但同一患者的多个活动性损害的形式是相同的,由此提示具有病原异质性。治疗性血浆置换(TPE)已成功用于治疗对类固醇无效的暴发性神经脱髓鞘发作。既然Ⅱ型损害以免疫球蛋白沉积和补体激活为显著特征,本研究即假定TPE治疗更容易改善Ⅱ型患者的损害。本试验回顾性研究了19例经TPE治疗暴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发作的患者,其中10例Ⅱ型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在TPE治疗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而3例Ⅰ型损害和6例Ⅲ型损害的患者无任何变化(P…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间我院23例多发性骨髓瘤接受共计59次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分析置换前后球蛋白、白蛋白、肌酐水平的变化以评价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结果:伴有球蛋白增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后,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血清肌酐水平增高的患者在置换后肌酐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所有患者置换前后白蛋白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多发性骨髓瘤的异常免疫球蛋白,改善肾功能,且对血清白蛋白影响不大,无明显不良反应,为疾病的基础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给予71例次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17例,共37例次,血浆灌流(plasma perfusion,PP)治疗16例,共34例次。治疗前后检测胆红素、转氨酶、血氨、白蛋白、凝血时间等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经ALSS治疗后,患者食欲增加,腹胀、乏力减轻,精神明显好转,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45.45%。同时对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进行疗效比较发现,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均能有效清除高胆红素血症,降低转氨酶。血浆置换在降低血氨水平和改善凝血功能方面优于血浆灌流。结论 ALSS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可根据病情选用不同方法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中间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型人工肝是介于物理型人工肝与生物型人工肝之间的一类方法 ,包括血浆置换、同种异体交叉循环及异体肝体外灌流等 ,其中以血浆置换最为常用。中间型人工肝可单独或与物理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组成混合型人工肝用于肝衰竭的临床治疗 ,是肝衰竭非内科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有关文献将中间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1 血浆置换血浆置换 (plasmaexchange ,PE)系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 ,分离并去除血浆以清除循环中蛋白结合毒素 (如内毒素、未结合胆红素等 )、自身抗体、异体抗体、可溶性免疫…  相似文献   

20.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指采用血浆分离技术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同时输入正常血浆或等渗的胶体或晶体液,置换出患者异常的血浆,使存在于血浆中的致病物质得以快速而有效地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器官移植领域,尤其是肝移植,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术后排斥反应的免疫介导物质及胆红素、氨物质及内毒素,在肝脏、大脑等主要器官功能的纠正及维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明显缩短常规药物治疗周期。现将我院使用血浆置换成功救治肝移植术后意识障碍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