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梁彦刘淑芬(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龙江县161100)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血液流变学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东北地区多发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尤其是青壮年及农民占90%以上,由于发病变化快,初期易被误诊为...  相似文献   

2.
吕美德 《吉林医学》1989,10(5):257-260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系一种机体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具有三大症状,五期经过,容易作出正确诊断,但对非典型或轻型患者,尤其在病程早期常易造成误诊。近年来EHF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有肾综合征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急、病情急、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对于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尤其在我们基层医院做到早期诊断是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一再证明下述一点,即:能早期诊断出血热,并给予恰当及时的处理,可以不发生死亡或减少死亡,反之,诊断不及时或误诊,待休克、尿毒症等出现才开始按出血热治疗,则死亡率增加,因之,对于出血热之早期诊断有必要加以探讨,以期找出初步规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或避免死亡。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对其早期的正确的诊断则是防治本病成败的关键性的第一步。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的教导,我们依据近些年来的临床实践尤其是到疫区防治本病的点滴经验体会并结合部分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症状多而重,病死率高,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极为重要。本文根据我院1982年8月至1986年4月收治的出血热51例观察,试图对出血热的早期诊断进行探索。一般资料 1、发病地区:郑州、开封、许昌、商丘四市41例,沈丘、新郑、中牟县10例。 2、发病季节:11~3月份占74.5%,其余25.5%散发于全年。 3、鼠类接触史:共占74.5%。 4、年龄与性别: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54岁,其中15~45岁者为88.2%,以青壮年为多。男性50性,女性1例。  相似文献   

7.
应用最大似然法和逐步判别分析法对238份出血热、急性肾炎、流脑、上感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计量诊断表和判别式。其特点是把临床化验数值及部分临床特点结合起来,成为科学诊断依据,同时,也为电子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一种方法。通过组内回代观察和另外163份病例组外回代验证,出血热的诊断符合率达98.4—100%,四种疾病总诊断符合率达96.9—99.6%,对流行性出血热早期鉴别诊断提供了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虫媒体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休克及肾脏损害等为特征,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较高,因此,早期迅速准确的诊断,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下面就我院近3年来32例典型出血热病人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分配,同期对照、盲法评价,进行了泼尼松治疗早期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病情各种指标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泼尼松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持续时间长,合并症多,所以早期的治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作用。我院从1994年起对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患者35例应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5例均为住院患者,临床诊断符合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入院时均处于发热期的2~6天,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24~58岁,平均41岁。轻型9例,中型18例,重型8例。治疗方法临床给予20%甘露醇200ml,每日二次静点,用药3~5天,同时给予抗病毒、脱敏等常…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早期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EHFRS25—1MCAb—FITC法检测50例发病一周内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尿细胞抗原。阳性率为:淋巴细胞82%、中性粒细胞80%、尿沉渣细胞75%。病程与阳性率有明显的关系;第二病日阳性率已为50%,第3~4病日高达90.90%~92.85%,对照组均阴性。同步测血清抗体(IgG)阳性率仅42%。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对临床早期诊断及进一步研究本病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流行性出血热由于病原尚未分离成功,故在防治及诊断方面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为了解决实验诊断问题,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多种免疫学及血清学试验,均未获得预期的结果①②。 目前公认黑线姬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在疫区黑线姬鼠肾中发现“包涵体”,非疫区同类鼠肾中则未发现③。因此认为疫区黑线姬鼠肾中可能有本病病原体,所以用疫区黑线姬鼠肾作抗原与各期出血热患者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及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初步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小丽 《四川医学》2002,23(10):1063-1063
流行性出血热 (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经鼠类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早期症状不典型 ,大多数患者因早期症状如同感冒而未引起重视 ,常在入院前自用药物 ,早期服用感冒药尤其是饮酒对 EHF患者的预后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现将我院自 1988~ 1998年收治的 12 8例患者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 1988~ 1998年我院收治的EHF患者 ,符合 1986年全国 EHF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和分型标准 ,12 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用药组 6 5例 ,男 4 2例 ,女 2 3例 ,年龄 14~ 6 8岁 ,平均年龄 37.6岁。轻型 2 0例 ,中型 36例 ,…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 例1 姜臣,男,30岁,农民:于1992-11-25腹痛、发热、咳嗽,用药无效,3d后又出现呕吐、腹泻住某医院。后因诊断不清来本院以急性“胆囊炎”收入外科。该患来自疫区,有流行病学史:入院后查体T38.2℃,F92次/min,BP19.9/1.33KPa,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心肺无明显变化,上腹触痛,2次便检有脓细胞,又以菌痢转入传染科。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迄今尚无特效疗法.1964年一1973年,我院收治的204例出血热,死亡40例,病死率高达19.4%,另自动出院37例.治愈出院127例,治愈率为32.2%.1977年苏联报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环磷酰胺治疗早期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取得初步疗效,现报道如下:彭××,男性,20岁,农民,因发热6天,尿少3天,于2003年6月21日入院。6天前病人突然发热,头昏,乏力,烦渴,卧床不起,体温高达40℃,继之呛逆,呕吐频繁,3天来尿少,每日50~100ml,伴腰痛,明显腹胀。体检  相似文献   

18.
<正> 笔者对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52例发热期临床表现作一分析,旨在探讨出血热的早期诊断方法,以达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的目的。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2例,女10例;年龄34—52岁,平均43.6岁。均来自疫区,发热期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52例),头痛(43例),腰痛(46例),恶心(48例),呕  相似文献   

19.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1995年2月—1998年9月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预防性治疗,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共165例,均选择处于发热期的患者。诊断符  相似文献   

20.
一、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地区、季节有何不同?流行性出血热常年散在发生,但有季节性上升。野鼠型流行地区,春播、秋收季节发病较高,这与鼠类的活动有关。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年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