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浅谈龋齿的微创无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新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257例患有龋齿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去腐(牙钻去腐)和化学机械去腐即伢典去腐(Carisolv),即微创无痛治疗方法,对龋齿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去腐(牙钻去腐)与化学机械去腐组(伢典去腐)各为150颗,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伢典去腐与车针去腐感觉无痛或疼痛轻微的比率明显降低,分别为62%和27%;而充填治疗半年后,在比较继发龋形成和充填物脱落时,两者无明显区别。结论:化学机械去腐技术(伢典去腐)以其微创、无痛、安全、舒适等为特点,使龋齿治疗开始从有创向无创,从有痛向无痛发展,为龋齿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龋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传统高速车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去腐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疼痛情况、治疗时间及术后情况。结果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高速车针治疗的效果,其中观察组采用了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填充物保持完整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填充物保持完整55例,继发龋齿4例,脱落1例;对照组填充物保持完整者50例,继发龋齿7例,脱落3例,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其疼痛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疼痛,且术后预后极佳,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龋齿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高速牙钻治疗,实验组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无痛率为8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无痛率为52%,两组龋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龋齿患者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有助于其疼痛症状的减轻,以及治疗效果的提高,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龋齿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高速牙钻治疗,实验组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无痛率为8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无痛率为52%,两组龋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齿患者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有助于其疼痛症状的减轻,以及治疗效果的提高,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97-2898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龋齿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高速牙钻车针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微创去腐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治疗时间以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剧烈疼痛现象发生,治疗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齿填充物的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继发龋齿的概率和龋齿脱落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和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微创去腐技术对龋齿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伢典微创化学机械去除龋齿牙的腐质效果。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人抽取52例患者采用伢典凝胶去腐效果观察。结果:病人痛苦小,安全可靠,消除病人恐惧心理。结论:伢典微创去腐质治疗病人龋齿安全有效无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传统高速牙钻法、Carisolv(伢典)微创化学机械法、Er,Cr:YSGG激光法去腐后牙本质表面微观形态及去腐时间进行评估。方法30颗根面龋患牙按不同去腐方法分为传统高速牙钻组(牙钻组)、Carisolv(伢典)微创化学机械组(机械组)和Er,Cr:YSGG激光组(激光组),每组各10颗牙。去龋过程中计时,去腐后观察牙本质表面。结果牙钻组与激光组去腐时间((6.8±1.2)rain、(7.1±0.9)min)明显低于机械组((17.4±0.9)min)(P%0.05),牙钻组与激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牙钻组玷污层大量分布,牙本质小管栓塞率91.1%;机械组玷污层较少,牙本质小管栓塞率65.6%;激光组有极少量玷污层存在,牙本质小管栓塞率13.3%;3组栓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激光组栓塞率最低。结论Er,Cr:YSGG激光法去腐可高效去龋、清除牙本质玷污层。  相似文献   

8.
方玲  朱艳莉 《中国临床康复》2013,(38):6725-6732
背景:目前去除牙本质玷污层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去腐法、化学机械去腐法、激光去腐法、空气喷砂去腐法、臭氧去腐法等,但对各去腐方法去腐后效果的研究有限,目前还没有对Er:YAG激光、Carisolv化学机械、传统高速涡轮牙法3种方法去腐后玷污层的效果比较的研究。 目的:应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 Er:YAG激光、Carisolv化学机械、传统高速涡轮牙钻3种方法去腐后,观察人牙本质玷污层的形态变化。 方法:选择新近拔除的中度龋坏的30颗人前磨牙或磨牙,分为3组,每组10颗,分别用Er:YAG激光、Carisolv化学机械、传统高速涡轮牙钻去腐后,用肉眼观察洞底表面,然后用电子扫描电镜放大1000,2000倍进行观察。 结果与结论:3组去腐后用探针检查窝洞,质地均坚硬,Er:YAG 激光组牙本质表面凸凹不平,似山峰状;Carisolv 化学机械组牙本质表面光泽较暗,底面较平;传统高速涡轮牙钻组牙本质表面平整,光亮,并有明显的切割痕迹。Er:YAG激光组表面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清晰可见;Carisolv化学机械组可见大部分牙本质小管,表面覆盖较少的玷污层;传统高速涡轮牙钻组表面覆盖厚厚的一层玷污层,未见牙本质小管,3组间牙本质玷污层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Er:YAG激光能有效去除玷污层,且较Carisolv化学机械、传统高速涡轮牙钻法效果好,传统高速涡轮牙钻法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收治的88例龋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4例,治疗组行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参照组行传统高速钻去腐技术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单牙治疗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比参照组更低(P0.05);治疗组填充物完好为率86.36%,比参照组的81.82%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27%,比参照组的15.91%更低(P0.05);治疗组并发症率为4.55%,比参照组的20.45%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龋齿应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复发率与并发症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学龄前儿童深龋近髓的远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的学龄前儿童深龋近髓1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采用化学-机械去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车针去腐法治疗。评价两组手术时间、意外穿髓率,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7 d血清疼痛因子P物质(SP)、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水平,统计术后1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活髓保存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意外穿髓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SP、NE及5-HT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和活髓保存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学-机械去腐法具有微创、刺激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的特点,能有效地治疗学龄前儿童深龋近髓,且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国内全髋关节置换以后外侧入路传统手术为主,损伤大,恢复慢,小切口手术未普及运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手术报道极少,临床RCT研究几乎空白。目的:对比前外侧小切口与传统后路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6/2009-09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共102例,随机分实验组(n=55)和对照组(n=47),分别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后路切口方法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的伤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P〈0.05),置换后早期(2周,3个月)Harris评分高(P〈0.05),但2组置换后髋臼外展角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接近(P〉0.05),且置换后6个月,1年时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能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前提下能够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减轻置换后疼痛,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止麻效果。方法选60例合格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治疗组及软组织微创配合单纯牵引对照组各30例。牵引下整脊及单纯牵引各治疗9次,软组织微创治疗3次。分析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后两组颈肩臂疼痛、颈部压痛及麻木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在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疼痛、颈部压痛及麻木症状方面疗效显著,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微创两步截冠法与去骨劈冠拔除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术后反应,验证微创拔牙法的优越性。方法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需要拔除水平阻生齿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微创两步截冠法,对照组则常规去骨劈冠后拔除。比较两组拔牙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局部疼痛、肿胀情况。结果应用微创两步截冠法的拔牙成功率为95.74%,对照组拔牙成功率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9.95±5.26 min)短于对照组(31.74±6.83 min)(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基本没有发生肿胀的患者比率(53.19%,74.47%)均比对照组(21.74%,39.13%)高(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基本无痛的患者比率(38.30%,59.57%)均比对照组(10.87%,32.61%)高(P0.05)。结论采用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创伤反应,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唐少华 《新医学》2021,52(3):182-186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与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接受眼科手术的斜视患者68例(108眼),其中传统组33例(53眼)接受肉眼下传统斜视矫正术,微创组35例(55眼)接受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眼位矫正效果、术后疼痛情况、眼表状态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为观察指标。结果 微创组眼位矫正治愈率(94.2%)较传统组(75.8%)高(P < 0.05),微创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后2 h、1 d、7 d均低于传统组(P均< 0.05)。微创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在术后1 d、7 d较传统组缩短的少,泪河高度在术后1 d、7 d较传统组升高幅度小,眼红评分在术后1 d、7 d、30 d均低于传统组(P均< 0.05)。2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微创组术中出血较传统组减少(P < 0.05)。微创组随访未见并发症,传统组有3例术后出现结膜肉芽肿,2例手术切口明显瘢痕,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较传统斜视矫正术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仅创伤更小,疗效更好,而且对眼表的影响更小,疼痛更轻,外观更好,手术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伢典微创凝胶疗法与常规牙钻磨牙法治疗小儿龋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2例龋齿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牙钻磨牙组(51例,常规牙钻磨牙法)和伢典微创凝胶组(51例,伢典微创凝胶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中的情绪、依从性及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伢典微创凝胶组的ES评分明显低于牙钻磨牙组,Frankl依从量表评分明显高于牙钻磨牙组(P<0.05)。治疗1个月后,伢典微创凝胶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明显高于牙钻磨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牙钻磨牙法,伢典微创凝胶疗法对龋齿患儿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疼痛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建明  ;郝元涛 《新医学》2014,(12):812-816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法治疗冠周炎初期患者对其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72例局限型智齿冠周炎初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创拔牙法拔除患者下颌第三磨牙,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共拔除72例患者的72颗第三磨牙。72例治疗后OHIP-14总分比治疗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出现过明显疼痛”、“吃什么东西都不舒服”、“对自己的饮食很不满意”3个条目以及“生理性疼痛”领域的经历负面影响的个体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拔牙治疗冠周炎初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总结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在CT引导下使用微创穿刺术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4-08-2012-08期间使用的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其临床治疗过程,进一步总结出微创穿刺技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治疗经验。结果:本组病例中,患者以偏瘫(76例)、意识障碍(64例)、偏身感觉障碍(55例)、语言障碍(47例)、发热(42例)为主要症状。根据CT影像学表现分型:Ⅰa型12例,Ⅰb型例20例,Ⅱa型17例,Ⅱb型25例,Ⅲ型8例。结合CT计算出血量10ml≤V〈30ml45例,V≥30ml37例。全部病例均在CT引导下行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其中死亡10例(12.2%),存活者术后三月内复查随访,经ADL(ActivityofDailyLiving)日常生活活动分级:Ⅰ级(恢复社会活动)12例(14.6%)、Ⅱ级(恢复家庭活动)21例(25.6%)、Ⅲ级(生活需照顾,辅助行走)30例(36.6%)、Ⅳ级(长期卧床)9例(11.0%)。结论:CT引导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微创、快速,临床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粉碎性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良好,但在临床应用中容易发生内固定松动、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目的:分析微创注射型硫酸钙强化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1)与实验组(n=29)。对照组在微创技术下使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固定治疗,实验组在微创技术下使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固定治疗,并使用微创注射型硫酸钙进行注射强化。结果与结论:随访11-25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Neer评分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位丢失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微创注射型硫酸钙强化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63例行微创心脏手术的患者,作为微创组,另选同期63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微创组采用冷血停跳液顺行灌注加逆行灌注,辅以相应的心肌保护措施。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自动复跳率、心电图ST段异常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以及心力衰竭发生率等。结果:微创组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心电图ST段异常发生率、LVEF以及心力衰竭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适当的心肌保护措施可使微创心脏手术中心肌损伤的风险降低至与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接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科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治疗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显著降低(P〈0.05),有效率为80.O%,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后的C,CS、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疗效确切,手术微创,安全性好,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