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u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由于长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使呼吸肌功能受损,导致肺泡处于低通气状态。机械通气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辅助患者呼吸,减少呼吸做功,有利于改善呼吸肌由低通气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气道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无创通气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ARDS患者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同时加强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结果34例治愈,治愈率为85%,6例死亡,死亡率为1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ARDS,并设定适当的呼吸次数和压力,可防止呼吸末肺泡萎陷,避免过度增加肺泡压,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能够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正>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通过机械装置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但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或应用不当很容易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痰多、痰黏稠等不良反应,而支气管镜肺泡灌  相似文献   

4.
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肺水肿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肺水肿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5例心源性或非心源性急性肺水肿所致的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并行心电监护、有创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尿量等指标的监测。结果15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存活14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93.33%。治疗2小时后患者由烦躁转入安静,心率、呼吸频率减慢,氧分压明显提高,通气前后比较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通过调节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水平,可降低肺间质和肺泡的渗出水肿,促进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率,有利于气体弥散,从而提高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5.
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时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的病死率仍高,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不当会进一步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风险。由于ARDS患者肺泡的黏弹性,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irway 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 APRV)长时间的吸气、较高的压力以及短暂的释放可能更适合ARDS肺泡病理生理学变化。APRV有肺复张、稳定肺泡结构等优势,已经显示出作为一种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巨大潜力,本文将对APRV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作为维持呼吸功能的重要措施,保证肺泡通气、改善氧合、维持肺容积和降低呼吸功,已经成为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机械通气不仅能够改善呼吸功能,而且通过胸腔内压力及肺容积的改变,直接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近年来随着对机械通气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已经成为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机械通气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成为患者的致死原因。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循环骤停。因此做好UEX的预防及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经鼻高频通气救治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例急性肺损伤患者(ALI)进行经鼻高频通气(NHFV)的临床观察,评价NHFV对该病的治疗价值。观察结果表明:患者经高频通气后,PaO_2和pH明显升高,呼吸和脉搏逐渐恢复,5例患者均存活出院。作者认为:高频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性人工通气方法,能纠正低氧血症,改善通气和呼吸困难。可作为早期治疗ALI的常规通气治疗方法,减少或避免气管插管或切开,如NHFV通气疗效不显,再改用气管插管或切开,使用其它通气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开放式高频喷射通气(HFJOV)用于重症烧伤患者长期呼吸支持的效果、并发症和预后进行评价。方法:分析97例重症烧伤患者持续应用HFJOV辅助通气当日、第2天、第6天或第10天以上的疗效,根据显效、有效和无效3种标准予以判定。结果:HFJOV使用当日总有效率65.0%,第2天后疗效进行性降低,至第10天后仅31.8%(P<0.01)。呼吸道损伤出血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HFJOV使用6天后,发生率从56.7%升至81.8%(P<0.001);而后为呼吸性碱中毒、血或痰块引起的气道阻塞和呼吸性酸中毒。呼吸功能衰竭仍然是主要死因。结论:由于气道开放,HFJOV技术难以实施湿化、温化、灭菌、氧浓度监测和调节;因此,长时间使用HFJOV可能使通气效率降低,引起气道损伤;HFJOV无效或须应用4天以上时,应更换其它通气支持方式;对严重肺损伤患者,HFJOV不宜作为首选的呼吸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呼吸肌疲劳的诊断和治疗潍坊医学院青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室(262500)张心中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呼吸肌疲劳(RMF)是通气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RMF时不能产生维持足够肺泡通气量所需的驱动压,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降低,生理死腔/潮气量增加,进而使肺...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呼吸支持,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其会厌功能暂时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气道内的分泌物不易咳出,而导致痰液潴留,易引起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虞萍  黄燕洁  夏菊芳 《全科护理》2011,(14):1263-1263
机械通气是用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通气,减少肺泡通气,减少呼吸做功和改善氧合。现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是用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通气,减少肺泡通气,减少呼吸做功和改善氧合.现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模式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对20例心脏术后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通气,准确记录通气前及通气后2、6、24h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除2例患者因排痰不畅,导致二氧化碳潴留需重新置管行机械通气外,其余18例患者治疗期间至撤机后pH值变化不明显,呼吸及循环功能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和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合理应用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可以迅速改善心脏术后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有利于纠正呼吸功能衰竭,且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可作为再次插管前的补救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高频喷射通气结合胸壁挤压(HFJV+CWC)为通气模式,观察其对组胺致肺损伤犬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与单纯高频喷射通气(HFJV)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HFJV相比,HFJV+CWC时的功能残气量(FRC)、PaCO_2和PCO_2均显著降低(P<0.01),肺泡通气量(V_A)和二氧化碳排出量(CO_2)均显著增高(P<0.01),每分呼出气量(V_E)、PaO_2、PCO_2、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aw)、呼气末压(EEP)、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均无显著变化(P>0.05)。提示:HFJV+CWC除保留单纯HFJV时气道开放、气道低压、良好的血液氧合、不影响循环功能等特点外,还具有增加呼气动力,改善肺泡通气,显著促进CO_2排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22例患者治愈,有效率为73.3%;研究组28例患者治愈,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方案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愈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肺大疱术后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肺大疱术后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无效的重症肺大疱破裂的患者,积极行开胸手术治疗,对术后不能靠自主呼吸维持呼吸循环的患者,尽早给予机械通气,积极行气管切开,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和呼吸道管理。结果 本组患者均脱离危险,未因尽早机械通气等而引起不良后果。结论 对此类患者应客观分析,机械通气不是此类患者的禁忌症,尽早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有利于患者生命的抢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电子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ICU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8例患者在机械通气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常规监测患者临床情况、通气换气功能及呼吸力学指标.[结果]顺利完成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灌洗后患者体温下降,外周血白细胞、痰液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呼吸操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行机械通气且清醒合作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改良呼吸操,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和改良呼吸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日数、间断脱机时间、间断脱机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实施改良呼吸操可缩短机械通气日数、延长间断脱机时间,提高间断脱机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改良呼吸操可以减少患者呼吸次数、提高经皮血氧饱和度,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氧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呼吸操实施前后对心率、血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改良呼吸操,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间断脱机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呼吸钟摆是由于肺泡通气不同步造成肺内气体重分布的现象,常见于存在肺损伤的重症人群。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呼吸钟摆的床旁、无创、定量测量。呼吸钟摆现象可导致局部肺泡过度膨胀、潮式肺复张和通气效率下降,存在加重肺损伤的风险,近年来备受关注。避免过强的吸气努力和改善肺泡异质性是控制呼吸钟摆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呼吸钟摆的理论基础、临床意义和干预手段等,以期促进对该现象的理解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