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至2007年11月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56例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理想方法,操作简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6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术后随访1~3年,观察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平均36h下床活动,平均住院8d,没有发生尿潴留,阴囊水肿及切口感染,复发率为0.7%。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对老年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单丝聚酯疝补片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3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采用聚酯补片,对照组使用聚丙烯补片.比较两组疗效、产品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6个月,两组间均无复发.术后异物感评分和第三个月随访异物感评分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超普疝装置(UHS)治疗腹股沟嵌顿绞窄性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收治腹股沟嵌顿绞窄性疝27例,采用UHS进行一期无张力修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例手术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时间(60.5±17.3)min。术后1例切口感染,3例皮下脂肪液化,均经引流治疗而痊愈。住院时间4-9d,平均6.5d,全部治愈出院。术后2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4a,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超普疝装置(UHS)对腹股沟嵌顿绞窄性疝行一期修补是安全和有效的,该术式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疝环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168例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 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和更宽的手术指征等优点。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经验,探讨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112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0min;95%以上的患者在术后8~12h即可下床活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没有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并发症少,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疝修补片的种类较多,包括不可吸收疝修补材料、可吸收疝修补材料、复合型疝修补材料等,为能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疝修补材料,需要医生熟悉并掌握各种生物材料的特点。 目的:根据本院病例进行析因分析,评测不同材料在腹外疝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了解各种疝修复材料的性能,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方法:以补片种类、腹外疝种类为考察因素,选择聚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和脱细胞真皮基质片3种补片,腹外疝种类为常见的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利用析因试验设计方法,按照2×3型析因实验设计行不同治疗方案,以平均手术时间、复发率、修补并发症为指标,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析因分析。 结果与结论:以平均手术时间、修补并发症发生率为指标,脱细胞真皮基质片、聚丙烯补片和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不同腹外疝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由于不同疝种类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那么医生在选用合适疝修补材料时,主要考虑疝修补材料的特性以及患者的临床特点等因素,从而获得最佳临床修补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腹股沟直疝、斜疝的主要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并治疗的54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按照确诊的疝类型分为直疝组、斜疝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MSCT影像中疝囊颈位置、腹壁下血管移位情况、新月征、是否进入阴囊等参数.结果 结合临床及MSCT表现,确诊直疝及斜疝各34个.直疝疝囊颈均位于腹壁下血管内侧,41.2%(14/34)腹壁下血管外移,61.8%(21/34)伴新月征,23.5%(8/34)的疝进入阴囊;斜疝中64.7%(22/34)的疝囊进入腹股沟管内口,35.3% (12/34)腹股沟管显示不清,88.2%(30/34)疝腹壁下血管向内后方移位,均无新月征,64.7% (22/34)的疝进入阴囊.2组各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MSCT可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细节,对腹股沟直疝、斜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腹膜内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5月12例造口旁疝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2岁。对其进行腹腔镜下腹膜内补片修补术。结果12例腹腔镜下修补成功,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82 min。术后住院时间2~8 d,平均住院时间5.1 d,术后随访1~15个月,未见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早期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0.
The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differentiating direct and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 preoperatively by different grades of surgeons. A retrospective audit was conducted over a 9‐year period and comprised all adult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operated by one consultant surgeon. The hernias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direct and indirect hernias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cough impulse and the deep ring occlusion test.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was compared with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503 patients were examined. Of these, 272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indirect hernias and 56 patients as having direct hernias. In 175 patients, no attempt was made to differentiate indirect and direct hernias. When compared with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the diagnosis was correct in 77% of the indirect hernias and 55% of direct hernias. Of the patients in whom no differentiation was attempted, 115 patients had indirect hernias, 56 had direct hernias, and four had both. For indirect hernia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82, 63, and 30% for consultant, registrars, and senior house officers. For direct hernia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66, 50, and 44%,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relatively poor accuracy in diagnosing direct inguinal hernias regardless of seniority. Clin. Anat. 23:848–850, 2010. © 2010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1.
王国伟  周树红 《医学信息》2007,20(11):963-965
目的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近5年收治的127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plugmesh定型产品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部病例治愈,平均手术时问40min,平均住院4.6d,随诊6~24个月,仅1例复发(复发率0.8%)。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完全符合生理解剖的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及适应证宽等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尤其II型以上疝。  相似文献   

12.
背景:传统缝合修补与自体组织移植修补较大腹壁缺损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的:分析人工合成材料双层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大切口疝及巨大切口疝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12/2010-12收治的71例腹壁大切口疝及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层复合补片行切口疝无张力修补。 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皮下积液5例,经换药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2.5年,无复发病例,无切口感染病例。提示双层复合补片是目前治疗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安全可靠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腹腔沟斜、直疝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用肉眼观察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腹股沟区有关结构。结果 腹内斜肌起始有四种类型,肌腱移行处呈现三种类型:腹横肌起始,腹股沟镰各有三种类型。腹股沟韧带平均长11.65cm,宽0.58cm;髂耻束平均长6.94cm,宽0.53cm。髂耻束并不恒定存在。腹内斜肌起于髂耻束者3例,占1.17%,腹横肌起于髂耻束者占10.7%。结论 观测值为临床疝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1-4年未见复发。腹腔镜组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血肿发生、尿潴留、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可以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其术后疼痛轻微,恢复时间快,更具有较好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13年1月经下腹单切口治疗双侧腹股沟疝2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26例双侧腹股沟疝中,手术时间(50.6±11.6)min,术后住院时间(5.8±1.4)d,并发症发生率3.8%,随访10~5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下腹单小切口治疗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技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切口愈合美观、恢复快、复发率低且费用低等诸多优点,符合微创化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解剖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股沟管的有关解剖结构,为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33具(66侧)成人尸体标本,观察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镰、腹股沟管等结构,并测量了相关数据。结果腹股沟韧带长度,男性约11.9cm,女性约11.4cm;宽度男性约0.7cm,女性约0.6cm;腹股沟管长度,男性约4.9cm,女性约4.5m;腹股沟管后壁可分为两层紧贴的筋膜层,并形成一个卵圆形的区域,其纵径长度男性约2.9cm,女性约2.6cm,横径约1.4cm;腹股沟镰长度,男性约2.4cm,女性约2.0cm。腹股沟镰可分为4种类型;腹内斜肌起始有3种类型,肌腱移行处呈现3种类型;腹横肌起始有两种类型。结论测量值为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帆 《医学信息》2019,(17):109-110
目的 比较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接诊的106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0.31±2.89)min长于对照组(42.11±2.69)min,术中出血量(19.51±4.51)ml、VAS评分(2.11±0.34)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5±0.37)h均低于对照组的(25.88±4.81)ml、(4.82±1.10)分、(3.26±0.6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4%)低于对照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1.89%),与对照组(5.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改良Lichtenstein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手术方法,探讨更加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16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其中162例实施改良Lichtenstein疝修补术,另154例实施Lichtenstein疝修补术。结果改良Lichtenstein组与Lichtenstein组平均手术时间30 min,改良Lichtenstein组无复发病例,Lichtenstein组复发5例,两组住院时间无差别,均未见睾丸萎缩。结论改良Lichtenstein修补腹股沟疝是目前较理想的术式之一,复发性腹股沟疝和老年高危患者应首选改良Lichtenstein术式。  相似文献   

19.
背景:当前应用聚丙烯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已成为腹股沟疝修补的标准手段,但这些材料可能对患者生殖功能产生影响。 目的:总结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修补腹股沟疝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修补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4例,年龄5~38岁。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定期随访。 结果与结论:19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3~30个月,无局部疼痛、牵拉等不适感,无复发病例。提示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为未成年人、尚未婚育及有生育要求的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Shouldice法修补腹股沟疝手术体会(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houldice疝修补术的疗效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自1991年1月~1998年1月应用Shouldice法修补成人腹股沟疝105例并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7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Shouldice法是目前修补成人腹股沟疝的最佳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