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髋臼侧截骨联合股骨侧截骨术治疗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DDH患儿5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案,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髋臼侧截骨术)及观察组(髋臼侧截骨联合股骨侧截骨术),每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术后中心边缘角(CE角)、前倾角度、髋臼指数及Mak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CE角大于对照组,前倾角度、髋臼指数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Makay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髋臼侧截骨联合股骨侧截骨术治疗患儿DDH获得明显效果,创伤小、出血量少,能够使髋臼穹隆有效塑形,改善患儿髋臼功能,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Tagawa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Tagawa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用Harris评分和测量X线髋臼指数来评估手术的临床效果和髋臼 股骨头解剖关系的变化。结果 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 ( 80± 7.7)分提高到 ( 95± 1.8)分 ,主要表现为疼痛明显改善。X线显示髋臼CE角、AC角、AHI获得明显改善 ,但HLI没有变化。所有病例没有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Tagawa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能较好地重建髋臼和股骨头的解剖关系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髋部疼痛症状 ,延迟髋关节骨关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Ganz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13年6月对18例(20髋)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了Ganz髋臼周围截骨术。随访最短6个月,最长4年,平均随访时间2.2年。结果: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前平均(74.7±1.6)分,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9.3±1.2)分。比较术前和术后X线片,外侧中心边缘角(CE角)、前方CE角和臼顶倾斜角(AC角)均有显著改善。所有髂骨截骨均愈合。18例患者中的16例手术效果临床结果优良,优良率为88.9%,但仍有2髋存在畸形矫正不足。结论:Ganz髋臼周围截骨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术式。这一截骨术可以在各个平面对严重的骨缺损进行矫正,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白发育不良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10例,除做好心理和手术前后的护理外,更重要的是术后早期鼓励病人功能练习。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疼痛消失,髋臼指数减小,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一种良好的方法,正确的护理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巍  潘洁  张倩  高晓美  顾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34-2735
目的: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年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对我院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的25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25例患者经过术后系统护理和积极的功能康复训练,髋关节的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效果优良率达92%。结论: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行髋臼旋转截骨术的患者进行科学的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8例(8髋)。平均年龄35.6岁(26-48岁),男3例,女5例。手术方法在田川髋臼旋转截骨术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平均随访时间2.1年(15-36个月)。结果:以Lack的改良Tonis标准评定。优6例,良2例;X线片显示髋臼和股骨头之间恢复了正常匹配关系。结论:髋臼旋转截骨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在髋臼肿瘤周围截骨假体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18例髋臼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是否使用3D打印导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髋臼肿瘤周围截骨假体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3D打印导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X线测量结果、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国际肌肉骨骼肿瘤学会评分标准(MST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假体安装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双下肢不等长距离、患侧旋转中心距正中线距离与健侧差值、患侧髋臼外展角与健侧差值、患侧髋臼前倾角与健侧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MST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臼肿瘤周围截骨假体重建术中使用3D打印导板能够提高手术效率、提高假体重建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对于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 ,以往多采用Chiarri氏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 ,因截骨后髋臼外上缘呈骨性台阶 ,术后髋臼再塑形不理想 ,是其不足。 1994年至今 ,我院采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 ,均为女性。年龄 2 0 - 2 7岁。全部病例经临床检查及X光摄片确诊。X线片显示髋臼角 5 0°~ 6 5°之间 ,CE角为 0°或负值 ,头臼覆盖差 ,股骨头均有半脱位。骨性关节炎不明显。2 手术方法患者侧卧位 ,切口取Smith -Peterson入路 ,下方至大粗隆下 2 5cm处向后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和评估髋臼旋转截骨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自 1994年起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2 4例 ,其中 6例联合股骨上端旋转截骨。结果  2 4例全部随访 2年以上 ,2 4例髋臼指数 42°~ 60° ,术后髋臼指数平均减少 13 5°;CE角平均增加 3 4 8°;2 4例中优 16例 ,良 4例 ,可 2例 ,差 2例 ,优良率 83 3 % (2 0 /2 4) ;手术效果以术后 3~ 4年最好 ,其中原来有骨关节炎改变 14例 (1期 4例 ,2期 6例 ,3期 4例 ) ,术后 4例有改善 ,8例未进展 ,2例骨关节炎症状加重。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适用于年龄较轻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伴有疼痛不适、髋关节不稳定或髋关节半脱位 ,CE角 <2 0°,骨关节炎 3期以下患者。  相似文献   

10.
髋臼旋转截骨术的康复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术后护理与康复锻炼的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对我院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的12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和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临床疗效优良率83%,疗效满意。结论:术后康复护理及锻炼能够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邹宏恩  叶军  唐农轩  张明华 《医学争鸣》1999,20(10):892-894
目的:探索髋臼转盘截骨术对髋臼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E版画肋截骨 种病变引 髋臼畸形18例(20髋),纠正并重建髋臼拱形结构,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髋关节的生物力学效应,以获得无痛、稳定和下沉活动的髋关节,随访时间1a ̄5.5a,依据患者髋关节的疼痛、步态、功能、活动范围、X线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大部分口才术4后疼产能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度无减少,无固定性畸形,头臼关系正常,负重良好,Shen  相似文献   

12.
Acetabular dysplasi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for development ofsecondary osteoarthrosis of the hip joint.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method of modifiedWagner's procedure, called acetabular rotation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acetabular dysplasia in ten adults patients. These were followed up for 1-4 years. Fivecriteria including pain, gait, range of motion, measurement of roentgenographic changees,and CT scan were evaluated. From the limited information of this paper, it showed thatin all cases pain improved and range of motion did not reduced significantly. Comparingthe pre- and post-operative x-ray films, CE angle increased and exceeded the normal val-ue. Tonnis hip value decreased and approached the normal value, anteversion of theacetabulum improved, and the percentage of acetabular coverage increas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单纯腓骨小段截除术与腓骨小段截除术+内固定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宁晋县医院单纯腓骨小段截除术(单纯截骨组)与腓骨小段截除术+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各50例。术前测量股胫角、股胫关节间隙角、下肢力线至膝关节中线距离、K&L分级,进行JOA评分,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测量、评分及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100例患者获得满意随访,术前2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66.00%患膝近期(2个月)即可达术后无痛,90.00%患膝术后6个月疼痛基本缓解,12个月基本无痛;单纯截骨组仅34.00%患膝近期术后无痛,80.00%患膝术后6个月疼痛基本缓解,86.00%患者12个月基本无痛。2组患者早期JOA评分明显提高,且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骨小段截除术+内固定术和单纯腓骨小段截除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腓骨小段截除术+内固定术与单纯腓内小段截除术相比,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膝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与单纯膝关节镜清理治疗内侧间室病变膝关节骨性关 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 年1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部分早中期内侧间室受累为主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根据术式分为治疗组(20 例):膝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对照组(23 例): 单纯膝关节镜清理。分别于术前、术后2 d、术后12 个月记录治疗组、对照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 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ROM)及胫股角(FTA)。对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2 d、术后12 个月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①两组不同时间的HSS 膝关节评分、 VAS 评分、ROM、FT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间的HSS 膝关节评分、VAS、ROM、FT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的治疗效果更好;③两组的HSS 膝关节评分、VAS 评分、 ROM、FTA 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手术相较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 单髁置换及全膝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方式,具备手术费用低、操作过程简单及创伤小等特点,对符合适应证的 人群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对7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合并半脱位和脱位的患者,施行了髋臼旋转截骨术。经过1个月~1年的随访,取得了从解剖构造上矫正了髋臼发育不良,恢复了髋臼和股骨头关节面正常匹配关系的良好效果,从根本上防止了骨关节炎的发生和恶化,改善了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杯假体的理想位置、正确放置方法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3例(39髋)1989年9月~2003年1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进行随访,A组:1998年前按Harris常规手术方法16例(20髋);B组:1998年后采用髋臼中心化手术技术17例(19髋).两组术前、术后随访时均行Harris临床评分,测量泪滴与髋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髋臼杯外展角及股骨偏心距,了解髋臼发育情况.结果术后A、B两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2.3±8.4)和(88.9±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B组泪滴与髋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37.3±3.4)mm明显低于A组(46.4±4.3)mm(P<0.05);两组髋臼杯外展角及股骨偏心距差异无显著性;术后随访除2例偏外位置者出现移植骨吸收及髋臼杯位置不良外,其余患者无假体松动和下沉.结论术中应正确鉴别真性髋臼位置,加深髋臼使髋臼杯假体得到牢固固定,将髋旋转中心内移和下移,以便术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改良Pemberton髋臼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hip,DDH)更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2月-2006年2月,对DDH髋臼浅而小、股骨头大的19例21个髋关节,在通常术式的基础上,对Pemberton截骨术式进行改良,将截骨点下移,扩大翻转骨瓣面积;取股骨截骨段植骨。同时行股骨转子下短缩外旋截骨,髋人子石膏固定2~3周,3周去除石膏固定改用患肢皮牵引并行仰卧起坐髋关节功能锻炼,8周扶拐行走。术后观察髋关节功能,X线片显示的截骨愈合程度、髋臼对股骨头包容程度及有无股骨头坏死等。结果随访6个月~1年8个月,按照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总计26~30分14例14髋,21~25分3例4髋,16—20分2例1髋,15分以下1例1髋,总优良率达90%。结论改良Pemberton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可增大股骨头包容,避免了传统术式减少髋臼容积的缺点,更有利于稳定关节,髋关节功能好,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