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远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这是“古代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给后世医生留下的警世恒言。在刚刚过去的“肿瘤防治宣传周”,如何对肿瘤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再次被提上议程。对肿瘤病人而言,他们在面临尊严恐惧、社交恐惧、账单恐惧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就医恐惧”。为此,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祺提出对肿瘤进行“适宜治疗”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3个月了,到了复查的日子.这3个月的时间里,我的身心经历了一系列的蜕变. 2016年5月25日复查肺部CT薄扫,CT室医生告诉我“和前次的检查比较,影像学方面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我略有惴惴不安的心情放松了,随口说了句“那我就继续观察,定期复诊,是吧?”CT室医生停顿了一下,给我的感觉貌似有些迟疑,她见我有几丝紧张便说:“应该没事,你不找临床大夫再看看吗?”  相似文献   

3.
“永远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这是希波克拉底给后世医生留下的警世恒言。 在刚刚过去的肿瘤防治宣传周,如何对肿瘤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再次被提上议程。对肿瘤病人而言,他们在面临尊严恐惧、社交恐惧、账单恐惧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就医恐惧”。为此,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祺提出对肿瘤进行“适宜治疗”的理念。他表示,这固然是一个医学专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肿瘤工作者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患者的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4.
江南春景     
姜萍 《抗癌之窗》2012,(7):F0003-F0003
姜萍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同时她还是一名医生,喜欢旅行、喜欢摄影。她说:“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而通过摄影传递美好,一定会令人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5.
2016年,陆军总医院肿瘤科因“吗啡使用纠纷”被患方告上法院,此案自发生以来一直受到业界的强烈关注.前不久,该案件出现了转机,最终以医方胜诉获得解决.那么,该案件为何最终柳暗花明?触碰了医务界的哪些痛点?判决对于医务界乃至整个社会有哪些现实意义?希望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专家刘端祺教授等人所做的详尽分析能带给读者更多深入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你僅我     
李群 《癌症康复》2020,(1):69-71
我是专科护士,一名造口治疗师,负责院内造口、伤口、失禁患者的护理会诊工作。一天,接近下班的时候,来了一位小伙子,文质彬彬的,有些着急,还有些支支吾吾的。他问:“您是李群老师吗?”我说:“是啊。”他说:“您要下班了吧?不好意思打扰您,您现在还能会诊吗?不远,就在楼上。麻烦您了。”我说:“要会诊?你的医生和护士长会给我打电话的,不用你来的。”  相似文献   

7.
吴琪 《癌症康复》2016,(3):4-13
72岁的刘端祺是关注死亡较多的医生之一,从20多岁在艰苦的西北地区行医,到1997年着手创立北京军区总医院(现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他和同事们送走过各式各样的病人.他说行医越久,自己对医学局限性的认识越深刻,常常能触摸到医学的边界.  相似文献   

8.
又到一年一度的抗癌宣传周了,今年我要向大家说点什么呢?突然想起一个让我感动到几乎落泪的特殊的广场. 2011年去美国探亲,儿子带我们去达拉斯市市中心参观市府.一出城铁车站,在一片高楼林立之中,一块绿色的草坪映入眼帘,伫立着一块小小的石碑“癌症幸存者广场”,这熟悉的称谓让我心头一震.这真是一个小小的广场:小小的喷泉,小小的座椅,小小的八角亭.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的诊室来了一位30多岁的女患者,还没有坐稳就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我一边递给她纸巾,一边安慰她说:“能先告诉我情况吗?看看我是否可以帮助你.”她说:“唐大夫,我知道我已经是乳腺癌晚期了,我可能真的活不了多久了.”我问道“你很害怕死亡这件事吗?”她说:“我不能简单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起步     
“李大夫,我们已经和父母一起开了家庭会,单位领导也参加了.告诉父亲得的是肠癌,需要进一步治疗.准备下周带他去门诊,您再和他谈谈好吗?”接到这个电话,我挂念的心终于放下了.事情是这样的: 一周前,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来诊室咨询.他父亲患了肠癌,在某医院手术,打开腹腔后发现腹腔多处转移,未能根治切除,医生建议化疗.这位中年人和其他来咨询的人不同,表情有些木纳.我感到有点奇怪便问:“您父亲知道病情吗?”  相似文献   

11.
本刊编辑:在今年全国癌症防治周的现场访谈节目中,您提到了"经济毒性",这好像是一个新提法,您能详细谈谈吗? 刘端祺教授:在肿瘤治疗领域,经济毒性(Financial toxicity)已经成为一个专用名词,是相对于躯体毒性而言的.它是指昂贵的肿瘤冶疗药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灾难性支出",由此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不安、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迫使患者改变甚至被迫中断肿瘤治疗,最终造成疗效不能达到预期,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生存期缩短.  相似文献   

12.
陈峰 《癌症康复》2021,(3):84-85
芷若:这几天头晕、脖子疼、头皮发紧、四肢无力、浑身发麻.唉,你说我这是咋回事? 敏敏:我脖子也很僵,腰还疼,好想休息啊! 熊猫:哎呀,那是你脑袋上坐了个小孩! 芷若:啥玩意儿? 北京协和医院陈峰医生:芷若,熊猫在说是你颈椎承受的重量! 芷若:承受的重量,这怎么讲? 陈医生:人站直的时候,颈部肌肉需要支撑脑袋的重量,相当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骑在脖子上;办公室伏案工作,相当于一个3岁小朋友骑在脖子上,一骑就是几个小时,想想就觉得累;如果低头盯着手机和平板电脑不放,就相当于吊着一个小胖墩.  相似文献   

13.
当肿瘤治疗结束后,患者在终于松口气的同时很快又会面临新的困惑,“下一步我该怎么做?”“我的病是否已治愈?”“我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吗?”,这是每个患者及其家属面对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剪纸     
16年前,我的样子很怪:秃头歪脖蜷手跛腿,骨瘦如柴,身高1.65米,体重不到80斤.儿子看见我都害怕. "乳腺癌中晚期并发骨转移",诊断证明上这样写道.在医生护士看我的表情里全是悲悯.  相似文献   

15.
老李:熊猫医生,我最近总是便血,还有点排便困难,是不是得了痔疮啊? 阿缪:便血可不是简单的事儿,我建议你还是做个肠镜检查一下. 老李:啊?痔疮应该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吧,还要做肠镜? 阿缪:你这说法就是典型的误区.谁说更血、排便困难只是痔疮的症状,我看得让季大侠给你好好上一课.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临终关怀专业医生,与生命末期病人朝夕相处了近10年,几乎每天都在见证病人的离去,至今已有5000多人了。在很多人看来,“死亡”是一个“死人谈不了,活人谈不透”的话题,多数人想到的是逃避、恐惧和绝望……我也常常问自己:在医学技术有限时,我拿什么拯救我的病人?  相似文献   

17.
我一向很喜欢吃健康食品,而且从不生病,自认为会长生不老。可是现在我却躺在医院里,医生在我的胆管上发现了一个肿瘤,随后诊断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相似文献   

18.
刘端祺 《癌症康复》2011,1(4):31-33
在我们医院、科室的形象宣传中,能不能多一些我们和病人平视,甚或是医生仰视病人的照片呢? 在我们与病人交流时,能不能多设身处地说些让病人“开窍”的话呢?沙发下的世界我的小孙子大岭3岁了,最近添了个“毛病”——总是趴在地上,看着客厅的沙发下面发呆.我把他从地上拉起来,告诉他,天冷了,趴在地上容易感冒.他对我说的话似懂非懂,表情里却满是不情愿,站起来没过多久,便又“故伎重演”,趴到沙发下面继续看.  相似文献   

19.
陆幼青先生的《生命的留言》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有病人问我:“李大夫,拒绝治疗对吗?是否太……”我也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这本书,而我的出发点是:作为肿瘤科医生,很想听听患者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息肉”一词误了多少人? 起因:我的一个远房外甥女,40多岁.虽然出生农村,从小在田间劳作,但20多岁嫁了一个生意人,从此物质条件富裕,体态也变得“富裕”了,多年来一直注重“养生”,在衣食住行上动足了脑筋.知道我是医生,一有问题就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怎么办.3年前的一天突然又来电话,说是超声检查发现她的胆囊有个9mm的息肉,医院让她用腹腔镜摘除胆囊,可是她一怕疼痛,二怕肚皮上打几个洞会留下疤痕而不愿手术,非要我给她介绍中医,想靠吃中药把息肉“消化”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