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舒巴坦(CRO/SBT)及CRO单剂对四川地区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263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观察细菌接种量、培养基pH及血清蛋白含量对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 CRO/SBT联用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产ES...  相似文献   

2.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哌拉西林-舒巴坦复方制剂(4∶1)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抗菌活性。尤其对产酶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MSSE)、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易产染色体诱导酶的阴沟肠杆菌、铜绿假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优于哌拉西林钠,其MIC50或MIC90为哌拉西林钠的1/2~1/32和1/2~1/64。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敏感性分别为60.0%,66.7%和76.7%;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分别为56.7%,63.3%和63.3%;铜绿假胞菌的敏感性分别为72.0%,72.0%和76.0%;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分别为76.0%,82.0%和52.0%。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是有效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和8:1)、头孢哌酮/舒巴坦(1:1和2:1)的抑酶增效作用,并比较同类复方制剂在临床常用量时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409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测定。结果: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和8:1)、头孢哌酮/舒巴坦(1:l和2:1)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MIC50/MIC90均较头孢哌酮钠单用时降低2~4倍。对大肠埃希菌(包括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包括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的MIC50/MIC90分别较头孢哌酮钠单用时降低2~64倍和2~8倍,尤其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MIC50/MIC990也分别降低8~32倍和2—8倍。同类复方制剂对上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MIC50/MIC90在临床常用量的1/256—1/65536倍,MIC50和MIC90较按常规试验配比组分别降低3~33倍和4~87倍。结论:头孢哌酮与他唑巴坦或舒巴坦联合应用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头孢哌酮的体外抗菌活性,头孢哌翮/他唑巴坦4:1和8:1的体外抗菌活性基本相当,均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1:1和2:1。4种同类复方制剂的体外抗菌活性,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亦优于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的头孢噻肟耐药[最小抑菌浓度(MIC)≥64μg/ml]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不同配比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CTX/TAZ1∶1、2∶1、4∶1、8∶1、16∶1)的体外MIC值,并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PIP/TAZ8∶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PZ/SBT1∶1)进行比较。结果与头孢噻肟钠单独用药相比,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对产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黏质沙雷菌和异型枸橼酸杆菌的抗菌活性明显增强,MIC50至单用头孢噻肟钠的1/2~1/64。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对产酶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MIC50不变或降低至1/2。他唑巴坦钠对头孢噻肟抗菌活性的增强作用随着他唑巴坦钠的加入量增加而增强,其中CTX/TAZ4∶1对大肠埃希菌(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包括产ESBLs)、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黏质沙雷菌和异型枸橼酸杆菌的MIC50分别为4、4、64、32、8、4和8μg/ml,其抗菌活性比CTX单独用药高,MIC50为单独用药的1/4~1/32。头孢噻肟/他唑巴坦4∶1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MIC50为后两种组合的1/4~1/8。头孢噻肟/他唑巴坦4∶1对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产气肠杆菌和黏质沙雷菌的抗菌活性稍强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弱于或接近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他唑巴坦钠的加入可以有效增强头孢噻肟对除MRSA、MRSE和铜绿假单胞菌外的受试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哌拉西林-舒巴坦复方制剂(4:1)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抗菌活性。尤其对产酶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MSSE)、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易产染色体诱导酶的阴沟肠杆菌、铜绿假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优于哌拉西林钠,其MIC50或MIC90为哌拉西林钠的1/2~1/32和1/2~1/64。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敏感性分别为60.0%,66.7%和76.7%;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分别为56.7%,63.3%和63.3%;铜绿假胞菌的敏感性分别为72.0%,72.0%和76.0%;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分别为76.0%,82.0%和52.0%。结论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是有效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相似文献   

6.
4种配比的头孢曲松/他唑巴坦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4种配比头孢曲松/他唑巴坦(CRO/TAZ)及头孢曲松(CRO)单剂对四川地区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测定525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最低仰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活菌计数法绘制杀菌曲线;并观察细菌接种量、培养基pH和血清蛋白含量对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4种配比CRO/TAZ对甲氧西材耐药金菊菌和表皮葡萄球功的MIC50为1~8 mg.L-1,是CRO单剂的1/32~1/256;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50分别降低了8~32倍和16~64倍,MIC90降低了8倍以上;CRO/TAZ(6:1)体外抗菌作用优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4:1)或相当;但优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8:1);4种配比CRO/TAZ均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明显优于CRO单剂。结论4种配比CRO/CAZ对大多数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单剂。其中,6:1为较合理的配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AMC)/舒巴坦(SBT)不同配比(2∶1和4∶1)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集临床分离致病菌共620株,其中502株细菌为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80.97%).结果: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易产诱导酶的肠杆菌属及非发酵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嗜麦芽菌,AMC/SBT 4∶1配比的MIC值为2∶1配比时的1~2倍,但均属耐药范围.对社区感染常见菌如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球菌(MSSA)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SCoN)、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和粪肠球菌,2种配比的MIC值均相似.结论:AMC/SBT 4∶1抗菌活性与2∶1配比基本相同,具有进一步研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头孢噻肟与他唑巴坦不同配比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他唑巴坦(1:1、3:1、5:1、7:1)及头孢噻肟单剂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评价头孢噻肟联合他唑巴坦复方制荆的抗菌活性及不同配比间的差异。方法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β-内酰胺酶阳性)665株作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与他唑巴坦均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单剂。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宋内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的MIC90为0.25-16mg/L,比头孢噻肟的活性提高1-32倍。4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他唑巴坦对(艹卓)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无明显差异,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的MIC50为0.125-16mg/L,活性较头孢噻肟高1-32倍,MIC90为1-32mg/L,活性较头孢噻肟高2-8倍。结论5:1配比的头孢噻肟/他唑巴坦复方制剂对大多数临床分离致病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降低产酶菌耐药性,作用与1:1和3:1配比相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68-70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监测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期间我院病原学送检标本5880个,所有标本均进行痰液病原菌培养,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统计分析所有标本病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检出革兰阴性菌植株1100株(18.71%),其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263株(4.47%)、肺炎克雷伯菌254株(4.32%)、大肠埃希菌189株(3.21%)为主,多重耐药菌186株(3.16%),其主要以大肠埃希菌62株(1.05%)、鲍曼不动杆菌46株(0.78%)、肺炎克雷伯菌254株(0.48%)为主;抗菌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最高的三种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93.55%、铜绿假单胞菌85.71%、肺炎克雷伯菌82.14%。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是本次呼吸道感染主要的革兰阴性菌感染菌,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是该疾病主要的多重耐药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存在差异,应针对病原菌合理性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药学监测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来我院接受病原学检查的标本4000个,所有的标本均进行痰液病原菌培养,采取K-B纸片扩散法来测定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对所有标本病原菌感染以及耐药的情况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共检测出革兰阴性菌株749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多药耐药菌126株,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为主;抗菌活动的结果显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最高的三种细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结论在呼吸道感染中的革兰阴性感染菌主要包括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三种,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多药耐药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抗菌活性存在差异,应该针对病原菌的不同合理地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临床常见耐药菌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测定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单用和联用分别对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30株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ATCC35218)、阴沟肠杆菌及幽门螺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联合药敏指数(FIC值)。结果两药联用对临床分离的360株常见耐药致病菌的MIC均明显降低且抗菌作用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为协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ATCC35218)和阴沟肠杆菌均为相加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对指导医院常见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不同部位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 分析北京两家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的耐药监测数据,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不同感染部位的病原菌特点及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并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合剂以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进行比较,CHISS统 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及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占绝对优势分别为56.5%、 36.5%和40.2%,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31.9%);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整体耐药率:大肠埃希 菌11.9%(37/310)、铜绿假单胞菌24.1%(71/295)、肺炎克雷伯菌24.6%(70/285)和鲍曼不动杆菌51.2%(348/680);对临床治疗棘手 的MDR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 雷伯菌的耐药率分别为:62.7%(256/409)、46.4%(55/119)、19.3%(30/155)、52.7%(71/135)、73.3%(6/8)和94.7%(59/62),耐药率 均显著低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P<0.05);研究的4种革兰阴性病原菌近4年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 增高明显。结论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不同菌种间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差异较大,可作为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腹 腔感染及脑脊液感染经验用药的首选;但需加强监测,采取策略防止其耐药率的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4年革兰阴性菌分离率与药物敏感性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 12月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的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常见的革兰阴性菌4 861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29. 48% )、肺炎克雷伯菌(21. 85% )、鲍曼不动杆菌(19. 15% )、铜绿假单胞菌 (17.00%)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U)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3.28%和50. 1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该院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应加强革兰阴性杆菌检测和耐药性动态监测,以指导临床进行合理规范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1例HAP患者BALF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ALF培养阳性率46.9%,主要病原菌依次是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单一细菌感染占58.9%,混合细菌感染占41.1%。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耐药率为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75.9%和35.7%,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BALF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小儿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儿科二病区2382例确诊为细菌性肺炎患儿的痰培养标本,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小儿细菌性肺炎痰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571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77株,占83.5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26.44%,大肠埃希菌占25.22%,鲍曼不动杆菌占10.86%;革兰阳性菌共64株,占11.2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71%。检出的各种病原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较敏感,除鲍曼不动杆菌对关罗培南耐药外,其他病原菌对其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利福平、头孢西丁、利奈唑胺、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喹奴普汀或迭福普汀均100%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嚼唑、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呋喃妥因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关罗培南、头孢替坦、头孢唑林、呋喃妥因100%耐药。结论:不同地区儿童细菌性肺炎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可能不同,临床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病原菌流行情况及其耐药规律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林志强  李功奇  林振忠 《中国药房》2012,(46):4363-4366
目的:比较儿童与成人常见病原菌耐药状况。方法:监测2010年度泉州市儿童医院与泉州市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状况,以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儿童与成人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差异。结果:由儿童患者分离得到致病菌181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67株(占42.3%),革兰阴性菌1048株(占57.7%);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由成人患者分离得到致病菌23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68株(占32.8%),革兰阴性菌1577株(占67.2%);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儿童和成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19.8%和17.8%;儿童患者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要远低于成人;儿童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成人,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结论:儿童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与成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应持续地进行细菌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CPZ)及不同配比头孢哌酮/舒巴坦(CPZ/SBT)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CPZ及不同配比CPZ/SBT(1∶1,2∶1)对90株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统计MIC范围(MICr),MIC几何均数(MICg),50%抑菌浓度(MIC50)、90%抑菌浓度(MIC90),描记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结果不同配比CPZ/SBT的MICg,MIC50,MIC90均较CPZ明显下降,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比CPZ左移,但不同配比CPZ/SBT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CPZ/SBT可明显提高CPZ的抗菌作用,1∶1配比的CPZ/SBT与2∶1配比者抗菌活性相似,使用2∶1配比的CPZ/SBT较1∶1配比者更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和持续输注给药方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效学。方法:测定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4种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应用10000例蒙特卡罗模拟(MCS)分析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PI)、持续输注(CI)与传统给药方案的药效学目标到达。结果:对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只有4.5gq6h(PI)的给药方案能达到90%以上的累积反应分数(CFR),分别为98.4%、91.0%。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一种给药方案能达到最佳的CFR。持续输注给药方案9.0gCI与传统给药方案4.5gq8h相比,获得更高的CFR。4.5gq8h(PI)、4.5gq6h(PI)与传统给药方案相比,对4种革兰阴性杆菌获得更高的CFR。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延长输注及持续输注方案较常规方案更优,可作为临床的经验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及药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永雄  肖礼民  罗利剑 《中国药师》2010,13(12):1787-1789
目的:明确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及药敏学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确诊的140例ICU内VAP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40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共培养出病原菌402株,其中G-菌295株(73.38%),G^+菌59株(14.68%),真菌48株(11.94%)。排在前5位的G^-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离所得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30%;鲍曼不动杆菌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5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嗯唑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6%和34.5%),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70%。59株G^+菌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耐药性严重,但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VAP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G^-且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混合感染现象严重,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VAP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头孢拉宗等9种抗菌药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拉宗等9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115株、肺炎克雷伯菌30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0%和96.7%)、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最高(100%和96.7%),对头孢拉宗(98.3%和93.3%)、头孢美唑(93.0%和96.7%)和阿米卡星(95.7%和96.7%)的敏感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2.1%和60.0%)、头孢他啶(62.6%和73.3%)比较敏感,但对头孢噻肟(3.5%和0)、头孢哌酮/舒巴坦(43.5%和36.7%)的耐药率很高。结论:头孢拉宗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