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彬彬 《中国药师》2012,(11):1662-166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川芎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胶囊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lentTC C18柱(200 mm×4.5 mm,5μm),以甲醇-1%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1 nm,流速:1.0 ml·min-1。结果:阿魏酸在3.16~31.6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0%,RSD=1.4%(n=9)。结论:本法准确快捷,可用作其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川芎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测定川芎药材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方法。方法:采用Accur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结果:川芎中2种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阿魏酸在34.96~524.4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藁本内酯在276.7~2213.6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和99.20%,RSD为1.32%和1.6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川芎药材中2种主要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HPLC法快速测定当归、川芎中阿魏酸松柏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靠测定当归、川芎中活性成份阿魏酸松柏酯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条件:ZorbaxODSC18色谱柱(250mm×4.6mmID,μm),流动相采用1%醋酸与乙腈1:1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18nm。结果建立的HPLC方法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22%–1.16%和0.86%–2.62%,阿魏酸松柏酯在0.380–0.038mg·mL^–1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2=0.9995),加样回收率为105.3%,RSD为2.7%。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定量测定当归、川芎中阿魏酸松柏酯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对当归、川芎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川芎药材中川芎总酚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不同产地川芎药材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标准研究.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川芎药材中的川芎总酚进行含量测定;阿魏酸用HPLC进行测定.结果 川芎药材中川芎总酚和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不低于0.46%和0.14%.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 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川芎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测定骨康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16nm。结果:阿魏酸在6.205~24.82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回收率为98.22%(RSD 1.4%,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骨康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任海祥  贾佳  方李  乔立业  陆崟  苏华 《中国药师》2014,(9):1489-1493
目的:完善通塞益脑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为生产质量提供保障。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延胡索、川芎、石菖蒲三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总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0∶7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1 nm,进样量20μl。结果:TLC鉴别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阿魏酸在2.24~35.84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54%,RSD=0.85%(n=6)。结论:该方法准确易行,便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川芎药材中阿魏酸和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水(35: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3nm。结果阿魏酸和咖啡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62~257.4mg/mL(r=0.9996)和29.40~515.7mg/mL(r=0.999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阿魏酸96.6%(RSD=0.8%)和咖啡酸95.6%(RSD=0.5%)。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全面评价不同产地川芎药材的质量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活血止痛液中阿魏酸和咖啡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7∶83),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阿魏酸和咖啡酸与其他杂质峰分离良好。阿魏酸在1.766~35.328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咖啡酸在0.835~16.704μg· 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阿魏酸和咖啡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9%、101.05%,RSD分别为1.73%(n=9)、1.87%(n=9)。结论:本方法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活血止痛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川芎中阿魏酸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0:68:2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阿魏酸质量浓度在3.16~31.6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1.47%(n=9),4个产地川芎中的阿魏酸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198%、0.208%、0.217%、0.187%.结论:本法可用于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44个产地川芎中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产川芎中阿魏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rn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一冰醋酸(30:68:2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阿魏酸质量浓度在3.16~31.6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1.47%(n=9),4个产地川芎中的阿魏酸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198%、0.208%、0.217%、0.187%。结论:本法可用于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4个产地川芎中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产川芎中阿魏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中日产川芎的matK、ITS基因序列及其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中国产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及日本产川芎Cnidium officinale Makino的核基因组ITS和叶绿体基因组matK序列,为探讨中日产川芎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川芎和日本川芎的ITS基因和matK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变异分析。结果川芎和日本川芎的matK序列长度均为1268 bp,编码422个氨基酸。ITS1-5.8S-ITS2序列长度均为699 bp,其中18S rRNA基因3′端序列54 bp,ITS1序列215 bp,5.8S rRNA基因序列162 bp,ITS2序列222 bp,26S rRNA基因5′端序列46 bp。根据排序比较,川芎原植物与其商品药材间的matK基因和ITS基因序列完全相同,而川芎与日本川芎间matK基因则仅有1个变异位点,即在上游959 nt处1个转换替代(T→C),反映在氨基酸序列则发生一个非同义取代V(GTG)→A(GCG);ITS基因也仅有1个变异位点,即在ITS1上游54 nt处1个转换替代(T→C)。结论通过进化速率较快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基本可以认为中日所产川芎基原一致,日本川芎学名似应改为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相似文献   

12.
王英婷  韩勇 《中国药事》2011,25(10):1017-1021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RP-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以0.3%磷酸(pH3.0)-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4nm,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温为30℃,流速为0.8mL.min-1。结果确立了川芎指纹图谱的HPLC分析条件,并对不同产地川芎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了分析,共有指纹峰12个,其中3号峰为阿魏酸,川芎药材的相似度大于0.9。结论采用HPLC法建立川芎药材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可靠、简便,为提高川芎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纯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提取川芎中高纯度阿魏酸的方法。方法以阿魏酸为指标,用HPLC法对川芎中阿魏酸提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以阿魏酸的洗脱率和精制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川芎提取物的工艺条件及参数。结果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回流提取的阿魏酸获得较高提取效率,通过大孔树脂纯化后,阿魏酸洗脱率的质量分数达80%以上,体积分数为50%乙醇洗脱液总固物中阿魏酸的质量分数可达25%以上。结论采用此种提取及精制方法,可较好的提取纯化川芎中阿魏酸。  相似文献   

14.
血府逐瘀胶囊二次开发中原料药材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血府逐瘀胶囊原料药材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芦丁,川芎中生物碱类成分川芎嗪和有机酸类物质阿魏酸的定量的测定方法,从而建立多成分的定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红花):C18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mL/min,柱温40℃。色谱条件(川芎):C18色谱柱,以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32︰68)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结果: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97.2%、RSD为2.3%(n=6);芦丁99.6%、RSD为3.2%(n=6);川芎嗪100.9%、RSD为2.2%(n=6)阿魏酸98.6%、RSD为2.6%(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血府逐瘀胶囊的原料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清肝化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绞股蓝、山楂、赤芍、白芍、丹参、川芎;采用Hypersil 0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8%磷酸水溶液-水(16:11:73,V/V/V),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结果主要药味具有鉴别特征;芍药苷进样量在16.5~82.5 mg·L-1时与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为y=29.9794x-40.2444,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9%,RSD为1.60%。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姚荧  徐以亮  陈燕飞  黄银涛 《中国药房》2012,(47):4491-4492
目的:建立复方川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复方川芎颗粒中的川芎、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阿魏酸含量。结果:TLC分离好,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进样量在0.027~0.2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2%,RSD=0.7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川芎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的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方法测定川芎药材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对10批不同来源的川芎进行了比较。结果确定了川芎药材指纹图谱的高效液相分析条件,建立了川芎指纹图谱。结论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简便鉴别不同来源的川芎药材。  相似文献   

18.
周琳 《中南药学》2009,7(3):187-19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六味补血颗粒中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UltimateXB-C18柱(250min×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232nm(芍药苷)、323nm(阿魏酸);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芍药苷和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8-0.864μg(r=0.9996,n=6)和0.0440~0.352μg(r=0.9998,n=6);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7%和96.78%,RSD(n=9)分别为1.33%和1.0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六味补血颗粒中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合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