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冠心病非心力衰竭患者(32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6 例)及健康者(40 例)血浆游离甲状腺素( F 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 T3 )及促甲状腺素( T S H),分别用酶法及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 T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 D 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 L C)及载脂蛋白 A I(apo AⅠ)、载脂蛋白 B(apo B)。结果:冠心病非心力衰竭组血浆 T C、 L D L 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 H D L C 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冠心病心力衰竭组血浆 T C、 L D L C 及apo 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0.01);血浆 H D L C及 apo A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血浆 F T3低于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非心力衰竭组( P < 0.05~0.01)。冠心病患者及健康人各血脂成份与 F T3、 F T4 及 T S H 均无明显相关性( P > 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体内 F T3 降低, T3 可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此类患者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心房起搏后双结功能的远期电生理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心房按需起搏器(AAI)植入术后窦房结和房室传导功能的远期转归。方法 对22 例植入AAI起搏器患者用食管心房起搏检测术后远期双结功能电生理参数,并与术前比较分析(t检验)。随访时间30~102 个月。结果 窦房结功能:SACT、SNRT、CSNRT参数与术前比较(P> 0.25)差异无显著性。房室传导功能:心电图未发现显性房室传导障碍,术前房室传导功能障碍者未见明显加重,检测房室传导文氏阻滞点无隐性阻滞,与术前比较(P> 0.25),差异无显著性。房室传导2∶1 阻滞点,与术前比较(P> 0.2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AAI起搏器后,窦房结功能和房室传导功能未见有意义的减退,也未出现起搏器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结肠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CIC)患者结肠运行功能变化及其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不透X线标记物法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虎自评量表(SAS)对59例老年CIC患者及36例老年对照者进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及心理状况分析,结果:(1)老年CIC组全结肠及分段结肠通过时间较老年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2)长期服用泻药组的老年CIC患者其全结肠及分段结肠通过时间较间断服药和不服药者明显延长(P<0.05),(3)老年CIC患者SDS,SAS标准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老年CIC患者中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组SDS标准通过时间延长组(P<0.05),结论:老年CIC患者存在结肠动力学异常,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与老年CIC患者结肠运行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红细胞膜唾液酸(RBCm-SA)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ialsche试剂法检测RBCm-SA,F-8836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浆唾液酸(P-SA),红细胞免疫粘附试验观察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RCF)。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脑梗塞(ACI)组的RBCm-SA分别为30.8±4.3和31.3±4.4μgNANA/mg膜蛋白,RRCF分别为16.7%±3.5%和16.0%±3.6%,均低于老年对照组(P<0.01或0.05),老年对照组均低于非老年对照组(均为P<0.05);AMI和ACI患者的P-SA分别为2.4±0.4和2.4±0.3mmol/L,均高于老年对照组(均为P<0.05),老年对照组则高于非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患者和老年对照组的RBCm-SA与RRCF均呈正相关,而RBCm-SA与P-SA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与RBCm-SA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含量变化,探讨其与睾酮(T)、胰岛素(INS)、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免法测定69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DHEA-S含量,并与35例年龄匹配的男性健康人对照。结果冠心病组DHEA-S含量(2.96±1.80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06±1.76μmol/L,P<0.01),病情重组(2.44±1.36μmol/L)又明显低于病情轻组(3.32±2.12μmol/L,P<0.05);冠心病组DHEA-S含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54,P<0.01),对照组两者也呈负相关(r=-0.3615,P<0.05);冠心病患者DHEA-S降低与空腹血清INS、TG及apoB增高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3297、-0.2519及-0.2413,P<0.01或0.05)。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DHEA-S含量降低,并与冠心病某些危险因素如老年、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apoB高值相关,但其确切的发病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老年冠心病组和老年对照组的SAECG进行分析。老年冠心病组滤波后QRS波时限(TQRS)、滤波后QRS电压低于40μV的时限(LAS40)、滤波后QRS终末40ms的平均平方根电压(RMS40)分别是104.45±20.01ms、30.69±7.71ms、38.88±6.71μV,与老年对照组相比明显差异(分别为P<0.05、P<0.01、P<0.01);在非老年人群中,超声运动负荷试验阳性(EXE.P)组与对照组和超声运动负荷试验阴性(EXE.N)组的TQRS、LAS40、RMS40对比,前组较后2组也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1)。表明SAECG作为无创伤性和安全的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心房按需起搏器(AAI)植入术后窦房结和房传导功能的远期转归。方法 对22例入AAI起搏器患者用食管心房起搏检测术后远期双结功能电生理参数,并与术前比较分析(t检验)。随访时间30~102个月。结果 窦房结功能:SACT、SNRT、CSNRT参数与术前比较(P〉0.25)差异无显著性。房室传导功能:心电图 发现显性房室传导障碍,术前记地传导功能障碍者未见明显加重, 室传导文氏阻滞点无隐性  相似文献   

8.
抗心磷脂抗体与中年脑梗塞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亮  石勇 《山东医药》1998,38(7):17-1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68例中年脑梗塞(CI)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acL),并与老年CI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中年CI患者的acL阳性率与老年CI者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2.acL阳必者预后不良。提示对中年CI患者acL检测,有助于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老年心肌缺血者QTc和QTcd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64例老年心肌缺血(MIS)患者和21例心肌梗塞(MI)患者心电图的QTc间期和QTc离散度(QTcd),并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CVN)及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探讨QTc、QTcd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FVA)、心原性猝死(CSD)的关系;分析MI不同部位的QTcd变化以及稳定性心绞痛(SA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SAP)的QTcd差异。结果:老年女性患者QTc较男性长(P<0.05),而QTcd两者无差异;老年MIS患者QTc和QTcd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MI前壁、下壁和后壁3组QTcd无明显差异(P>0.05);USAP患者QTcd较SAP长(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心房颤动(AF)心外膜消融简便方法,选用健康犬及二尖瓣关闭不全模型犬各5只,应用自制线形射频电极沿左、右心耳根部,左房顶部,右心耳根部至下腔静脉根部连线及横跨界沟的线路行心外膜线形消融,同时经冠状静脉窦导管电极消融冠状静脉窦远端。开胸前、关胸后及术后2~5周分别测定AF诱发率(快速心房起搏、持续静脉滴注乙酰胆碱的条件下)、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率-异丙肾上腺素反应性及高位右房有效不应期(HRA-ERP)。结果:与术前相比,关胸后及术后2~5周均不能诱发AF,CSNRT、HRA-ERP无变化(P均>0.05),窦率-异丙肾上腺素反应性不降低(P均>0.05)。术后2~5周超声心动图显示心房运动正常、无血栓形成。病理检查证实射频消融区透壁性损伤,而窦房结无损伤。结果表明在心外膜按一定路线射频消融治疗AF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老年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FVA)及心衰(HF)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了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QTd及QTcd,其中心原性猝死(CSD)9例,FVA23例,非FVA61例。有HF47例,无HF37例。结果CSD组QTd、QTcd显著大于FVA及非FVA组(P<0.05;P<0.01),FVA组QTd、QTcd大于非FVA组(P<0.01),HF组QTd、QTcd显著长于无HF组(P<0.01)。本文QTd和QTcd呈显著正相关(r=0.9720,P<0.01)。结论作者认为QTd和(或)QTcd可作为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FVA和(或)HF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34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脑脊液(CSF)中心钠素(ANF)和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进行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表明脑外伤后48小时和6~10天CSF中ANF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01);AV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伤后2~3周CSF中ANF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VP水平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losgowcomascale(GCS)≤8分者CSF中AVP含量高于GCS>8分者(P<0.05);CSF压力≥1.96kPa者AVP含量高于CSF压力<1.96kPa者(P<0.05)。ANF的含量变化与GCS计分和CSF压力无关,提示ANF和AVP可能参与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ANF的分泌减少与AVP的释放增加可能是导致脑外伤后继发脑水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了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持续灌流法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CPPTCA)20例(36支)和常规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18例(24支)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前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相似(P>0.05)。与PTCA组比较,CPPTCA对术中阻断血流的心肌有重要保护作用,且术中并发症少(0比38.9%,P<0.01),残余狭窄轻(12%±8%比28%±18%,P<0.05),再狭窄率(0比22%,P<0.05),再梗塞率(5%比33%,P<0.05)及病死率(0比22%,P<0.05)低。  相似文献   

14.
70岁以上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70岁以上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是否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方法应用红细胞葡萄球菌蛋白A(SPA)花环试验及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试验,检测了31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包括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RCF)、红细胞SPA花环率(RRSF)、红细胞混合花环率(RMRF)、裸红细胞(RNR)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并与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了对照。结果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RRCF降低(5.9l%±0.76%),RRSF增高(24.0l%±2.53%),CIC亦增高(0.21%±0.04%),与健康老年人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均为P值7<0.001)。结论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提示脑梗塞发病过程中免疫机制参与了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冠状静脉窦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探讨房室结双径路导致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以更准确的选择消融靶点和减少并发症。对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的3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病人进行冠状静脉窦(CS)造影的对比研究。分为两组,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组17例,对照组(为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16例。两组病人均经CS造影,观察CS形态、走行及分支情况,测量CS口(CSO)大小、窦体直径、长度及窦口上缘与His束之间的距离。结果发现AVNRT组CS近端形态多呈漏斗状,占82.4%,而对照组漏斗状仅占25.0%,其余多呈管状(P<0.01)。AVNRT组CSO明显扩张,两组CSO直径分别为16.4±4.7和10.2±3.9mm(P<0.01)。AVNRT组窦口上缘到His束的距离明显较对照组近(8.03±6.12mmvs21.3±6.48mm),P<0.001。结果提示:AVNRT患者的CSO扩张对局部心房肌的压迫和牵拉,使CSO周围的心房肌各向异性程度增高,可能是导致各向异性折返的病理机制。由于CSO扩张使CSO上缘距His束距离变近,给射频消融(RFCA)造成困难和危险,对此类AVNRT病人行RFCA应谨慎从事。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细胞生物反应法测定了慢性浅表胃炎(CSG)、胃溃疡(GU)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及胃组织的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结果显示,各组间血清IL-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中IL-1水平CSG组低于CAG组(P〈0.05),但与对照组、GU组比较无差异(P〉0.05);GU组低于正常组(P〈0.05);CAG组高于N组,CSG组、GU组(P〈0.01)。提示局部胃粘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前后纤溶活性、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冠心病患者(CHD组)37例,分为单支及多支病变组;另选健康人27例为对照组(C组)。采用次极量运动试验观察上述部分指标在运动前后的变化。结果(1)运动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活性、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及血小板5HT2A受体密度,CHD组均高于C组(P<0.05);血浆内皮素(ET)1浓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运动后,CHD组tPA活性下降(P<0.05),PAI1活性上升(P<0.025);血浆5HT水平及血小板5HT2A受体密度增加(P<0.05);血浆ET1浓度上升,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述各指标的增高,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明显(P<0.01~0.005)。(3)运动前仅PAI1活性与心肌缺血面积呈正相关(r=0.452,P<0.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下降,血小板激活,血管内皮受损,使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及血栓形成。次极量运动使之进一步加重而易诱发冠心病事件。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分析一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II型斑块的发生率、主动脉根部及冠状静脉窦(CS)血浆凝血烷B2(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a。(6-酮-PGF1a)含量的变化。方法:42例患者(冠心病29例,非冠心病13例)纳为受试对象。对冠心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SA)9例,UA20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的形态学分析。对所有受试对象,同时采集升主动脉根部(AO)及CS血进行血浆TXB2及6-酮-PGF1a的测定(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UA患者II型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A者(60%对11.1%,P<0.05);II型斑块患者血浆TXB2CS/AO比值明显大于其它斑块者及非冠心病患者(P<0.01,即使在UA患者中结果亦相似)。结论:UA患者II型斑块的发生率高;UA患者的发病与斑块局部血小板激活和(或)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者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2例冠心病患者应用川芎嗪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蛋白代谢、过氧化脂质、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表明:①血清TG、TC、(LDL+VLDL)-C值及TC/HDL-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P〈0.05),而HDL-C则显著升高(P〈0.05);②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及GAT活性明显提高(P〈0.05,P〈0.01);③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均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和健康老年人载脂蛋白A(ApoA)异构体多态性表型、脂蛋白(a)[Lp(a)]及血脂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检测104例老年CHD患者(陈旧性心肌梗塞31例,稳定型心绞痛38例,心律失常型20例,心力衰竭型15例)血清ApoA异构体多态性表型和血清Lp(a)及血脂水平,并与68例健康老年人对照分析。结果CHD组Lp(a)和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HD组ApoA表型检出率为82.7%,对照组为75%。ApoA表型频率分布与ApoA表型分子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CHD组r=0.9927,对照组r=0.9697,P<0.01)。结论ApoA多态性表型在临床上比Lp(a)及血清脂质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