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的原因,以制定干预对策。方法对SICU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年龄、有创伤性操作、医务人员的关系及病原菌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病情危重、年老体弱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有创伤性操作的次数与感染关系密切,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SICU设置的不合理和医护人员的缺乏增加医院感染的可能。结论加强SICU病房管理、危重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减少有创伤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SICU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有效预防和控制SICU医院感染.方法 对2006年3月-2008年2月SICU收治的723份监护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共88例,感染率为12.17%,显著高于全院同期感染率;危险因素主要与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免疫力低,住院时间长和SICU布局设置不合理有关.结论 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加强消毒隔离,科学、规范地设置SICU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23  
目的 研究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方法 选取我院SICU病房102例住院时间>48h的连续思考为研究对象,每日常规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分别于入院第3天、第5天、第7天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并进行胸部X线检查,采集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资料。结果 SICU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41.4%,其中,革兰阴性菌76.8%,革兰阳性菌9.1%;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35.4%,不动杆菌占13.2%。结论 我院SICU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对预后的影响,为控制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7-9月入住SICU>48 h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SICU医院感染率34.4%,千日感染率为28.61‰,例次感染率45.6%,例次千日感染率为37.92%;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占59.65%;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鲍氏不动杆菌,占36.67%;多药耐药菌的分离率达51.11%;有创机械通气>7d是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ICU多药耐药菌发生率高,医院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   总被引:21,自引:14,他引:21  
目的分析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情况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对SICU在200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感染部位、感染病原微生物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S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4.2%,死亡率为48.9%;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88.9%)、血液系统(48.9%)和泌尿系统(26.7%);病原微生物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4.1%,最常见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4.8%,最常见的依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占11.1%,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对SICU患者下呼吸道、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监测;S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菌种多样性和多重耐药的特点使得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十分困难,应根据S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于2007年1-6月进入SICU,对入住〉2 d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入住时间等目标性监测,患者转出后随访2 d。结果监测患者341例,发生医院感染率19.65%;呼吸道感染68.66%,泌尿道感染19.40%;〈60岁医院感染率10.16%,〉60岁医院感染率4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0,P〈0.01);住院5~10 d医院感染率48.65%,〉10 d医院感染率100.00%,两组比较(χ^2=58.60,P〈0.01)。结论对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入住SICU时间较长、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7.
医院ICU呼吸道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01/06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SICU 2 d(48 h)以上的341个患者进行呼吸道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67例(19.65%);其中呼吸道医院感染46例,占院感病例68.66%;呼吸道医院感染者中<60岁患者18例(7.03%),≥60岁28例(32.94%);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治疗、留置胃管与呼吸道医院感染有直接关系(P<0.01);入住SICU时间>10 d与入住510 d、<4 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结论 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ICU的入住时间是降低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暴发流行调查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暴发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对2003年12月25~30日的4例医院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在SICU同一病房内6 d陆续发现4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感染者均有相同耐药菌谱,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多种抗生素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复方新诺明等敏感;其中3例痊愈,1例死亡. 结论此次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为局部暴发流行;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和住院时间较长是造成此次感染的主要因素,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现病房有局部暴发流行,应立即关闭病房,进行终末消毒,将转出的患者分别单间隔离.  相似文献   

9.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系统化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 通过对1997年1月~2004年12月医院感染监测项目进行比较,评价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系统化管理的效果。结果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系统化管理后感染率显著降低,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加强系统化管理是降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细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情况,了解主要病原菌的构成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09年全院符合HAP的患者100例,进行细菌分布和临床特征的调查.结果 SICU HAP革兰阳性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42.5%),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3.8%;革兰阴性菌中不动杆菌属(10.0%)、肺炎克雷伯菌(10.0%)占第1位.结论 SICU HAP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S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SICU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35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5.7%,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23.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11.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2.0%和4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0.0%和56.4%;非发酵菌严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保持高度敏感;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抗菌活性.结论 SICU医院感染的耐药问题严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及时掌握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化,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刘寓  王娟  杨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499-1501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监护病区(SurgeryIntensiveCareUnit,SICU)获得性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和诊断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外科重症监护病区2009年3月~2010年4月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6例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1.0%(327/536),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SICU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存在多重耐药情况。结论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有效减少SICU患者获得性感染和多重耐药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高血糖与外科危重病人预后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分析外科危重病人高血糖与机械通气时间、SICU入住时间、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的关系以探讨高血糖与外科危重病人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测定572例病人晨起空腹血糖, 以7.78 mmol/L为临界将病人分为两组,即A组(>7.78 mmol/L);B组(≤7.78 mmol/L),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SICU入住时间,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统计病人28天内病死率. 结果:A组的机械通气时间、SICU入住时间和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1).病人血糖水平与病死率具有相关性,血糖水平越高,病死率越高(P<0.05). 结论:高血糖与外科危重病人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6年12月2~11日SICU的5例MRSA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0 d内陆续发现5例MRSA感染者均有相同耐药菌谱,对红霉素、莫西沙星、苯唑西林、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和氯洁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呋喃妥因敏感。MRSA感染为局部暴发流行,院外转入MRSA感染者是造成此次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对MRSA的监测,隔离感染源和医务人员严格清洁手是控制感染暴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患者预后,并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医院SICU 2004-2015年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1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分布、预后进行描述性研究,对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实施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1例血流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4株占46.7%、革兰阳性菌56株占31.1%、真菌40株占22.2%;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44.1%;APHACHEⅡ≥18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多药耐药菌感染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样、预后不佳,临床应加强病原菌监测,预防为先,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抗感染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在降低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SICU医院感染监控人员负责对SICU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监测,针对监测结果,修订控制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强调过程监控。结果实施目标性监测1年多后,患者VAP的发生率从2008年(4-12月)的31.93‰下降至2009年(1-12月)的21.48‰ ,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7.81,P=0.00)。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笔者回顾性研究了1999年1月~2003年5月,入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危重患者814例,共发生下呼吸道双重感染30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5日,本市某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爆发,医院感染控制科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查,确定感染来源、感染途径,以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使感染爆发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分析外科 ICU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查阅 2 0 0 0~ 2 0 0 1年我院外科 ICU病房收治的 6 2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医院感染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ICU病房医院感染率为 14 .35 % ,感染部位依次是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皮肤及其他。病菌以 G- 菌为主 ,不动杆菌最常见 (19.4 8% ) ,G 菌比例逐渐增高。停留时间长、同室人数多、应用皮质激素、呼吸机使用、留置导管、术后拔管时间晚、滥用抗生素等都是外科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病房仍需加强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在一家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工作人员中,发出了一次由腺病毒4型(AV_4)所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这一事件的发生指明了医院内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及采取防御措施以避免院内易感者受感的必要性。传染源是一位患病毒性肺炎两周半的新兵。从转入院到死亡,该病人一直住在同一外科重症监护隔离病房。尸检发现弥漫性毛细支气管阻塞和许多典型腺病毒包涵体及“斑点”细胞。肺脏病毒培养出AU_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