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麻,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用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仲坚 《中外医疗》2013,(12):17+19-17,1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完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硬膜外用药剂量。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硬膜外用药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中麻醉效果显著,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60例)和腰硬联合组(64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全麻组优良率占95.00%,腰硬联合组优良率占95.31%,2组麻醉镇痛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全麻组相比,腰硬联合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更短,麻醉后心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与全麻相当,且对患者的刺激小,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朱海蓉  蔡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34-35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本单位做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则为全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液动力学比对照组稳定,但差异不明显,其麻醉效果差异也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并发症更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均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十分可靠,但相对于全麻,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跃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83-183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观察者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剂用量以及麻醉后心率和血压。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相当,且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剂用量低于对照组,且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控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和腰硬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相当,但腰硬麻醉用药少、苏醒早、且对血压和心率的控制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HR)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59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98.3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6.44%(χ2=8.573,P 〈0.05),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插管后即刻、术中(切皮时)、拔管时的 HR、SPB、DPB 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观察组的麻醉用药剂量、感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安全、可靠,患者清醒时间较短,血液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麻,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包括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评分。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短,麻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全麻,具有起效时间快,麻醉准确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微  刘兴进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112-114
目的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两组术后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指标(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疼痛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7/25),两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相比之下腰硬联合麻醉的整体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的麻醉用药剂量、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以及麻醉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上相比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阻滞感觉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触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但并发症发生率(23.5%)高于观察组(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手术指标差异不大,前者各项麻醉指标更加优良,后者术中并发症发生较少,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1.
林绍立 《中外医疗》2014,(23):35-36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低血压、高血压、术后躁动发生率分别为23.3%、36.7%、36.7%,参照组的分别为63.3%、80.0%、83.3%,观察组的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为(15.4±6.2)min,对照组则为(40.3±8.2)min,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量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中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全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全麻,治疗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镇痛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8%,对照组优良率为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出现4例低血压、2例深静脉血栓、1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2例肺部感染,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而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并发症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并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程度和麻醉起效、阻滞、苏醒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的均达到了满意的麻醉程度,但是腰硬联合麻醉在麻醉起效阻滞、苏醒时间方面比全麻更理想,值得临床借鉴并在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实验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手术中低血压的变化情况、硬膜外用药的剂量等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用药剂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7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现象,占48.65%,实验组37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现象,占18.9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细桂 《当代医学》2014,(23):27-2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湖南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甲组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乙组术前给予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1)2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2组患者均全部完成麻醉,且麻醉效果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组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的比较: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36.84%,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毛辉 《当代医学》2014,(25):68-69
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龙山县人民医院7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后的SBP、DBP及HR指标分别为(121.35±10.28)mmHg、(83.54±13.28)mmHg、(86.68±8.54)min,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9.54±11.12)mmHg、(89.98±13.67)mmHg、(96.34±9.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而对照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佳,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与心率指标,且不易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及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81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神经阻滞组,29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腰硬组,5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改变及麻醉操作前后的疼痛评分,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镇痛药用量、术中出血量、补液量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腰硬组患者术中麻黄碱用量及补液量均多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均存在严重疼痛,麻醉后腰硬组疼痛评分低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神经阻滞组患者术中镇痛药用量大于腰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均可用于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有利于维持患者的生理状态,而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起效迅速,临床麻醉应充分考虑利弊选择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并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在手术中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在手术中采取全身麻醉,对比2组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麻醉用药剂量、开始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