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对9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外伤性截瘫组与国内常模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和恐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外伤性截瘫患者SCL-90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6.67%,女性检出率为77.78%;年龄<45岁检出率为76.92%,45~60岁检出率为83.33%,>60岁检出率为31.82%。结论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家庭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较明显,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外伤性截瘫患者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外伤性截瘫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外伤性瘫痪的护理的工作没有做到位的话那么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危害很大。所以作好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所以做好截瘫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1心理护理患者多为中、青年人。他们不论来自农村还是城镇,都处于家庭和事业的顶峰,因事故的沉重打击,悲痛万分,表现为激动、痛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外伤性截瘫患者41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肢体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41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压疮及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症状,所有患者的双下肢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有9例在家属的搀扶下能下地活动。结论外伤性截瘫患者早期周密的康复护理计划对后期的康复训练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霞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41-142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及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笔者所在科收治外伤性截瘫患者逐年增多。与其他疾病患者相比。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有许多独特之处.如何对这些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笔者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笔者所在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3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适用于脊柱损伤致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评价心理护理在脊柱损伤致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截瘫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3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19岁,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观察患者各阶段心理问题的转归。结果心理状态改善,情绪性格转为愉快开朗,主动配合医疗护理。结论脊柱损伤致截瘫之类的患者,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2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全面护理经验,分析全面的对患者愈后影响。结果采用全面护理方案护理外伤性截瘫患者,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实施对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全面护理对愈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赵琴 《淮海医药》2001,19(4):329-329
目的 探讨外伤性截瘫进行整体护理的体会。方法 对50例不同年龄外伤性截瘫患进行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由于及时细致的早期护理、治疗,避免了脊髓损伤的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外伤性截瘫的早期护理对病情的转归和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3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干预,对照组作常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出院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较对入院时显改善(P<0·05)。试验组在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出院时试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截瘫是严重的创伤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建筑、交通事故的增多,引起脊髓损伤造成截瘫之发病率亦有所增长,外伤性截瘫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严重地冲击着病人的精神状态,使其丧失治疗和生活的信心,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对截瘫病人的心理护理。我院骨科自1995年以来收治122例截瘫患者,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基本上从悲观、失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外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了解抑郁发病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表(SDS)对9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结果截瘫患者存在抑郁者93例。发生率94.9%。其中轻度抑郁12例,中度抑郁72例,重度抑郁9例。结论外伤性截瘫忠者极易产生精神抑郁,对其采用有效的心理支持、康复锻炼和良好的家庭照顾及社会支持,可改善患者抑郁心理,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外伤性青少年截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因外伤导致的青少年截瘫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在治疗1、2、3个月后进行ADL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外伤性青少年截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庆 《中国实用医药》2014,(12):203-204
目的:探讨对合并有外伤性截瘫与创伤性湿肺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31例外伤性截瘫合并湿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外伤性截瘫合并湿肺患者进行护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加强呼吸不畅及其他并发症的护理,对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结论外伤性截瘫合并湿肺病情复杂、特殊,要抓住护理矛盾,采取折中的护理办法,且注意防治并发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范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131-132
外伤性截瘫患者常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沉重负担。做好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截瘫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4.
史雷花 《药品评价》2012,9(21):42-44
目的了解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手术前后心理问题。探讨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观察96例麦默通手术患者的心理表现,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运用心理咨询技术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等,经心理护理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运用心理咨询技术进行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症状,发挥护理的最佳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截瘫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放下心理包袱,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方法选择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21例青壮年截瘫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采取持续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焦虑心理19例(90%),精神紧张恐惧心理18例(86%),沉默抑郁心理15例(75%),悲伤绝望心理6例(29%)。结论对青壮年截瘫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在加强骨科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坚持主动与被动康复练习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是提高患者康复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05年5月-2008年8月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31例,其中5·12四川地震伤员3例,早期进行心理、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肠道、患肢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多方面的护理。结果:31例截瘫患者无死亡病例,外院带入的压疮愈合;7例肺部感染治愈:除5例颈脊髓损伤导致的完全性截瘫患者外,余患者能够熟练完成床与轮椅之间的相互转移,并能采用Crede压法自行排尿。结论:外伤性截瘫患者早期通过全身性的康复护理,能够争取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截瘫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交通运输、建筑、开采业的发展,外伤性截瘫发病率逐步增加,患者往往难以接受由正常人到截瘫患者的现实,常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1];所以心理护理对截瘫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近几年对截瘫患者的治疗在不断创新,其中神经干细胞移植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进展,相应的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我院点穴科自1989~1999年收住院外伤性截瘫病人78例,现将10年来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点穴科护理常规内容除一般护理外还包括特殊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等内容 点穴疗法创始人贾立惠先生讲:“治病先知(治)人,知(治)人先知(治)心、医患齐努力,难疾能回春”。外伤性截瘫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少年截瘫患者父母亲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探索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方法对42例青少年截瘫患者父母亲选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及分析,并与全国常模比较,并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实施3个月的心理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截瘫患者父母(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显著高于我国常模值(P<0.05);经3个月的心理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其(SCL-90)的得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护理和关注青少年截瘫的同时,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更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外伤性截瘫患者中实施早期膀胱康复训练对其顺利排尿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膀胱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尿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早期膀胱康复训练,有助于帮助其顺利排尿,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