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护理在责任制护理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机械性护理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责任制护理是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护士除对病人机体进行护理外,还要进行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必需从整体观点出发,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和不同疾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的护理及康复对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结合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50例均经头部CT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男28例,女22例。发病年龄30~80岁。脑栓塞27例,脑血栓12例,脑出血10例,脑外伤1例。左侧偏瘫24例,有侧偏瘫26例。伴运动性失语5例,混合性失语2例。 2 护理内容 2.1 加强责任制护理,预防并发症,减少死广率。(1)重症病房平均4人一个责任护士,护理员1人,加强重病人的整体护理,严密观察病人的  相似文献   

3.
护士A:今天,我们结合患者张丽的病情,讨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在提高大家对糖尿病的认识同时,对本病的护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首先,请责任护士报告病情: 护士B:患者,张丽,女,46岁,因口渴、多饮、多尿3年,头痛2d,意识障碍4h入院.  相似文献   

4.
脑血栓形成患者待确诊之后,大多数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对是否能恢复肌力持怀疑态度,这种不良情绪是否影响肌力恢复,笔者采用配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经CT扫描确诊脑梗塞住院患者的例,按年龄、性别、肢体瘫痪部位,肌力、身体状况基本相似分成两组各32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另一组为研究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加以系统化整体护理。12方法整体护理组采用护士对病人全部负责,按护理程序与患者每日或隔日交谈一次,每一次10一月分钟。针对每个患者存在的具体情况进行交…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的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通过对我科60例病人的护理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9-06~2004-06共护理气管切开病人60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6例,脑出血24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0~75岁。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脑出血或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极其危重,护士接诊后应首先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道阻塞,如有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排除(如清除口腔和鼻腔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采取措施)。2·1·2术前准备:重型颅脑损伤或脑出血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子宫全切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科2008-01~12住院行子宫全切术病人130例,分为观察组65,由责任护士利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对照组65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具体内容由护士决定,临场发挥.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保证了教育制度贯穿在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同时对于规范护理行为和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1临床上影响护患沟通的不利因素 1.1由于护理人员短缺导致病人护理时数减少护士工作量大节奏快,与病人的沟通时间少,达不到沟通的效果。快节奏、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使护士不能和病人建立一种治疗性的护患关系,这种情况下护士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护士与病人的关系也就成了传统的治疗与被治疗,护理与被护理的关系。护患之间缺乏互动缺乏理解,患者就不会满意,不仅如此,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也会使一部分护士情绪化,与病人谈话时如果语气把握不好会很容易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病人发生护理干预相关的继发性脑损害的风险预测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重型TBI临床资料,护理干预包括体位护理和卫生护理。预测因子包括基线颅内压(ICP)≥15 mmHg、脑血管压力反应指数(PRx)≥0.3或ICP幅度≥6 mmHg。ICP≥20 mmHg持续5 min以上定义为继发性脑损害。结果 28例共记录67次护理干预,其中体位护理49次,卫生护理18次。12例35次护理干预ICP<20 mmHg;10例24次护理干预出现一过性ICP≥20 mmHg;6例8次护理干预出现继发性脑损害,发生率为11.94%(8/67)。基线ICP≥15 mmHg病人继发性脑损害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基线ICP≥15 mmHg预测护理干预相关性继发性脑损害的特异性为86.4%,敏感性为50.0%,阳性预测值为33.3%,阴性预测值为92.7%。结论 基线ICP≥15 mmHg是决定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干预后继发性脑损害风险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999年脑外科手术病人 14 3例 ,通过手术大夫、麻醉大夫及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 ,病人顺利渡过手术关 ,安返病房或ICU。现将手术配合归纳如下 :1 临床资料择期手术病人 10 2例 ,急诊病人 41例 ;脑肿瘤 79例 ,脑积水 11例 ,脑挫裂伤 2 3例 ,脑出血钻孔引流 2 3例 ,硬膜外血肿 7例 ;男 10 5例 ,女 38例。2 手术配合2 1 术前准备2 1 1 病人准备 :巡回护士术前一日到病房阅读病历 ,对清醒病人耐心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的配合工作 ,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及设备情况以及本院对该手术的开展情况和成功经验 ,减轻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恐惧…  相似文献   

10.
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方法 参照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以及"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评分标准,制定新的护理模式和岗位职责,并分析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责任组长在其中的作用.结果 体现了护士的分层级使用,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患者、护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近10年来,循证医学和循证实践在医疗卫生系统各个领域开始逐步应用和发展[1],循证护理因其更具有科学性越来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重视[2].为此我们把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解决压疮、血栓性静脉炎、中枢性高热等问题的实践过程.方法 成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和护士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1次/周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果 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经过循证使用自制冰垫冰敷病人骶尾部(治疗压疮),用人工冬眠配合物理降温为中枢性高热的病人降温,对血栓性静脉炎的循证等过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认为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病人有益,而且还可以丰富护理人员的临床知识,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科病区是脑卒中、神经性病变患者接受治疗、护理及休养的场所。病人多为长期卧床者 ,基础护理操作多 ,工作量繁重 ,护患容易引起摩擦 ,再加上神经内科病区护士的素质教育参差不齐 ,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极易触发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加强神经内科病区护士的素质教育 ,注意护患沟通艺术性 ,了解病人及其家属心理需求 ,是预防矛盾的关键。1 影响因素1 1 护理人员方面1 1 1 语言生硬 ,表达不当 :脑卒中病人及其家属往往由于因病情影响而在情绪上易出现急躁、低落 ,对护士的态度特别敏感。当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 ,语态生硬 ,…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的数量逐年上升,这已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1〕。为了找出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我们在安全管理上下功夫,减少和杜绝了因护理工作缺陷造成的护理纠纷,具体做法如下: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是护理安全的根本,培养正确的护理职业道德观,启迪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觉悟和自我约束能力。科室组织开展了“假若我是病人”和“病人心目中的护士”等活动,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如…  相似文献   

14.
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科整体护理中除对住院病人进行入院评估 ,提出适当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和措施外 ,开展健康教育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精神科的特殊性 ,其健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1 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1 护士方面 ①相对滞后的护理观 :由于精神科整体护理起步较晚 ,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缺乏全面的认识 ,许多认识仍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 ,只着眼于精神疾病的护理 ,执行医嘱加常规护理构成了全部的护理工作内容 ,护士习惯从属于医生 ,而忽视了病人的整体性。②缺乏健康教育知识 :由于目前医院的护士以中专毕业为主 ,其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以病人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和住院患者对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点的异同,以提高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3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和病区工作的护理人员各1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认知量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认知调查,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护士与患者在病区环境、专科护理、安全护理认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人为关怀、护患沟通、护士行为和其他方面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认知中,护士安全性认知明显高于患者,在人为关怀、护患沟通、护士行为等方面,护士与患者有相似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我院急诊科近2年对3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就地开颅手术的救护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5~69岁,平均39.27岁。30例中,车祸14例,坠落伤6例,摔伤5例,砸伤3例,其他2例。临床表现为:昏迷28例,神志清醒转为昏迷2例;瞳孔一侧散大15例,两侧散大15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9例;收缩压>165mmHg或舒张压>90mmHg11例,收缩压<83mmHg、舒张压<60mmHg2例。2急诊抢救护理对策2.1做好预诊工作,迅速组织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诊后,预诊护士立即检查患者神志、瞳孔,迅速将患者移至平车上,推入抢救间,同时呼叫值班医生、护士到抢救…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我们通过对 2 6例脑梗死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浅谈几点体会。1 作好入院评估新入院病人 ,责任护士安排病人卧床休息 ,给予常规护理后作病人评估 ,评估病人进食自理的能力、穿衣自理能力、入厕自理能力和所需要的帮助 ;病人的卫生状况 ,评估病人的偏瘫部位和程度 ,病人的痛、温、触觉功能 ,身体感觉障碍的部位和程度 ;有无损伤。观察病人的活动情况 ,语言能力 :包括读、写、理解能力和受教育程度 ;评估病人四肢无力的程度 ,移动和改变体位的能力 ,主动和被动活动的范围 ;评估病人的排尿习惯及排尿间隔时间 ,排便次数及规律 ;评估病人…  相似文献   

18.
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通过语言才能与病人沟通。酒依赖患者的心理问题较多,护士的语言技巧恰当,才能安慰病人,增加相互信任感,质疑解难,调动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笔者就自己的实践,谈几种与酒依赖患者语言沟通技巧。 一 礼貌性语言沟通,能使病人找回自尊 人与人之间交往应建立在相互平等、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护士与患者之  相似文献   

19.
提高护患沟通的能力降低护理风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临床上影响护患沟通的不利因素 1. 1 由于护理人员短缺导致病人护理时数减少护士工作量大节奏快,与病人的沟通时间少,达不到沟通的效果.快节奏、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使护士不能和病人建立一种治疗性的护患关系[1],这种情况下护士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护士与病人的关系也就成了传统的治疗与被治疗,护理与被护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1 查房 1.1 查房时间科室定为每周二大查房,由护士长或护士组长带领科室责任护士、行政班护士、主班护士共同检查护理存在的问题.护士长每天随主任查房,或责任护士分别查房,遇有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则随时组织人员进行解决.1.2 查房内容[1] 包括规章制度的执行,基础护理的落实,整体护理的运行,护理表格书写及疑难病人护理会诊情况.每次查房着重的解决1~2个问题,并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