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烦、躁有别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烦与躁常并称,如《内经·至真要大论》说:“少阳之复,大热将至,心热烦躁”。又说:“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脐下反动,呕逆躁烦。”或因之而以为“烦躁”、“躁烦”同义。如《中医词释,说:“躁烦,即烦躁。”实则“胸中热郁不安为烦,手足扰动不宁为躁。”烦、躁两者,有一定的区别。烦与躁虽多并见,亦可分见。成无己认为:“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笔者认为,烦躁是烦而兼躁,以烦为主;躁烦是以躁为主,躁而兼烦。欲明此义,当先知烦、躁之区别。在古籍中,于烦、躁  相似文献   

2.
烦躁是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贯穿伤寒六经病的始终,它常常随着疾病的减轻而消失,也往往因为病情的进展而加剧。烦躁的出现,虽不能全面反应六经病某一阶段的总趋向,但也能部份表现病变过程中的一般特点,有助于疾病的诊治。因此历代医家,对烦躁都曾进行过精微细致的观察,把烦与躁,烦躁和躁烦,反复权衡比较。清代吴谦等人编纂的《医宗金鉴》云:“烦躁者是先发烦而后渐至躁,躁烦是先发躁而后至烦”“躁烦者言自躁而烦,是阴邪外通也。烦躁  相似文献   

3.
烦躁【原文】伤寒烦躁,何以明之?烦为扰忧而烦,躁为愤躁之躁。合而言之,烦躁为热也。析而分之,烦也躁也,有阴阳之别焉。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之甚者。经有烦疼、烦满、烦渴、虚烦,皆以烦为热也。有不烦而燥者,为怫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盛格阳也。虽大躁欲于泥入中卧,但欲饮水不得入口者是也。所谓烦  相似文献   

4.
柴瑞震 《光明中医》2009,24(5):803-806
本文主要就《伤寒论》中"烦"、"烦躁"、"躁烦"、"躁"、"烦躁欲死"五个方面,讨论了烦躁证的辨证论治。在烦的辨证中,有反烦、复烦、发烦、心烦、微烦、大烦、暴烦、烦渴、烦逆、先烦、口燥烦、胸烦、郁郁微烦、小烦、虚烦、更烦、时自烦、疼烦、烦疼、烦热、燥烦实、舌上燥而烦、懊而烦、胸中满而烦、烦惊、心下满而烦、虽烦之别;在烦躁中,有温阳益阴、清泄郁热、急救回阳、重镇安神、清热生津、和胃攻下之治;在躁烦中,有小发其汗、泄热开结、与传经、亡阳之辨;在躁和烦躁欲死中,有清热泄火、回阳救逆之异。总之,"烦"、"躁"虽《伤寒论》中之一证,但治疗却非一途可已,必须参合具体脉证,详细分辨,方能无误。  相似文献   

5.
<正> 《伤寒杂病论》遣词用语颇费匠心,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细吟自有句句真言,字字珠玑之味。笔者不避浅陋,略谈学习心得如下:烦躁、躁烦不同烦者,心烦不安也;躁者,手足躁扰不宁也。仲景言烦躁者,多指由烦而致躁动不宁,以烦为主;躁烦者,多指由躁而致心烦不安,以躁为主。如同为不汗出和烦、躁,大青龙汤证是由于热郁于里,扰及心神故烦,由烦而致坐卧不宁,故日烦躁,而48条“当汗不汗,其人躁烦,”则是由于汗不得出,阳气怫郁在表,  相似文献   

6.
<正> 《伤寒论》六经中皆有烦躁症,其有关条文,三阳篇47条,三阴篇18条,共65条。但由于病性有虚实、程度有轻重、兼证有不同,故有微烦、暴烦、大烦、小烦、虚烦、疼烦、自烦、复烦、反烦、更烦、胸中烦、烦而惊、悸而烦、满而烦、躁扰、烦躁、不烦而躁等种种提法。足见仲景对烦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伤寒论》中对"烦"、"躁"的辨证论治为出发点,从心烦、先烦、爆烦、微烦、反烦等若干方面,对烦躁证进行分析。虽然"烦"、"躁"均属《伤寒论》中的一证,但是治疗路径多样化,应结合具体脉证、认真分辨,确保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烦和躁分别而论时,认识基本一致。“烦为心烦,症在胸中,或微或甚不易为他人发觉,为患者自觉症状。躁为躁扰,症在手足,病形在外,一目了然,为他觉体征”…。在病机上,烦而不躁者属热,躁而不烦者属寒。在程度上,大致认为烦轻躁重。然而烦与躁合在一起,“烦躁”与“躁烦”的认识则大相径庭。笔者试从《伤寒论》原文的角度分别讨论“烦躁”与“躁烦”的异同,为求比较,  相似文献   

9.
心胸郁闷,扰扰不安为烦;扬手掷足,扰动不宁为躁。因临床烦与躁多并见,故称烦躁。《金匮要略》中有十多篇提及烦躁。并有“烦满”、“烦咳”、“烦喘”、“烦乱”、“烦冤”等描述。烦躁虽多属热,亦有属寒者。现按见证之虚实,对其治法作初步探讨如下:一、虚证之烦躁治法:《金匮》中虚证见烦嗓者,有疟疾、虚劳、黄疸、失血、下利、脏  相似文献   

10.
烦躁,是指精神烦躁不安,情绪不宁,急躁易怒,行为躁动.烦与躁的概念实有不同,烦,是指自觉症状;躁,是指他觉症状,但二者往往有内在联系,过烦必致发生躁;躁必有烦.  相似文献   

11.
烦躁症首先见于《内经》至真要大论等篇,嗣后医圣仲景对其显有阐发,所著《伤寒论》中涉及烦躁的条文达84条,汤方32首,六经皆见。仔细分析,烦与躁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简明中医词典》载:”胸中郁热不宁为烦,手足扰动为躁,二者多并见,并称。“《伤寒论》中有烦,躁,躁烦,烦躁的不同描述,提示不同治法,对其辨证施治甚详,理明效宏,为后世治疗烦躁奠定了基础,为彰仲师心旨,笔者不揣浅陋,仅就个人认识,将其归纳为十六法,略作陈述,纰缪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2.
林秋良 《北京中医》2002,21(4):207-209
烦躁一症,历代医籍论述颇多,近年随心身疾病的增加,烦躁也较常见,举凡内伤、外感等病变皆可见之。一般认为:自觉心中烦闷不舒、情绪不安为烦,如医籍所载烦满、心烦、虚烦、微烦等多属之。若行为躁扰不宁、言语多而无绪为躁,如医籍所载躁扰、躁动、躁狂等多属之。因烦与躁常为并见,故多并称。……  相似文献   

13.
林秋良 《北京中医药》2002,21(4):207-209
烦躁一症,历代医籍论述颇多,近年随心身疾病的增加,烦躁也较常见,举凡内伤、外感等病变皆可见之。一般认为:自觉心中烦闷不舒、情绪不安为烦,如医籍所载烦满、心烦、虚烦、微烦等多属之。若行为躁扰不宁、言语多而无绪为躁,如医籍所载躁扰、躁动、躁狂等多属之。因烦与躁常为并见,故多并称。……  相似文献   

14.
烦躁两者,从证候分析之,烦为心胸烦热郁闷。甚则懊侬不眠,但神识清楚。为病人自觉证:躁则扬手掷足、躁扰不宁,神识多昏沉,为他觉证。就烦躁临床所反映的病势轻重而言,则烦为轻,而躁则重。  相似文献   

15.
烦是指情绪的烦闷,躁是指肢体不安,临床烦与躁常同时并见,因而称之为烦躁。既往常将烦躁作为一种病因或症状进行认识,而它同时又是一种心理紊乱的状态,是指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始终处于  相似文献   

16.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529-1530
烦躁始出于《内经》,烦指情绪烦闷,躁指肢体不安,烦与躁常同时并见,因此多烦躁并称。烦躁状态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患者常表现为心境不良,觉得事事不如意,不顺心,想发脾气,甚至出现焦躁不安,坐卧不宁。烦躁状态的持续存在往往会导致疾病复杂化,难以诊治。笔者意欲通过对烦躁状态的4则病案分析,尤其是对其脉诊的体会,总结烦躁状态病证的特点,以  相似文献   

17.
仲景书中“烦”多作郁闷解,如心烦、胸烦、虚烦、微烦、小烦等皆是。如烦躁连用,则可解为胸中郁闷而躁扰不宁。《中国医学大辞典》“烦躁”条云:“心中不安宁也,蕴于内者为烦,形于外者曰躁”。可以这样说,“烦”大部分是自觉症状,而“躁”则是他觉症状。《说文·页部》:“烦,热头痛也”。此项本义早已消失。《书·说命》:“礼烦则乱”。烦,不简也。不简,有“多”义和“甚”义,后又延伸成“剧”。烦,有时与“繁”通用。如  相似文献   

18.
烦躁,是《伤寒论》中重要症状之一,历代注家多有阐述,近时医家亦有专论。然笔者以为,从仲景对此症的辨证思维而言,仍有在理论及证治上进一步探讨之必要。烦躁,是烦与躁的合称。烦,是一种自觉症,自觉心中扰乱不安、郁闷懊(忄农)。躁,  相似文献   

19.
<正> 少阴寒化证是人体心肾阳虚的危重病证,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人体阳气外脱而死亡。在病人阳脱死亡之前的整个少阴寒化证发展阶段中都会出现神志方面的症状:“烦躁”。在《伤寒论》少阴寒化证中许多条文都提到了这个重要证状,而提法各异。如282条的“心烦,但欲寐”、287条的“虽烦”、289条的“时自烦”、296条的“躁烦”、298条的“不烦而躁”、300条的“不烦”和“复烦躁”。上述所论及的烦躁都属广义的烦躁证(指精神甚至神志方面的改变)。然  相似文献   

20.
烦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以其症状而言,心胸中热而不安为“烦”,手足躁扰不宁叫“躁”,因其临床常同时出现而并称烦躁。烦躁一症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内伤外感的差别,就虚证烦躁而论,亦可分为阴虚、阳虚两端。阳虚烦躁临床较为少见,且往往一般镇静药物难以取效。倘若辨证准确,及时投以温阳补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