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鑫  吕超  罗政  刘俊 《中国内镜杂志》2023,29(10):12-20
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联合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3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Endo-TLIF组(32例)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和临床疗效。结果 Endo-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TLIF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TLIF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TLIF组(P < 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低于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出院时,Endo-TLIF组腰痛VAS明显低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腿痛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Endo-TLIF组JOA评分高于TLIF组,ODI低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时,两组各时间点JOA评分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传统TLIF和Endo-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两者近期临床疗效相当,Endo-TLIF具有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压式扩孔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TED)治疗伴高髂嵴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9年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伴高髂嵴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在PTED中应用下压式扩孔技术治疗。记录患者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建立工作通道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和腿痛缓急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1.11%;透视次数5~18次,平均(13.36±4.77)次;建立工作通道时间15~28 min,平均(20.36±6.17)min;手术总时间50~98 min,平均(75.39±19.68)min。患者术后腰痛及腿痛较术前明显好转,腰椎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 < 0.05)。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56%。结论 下压式扩孔技术应用于PTED,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射线暴露少和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于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沈阳市骨科医院40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手术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于3周内手术,n = 24)和对照组(超过3周手术,n = 16)。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差异(P > 0.05);两组患者术前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术前VA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于3周内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有利于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1.94 μm铥激光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BP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行经尿道1.94 μm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对照组6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问卷表-5(IIEF-5)、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MFR Qmax)、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男性性健康调查问卷-射精功能障碍评分(MSHQ-EjD)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等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分别为(7.24±2.65)和(7.10±3.4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PVR、MFR Qmax和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IIEF-5评分分别为(14.27±2.84)和(15.88±3.0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与术前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HADS焦虑评分(HADS-A)分别为(7.47±3.12)和(7.61±3.15)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MSHQ-EjD评分和HADS抑郁评分(HADS-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尿道1.94 μm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TUPKP均能明显改善BPH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不畅等下尿路症状,但1.94 μm铥激光具有更高效和对性功能影响更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经口腔前庭与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6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以2017年2月-2020年6月在该院接受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33例作为经乳晕组,以同期接受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36例作为经口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HI)、吞咽障碍评分量表(SIS)评估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嗓音和吞咽功能变化,手术前后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 QLQ-C30)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口腔组手术时间较经乳晕组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瘢痕长度明显少于经乳晕组(P < 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 < 0.05),但术后经口腔组VAS评分较经乳晕组低(P < 0.05)。与同组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VHI评分、SI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但术后两组患者VHI评分、S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降低,且经口腔组明显低于经乳晕组,两组患者术后EORTC QLQ-C30评分明显增高,且经口腔组明显高于经乳晕组(P < 0.05)。经口腔组并发症发生率较经乳晕组略低,且两组患者中双侧切除者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单侧切除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相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无瘢痕,更利于维持患者术后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生活质量,且后者手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缝合术(Delorme手术)治疗Ⅱ度和Ⅲ度直肠脱垂(R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该院接受诊治的82例Ⅱ度和Ⅲ度R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 = 41)与B组(n = 41)。A组行PPH联合Delorme手术,B组行传统PPH。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肛管功能、排便情况和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 < 0.05);术后3和7 d,A组VAS明显低于B组(P <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90 d直肠黏膜感觉阈值明显升高(P < 0.05),肛管功能长度明显缩短(P < 0.05),且A组直肠黏膜感觉阈值明显高于B组,肛管功能长度明显短于B组;A组术后1个月的控便能力评分明显低于B组,排便时间明显短于B组,排便次数明显少于B组(P < 0.05);A组术后1个月排尿不正常、发热、排便困难和吻合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 < 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PPH,采用PPH联合Delorme手术治疗Ⅱ度和Ⅲ度RP,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肛管功能,增强患者控便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压神经根DTI相关参数的变化,及其与基于临床症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的相关性。方法 25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为单侧神经根受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患者术前均接受DTI扫描和ODI与VAS评分,ODI、VAS用于评价患者受压神经根对应的特征性下肢疼痛区域。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侧与健侧神经根FA值分别为0.26±0.05、0.36±0.05,ADC值分别为(1.69±0.32)×10-3 mm2/s、(1.56±0.21)×10-3 mm2/s;患侧FA值与ODI (r=-0.88,P < 0.01)及VAS评分(r=-0.66,P < 0.01)呈负相关,ADC值与ODI (r=0.30,P=0.15)及VAS评分(r=0.36,P=0.08)无相关关系。结论 DTI的FA值可能是量化神经根结构改变的重要参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结构的损伤可能是产生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与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行LC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手术过程中,对照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镇痛评分、镇静评分、氧化应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切胆时(T2),两组患者HR和MA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T1)(P < 0.05),观察组HR和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气管拔管时(T3),对照组HR和MAP水平明显高于T1时点(P < 0.05),观察组HR和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6 h(T5)和12 h(T6),两组患者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1 h(T4)(P < 0.05);T4、T5和T6时点,观察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数字分级评分(NRS)的动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T5时点,两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明显高于T1时点(P < 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明显低于T1时点(P < 0.05),且观察组SOD和T-AO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48)。结论 在酮咯酸氨丁三醇基础上辅以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有助于提高镇痛镇静效果,纠正LC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紊乱,控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对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其中,56例行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Outerbridge分级为Ⅲ级或Ⅳ级),44例行分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Outerbridge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6和12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和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4%,与对照组的88.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和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不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OKS和WOMAC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 0.05);观察组治疗后WOMAC和OKS评分较对照组低(P < 0.05);两组患者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同期与分期行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治疗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当,但同期膝关节镜检 + 单踝关节置换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血清瘦素变化与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于该院住院并接受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体重指数(BMI) = 24 kg/m2为标准,分为超重组(BMI ≥ 24 kg/m2,n = 21)和正常体重组(BMI < 24 kg/m2,n = 2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前后及术后药物干预后血清瘦素水平、手术前后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术前:超重组TAG和LDL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超重组TAG和LDL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术前HDL、TC、TAG和LDL等血脂水平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6个月,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期间,超重组结石复发1例,正常体重组无结石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清瘦素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明显降低,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6个月亦无明显增高,术后结石复发病例少,血清瘦素可能作为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检测指标,对于术后结石复发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自体腓骨长肌腱(PLT)与腘绳肌腱(HT)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市中医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30例,20例行自体PLT重建前交叉韧带(PLT组),36例行HT重建前交叉韧带(HT组)。在术前及术后6和12个月,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合并半月板损伤、受伤时间、体重指数(BMI)等进行分析,并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HT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均较PLT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6和12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术后6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自体PLT重建前交叉韧带较HT重建前交叉韧带用时少、创伤小、更加美观,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疗效确切,可作为移植物替代HT行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高龄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高龄患者78例,均采用LC联合ERCP和EST进行治疗。39例年龄≥80岁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为高龄组,39例年龄 < 80岁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为非高龄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手术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和直接胆红素(DBIL)]、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WBC)]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高龄组结石清除率为97.44%,与非高龄组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龄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不同时点VAS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BIL、GPT、ALP和DBIL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两组患者CRP、IL-10、WBC和TNF-α较术前升高,术后3 d,CRP、IL-10、WBC和TNF-α低于术后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和3 d,两组间CRP、IL-10、WBC和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4/39),与非高龄组的5.13%(2/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LC联合ERCP和EST治疗≥80岁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清除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不会损伤肝功能,炎症反应轻微,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局部麻醉(LA)与硬膜外麻醉(EA)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从建库起至2022年3月,关于比较LA和EA用于PTE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回顾性研究,录入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篇文献,共1 61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EA组术中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A组,麻醉满意率明显高于LA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腿部疼痛VAS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PTED中,EA与LA同样安全,且术中镇痛效果优于LA,可作为一种可靠的麻醉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磊  王建  陈龙  王琛 《中国内镜杂志》2021,27(12):61-6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肝转移瘤应用于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可切除胃癌肝转移需行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免疫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 < 0.05),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P < 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降低(P < 0.05),观察组血清AFP、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 < 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低于对照组41.94%(P < 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胃癌肝转移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明显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耳风险指数(MERI)对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4月于该院耳鼻喉科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行纯音测听检测气骨导间距(A-B gap),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组(A-B gap > 20 dB HL,n = 77)和预后不佳组(A-B gap ≤ 20 dB HL,n = 35)。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相关临床资料,并计算MERI得分情况。采用汉化版苏黎世慢性中耳炎量表(ZCMEI-21Chn)进行生活质量随访,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预后较好组与预后不佳组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病变部位、术前气导听阈和术前骨导听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咽鼓管情况、鼓室黏膜情况和MER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咽鼓管不通、鼓室黏膜病变和MERI评分较高,是慢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6个月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结果显示,MERI预测慢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6个月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3,约登指数为0.561,最佳截断值为7分,灵敏度为73.17%,特异度为82.93%。MERI ≤ 7分组和MERI > 7分组术前ZCMEI-21Chn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ERI ≤ 7分组,术后6个月ZCMEI-21Chn总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MERI > 7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ERI评分较低的慢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6个月预后较好,且生活质量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该院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 = 53)和治疗组(n = 53),治疗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常规组接受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效果、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 < 0.05)。术后3 d,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 < 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 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结石复发率,还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组联合鼻内镜治疗鼻骨骨折合并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7例鼻骨骨折合并畸形的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联合组实施MSCT曲面重组联合鼻内镜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鼻外形、鼻通气功能和嗅觉障碍评分、手术前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鼻腔容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术后鼻外形和嗅觉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鼻总呼气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术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鼻腔容积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SCT曲面重组联合鼻内镜治疗鼻骨骨折合并畸形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1 15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阴道残端裂开的高危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阴道残端裂开8例,发生率为0.7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血红蛋白值、阴道残端缝合方式及术后首次性生活时间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相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血红蛋白值 < 90 g/L和术后首次性生活时间距离手术 < 3个月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术前纠正血红蛋白 ≥ 90 g/L和术后首次性生活时间距离手术 ≥ 3个月可以减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与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因子宫前壁单发肌瘤住院行经阴道自然腔道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23例(观察组)、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44例(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情况[数字评分法(NR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峰值体温和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52±4.17)h较对照组(32.72±3.06)h短(P < 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NRS疼痛评分(2.65±0.98)分低于对照组(4.50±1.00)分(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峰值体温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V-NOTES用于子宫前壁单发肌瘤切除是可行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疼痛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周脂肪梅奥粘连概率(MAP)评分对T1期肾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指导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切除术式进行分组。其中,A组行经腹腔开腹部分肾切除术(OPN)(n = 49)、B组行腹腔镜部分肾切除术(LPN)(n = 67)、C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ORN)(n = 33)、D组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n = 51)。按照MAP评分标准将各组进行亚分组:MAP低度组(0~1分)、MAP中度组(2~3分)和MAP高度组(4~5分)。分析MAP评分系统与肾切除术式的关系,并评估围术期不同术式组MAP评分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C组患者中,MAP低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AP低度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中度组和高度组,中度组低于高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和D组患者中,MAP低度组手术时间短于中度组和重度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中度组和重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且中度组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和D组影像学MAP评分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呈正相关(P < 0.05)。结论 MAP评分可有效指导T1期肾癌切除术式的选择,MAP评分低度和中度患者可选择腹腔镜手术,MAP评分高度患者可选择开放性手术,且MAP评分可用于评估LPN及LRN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