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每例受试者分别测量溶栓前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各导联QT间期,各个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其中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之差即为QTd。结果 死亡组溶栓前QTd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AMI患者QTd的增加与室颤关系密切,QTd越大,室颤发生宰越高。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是近期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45例AMI每例受试者分别测量溶栓前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各导联QT间期,各个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之差即为QTd。结果死亡组9例溶栓前QTd为(88·4±16·8)ms;存活组36例,溶栓前QTd为(56·1±14·1)ms,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QTd的时间与室颤关系密切,QTd越长,室颤发生率越高,且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与QT离散度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与QT离散度(QTd)之间的关系。方法55例AMI每例受试者分别测量溶栓前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各导联QT间期,各个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之差即为QTd。结果死亡组9例,溶栓前QTd为(88.4±16.8)ms;存活组45例,溶检前QTd为(56.1±14.1)m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QTd的时间与室颤关系十分密切,QTd越长,室颤发生率越高,且提示预后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再通后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128例AMI静脉溶栓再通患者,按血糖水平分成Ⅰ.Ⅱ、Ⅲ组,Ⅰ组〈7.8mmol/L;.7.8mmol/L≤Ⅱ组〈11.1mmol/L;Ⅲ组≥11.1mmol/L;分别测量3组静脉溶栓成功后不同时间QTd。结果:溶栓成功后1-2h,三组间QTd无差别(P〉0.05)。溶栓成功后8~12h、24~32h,Ⅰ组与Ⅱ组间比较,QTd无明显差别(P〉0.05);但与Ⅲ组比较,Ⅰ、Ⅱ组QTd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血糖是影响AMI静脉溶栓再通后QTd的重要因素,血糖水平越高,溶栓再通后QTd缩短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4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的QT离散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QT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事件组的QT离散度大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心脏事件组(P<0.05)。结论QT离散度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生心脏事件的一项无创伤而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45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Td,并对比观察心肌梗死患者1周内发生或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QTd.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为(73±18)ms,对照组为(28±1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QTd分别为(93±13)、(52±1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QTd的增大是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8.
江晖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9,13(2):184-185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了58例AMI患者的QTd及QTcd,其中存活组48例,住院死亡组10例。AMI组QTd及QTc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AMI死亡组QTd及QTcd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死亡组以室颤为主。AMI患者QTd、QTcd的延长对室性心律失常及预后的预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QT间期的差异—QT离散度(QTd) ,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心肌梗死后QTd发生改变 ,QTd增大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因素[1] 。本文对 10 8例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QTd和QTcd对AMI预后的影响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993年 6月— 1999年 6月确诊的AMI患者 10 8例 ,其中男 71例 ,女 37例 ,年龄 34~ 88岁 ,平均 (6 3 .7± 9.6 )岁。诊断根据WHO标准。所有病例均无电解质紊乱 ,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梗死部位 :前壁 2 9例 ,广泛前壁 43例 … 相似文献
10.
近来研究已发现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 QT离散度(QTd)与校正的 QT间期离散度 (QTcd)延长。本文观察一组老年 AMI患者 QTd、QTcd的变化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对象 本院 1992年 2月至 1997年 12月间治疗 AMI40例 ,男 32例 ,女 8例 ,年龄 6 5~ 79岁 ,平均 (6 9.4± 3.7)岁 ,AMI符合 WHO诊断标准 ,无房颤 ,无电解质、酸碱失衡 ,无束支传导阻滞 ,无脑血管病 ,未按装心脏起搏器 ,未服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 ,肝肾功能正常。其中前壁、侧壁梗死15例 ,下壁 11例 ,前 (侧 )壁加下 (后 )壁 14例。合并高血压2 6例 ,糖尿病 7… 相似文献
11.
QTd增加系心室肌复极不均匀的表现 ,最大的QT值存在于病变区域 ,这种区域性复极化不均匀 ,极易产生折返激动 ,引起心律失常 ,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 ,研究表明 ,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与QTd的增加密切相关[1] 。本文旨在探讨AMI起病时QT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AMI组 为 1993年 3月— 1999年 5月我院AMI的住院病例 ,共 12 0例 ,其中男 94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5 8.3± 2 4.9)岁 ,AMI的诊断按WTO标准 ,并排除电解质紊乱 ,药物影响及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正常对照组 :5 8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支架植入术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对确诊的5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入院 7~ 14天后行PTCA +支架植入术 ,使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 ,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第 4天心电图QT离散度。结果 PTCA +支架植入术成功后患者心电图的QT离散度明显减小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 +支架植入术后 ,闭塞或严重狭窄的相关冠状动脉血运获得重建 ,使心肌细胞得到再灌注 ,缺血心肌血供改善 ,QT离散度减小 ,能有效避免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QT离散度 (QTd)与猝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索其变化的规律性 ,我们对 5 6例AMI患者QT离散度进行了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住院治疗的AMI患者 ,选择发病 6h之内的 5 6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组 )。全部患者均符合WHO关于AMI诊断标准。其中男 4 2例 ,女 14例 ,年龄 39~ 72岁 ,平均 5 2 .6岁。全部患者皆无电解质紊乱 ,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5 6例AMI患者 2 4h之内猝死 5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及倍他乐克对其影响。方法 入选 5 0例AMI患者 ,应用倍他乐克 4周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间用心率正后的QT离散度(QTcd)、AMI伴与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间 ,倍他乐克治疗前后QTcd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AMI患者QTcd可增加 ,倍他乐克可显著缩小QT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比观察51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的QT离散度的变化,并对急性心肌梗死组12例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与未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比较.结果 急性心梗死组QTd、QT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生室颤患者QTd及QTcd明显大于无室颤组患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显著增高,QT离散度的延长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十年前人们就发现QT间期存在导联间的差异,但一直被认为是记录伪差所致未予重视.1985年Campbell等发现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因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这个概念.然而直到1990年才由Day等首先证实QT离散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QT离散度的变化进行临床分析,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健康查体者80例为对照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量QT间期,每例测量不少于9个导联,胸导联不少于3个导联。结果:研究组146例入院首次测出QTcd与对照组80例QTcd分别为(103.82±43.00)ms和(34.00±14.00)ms,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组早期QTcd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QTcd≥100 ms与QTcd<100 ms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Tc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明臣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1):48-48
QT离散度(QTd)就是不同部位心肌复极时间存在的差异在体表心电图上的反应。QTd延长可见于许多病理情况,如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等。本文分析了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对近期预后的的影响。以期为AMI的治疗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12导联心电图中,QT离散度的不同可反映阶段性心肌复极差异程度。急性心肌梗死后QTd明显延长,与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相关。本文通过对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的观察,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QTd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