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孤独症患儿家庭与正常儿童家庭的父母心理健康状态和家庭功能,评估孤独症患儿对家庭造成的应激冲击,并在个体和家庭整体2个层面为孤独症患儿家庭的心理干预提出建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功能量表(FAD)对76名孤独症患儿家长和125名正常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父母SCL-90的得分与正常父母相比,在强迫症状(t=2.106,P〈0.05)、抑郁(t=3.069,P〈0.01)、精神病性因子分(t=2.069,P〈0.05)以及阳性项目数上存在显著差异(t=2.439,P〈0.05)。两组家长的FAD得分,在情感介入(t=2.134,P〈0.05)、情感反应因子(t=3.453,P〈0.01)和总的功能(t=2.848,P〈0.01)上差异明显。结论孤独症患儿家庭的应激状况受到严重负面影响;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家庭功能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庆市儿童血铅水平,儿童血铅检测的结果分析。方法采用MG2型血液铅铬分析仪检测515例0-12岁儿童血铅水平,对4个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60.63±12.85)μg/L,男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9.45±11.63)μg/L,女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5.81±5.87)μg/L;其中血铅水平≥100μg/L者72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3.9%。其中男童45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4.41%。女童27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3.41%。儿童血铅水平均值、铅中毒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男女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庆市0~12岁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童铅中毒发生率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3.
应用金属硫蛋白治疗儿童铅中毒致腹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T)治疗儿童铅中毒致腹痛的效果.方法 应用金属硫蛋白制剂对58名以腹痛为主诉的轻、中度铅中毒患儿进行治疗观察,以服用MT后血铅<100μg/L,腹痛症状消失作为临床治愈标准进行观察.结果 服用MT 2~3个月效果较显著,未见不良反应.随着血铅水平的下降,腹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患儿腹痛症状消失与服用时间长短无关联关系(χ^2=3.65,P>0.05).结论 应用MT治疗儿童铅中毒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新型预防和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产妇母乳含量与母血、脐血铅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南京地区170例产妇抽取母乳与母血、脐血中铅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母血铅含量为14.87-121μg/L,均值为69μg/L;铅含量为15.42-114.32均值为48.74;母乳铅含量为12.42-99.36μg/L,均值为50.23μg/L。母血铅/脐血铅含量呈正相关(r=0.398,P〈0.05);母血铅/初乳铅含量呈正相关(r=0.571,P〈0.01);乳铅/脐血铅含量呈正相关(r=0.489,P〈0.05)。结论脐血铅含量呈正相关,血铅可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母血铅含量与脐血铅水平及母乳铅水平受母血铅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7~17岁儿童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并探讨血清铁、血清锌和血铅含量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对济宁市744名7~17岁青少年儿童,空腹采集静脉血5ml,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生长激素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铁含量,电位溶出法测定血清锌和全血中铅的含量。结果男、女童生长激素分泌的突增年龄分别为11岁和9岁;9~10岁年龄段女童分泌量显著高于男童,12岁以后男童分泌水平反超女童;随着血清铁含量的增加,生长激素分泌量呈逐渐增大趋势,低、中、高3个血清铁含量组生长激素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8,P〈0.05);锌充足组生长激素分泌量高于缺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8,P〈0.01);随着血铅含量增加,生长激素分泌水平逐渐降低,经方差分析显示:相对安全组、超标组和高铅组生长激素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8,P〈0.05)。结论女童生长激素分泌的突增期早于男童;血清中铁、锌含量的增加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血铅的增加则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及胰岛素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12岁肥胖儿童进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瘦素(leptin,Lp)、可溶性瘦素受体(soluble leptin receptor,sLR)及胰岛素(Insulin,INS)的水平测定,与48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对照比较。其中,血清Lp、INS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sL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s-CRP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结果肥胖儿童组血清hs-CRP、Lp、INS水平及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sL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儿童血清hs-CRP水平与Lp、INS、BMI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性(r=0.575,P〈0.01;r=0.504,P〈0.01;r=0.685,P〈0.01),与sLR呈显著性负相关性(r=-0.339,P〈0.01);Lp与INS、BMI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性(r=0.352,P〈0.01;r=0.503,P〈0.01),与sLR呈显著性负相关性(r=-0.467,P〈0.01),sLR与BMI呈显著性负相关性(r=-0.398,P〈0.01)。结论肥胖儿童已存在炎症状态的改变及瘦素、胰岛素抵抗,且三方面密切相关。对这些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儿童肥胖状态的监控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梁荣伟 《医学信息》2007,20(10):1810-1812
目的探讨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力蜚能治疗组和硫酸亚铁治疗组,前者给予力蜚能治疗;后者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力蜚能治疗组的血清铁(SI)水平明显高于硫酸亚铁治疗组(P〈0.01);力蜚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硫酸亚铁治疗组(P〈0.05),且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力蜚能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硫酸亚铁,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了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儿血清瘦素(leptin)、神经肽Y(NPY)和脂联素(ADP)的含量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女性小儿单纯肥胖症患者进行了血清leptin、NPY和AD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女性小儿作比较。结果: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leptin、NP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女童组(P〈0.01),而ADP水平则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女童组(P〈0.01),且血清leptin水平与NPY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6014,P〈0.01),与ADP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r=-0.4786,P〈0.01)。结论:检测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儿血清leptin、NPY和AD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指导临床实践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小儿血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活性,用以筛查或辅助诊断因钙营养不良引起的骨钙化障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骨病。分析年龄、性别、喂养方式对小儿BAP活性的影响,从而为防治儿童营养性佝偻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试剂盒,采末梢血进行测定。并比较年龄、性别、喂养方式对小儿BAP活性的影响。结果 390例中BALP〈200U/L者102例,占26.2%;200~250 U/L者148例,占37.9%;〉250 U/L者140例,占35.9%。年龄越小,临界水平和阳性百分率越高。但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3月~一组与2岁~一组BALP检测结果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2岁~一组与4~5岁一组BALP检测结果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月~组与4~5岁一组BALP检测结果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01)。母乳、人工、混合3种不同喂养方式统计学上比较BALP有显著性差异(χ2=22.74,P〈0.01)。结论年龄、喂养方式对婴幼儿BAP活性有影响。小儿BAP检测可作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小儿骨钙化障碍或代谢性疾病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瘦素与儿童营养不良的关系,用R IA法检测50例营养不良儿童和50名正常儿童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组瘦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体重指数值呈正相关(r=0.650,P〈0.05),与血清白蛋白值呈正相关(r=0.740,P〈0.05),而且在营养不良组中,女性患儿血清瘦素水平高于男性患儿。营养不良儿童血清瘦素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这提示瘦素参与儿童机体营养状态的调节,血清瘦素水平与儿童营养不良的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儿童营养不良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瘦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91例高血压患者及67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瘦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 ①同组内女性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P<0.01);高血压组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女性(P<0.01);高血压组男性瘦素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P<0.05).②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PRA、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AngⅡ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MI和AL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③直线相关统计分析显示,高血压组患者血清瘦素的升高与PRA、AngⅡ、BMI和SBP呈正相关(PRA:r =0.52,P<0.01;AngⅡ:r=0.43,P<0.01;BMI:r =0.55,P<0.01;SBP:r=0.33,P<0.05),而与ALD和DBP无相关性;对照组瘦素仅与BMI呈高度正相关(r=0.54,P<0.01),其它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对血压的影响与性别有关,高血压患者存在瘦素抵抗,瘦素可通过影响RAAS的活性使血压升高,主要为收缩压(SBP)的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HAS)及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收集临床确诊CHD、OSAHS、CHD+OSAHS患者各30例,分别为CHD组、OSAHS组和CHD+OSAHS组。平行检测各组血清Hcy水平及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平均SaO2,比较各组Hcy水平的差异以及Hcy水平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并与3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1)血清Hcy水平:三病例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HD+OSAHS组明显高于CHD组和OSAHS组(P0.01),CHD组与OSA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血清Hcy水平与AHI呈正相关(r=0.64,P0.01),与夜间平均SaO2和夜间最低SaO2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4、-0.65,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与OSAHS患者SaO2减低有关,可能有利于CHD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来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植物神经病(AD)的疗效,从而优选出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治疗尿毒症AD的血液净化方式。方法:将长期血液透析的115例患者,包括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组51例(A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30例(B组),血液透析+灌流治疗组22例(C组),腹膜透析治疗组12例(D组),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行SSR检测,并检测同期的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这四种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AD的疗效。结果:此115例患者仅有1例PTH在正常水平,占0.9%,余114例(99.1%)皆异常且PTH水平与SSR的各检测值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A组治疗前后血磷、PTH、SSR上、下肢起始潜伏期(OL)及峰-峰波幅值(Amp)无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前后血磷无明显改变(P〉0.05),PT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SSR上、下肢OL明显缩短(P〈0.01),SSR上、下肢峰-峰波幅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C组和D组治疗后血磷、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SSR上下肢OL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上下肢峰-峰波幅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经两两比较得出:经治疗C组和D组血磷、PTH下降程度较A组、B组明显(P〈0.01),其中C组、D组两组间血磷、PTH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PTH下降程度较A组明显(P〈0.01);C组、D组SSR上、下肢OL的缩短程度及峰-峰波幅值的增高程度较B组、A组明显(P〈0.91),B组SSR上、下肢OL的缩短程度及峰-峰波幅值的增高程度较A组明显(P〈0.01),其中C组、D组两组间上、下肢OL的缩短程度及峰-峰波幅值的增高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灌流、腹膜透析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对尿毒症AD的治疗疗效显著;血液透析滤过可部分清除中大分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讨胎儿生长受限脐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提出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正常足月妊娠30例和足月妊娠FGR30例脐血及母体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P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FGR组脐血以及母体中T4、FT4显著下降(P〈0.01),TSH明显升高(P〈0.01)。结论低甲状腺素水平可能是FGR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精子蛋白17抗体(Sp17Ab)、抗顶体蛋白酶抗体(AcrAb)在男性不育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对12例不明原因不育患者,20例其它原因引起不育的患者及25名正常的生育者的血浆中AcrAb、Sp17Ab进行检测并分析不明原因不育患者血浆中AcrAb和Sp17Ab的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1)血浆AcrAb水平:不明原因不育患者血浆中顶体蛋白酶抗体(4.15±1.1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9±0.51)μg/L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不育(1.56±0.4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其它原因引起的不育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Sp17Ab水平:不明原因不育患者血浆中精子蛋白17抗体(8.34±1.8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4.17±1.07)μg/L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育(4.10±0.95)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其它原因引起的不育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血浆中顶体蛋白酶抗体与精子蛋白17抗体水平无相关性(r=0.125,P0.05)。结论血浆中顶体蛋白酶抗体、精子蛋白17抗体水平变化与不明原因不育患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厌食症与血硒、血锌关系。方法2006年9月~2007年7月门诊就诊,年龄1~7岁的50例厌食症儿童及50例健康儿童,采用终点法测血锌、血钙、血镁、血铁,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血硒,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使用SPPS11.0统计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厌食症儿童的血硒、血锌水平低于健康儿童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钙、镁、铁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厌食症儿童与血清硒、锌含量密切相关,低血硒更易诱发儿童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17.
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的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78例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匹多莫德颗粒剂口服。观察住院期间、2个月内、6个月内的反复、复发率及测定治疗前、治疗2个月时血CD3+、CD4+、CD8+、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HSP患儿治疗前血CD3+、CD4+、IL-2、IFN-γ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CD8+细胞水平各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血CD3+、CD4+、IL-2、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的反复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个月及6个月内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降低HSP患儿的复发率,可能与其对HSP患儿T细胞功能的调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呼吸系统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呼吸系统性疾病和正常健康人体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通过检测数据分析其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变化。结果:①肺结核组、肺炎组和肺癌组的CD3^+、CD3^+CD4^+及T4/T8比值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变化(P〈0.01),而CD3^+CD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变化(P〈0.01);②肺结核组、肺炎组与肺癌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CD3^+、CD3^+CD4^+及T4/T8比值水平均明显高于肺癌组,差异均有极显著变化(P〈0.01),而CD3^+CD8^+水平明显低于肺癌组,差异有极显著变化(P〈0.01);③肺结核组与肺炎组比较:CD3^+、CD3^+CD4^+、CD3^+CD8^+及T4/T8比值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参与了呼吸系统性疾病(肺结核、肺炎和肺癌)的病理过程,在其呼吸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监测呼吸系统性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对肺结核和肺炎患者的疗效作出评估和免疫增强提供理论依据,对肺癌患者的辅助免疫治疗支持参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疑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DPD)患者功能性经颅多普勒超声(fTCD)检测参数的差别,为AD和DPD的鉴别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对可疑的AD、DPD患者及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阅读刺激和图像刺激后记录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计算相对血流速度(rCBFv)来反映受试者的反应性,并比较各组差异,以期得出AD患者和DPD患者功能性TCD参数的特征和神经血管偶联作用.结果:阅读和图像刺激时,AD组、DPD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血流速度(Vm)、rCBFv均小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大于对照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组与DPD组比较,阅读和图像时AD组MCA的Vm、rCBFv小于DPD组,且图像刺激时的变化大于阅读刺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患者和DPD患者功能性TCD检测参数不同,fTCD可作为对两者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具有易行、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38例生长发育正常的IM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6、IL-8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6例同龄健康儿童组比较。结果急性期IM患儿血清IL-6、IL-8、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1),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1),恢复期患儿血清CD4升高,IL-6、IL-8、CD3、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比值仍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于急性期(P〈0.01)。结论 EB病毒感染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IM发病的关键,为IM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