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绍武 《临床医学》2009,29(8):48-4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经1次手法复位治疗后,32例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成功率为80%,其中病程在1周内的19例患者有16例症状消失。3例经2次、2例经3次、1例经4次治疗后症状消失,总治疗成功率为95%,2例无效。随访至今。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药物辅助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BPPV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仅予以Epley手法复位,观察组给予Epley手法复位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周,比较2组复位成功率,复位后不适症状群的发生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复位成功率分别为93.75%(60/64)和93.18%(59/64),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观察组复位后分别有29例和28例出现头昏等复位后不适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位后不适的恢复时间为(4.96±2.06)d,短于对照组的(6.79±2.69)d(P<0.05)。结论:Epley手法复位治疗BPPV有效,配合药物治疗可缩短复位后不适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黄静辉  余怀生 《中国康复》2009,24(6):399-399
目的:观察耳石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PC-BPPV患者26例,分为A、B2组,均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治疗,B组加用Semont管石解脱法。结果:治疗1~3次后,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93.8%与80.0%,P<0.05)。结论:联合2种手法复位治疗PC-BPPV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的疗效.方法: 单侧PC-BPPV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倍他司汀组61例、改良Epley复位法组63例及联合组62例.倍他司汀组给予倍他司汀每次6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改良Epley复位法组在就诊当日视患者耐受程度及病情缓解情况给予改良Epley手法复位1~3次.联合组的手法复位同改良Epley复位法组,在此基础加服倍他司汀,用法同倍他司汀组.比较3组治疗第3、7、30日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治疗第30日有效病例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复发率.结果: 改良Epley复位法组及联合组在第3、7日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倍他司汀组(均为P﹤0.01),联合组治疗第3日的疗效优于另2组,但3组第30日的疗效相当.倍他司汀组和联合组在第6个月时复发率均低于改良Epley复位法组(P﹤0.05),但3组第12个月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起效快、短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青年颈源性头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3-06/2004-05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就诊的青年颈源性头痛患者75例,均知情同意。根据头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跨度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分别为43,7和25例。术者应用单拇指触诊法确定棘突的偏歪情况,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若1次手法未愈,可以做第2次或第3次手法,正骨手法一般1周一两次,治疗1~4周,每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疗效评价: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为有效,头痛程度减轻为好转,头痛症状无变化为无效。第5周患者均进行复诊。结果75例青年颈源性头痛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75例患者中多数患者经一两次手法治疗后头痛症状完全消失。第5周复诊时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慢性组有效率为76%,急性组和亚急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慢性组(P<0.05)。结论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青年颈源性头痛的干预效果令人满意,其中对于头痛发作次数少、时间跨度短患者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60例门诊经胃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80例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2次;B组80例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后8周临床症状(烧心、胸痛、反酸)改善情况;8周后内镜下愈合率.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A组在症状消失率、总有效率以及内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是治疗轻、中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阚升律  田娟  方瑞忠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3):1757-1758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10mg口服,每晚1次,肠溶阿斯匹林25mg/次,3次/d,10d为1疗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情况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较对照组快,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头痛显效快、有效率高、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将203例确诊或疑诊的BPPV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99例(其中确诊BPPV患者69例)和耳石手法复位组(CRP组,其中确诊BPPV患者73例)分别给予银杏达莫治疗(20 mL,iv,每天1次)和手法复位治疗,共14 d。于治疗第1、3、7、14天评定2组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CRP组各评定时间点疗效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01);疑诊病例首次复位疗效与药物组无明显差异,但多次复位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01);CRP组疑诊病例首次复位疗效差于确诊病例,但多次复位疗效与确诊病例无明显差异。结论:手法复位治疗BPPV有确切疗效,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颗粒复位手法(PRM)中的体位限制在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作用。方法:将后半规管 BPPV 患者随机分成2组,复位组33例给予 PRM 治疗加体位限制;对照组32例仅给予体位限制治疗。结果:治疗后第4天复位组和 对照组的成功率分别为75. 8%(25/33) 和15. 6%(5/32) ,两者差异显著(x~2=21. 28,P<0. 005) ;治疗后第7天两者的成功率分别为 87. 9%(29/33) 和28. 1%(9/32) ,具有显著差异(x~2=21. 49,P<0. 005) 。结论:PRM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体位限制治疗,凡后半规管 BPPV 诊断明确者均应给予 PRM 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颗粒复位法对后半规管耳石引起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急诊确诊为后半规管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行颗粒复位法治疗。结果:经1次颗粒复位法治疗后,16例患者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有效率为80%,2例经2次,1例经3次该手法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5%。经随访,1例复发,复发者再行颗粒复位法治疗仍有效。结论:颗粒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简单、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Epley手法复位与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2组均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B组采用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观察2组耳鸣症状、眩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B组的86.0%(P<0.05)。A组耳鸣症状、眩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均较B组短(均P<0.05)。A组复发率为2.0%,明显低于B组的9.0%(P<0.05)。结论 Epley手法复位较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更佳,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35-1236
探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60例的疗效。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手法复位,研究组加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比两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疗效分别为100%、66.7%,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本文认为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治疗.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Morningside康复量表(MRSS)评估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分值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治疗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疾病及恢复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得安、泰胃美、麦滋林-S颗粒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方法:将74例经胃镜确诊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分为两组,药物联合治疗组56例,采用心得安10 mg/次,3次/d(具体剂量根据心率而定);麦滋林-S颗粒0.67g/次,3次/d;泰胃美0.67 g/次,3次/d治疗.对照组20例不用治疗组药物组合,仅给予常规的对症处理.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完成治疗后胃镜复查.结果:药物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5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心得安、泰胃美、麦滋林-S颗粒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有良好的疗效,能预防断流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冯氏手法复位后的治疗结果。方法:选择1993-11/2005-04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就诊,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按腰椎间盘突出方向与下肢症状的关系分为2组,即相反型组20例,普通型组55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相反型组患者下肢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反,普通型组患者下肢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同。①用手法触诊检查确定腰椎棘突偏歪方向。②X射线腰椎正侧位片及CT或MRI检查。③应用冯氏手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手法复位每3~5d进行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即可进行疗效评定,这期间可配合腰部理疗。手法复位后3d内禁止患者作腰部的旋转动作,以保证复位椎体周围软组织的修复。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超过70°,可恢复原工作。②好转: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可担任较轻工作。有效率=(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总例数。结果:75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相反型组患者的腰椎影像学变化:棘突偏歪和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反。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相反型组有效率为95%,普通型组有效率为98.2%,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冯氏手法是治疗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同侧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症状患者经冯氏手法治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青年颈源性头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3—06/2004—05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就诊的青年颈源性头痛患者75例,均知情同意。根据头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跨度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分别为43,7和25例。术者应用单拇指触诊法确定棘突的偏歪情况,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若1次手法未愈,可以做第2次或第3次手法,正骨手法一般1周一两次,治疗1—4周,每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疗效评价: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为有效,头痛程度减轻为好转,头痛症状无变化为无效。第5周患者均进行复诊。结果75例青年颈源性头痛患者全部进人结果分析,无脱落。75例患者中多数患者经一两次手法治疗后头痛症状完全消失。第5周复诊时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慢性组有效率为76%,急性组和亚急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慢性组(P〈0.05)。结论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青年颈源性头痛的干预效果令人满意,其中对于头痛发作次数少、时间跨度短患者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宜宾市中医专科医院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47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4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有限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并加石膏外固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并加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扁平疣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他扎罗汀乳膏,患处涂抹,1次/d;对照组给予肽丁胺软膏,患处涂抹,3次/d。疗程均为1个月。评价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25%,对照组有效率64.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9例患处出现一过性红斑、灼痛,2例患者皮损周边出现色素减退,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可靠,是安全的皮肤科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背景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cervical dorsal rami neck-shoulder pain,CDRNSP)因缺乏特征性体征,目前认识不足.极容易同具有相似症状而不同病因的疾病相混淆,发生误诊误治.目的分析CDRNSP的病理特点,对照比较神经阻滞和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在本院门诊和住院部完成,实验对象为130例CDRNSP患者,男45例,女85例;平均年龄(40±4)岁.干预分为颈神经后支阻滞组63例,行颈神经后支阻滞治疗,1次/周;定点旋转手法组67例,行定点旋转手法治疗,2次/周.4次为1疗程.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颈肩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颈神经后支阻滞组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3%(46/63);定点旋转手法组显效40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61/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04,P<0.01).结论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疗效优于颈神经后支阻滞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疗效观察.方法对68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病人,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康复训练,术后第7天开始,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l和1%利多卡因0.5ml,每周1次,共3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康复训练.两组病人术后3个月时,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能促进关节软骨愈合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