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后1,3,7 d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7天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疗程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1.8%,P<0.05;治疗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比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RFⅣ期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标准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静脉滴注肾康注射液,对照组予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症状改善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7%(P0.05),但总有效率相当(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Ccr及症状改善明显(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约4.62%。其中观察组1例和对照组2例,均与研究药物无关,并且为轻度,继续用药后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对比血必净注射液治疗CRFⅣ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本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基本治疗+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予"基本治疗+生长抑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经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的改善(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量,胰腺水肿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内科保守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83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乌司他丁组20例、血必净组20例、联合组25例。对照组按照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40万IU静脉推注,每12 h 1次,连用5 d;血必净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12 h 1次,连用5 d;联合组给予乌司他丁40万IU静脉推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均每12 h 1次,连用5 d。检测4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统计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4组cTnI、BNP、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cTnI、BNP、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必净组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乌司他丁组(P均0.05);联合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P均0.05),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但乌司他丁组与血必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存在协同治疗效果,可增强损伤心肌的保护效应,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 TREM-1)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及抗感染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5 d。记录2组治疗完成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s TREM-1含量和IL-6/IL-10比值及血WBC、中性粒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血必净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临床症状或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血WBC、中性粒细胞、hs-CRP、TNF-α、IL-6、s TREM-1及IL-6/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血必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指标恢复时间血必净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好,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肌红蛋白(MYO)、胱抑素C(Cys C)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住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血必净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和7 d血中肌酐(SCr)、MYO、Cys C、KIM-1等。结果两组各45例患者中,48 h内每组死亡2例,均予以剔除,最终纳入资料完整且符合观察要求的患者各43例。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7 d时血必净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SCr、MYO、Cys C、KI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治疗3 d时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减少脓毒症患者MYO及Cys-C分泌,下调KIM-1表达以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抑酸、抑酶、改善胰腺循环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静滴,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研究组为93.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白细胞、血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有效缓解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缩短实验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联合血必净注射液50 mL+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天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肠功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CRP水平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3、7天,血清CRP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血必净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取包括液体复苏、氧疗、禁食、止痛、胃肠减压、器官功能维护等治疗措施;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胃肠功能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均较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72小时后,2组胃肠功能评分均下降,但血必净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2组CRP均较高,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8小时后,2组CRP水平均下降,但血必净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30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6 m L静滴及外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 L静滴,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血必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缓解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单用喜炎平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并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质紫暗和口唇发绀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以上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ac和PCT水平均降低,CI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组Lac、PCT和CI水平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和机体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疗效、炎症水平(血清降钙素原、白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循环指标(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乳酸及尿量)及相关时间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抗菌素使用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循环较对照组稳定,各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针刺可缩短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时间、降低炎症水平及稳定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休克治疗,抑制胰腺分泌,禁食水、胃肠减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和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并同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及清胰汤口服、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疗效,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血清反应蛋白(CRP)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5%,观察组为9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治疗后2组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2.50%,对照组为5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中药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SAP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3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腹痛消失和腹胀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细胞计数(WBC)、血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消失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和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AP痊愈率高,且能显著缩短SAP患者的腹痛和腹胀时间,降低AMS、CRP及WBC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7天。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7天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以及治疗第4、7天患者APACHEⅡ评分与Marshall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4、7天各凝血参值、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MODS患者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江莹  吴江雁  刘晓新 《中草药》2013,44(16):2285-2287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两组均连续给药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5).治疗组体温、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变化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退热及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有积极辅助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总结其药理学作用,以寻找最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治疗的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配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PACHⅡ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 d后、治疗10 d后CRP、ESR、TNF-α、IL-2、IL-6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8(IL -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ARDS患者随机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倒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d.统计临床疗效,检测2组入院后第1、3、5、7 dTNF及IL -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2.8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入院后第3、5、7 dTNF及IL -8水平与本组入院后第1d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2组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ARDS患者TNF及IL-8水平,阻断肺损伤演变进程,促进肺组织修复和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高庆元 《新中医》2015,47(2):110-11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0例创伤弧茵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IC发生率5%,对照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BPC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BPC、MPV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T、TT、APTT明显减少,FIB明显增多,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T、APlT、FI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高凝状态,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