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 PT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T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GCS)、随访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 G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中残率、重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PTCI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用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4天,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脑组织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塞通、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同时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结果:基本痊愈26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结果: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例13例,进步8例,无效11例.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7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NIHSS及...  相似文献   

5.
潘艳艳  杨金锁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33-2634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组)70例和对照组(依达拉奉组)7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40 mg口服,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并随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均优于对照组的77.1%(x2 =8.40,P=0.004).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15.56,8.71,P=0.000,0.000),治疗组的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 =10.38,P=0.000).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用药安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将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将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明显改善临床神经功能,提高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于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于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有效的脑神经保护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60例发病48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14天为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在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2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浦苏颖  赵蕾蕾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71-1872
目的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对50例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与未给予依达拉奉(对照组)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定期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比较。结果14d后治疗组ESS增分率及ADL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程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共用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21dESS增分率和第90d 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dESS增分率和第90d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2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在常规活血化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ACI患者9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灯盏花素50mg+生理盐水250ml,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用14d。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每天2次,静脉滴注,连用14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活血化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3):135-13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方法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必存(依达拉奉)组、疏血通组、疏血通与必存联合治疗组。三组在梗死分型、梗死面积、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其他治疗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分别于入院当日、第14天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中国卒中量表(CSS)比较疗效。结果2周后疏血通与必存联合治疗组较单用疏血通、必存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好于该两药的单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其他对照药物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较严重,应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应用肠溶阿司匹林、脉络宁、奥扎格雷钠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4%、91.1%,高于对照组的30.0%、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无需特殊治疗。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