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蓝志相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8,17(2):88-91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指通过经皮肾穿刺造瘘(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所建立的通道,经超声引导或X线荧光透视监控,在肾镜直视下借助取石或碎石器械达到去除结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灌注液温度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加温组40例,手术时采用36℃~37℃的加温灌注液,室温组40例采用25℃室温灌注液。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灌注量,手术中动态监测两组患者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比较两组术后寒战、烦躁、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加温组和室温组手术时间、灌注量无显著差异( P >0.05);与加温组相比,室温组患者术中体温显著降低、心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者之间血压无统计学差异,加温组术后寒战、烦躁、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室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手术采用室温灌注液可引起低体温,心率增高,术后寒战、烦躁、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采用加温灌注液可以减少对患者机体的不良影响,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4):429-430
目的:通过观察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EMS)手术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生化和相关激素的变化,研究分析EMS术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选取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0例,行EMS术,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电解质、红细胞压积、血肌酐、肾素、血浆渗透压、血红蛋白、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变化,以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外周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结果:灌注时间越长患者的心率也随之加快,灌注前心律为78.4±10.1次/min,术中120min为82.9±15.8次/min,术后基本不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前和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外周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渗透压、血清K+、Cl一、肾素和血肌酐较术前变化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a+、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EMS术中患者对灌注液吸收的量与灌注时间呈正相关。血流动力学、血肾素和血生化会随着灌注液体的吸收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ripsy,PCNL)不同温度灌洗液对患者体温变化及寒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PCNL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室温下的3L生理盐水为灌注液,观察组使用37℃的灌注液。观察2组的体温变化及寒战的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90min后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加温灌洗液,可减少PCNL患者术中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以0.9%生理盐水为灌注液时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电解质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灌注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肾结石患者68例,其中男31例,女37例.体位均为侧卧位,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鈥激光碎石术.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Na~+、K~+、Cl~+离子变化;手术中液体灌注的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变化.结果 (1)术中及术后情况:平均手术灌注时间(83.10±22.21)min,其中2例患者因穿刺后出血而停止手术,流置造瘘管行二期鈥激光碎石.11例患者术中出血较多,输血及密切监测下继续碎石;其中两例发生心衰前兆而终止手术,9例需术后输血.术后18例病人体温高于37.5℃,其中1例病人术后造瘘管及管周出血,1周后出现肾周感染.(2)观察指标变化:在液体灌注前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红蛋白、Na~+、K~+、Cl~+离子均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由液体灌注前的(11.13±1.66)cm H_2O(1 cm H_2O=0.098 kPa)提高到灌注后的(12.00±1.67)cm H_2O(P<0.05),在出血较多和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例尤为明显,术中及术后给速尿静推后有所缓解.术后发热组的术中平均灌注时间比不发热组要长(P<0.05),发热组的CVP比不发热组要高(P<0.05).结论 在用0.9%生理盐水为灌注液时,短时间内的灌注是相对安全的,但在时间较长、出血较多的病例易发生术中心衰及术后的感染发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择期行PCNL。于术前(T1)、术中(T2)、术毕(T3)和术后(T4)分别抽取静脉血液,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将T3、T4与T1进行比较,低切还原黏度、中切还原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显著升高(P〈0.05);将T2、T3、T4与T1进行比较,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变形指数显著下降。结论应加强对PCNL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降低血液黏度,保护红细胞,减少心血管事件及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7.
标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肾镜术对猪孤立肾损伤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和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术(PCN)和微通道经皮肾镜术(MPCN)对猪孤立肾皮质的损伤.方法 对12只雌性猪行左肾切除术,建立孤立肾模型,然后随机分为PCN组和MPCN组,2周后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组用Amplatz筋膜扩张器扩张到24F, MPCN组扩张到16F.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定尿素氮、肌酐、尿钾、尿钠、尿氯、血清中总二氧化碳(ECO2)含量,并进行比较.4周后处死动物,将肾摘除,肉眼和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差异.切除造瘘道周围瘢痕组织,行Massion染色,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测量瘢痕面积,并计算造瘘道瘢痕体积和肾皮质的体积,比较两组瘢痕体积及该瘢痕体积占肾皮质体积的百分率.结果 猪孤立肾肾穿刺造瘘模型建立成功.两组组内术前和术后尿素氮、肌酐、尿钾、尿钠、尿氯、血清ECO2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0.277~1.718,P>0.05).两组间肾肉眼和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PCN组和MPCN组的造瘘道的瘢痕体积及其占整个肾皮质体积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391、1.798,P>0.05).结论 PCN和MPCN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和肾皮质的损伤都很小.MPCN在减少孤立肾肾皮质的损伤方面较PCN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联合取石器械(套石网篮、封堵器及异物钳)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
上尿路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 年3 月—2018 年1 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微通道经皮
肾镜取石术治疗的69 例患者。其中,复杂性肾结石36 例,单发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18 例,输尿管结石合
并多发肾结石15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联合3 种取
石器械,对照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
取石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P <0.05),实验组一期结石清除率较对照
组高(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取石器械配合微通道经皮肾镜
取石术,可减少手术时间,彻底清除结石,技术安全,可作为处理复杂性结石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应用加温灌注液对患者术中、术后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加温组和常温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相同的室温(20℃)下进行手术.加温组使用温箱加温到37℃的灌注液,常温组使用室温下放置的灌注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血压、心率、体温、失血量、血小板计数,以及手术中寒战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心率、体温无差异(P>0.05);加温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的血压、心率、体温、术中失血量、术中血小板计数、寒战和躁动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常温组(P均<0.05).结论 经皮肾镜手术中应用加温灌注液,可以使患者在手术期的血压、心率平稳,失血量减少,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降低术中寒战和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1.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5例肾结石患者分别行MPCNL(69例)和标准通道PCNL(56例)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成功建立16F和22F经皮肾通道并一期行碎石术。MPCNL组手术时间长于标准通道PCNL组;单纯肾盂结石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低于标准通道PCNL组,而肾盏多发性结石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则高于标准通道PCNL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鹿角型结石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或术后出血明显需要输血治疗者分别为1例和3例,术后发热分别为10例和5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两组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及术后1月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术后肾功能改善、稳定和恶化人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与标准通道PCNL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结石患者术后近期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两种手术方式各有特点,标准通道PCNL联合应用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碎石效率高,适合处理较大的肾盂结石;MPCNL碎石效率较低,但治疗肾盏多发性结石较标准通道PCNL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手术310例,总结个体化经皮肾镜通道建立的经验、体会.方法 310例患者建立经皮肾镜手术通道,根据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三维CT重建、C臂引导等个体化手术方法.采用电子医疗系统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或双导管碎石,钬激光进行狭窄切开、肿瘤或息肉切除.结果 310例患者一次通道建立成功.因病而异、个体化选择标准通道、微通道、双通道及多通道.穿刺部位及路径也要因病而异超实时超声引导决定,灵活掌握.结论 经皮肾通道的正确建立是经皮肾镜手术的保障与关键,通道的建立方法各有利弊,可互相取长补短;个体化通道要求术者必须有扎实的X线、超声操作基本功,以及阅读CT的能力,超声引导可以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微创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85例,其中40例采用肋上通道PCNL(A组),45例采用肋下通道PCNL(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石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5例患者均采用微创PCNL治疗,无改开放手术。A组手术时间60~135 min,平均(70.2±12.3)min,2例患者术后尿路平片示残余结石,需进一步行体外碎石处理,清石率为95.0%(38/40)。B组手术时间85~140 min,平均(90.2±13.5)min,其中2例患者为双通道碎石,3例患者为三通道碎石;3例患者术后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2例患者需二次手术碎石,清石率为88.9%(40/45);2例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给予输浓缩红细胞2 U,2例患者术后发热。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P<0.05);A组清石率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脏器损伤、胸部并发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与肋下通道PCNL相比,肋上通道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手术时间短、清石率高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术后对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标准通道对经皮肾镜取石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间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157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行肾穿刺造瘘,穿刺成功后用筋膜扩张器、套叠式扩张器依次扩至F24标准肾镜通道,根据取石情况穿刺1-3个通道不等,用超声或气压弹道进行碎石取石,术后输尿管留置F7双J管,肾造瘘口留置F20硅胶管,夹闭2h后开放,出血明显者继续夹闭造瘘管,持续膀胱冲洗,配合静脉用止血药物,如无异常,3-5d后拔除肾造瘘管.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出血,7.6%(121/1578)患者术中输血;1.1%(18/1578)患者因出血较多,被迫终止;术后反复出血8例,占0.5%,予输血、止血药物治疗,出血停止;2例严重出血患者行肾动脉造影提示假性动脉瘤,行出血动脉栓塞后治愈.结论 本组患者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术后出血较文献报道明显低,说明只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手术技巧,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并不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3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术后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治,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37例PCNL术后继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3.2岁,结石最大径≥2.5 cm ,左侧26例,右侧11例,术前23例尿培养阳性。确诊休克后纠正血容量,使用敏感抗生素、激素、血管活性及碱性药物治疗。[结果]37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按手术方式分为一期单纯肾造瘘组(6例),碎石造瘘组(9例),碎石清石术组(22例)。休克发生于术后1~9h,持续8~212 h;高热期血培养阳性率83.78%(31/37),与尿培养符合率61.30%(19/37)。单纯肾造瘘组与其它组比较,休克发生晚,持续时间短,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是PCNL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明确感染者术前使用有效抗生素,一期单纯肾脏造瘘、及时抗休克治疗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4月被确诊为上尿路结石并接受PCNL治疗的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肾结石10例,双肾结石8例,左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双肾结石1例。结石直径10~40 mm。术前均经B超、CT平扫+三维重建检查明确诊断,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判断有无输尿管梗阻。结果 20例患儿共26侧肾接受PCNL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35±1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5)ml。术后全部留置肾造瘘管,2~5 d后拔除,患侧留置双J管,2周后在膀胱镜下拔除。术后住院时间为2~6 d,从静脉途径给予抗生素治疗3~5 d。术后随访6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复查B超,15例患儿肾和输尿管未发现结石,无复发,肾盂积水消失或减轻;4例有结石残留;1例复发。结论 PCNL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6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行肋上通道PCNL为A组,30例行肋下通道PCNL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清石率及出血量。结果 64例患者均Ⅰ期完成手术,无穿刺失败或中转开放手术。A组手术时间(55.2±9.2)min,出血量(69.0±16.3)ml,清石率为97.1%,术后复查尿路平片1例患者结石跑入肾盏,需二次手术,无输血及严重并发症发生。B组手术时间(62.3±11.2)min,出血量(112.5±23.5)ml,清石率为80.0%,1例患者术中出血明显,给予输血2 U,6例患者残余结石>0.4 mm,需进一步处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清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上通道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彩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通道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通道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彩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通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彩超引导通道建立优势及碎石疗效.结果 71例患者均建立理想的穿刺通道一期碎石,1次取净结石45例,占63%,1周后经通道或再次穿刺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净结石19例,7例结石残留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两次手术结石总取净率为90%,手术时间平均95 min,术中无一例输血,1例患者因左肾动静脉瘘继发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痊愈,无一例术中转开放手术.结论 彩超引导经皮肾通道穿刺的建立方法安全、简便,易于临床掌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肋上、下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26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选择肋上通道PCNL患者56例为肋上组,选择肋下通道PCNL患者212例为肋下组,比较两组清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肋上组清石率(98.2%)较肋下组(95.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肋上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助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上通道PCNL较肋下通道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皮肾镜术中灌流液吸收对血流动力学和血生化的影响。方法老年经皮肾镜术患者30例,采用生理盐水为灌流液。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气分析测Na+、K+、C1-、pH、BE。结果患者MAP、CVP逐渐增高,与灌流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Na+、K+、C1-的浓度灌流前后无显著差异,pH、BE值下降。结论老年患者经皮肾镜术中灌流液吸收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存在高血容量危险及代谢性酸中毒的倾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