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定兴县医院 2014 年 1 月至 12 月 45 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择期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分别检测灌注前 10 min(T1)、灌注 30 min(T2)、术毕(T3)时血流变学指标水平。 结果 45 例手术均顺利完成,T3、T2 时点血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全血中切、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还原、全血高切还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 T1 时点各指标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 时点血细胞比容与 T1 时点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 时点全血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 T2 时点各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手术时间较长,灌注液吸收多时应进行围手术期血流变学指标监测,以降低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血液黏度,保护红细胞,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对食道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开胸)患者30例,ASA I或II级,年龄51~72岁,体重指数≤30kg/m2,随机分为持续泵注异丙酚4 mg.(kg.h)-1(A组)、持续泵注异丙酚8 mg.(kg.h)-1(B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于颈内静脉穿刺后麻醉前(T1)、切皮后1h(T2)、2h(T3)、3h(T4)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 A组患者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在T2、T3、T4均比T1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T3、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切黏度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全血髙切黏度在T3下降显著(P<0.05);全血中切黏度在T4下降显著(P<0.05);全血低切黏度在T3、T4下降显著(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细胞刚性指数在T2、T3、T4下降显著(P<0.05);红细胞压积两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4mg.(kg.h)-1异丙酚可以降低食道癌患者的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扶正降黏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6 9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 39例和常规组 30例 ,中药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扶正降黏胶囊 ,常规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均做α 颗粒膜蛋白 (CD6 2P)、溶酶体完整膜蛋白 (CD6 3)、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血液流变学指标 (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因子Ⅰ )及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H)检测 ,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 :中药组CD6 2P、CD6 3、TSP、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因子Ⅰ、TC等项指标降低 (P<0 .0 5 ,P <0 .0 1)、HDL CH升高 (P <0 .0 5 ) ;与常规组治疗后相比 ,CD6 2P、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扶正降黏胶囊可较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率、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 ,临床疗效确切 ,与西药配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和引起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因素.方法 检测60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和60例普通健康人群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速率、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血清甘油三脂、血清总胆固醇及血清葡萄糖,并进行统计学的相...  相似文献   

5.
陈艳青  袁林  徐又先 《右江医学》2013,(4):490-493,496
目的探讨小剂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5例,随机分成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术前输注HSS40预扩容,剂量为4ml/kg,于30min内输注完毕。对照组术前输注乳酸林格氏液(RL,R),剂量和输注速度同研究组。监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各项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输液量及输血量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比容均较术前(T0时)和对照组有所下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以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比容下降最为明显(P<0.01);研究组CO、CI在预扩容后上升(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在稀释后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小剂量HSS40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增加组织血流灌注,减少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库血的使用,改善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艾灸对健康人血液流变性的效应。方法选健康人20例,采用重庆市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于艾灸前后检测受试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三阴交穴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中,红细胞压积变化不明显(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在艾灸前后变化显著(P均<0.05)。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艾灸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在艾灸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穴可降低血液黏度,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红细胞聚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通过肝门静脉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全血粘度(包括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包括低切、中切和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槲皮素各给药组的全血黏度(包括中切和高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上升,其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结论二氢槲皮素可改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对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状态,是处于生理状态还是处于病理状态。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最基本指标或核心指标有:全血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从基本指标中可衍生出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红细胞刚性指数。但是单单测量这些是不够的,后来又增加了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与电泳率,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卡松黏度与卡松屈服应力值,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等,指标虽多,但是规范化操作至关重要,这也是血液流变学得以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体检的613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结果:吸烟者的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全血黏度中切变率、全血黏度高切变率、红细胞比容、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变率、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不吸烟者,吸烟者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指数低于不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引起血液黏度增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红细胞比容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库存血在室温条件下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变化。方法 取健康献血员血液12袋,放置在室温下,分别在0min、30min、1h、2h抽取血液,对红细胞计数及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等进行测定。结果 1h、2h后,全血低切黏度增加(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也增加,与刚出库时相比有显著性变化(P〈0.01)。结论 库存血在室温条件下,其流变学特性有显著性变化,应在出库后尽早输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足月单胎健康产妇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按不同液体AHHD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聚明胶肽组(P组)、琥珀酰明胶组(G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H组)。C组、P组、G组和H组分别于麻醉前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聚明胶肽、4%琥珀酰明胶和6%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AHHD,输液速度为20mL·kg-1·h-1。分别于AHHD前(T0),AHHD后30min(T1)、1h(T2)和手术结束后2h(T3)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血红细胞比容(Hc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和血沉)及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Fib)]。结果 与C组比较,P组、G组和H组T1—T3时Hb含量及Hct降低(P<0.05),T1—T2时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PLT和Fib降低,APTT延长(P<0.05),血浆黏度值、血沉及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P组和G组T1—T2时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及血沉升高(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聚明胶肽、4%琥珀酰明胶或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D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影响轻微,但可改善产妇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状态,增加组织血液灌注,且6%羟乙基淀粉130/0.4相较其他液体对降低血液黏度时效更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心乐复方制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糖心乐复方制剂,对糖尿病大鼠进行灌胃治疗4周,之后处死动物,采血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糖心乐复方制剂能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所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善(P<0.05)。结论糖心乐复方制剂能有效地改善血液黏滞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使血流加速。  相似文献   

13.
朱征西 《中国全科医学》2012,(26):3058-306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10μ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肾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动脉内径、叶间动脉阻力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细胞比容)、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肾动脉内径、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细胞比容、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减少尿蛋白、抗肾纤维化等有关,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AP)患儿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126例AP患儿进行临床分期,对急性期患者给予刺络放血联合抗过敏药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和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变化,并与12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组急性期PLT轻微升高(P>0.05),PDW升高,MPV和PCT降低(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组急性期比较,恢复期PCT升高,MPV、PDW降低(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改变及高黏血症在A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持续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择剖宫产患者20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平面达T10后、胎儿娩出后30min采集静脉血3ml,枸橼酸钠抗凝,用国产SA-B型多功能电脑血液流变学监测仪监测低切变率、中切变率及高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黏度。结果 麻醉后各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持续到胎儿娩出后。结论 持续硬膜外麻醉有助于降低产妇血黏度,改善其微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78例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部分项目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比较.结果 78例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患者血细胞聚集和全血粘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细胞聚集的变化关系。方法 血液流变学方法检测。结果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和低切变率时全血粘性呈正相关 (P<0 .0 1,P<0 .0 5 ) ,伴有血浆粘性、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增加 (均 P<0 .0 5 ) ,高血压 II期血小板聚集指标 (Pt max,Pt H,Pt K)还和高切变率时血液粘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P<0 .0 0 1,P<0 .0 5 ,P<0 .0 0 1)。结论 在对高血压的治疗中 ,应密切注意血小板聚集和全血粘性二者关系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麻醉时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乌拉地尔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90例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高血压患者,年龄40~70岁,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麻醉维持时持续泵注丙泊酚4 mg/(kg·h),B组5mg/(kg.h),C组6mg/(kg.h).围术期必要降压时恒速泵入乌拉地尔3μg/(kg.min).选取诱导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 h(T2)、2 h(T3)、3 h(T4)5个时点,记录麻醉过程中使用乌拉地尔的情况;记录各时刻点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结果B、C组使用乌拉地尔的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在T2、T3、T4均比To显著升高(P<0.05),其他指标各时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在T2、T3、T4均比T0显著降低(P<0.05);C组患者全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T3、T4比T0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切黏度T4比To显著降低(P<0.05),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C组比较,B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在T2、T3、T4显著下降(P<0.05);C组患者全血高、中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在T3、T4比A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期间,丙泊酚5 mg/(kg.h)持续泵入且间断复合乌拉地尔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风补血引接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风补血引接方.治疗2周后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判断临床疗效;静脉采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液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4.4%)(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试验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风补血引接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具有肯定的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 2 5项参数的变化。方法 对12 7例脑梗死患者和 5 3例建康人的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1)除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外 ,观察组急性期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 ;(2 )观察组恢复期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3)观察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异常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