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科(Charcot)关节病是指由神经性疾病导致患者关节深部感觉丧失、骨质破坏,从而引起关节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Charcot关节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以Charcot足最为常见。Charcot足起病较为隐匿,呈进行性发展,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1型糖尿病并发Charcot足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分期、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能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秀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62-1565
目的探讨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性糖尿病,共538例患者。诊断年龄≤40岁为早发组(103例),诊断年龄>40岁为晚发组(4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早发组较晚发组男性、吸烟、糖尿病阳性家族史患者比例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微血管病变患病率高,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诊断年龄低,高血压、大血管病变患病率低,餐后2 h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与晚发组口服药物、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30,P=0.006)。早发组糖尿病家族史以母亲患有糖尿病为主,占4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是早发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明显,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严重,糖尿病家族史比例高、只有母亲有糖尿病的患者比例高。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多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共存。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神经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主要系糖尿病控制不良,持续高血糖症引起。我们于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住院糖尿病神经病变120例进行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本组120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2例(27%),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8例(73%);男性52例,女性68例;年龄17~84岁(平均48.1岁)。病程平均12.4年,小于2年25例,2~5年24例,6~10年 29例, ≥11年 42例。其它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42例,糖尿病肾病31例,其中并发…  相似文献   

4.
白塞病173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白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白塞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1983年1月至2004年6月确诊白塞病的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系统受累及在不同性别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差异。结果平均发病年龄为(28±12)岁,病程为5(2~10)年。173例患者中,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73例,100%),其后依次为外阴溃疡(128例,74.0%)和眼部受累(91例,52.6%)。HLAB51阳性率为41%(16/39),针刺反应阳性率为60.0%(102/173)。口腔溃疡为最常见的首发表现(119例,68.2%),其后依次为生殖器溃疡(47例,27.2%)、结节红斑(28例,16.2%)。白塞病可以导致重要脏器的病变,眼部症状发生在首发症状后平均1(0~7)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4(2~6)年,消化系统症状在4(1~7)年,大血管症状在3(0.6~4)年。临床表现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的有男性大血管受累较多(OR=10.6,P<0.01)、女性血液系统受累较多(OR=0.094,P<0.05)。结论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凯时(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联合弥可保(甲钴胺)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46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凯时联合静脉滴注弥可保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己酮可可碱加肌注维生素B12治疗,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测定患肢末端SaO2及患足足背静脉血气,评估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临床症状、患肢末端SaO2及患足足背静脉血气相似,治疗后两组病人临床症状、患肢末端SaO2及患足足背静脉血气明显改善,而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凯时联合弥可保对糖尿病足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通过具体分析作者本人经治的2例病例,并结合整理其他10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LAM的临床特点.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妇女,10例在育龄期内;10例有喘气、反复气胸、乳糜胸、咯血等呼吸道症状,并以此就诊;2例首诊症状为腹痛,其中1例伴有喘气,1例有乳糜胸病史.11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均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2例患者行CT检查,均有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薄壁囊腔样改变,2例伴有肺大泡,3例有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伴有盆腔肿块,1例有肾脏肿块,2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确诊后给予抗雌激素治疗(安宫黄体酮),效果欠佳.结论 LAM是以育龄妇女发病,喘气、气胸、乳糜胸、咯血、腹痛及腹部盆腔包块为主要症状,伴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薄壁囊腔样CT表现的肺疾病,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二次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二次复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二次复发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50例患儿均急性起病,均有呼吸道感染症状.首发症状为流涎、流涕、咳嗽、低热,手掌及足底部皮肤出现散在斑丘疹,部分为小水疱.继而口腔、臀部、躯干部及膝部出现数个至数十个斑丘疹及水疱,色泽灰暗,部分脱屑.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计数升高为主.病毒阳性率低.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粗,边缘欠清.结论 与第一次发病相比,手足口病患儿二次复发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毒检出率低;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8.
石亚萍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411-1411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众多,特别是其所致的神经损害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表现在眼部可见于颅神经病变引起的眼肌麻痹,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0.4%~0.7%,现对13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脊柱源性腹痛误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晓艳  汤浩  姜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2025-2027
目的 分析国内报道的脊柱源性腹痛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方法 以"脊柱源性腹痛、误诊"为主题词,通过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检索维普网络数据库、万方网络数据库、中国知网网络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2011年公开发表的国内病例报道.结果 最终纳入51例患者,男29例,女22例;年龄13~89岁,平均53岁.最初误诊疾病:急性阑尾炎9例、腹痛待查5例,泌尿系统结石5例、慢性胆囊炎4例、胃肠炎3例、附件炎3例、慢性阑尾炎2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2例、肠痉挛2例、胰腺炎2例、不全肠梗阻2例、胃食管反流病2例、盆腔炎2例、阑尾残株炎1例、慢性胃炎1例、消化性溃疡1例、肠易激综合征1例、胃肠神经官能症1例,冠心病心绞痛1例、前列腺炎1例、慢性腰背肌筋膜炎1例.所有患者针对误诊病因及对症治疗,消化道症状多数改善,但腹痛不能缓解.重新全面体检后根据阳性发现进一步完善脊柱X线片或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后确诊,确诊后针对病因治疗,所有患者腹痛得到缓解.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是避免脊柱源性腹痛误诊的关键,进一步结合脊柱影像学检查则有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原发性肝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肝炎病毒感染史和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AFP)、肿瘤病变部位。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老年所占比例分别42.6%和40.7%;其不同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既往HBV感染史24例,肝硬化史38例;AFP>200μg/L者有40例,AFP>400μg/L者有23例;不同年龄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病变部位的构成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临床症状多样,HBV感染及肝硬化是女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4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将41例糖尿病病足患者资料根据分型、病程、空腹血糖、HbAlc、体重指数、并发症、合并症、Wagner分级、治疗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比例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病程长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占多数,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伴有其它急慢性并发症、合并症者很多。糖尿病足患者按Wagner分级1~4级均有,1级和4级稍多。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截肢率也不低。结论:糖尿病足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非常重要,要加强糖尿病足的宣教。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63例(DF组),非糖尿病足100例(NDF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纤维蛋白原(FI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水平以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IB、SBP、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长期控制血糖及调节血压、血脂、FIB的失衡,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护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足是1956年由oskly首先提出,1972年callerall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临床表现[1]。现将我院86例糖尿病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至2004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6例,男53例,女33例,年龄42岁~90岁,平均年龄70.5岁,糖尿病病史5a~20a,糖尿病足病程2a~5a,所有的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足诊断标准。下肢彩色多普勒证实存在血管病变,有轻度不等的胫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2方法积极控制血糖,具体指饮食控制、药物和运动疗…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患者微循环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清  孙美华 《医学综述》2009,15(1):155-15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单纯糖尿病患者(47例)和糖尿病足患者(39例)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糖尿病足组患者存在着更为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管襻模糊、迂曲、畸形、管径异常、血流缓慢,形态积分、流态积分、襻积分及总积分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糖尿病足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并及时予以处理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泡脚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泡脚治疗糖尿病足(D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DF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泡脚治疗,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静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11%),治愈率治疗组(3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5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5);两组均无明显治疗副反应。结论:中药泡脚治疗糖尿病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328例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特点。方法对32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史记录,眼科检查,分类分析相关眼部并发症。结果本组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6.82%。其中DRP的发生为首位,占60.37%。随着病程的延长,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随之增加。结论糖尿病眼部并发症随糖尿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并且DRP的发生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杨静 《中华医护杂志》2006,3(1):48-48,47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2004年10月38例DF的临床资料,并对预防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38例DF感染溃疡痊愈22例,好转16例。结论重视足部定期观察,严格控制血糖,恰当有效的足部护理,可有效地防止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外科血管搭桥(BPG)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糖尿病足临界性肢体缺血(CLI)的290例患者中69例选择外科BPG方式重建肢体血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总结外科治疗经验和体会。结果 69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年和3年并发症发生率(不包括死亡)分别为12.3%±4.1%和15.7%±5.1%,5例死亡,1年和3年生存率为94.2%±2.8%和92.0%±3.5%,搭桥血管1年和3年通畅率90.6%±3.6%和87.2%±4.9%,1年和3年截肢率均为6.5%±3.1%。4例(5.8%)患者术后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其中2例(2.9%)通过取栓后血流恢复,另2例(2.9%)取栓术后再次血栓形成,最后导致截肢;2例(2.9%)术后人工血管感染、血栓形成,手术取出人工血管后下肢缺血坏疽导致截肢;1例(1.4%)术后流出道腘动脉闭塞行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动脉化,术后2年肢体良好;1例(1.4%)术后发生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经手术切除假性动脉瘤,修补破口后术后4年人工血管血流通畅,肢体良好。其他患者在血管搭桥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搭桥后下肢血流明显改善,足部溃疡愈合速度加快。结论加强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国胜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132-113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中心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选择对象的下肢动脉内径、中内膜层(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明显狭窄段、闭塞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部分狭窄段位于膝关节以下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糖尿病足、下肢坏疽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院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诊疗现状,为本地区糖尿病足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出院病案首页诊断为糖尿病足病例,对入选病例进行统计处理及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来共有糖尿病足住院患者37例,以60岁-79岁的患者最多,约占72.97%;其并发症或合并症以心脑血管及微血管疾病为主,约占86.48%;住院患者以内分泌科为最多,约占43.24%,其他散见于内外各科室;入院时各项检查不够完善,仅空腹血糖的监测较全.患者予以截肢或截趾的约占13.51%,放弃治疗的约占21.62%.结论 应加强糖尿病足的规范化诊疗及多科室相互协作,强化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足的危害,加强患者的足部护理及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