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中表达情况。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在1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28例甲状腺腺瘤、4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ER、PR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性别、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结果ER、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40.01、33.47,P〈0.01;χ2=8.19、8.40,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腺瘤ER、PR阳性表达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4.56、16.81,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淋巴转移者、无淋巴结转移者的ER、PR阳性表达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8.39、8.84,P〈0.01)。结论ER、PR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检测ER、PR能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雌激素对其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原代培养和溴脱氧尿核苷标记(BrdU LI)技术对70例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ER表达和雌激素对培养肿瘤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甲状腺乳头癌中ER表达率为41%(29/27)。ER阳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BrdU LI随着雌二醇(E2)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可以影响ER阳性的乳头状癌的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探讨两者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估计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ER表达。结果: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VEGF、ER的表达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协助诊断指标,是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瘤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琼  戴广海  陈丽  石燕  王玲兄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11):1079-1080,110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在男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6例男性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ER—β蛋白的表达,分析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ER—β的阳性表达率为16.7%,与AFP正常与否呈明显负相关(P〈0.05),AFP异常增高患者的ER—β的表达率明显降低,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HBSAg阳性、肝硬化与否、癌周包膜、门脉癌栓、肿瘤大小等临床因素无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ER—β阳性表达组对阴性表达组的中位PFS有延长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表达的降低或缺失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促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相关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42例甲状腺腺瘤以及13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XCR3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CXCR3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值均<0.05);CXCR3表达水平的强弱差异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无相关性(P值均>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XCR3表达为强阴性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2.4%(11/21),显著高于CXCR3表达为阳性的28.6%(6/21,P<0.05)。结论 CXC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的重要分子;CXCR3阳性表达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侵袭转移潜能,CXCR3可作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雌激素(estrogen,E)、孕激素(progesterone,P)及其受体ER(estrogen receptor,ER)、PR(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中的雌、孕激素水平;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癌组织中ER及PR的表达.结果 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雌、孕激素(77.8%和69.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ER及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和69.4%.与对照组相比,雌、孕激素水平及ER、PR表达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升高,ER及PR高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9(CK19)及雌激素受体(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SP法对81例甲状腺病变进行单克隆抗体CK19及ER的检测。结果: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55% (28/29),且多为强阳性表达;其余52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CK19基本不表达或仅为弱阳性表达;ER在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1%(21/29),且多为阳性和强阳性,其余52例甲状腺疾病中ER的表达主要为阴性或弱阳性。结论:CK19和ER的表达对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特别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分化癌(DT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 对43例DTC(包括39例乳头状癌,4例滤泡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腺瘤及16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ER 检测。结果:DTC、甲状腺瘤及正常组织中ER的阳性率分别为53.6%(23/43)、26.7%(8/30)及12.5%(2/16), DTC中ER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及正常组织(P<0.05);DTC组织ER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45岁者高于≥45岁 者;与肿瘤大小、病灶多少、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DTC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雌激素受体(ER)和角蛋白19(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甲状腺癌,50例甲状腺瘤,50例瘤旁甲状腺组织进行OPN、ER和CK19检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OPN、ER和CK1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74.1%和96.3%,甲状腺瘤组织中分别为10.0%、30.0%、24.0%,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分别为4.0%、6.0%、4.0%,OPN、ER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它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PN、ER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D1)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蛋白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病理科存档的甲状腺疾病手术病例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H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以单克隆抗体兔抗人CyclinD1和鼠抗人Bax标记检测7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65例腺瘤组织和60例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观察不同甲状腺组织中CyclinD1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D1蛋白表达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为79.17%,与腺瘤组织(x2=14.730,P<0.01)、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x2=80.404,P<0.0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联(P>0.05).Bax蛋白表达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为66.67%,与腺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x2 =4.598,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关联(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CyclinD1与Bax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联(x2=11.463,r=0.435,P<0.01).结论 CyclinD1和Bax蛋白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高表达,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诊疗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0月齐鲁石化中心医院普外科诊治的8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彩超检查:结节内有微小沙粒样钙化者62例(79.4%),结节内或周围有较丰富血流者62例(32.4%),边界欠清有尾足者56例(61.8%),形态呈“站立式”生长、回声不均匀者48例(85.3%).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8例,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45例,甲状腺全切除1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论:高频彩超明显增加PTMC的早期检出率,PTMC不必全部行甲状腺全切术,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杨绍时  陈剑秋 《医学综述》2007,13(24):1967-1969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是乳头状癌中具有低侵袭性的一个亚型,行为趋于良性,临床倾向于保守治疗。大多数临床未能触及的PTMC可经高分辨率超声检出并经术中冰冻切片确诊。手术为PTMC的主要治疗手段,现有研究证实对颈侧区临床淋巴结阴性的PTMC患者实行腺叶切除加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回顾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包括甲状腺结节内部回声的特点、结节的形态、边界、钙化、结节内血流情况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5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结节共67个,低回声结节62个(92.5%),高回声结节4个,混合回声结节1个;结节边界不清晰30个(44.8%);形态不规则38个(56.7%);30个(44.8%)结节内部有点状或沙砾样的微小钙化;颈部淋巴结转移15例(25.4%);37个(55.2%)结节探及彩色血流信号。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个指标综合分析能提高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如果发现颈部淋巴结异常,则高度怀疑为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腔镜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3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30例患者均于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 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手术方法 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与常规手术相当,但其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且美容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rox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颈部淋巴结中Prox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rox1蛋白呈高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rox1蛋白在颈部淋巴结中呈高表达,癌细胞转移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癌细胞转移组,Prox1蛋白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rox1蛋白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转移淋巴结组织呈正相关(r=0.3207,P=0.0151).结论 Prox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促进了癌细胞向颈部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是否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第3胞内环基因突变相关。方法采用多聚酶联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65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和44例正常甲状腺组织TSHR第3胞内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经PCR-SSCP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第3胞内环未发现明显带型异常;取2例对照组织和3例甲状腺癌组织进行DNA测序,TSHR2000位点碱基均由C→T,使得所编码的601位氨基酸由组氨酸(CAT)→酪氨酸(TAT)突变(His→Tyr),余未发现其他基因突变。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病与TSHR第3胞内环基因突变无关;中国人TSHR基因与国外人群存在多态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囊性皱缩结节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差异,进一步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活检。方法 16例单发的良性囊性皱缩结节,最初经超声或CT确定含大于50%的囊性成分,超声随访显示病变最大直径减少30%以上。经随访的良性囊性皱缩结节(皱缩组)与31例单发的手术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癌组)比较,分析其形态、边界、回声、钙化等超声征象。结果 鉴别皱缩组和癌组的超声特征包括:低回声晕环诊断价值最高,AUC为0.809,其次为内部等回声环、毛刺及形态,AUC均大于0.70,而纵横比大于1对于鉴别皱缩组和癌组无统计学意义(P=0.069)。结论 超声有助于鉴别甲状腺良性囊性皱缩结节和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二者的形态、内部等回声环、低回声晕环灵敏度高而特异度低,毛刺特异度高而灵敏度低,相互结合诊断可降低漏诊率、误诊率。熟悉甲状腺良性囊性皱缩结节的超声特征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及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判断甲状腺癌预后寻找新的指标.方法 将112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病理类型分为未分化癌与分化型癌(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XCR4及Ki-67在各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及性别的关系.结果 CXCR4在各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均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分化型癌组织中CXCR4强阳性表达率与未分化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CXCR4强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CXCR4及Ki-67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的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癌组织中CXCR4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CXCR4及Ki-67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甲状腺癌患者判断预后的指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即肥胖基因(obesity receptor,OB-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相关性,为临床PTC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甲状腺腺瘤组织标本20例和PTC组织标本60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eptin、OB-R在PTC及甲状腺腺瘤组织中的表达,观察Leptin、OB-R在PTC及甲状腺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PTC中不同临床特征Leptin、OB-R的表达水平.结果 OB-R在PTC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P=0.04).PTC中的双重表达率(46.7%)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20.0%,P=0.04).Leptin、OB-R表达水平均在多发病灶、肿瘤直径≥1 cm、TNM分期为Ⅲ期、Ⅳ期的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Leptin在有淋巴转移的患者中明显增高(P<0.05),而OB-R表达则与是否淋巴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Leptin、OB-R在PTC中存在高表达,双重表达也较普遍,在甲状腺癌发生、浸润、转移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Leptin在PTC中具体作用机制若获得证实,则可能成为PTC预防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