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李某,男,58岁,主因进食梗咽三月余,消瘦20天。于2007-09-29入院。3个多月前,无诱因出现进食哽咽感,伴消瘦明显。于外院行胃镜检查,病检示胃角粘膜内癌。胃镜:胃底不规则肿物增生,胃角溃疡瘢痕,周边粘膜充血;食管距门齿40cm贲门纵行溃疡形成,基底深凹不平,溃疡向粘膜浸润,境界不清,隆起结节状,质硬且脆,易出血,腔窄。胃镜报告:(1)食管癌;(2)贲门胃底癌。外科情况:腹平,上腹压痛阳性,未及肿块及肿大肝脏,叩移动性浊音。术中贲门胃底肿物侵及浆膜,质硬,贲门左右均有肿大淋巴结,打开膈肌脚扩大食管裂孔,  相似文献   

2.
患男 ,73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4月于 2 0 0 1年 3月2 0日入院。 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 ,伴有隐痛 ,以餐后为著 ,口服抑酸剂、思密达等不能缓解 ,大小便正常。既往无溃疡病史。1 0 d前在外院行胃镜检查 :距门齿 30 cm食管前壁见一大小约 3.0 cm× 0 .5 cm× 0 .5 cm纵行条索状隆起 ,表面粘膜有糜烂 ;胃角处见一大小约 6 .0 cm× 5 .0 cm× 0 .4 cm的凹陷 ,基底不平 ,上附着秽苔及血痂 ,其周围堤状隆起 ,两处分别取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 :食管小块鳞状上皮 ,呈局限性早期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改变 :胃角小块胃粘膜 ,灶状粘膜内腺癌…  相似文献   

3.
我科1994年3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12例同时性食管胃双原发癌病人,现将手术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癌中MTS1基因异常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 (multipletumorsuppressorgene 1,MTS1)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与原发性胃癌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PCR 甲基化检测法研究 31例胃癌标本和 19例正常胃组织中MTS1基因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情况。【结果】有 35 5 % (11/ 31)的胃癌标本和 5 3 % (1/ 19)正常胃组织出现MTS1基因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 ,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MTS1基因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是其在原发性胃癌中的主要灭活机制 ,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 ,6 5岁 ,因腹疼伴嗳气泛酸 2 5d ,柏油样便 3d入院。患者于 2 5d前无诱因出现腹疼 ,为持续性隐疼 ,伴有嗳气泛酸 ,恶心无呕吐。未给予处理 ,3d前出现柏油样便。查体 :一般情况可 ,轻度贫血 ,心肺 (- ) ,腹软 ,轻度压疼 ,无反跳疼 ,左上腹可触及 7cm× 6cm大小肿块 ,质韧 ,边界不清 ,活动度差 ,肝脾未触及 ,肠鸣音弱。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及贲门未见异常 ,胃底部可见一 5cm× 4cm大小分叶状半圆形充盈缺损 ,与正常胃壁分界清楚 ,表面黏膜皱襞展平 ,消失 ,其中可见不规则充盈龛影。胃窦部见 2cm× 1cm不规则充盈缺损 ,…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食管、胃双原发癌的发病率、病因、病理类型和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1994年10月-2005年9月期间收治的12例食管、胃双原发癌。结果:(1)食管、胃双原发癌的发病率为0.97%;(2)发病因素与个体、理化因素及医源性有关;(3)病理类型主要以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胃腺癌为主;(4)55岁以上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占总食管、胃双原发癌的66.67%,是小于55岁的2倍。结论:潮汕地区是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Caveot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5’端CpG岛甲基化状况,探讨Caveolin-1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胃癌组织和6例距肿瘤5cm以上的癌旁正常胃组织,运用标准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组织中基因组DNA,采用CpGenome DNA Modification Kit对DNA进行修饰后以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及非甲基化引物进行PCR,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产物测序判定结果.结果:6例癌旁正常胃组织Caveol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5'端CpG岛均为甲基化阴性.30例胃癌组织中有27例甲基化阳性,甲基化率为90%(27/30).其中16例胃癌组织(53.3%)仅有甲基化引物扩增出目的条带,表现为完全甲基化;11例胃癌组织(36.7%)甲基化与非甲基化引物均扩增出目的条带,表现为部分甲基化.统计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aveol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Caveol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且可能参与胃癌的早期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DH1启动子基因甲基化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乳腺正常组织中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情况.收集相关临床病理资料(遗传背景、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细胞分级、临床分期和分子亚型),分析CDH1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意义.结果 250例乳腺癌患者共发现113例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5.20%,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360,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H1基因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在腋窝淋巴结转移(x2=19.086,P<0.01)、肿瘤组织学分级(x2=8.487,P=0.01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x2=9.475,P=0.002)和分子分型(x2 =25.482,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引起基因mRNA表达下降,CDH1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乳腺癌疾病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王贺玲  张健  李岩 《中外医疗》2011,30(11):35-36,38
目的对DAPK1基因甲基化状态、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胃癌及癌旁组织中DAPK1基因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DAPK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DAPK1有16例表达下调,6例表达上调,基因在癌旁组织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465)。DAPK1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甲基化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APK1基因表达下降与该基因甲基化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CDH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H1(cadherin 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肺癌及其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半定量荧光MSP检测50例肺癌患者的癌、癌旁和远癌肺组织及5例非肺癌对照肺组织标本中的CDH1甲基化的相对比值,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部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肺癌组织、癌旁组织、远癌组织以及非肺癌对照肺组织CDH1甲基化相对比值的中位数分别为0.272、0.227、0.119和0.000.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癌组织和远癌组织(P〈0.05)、远癌组织和非肺癌对照肺组织(P〈0.05)的CDH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的鳞癌、腺癌及腺鳞癌CDH1基因甲基化相对比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与半定量荧光MSP检测结果符合.结论CDH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肺癌具有相关性,与肺癌的组织类型无相关性.CDH1异常甲基化和E—cad表达的减弱和缺失可能是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沈伟敏  刘凌  陆贝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2):117-120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组织中人硫酸酯酶-1(hSulf-1)基因甲基化的状态,其mRNA以及蛋白表达情况及与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探讨hSulf-1基因甲基化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及免疫印迹法,测定42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hSulf-1的mRNA、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hsulf-1基因表达水平及甲基化与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在肝癌组织中,hSul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而正常肝组织几乎检测不到。肝癌组织hSulf-1甲基化率为66.7%(28/42),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hSulf-1甲基化率为7.1%(3/42),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Sulf-1 mRNA表达缺失或下调的31例肝癌组织中,其中有25例发生甲基化(χ2=8.45, P<0.05)。在肝癌组织中,甲基化组hSulf-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分别为0.687±0.092 vs 2.324±0.123,P<0.01; 0.825±0.119 vs 2.212±0.178, P<0.01)。hSulf-1基因甲基化与患者肝硬化密切相关。结论肝细胞肝癌hSulf-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其甲基化程度明显增高,且hSulf-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具有某种联系,提示hSulf-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胃癌中E-cadherin基因5'端CpG岛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基因5'端CpG岛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探讨该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研究该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胃黏膜中E-cadherin基因5'端CpG岛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胃癌中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率为34.6%(28/81),而正常胃黏膜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异常甲基化.E-cadherin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性别均无相关性,但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加患者甲基化率呈增高趋势.结论:E-cadherin基因5'端CpG岛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年龄有关.E-cadherin基因5'端CpG岛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是胃癌细胞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胃溃疡及胃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 cancer,GC)及胃溃疡(gastric ulcer,GU)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探讨胃溃疡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以生存素为靶点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不同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从CSG→CAG→Dys→GC过程中,无论在非溃疡组,还是在溃疡组中,Survivin表达均呈递增趋势。在非溃疡各组中灰度值CSG57.64±4.44、CAG55.05±6.97、Dys48.59±4.16;在溃疡各组中灰度值CSG58.25±5.54、CAG53.95±3.48、Dys48.91±4.63;在胃癌中32.25±4.13。Survivin表达在非溃疡组和溃疡组所对应的胃黏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SG、CAG、Dys、GC之间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①Survivin基因表达可作为在胃黏膜由浅表向萎缩、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发展过程中的有用指标。②胃溃疡的癌变实质上是溃疡边缘背景病变萎缩、不典型增生的癌变。  相似文献   

16.
MSP法检测胃癌的PTEN基因甲基化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癌中抑癌基因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其甲基化改变的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法(MSP)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各35例)中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结果:3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未发现有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16/35例胃癌组织检测到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癌组织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19例胃癌组织中,有12例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淋巴结转移的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转移相关。甲基化特异的PCR法(MSP)是检测胃癌抑癌基因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的一种较新且特异的实验方法,可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MTS1是Kamb在1994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抑癌基因。在很多类型肿瘤中经常出现MTS1基因的纯合性缺失或突变。本文利用PCR方法研究了MTS1基因第2外显子在胃癌中的纯合性缺失情况,24例标本中发现2例缺失。用PCR-SSCP并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分析了24例原发性胃癌标本中MTS1基因第2外显子突变情况,只发现1例突变,此结果提示胃癌中MTS1基因突变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S-腺苷蛋胺酸(SAM)对胃癌细胞(MGC803、SGC790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胃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及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AM(终浓度0.5、1、2、4、8、16 mmol/L)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BGS)检测SAM对胃癌细胞株VEGF-C基因启动子序列甲基化状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AM(2、4 mmol/L)对胃癌细胞VEGF-C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组给予SAM〔192 μmol/(kg·d)、768 μmol/(kg·d)〕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1次/d, 15 d后检测肿瘤体积变化。结果 SAM处理MGC803、SGC7901细胞后,随药物浓度增大,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VEGF-C基因在MGC803、SGC7901细胞中呈高度去甲基化状态,经SAM处理后其甲基化程度增高,VEGF-C蛋白表达降低。SAM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移植瘤体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EGF-C启动子序列的低甲基化状态,抑制其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方日  王小文 《海南医学》2016,(11):1779-1782
目的:探讨CDH1基因启动子所在5'-CpG岛的异常甲基化与临床病情发展、病理变化及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184例,其中甲基化组86例,非甲基化组98例,所有入选患者由专人进行跟踪随访。检测CDH1基因启动子所在5'-CpG岛的异常甲基化,通过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对修饰后的DNA进行扩增,根据GenBank基因库设计CDH1基因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及CDH1基因非甲基化特异性引物。结果甲基化组肿瘤直径为(6.5±2.1) cm,大于非甲基化组的(3.2±2.2) cm,甲基化组肿瘤浸润性所占比例54.7%,高于非甲基化组的42.9%,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甲基化组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14.0%,中分化36.0%)低于非甲基化组(高分化40.8%,中分化45.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甲基化组淋巴转移率为67.4%、远处转移率为31.4%,高于非甲基化组的21.4%和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组临床TNM分期更晚(甲基化组:Ⅰ期11.6%,Ⅱ期11.6%,Ⅲ期37.2%,Ⅳ期39.5%;非甲基化组:Ⅰ期27.6%,Ⅱ期32.7%,Ⅲ期20.4%,Ⅳ期19.4%),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非甲基化组患者生存率(89.5%)高于甲基化组患者(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CDH1基因甲基化是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R=28.5,P<0.01)。结论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CDH1基因甲基化程度提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 cancer,GC)及不同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受体(EGFR)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探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以表皮生长受体靶点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不同胃黏膜组织中EGFR。30例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31例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15例异型增生(Dysplasia,Dys),胃癌组织32例。结果:从CSG→CAG→Dys→GC过程中,EGFR表达均呈递增趋势。CSG灰度值(57.64±4.44)、CAG灰度值(55.05±6.97)、Dys灰度值(48.59±4.16);GC灰度值(32.25±4.13)。EGFR表达在CSG、CAG、Dys、GC之间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EGFR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在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方面EGFR阳性表达率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基因表达可作为在胃黏膜由浅表向萎缩、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发展过程中的有用指标,且EGFR基因表达可判断胃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