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种不同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动物模型黑质、纹状体和海马中磷酸化α-synuclein(S129)[以下简称为p-α-syn(S129)]和天冬酰胺内切酶(asparagine endopeptidase,AEP)特异性切割产生的tauN368片段的表达水平。方法建立慢性1-甲基-4-苯基-1,2,3,6-四羟吡啶(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n=10)、鱼藤酮诱导的小鼠PD模型(n=10)以及鱼藤酮诱导的大鼠PD模型(n=10)共3种模型,每种模型均设立对照组(n=10)。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染色评估不同PD动物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动物中脑黑质、纹状体、海马p-α-syn(S129)和tauN368的表达。结果 3种PD动物模型中脑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数目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提示造模成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黑质、纹状体及海马tauN368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黑质和海马p-α-syn(S129)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鱼藤酮诱导的小鼠PD模型黑质及纹状体p-α-syn(S129)和tauN368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海马p-α-syn(S129)和tauN368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变化(P0.05);鱼藤酮诱导的大鼠PD模型黑质、纹状体及海马p-α-syn (S129)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黑质和海马tauN368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鱼藤酮诱导的小鼠PD模型黑质和纹状体同时存在tauN368和p-α-syn(S129)的差异性表达,提示该模型可能是研究PD发病中tauN368和α-synuclein相互作用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扩大血管周围间腔数量,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临床研究部分:纳入3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35名健康对照参与研究,通过MRI对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进行显像并计数。动物实验部分:将9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n=30),模型组与实验组纹状体注射α-突触核蛋白预制纤维(α-synuclein preformed fibrils,α-syn PFFs)构建PD模型,实验组用舒尼替尼灌胃抑制脑膜淋巴管增生,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脑膜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receptor-1,LYVE-1)、大脑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量化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在脑实质的分布评估类淋巴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内磷酸化α-syn(phosphorylated α-syn,pα-syn)表达。结果 临床研究中,PD患者脑内基底节区[10(7,12)vs. 7(5,9),P<0.001]及半卵圆中心[2(1,3)vs. 1(0,2),P<0.001] EPVS数量均多于健康对照。动物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造模4个月后模型组小鼠脑膜LYVE-1阳性区域面积减少[(8.36%±0.74%)vs.(11.12%±1.32%),P<0.01],类淋巴系统引流[(10.78%±0.02%)vs.(14.25%±0.01%),P<0.001]降低,清除功能降低[(8.02%±0.01%)vs.(5.46%±0.01%),P<0.001],伴随pα-syn的聚集及AQP4极性下降[(0.44±0.04)vs.(0.51±0.04),P<0.01];实验组小鼠脑膜LYVE-1阳性面积[(2.50%±0.54%)vs.(11.12%±1.32%),P<0.001]、类淋巴引流[(3.55%±0.01%)vs.(14.25%±0.01%),P<0.001]、清除功能[(15.31%±0.01%)vs.(5.46%±0.01%),P<0.001]进一步受损,AQP4极性明显降低[(0.28±0.02)vs.(0.51±0.04),P<0.001],皮层[(8.12%±0.38%) vs.(2.85%±0.43%),P<0.001]、纹状体[(7.84%±0.32%) vs.(3.62%±0.31%),P<0.001]及黑质[(8.71%±0.34%)vs.(2.38%±0.15%),P<0.001] α-syn表达量均较模型组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患者EPVS数目增多提示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这可能是脑膜淋巴管受损通过介导病理性α-syn沉积破坏AQP4极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区α-突触共核蛋白(α-syn)异常聚集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12w。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MPTP腹腔注射40mg·Kg-1·d-1×7制备小鼠PD模型;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40mg·kg-1·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比较分析各组4月时黑质纹状体区α-syn聚集情况。结果 (1)正常对照组30只(30/30只)最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时存活27只(27/30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时存活28只(28/30只);(2)PD模型对照组、PD模型干预组小鼠每次注射MPTP后,先有短暂兴奋(持续7.61±2.17min),表现为四处窜跳;随即出现全身中重度震颤,皮毛及尾巴时有竖立,活动减少,持续24.23±3.89min后震颤消失;随后出现活动减少;(3)黑质纹状体区α-syn免疫荧光双染检测;(3)PD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D模型干预组较PD模型对照组有所减少,但仍较正常对照组增多;(4)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yn蛋白量的表达,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对照组比较,P0.001;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P0.001;PD模型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P0.05。结论 "抗帕颗粒"对PD小鼠黑质纹状体区α-syn异常聚集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阻断氧化应激反应可能是这种保护作用的关键机制,有望改善PD治疗现状并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MPTP对照组与ATRA+MPTP组,造模前后进行行为学检测,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脉络丛黏附分子和中脑黑质区炎症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黑质区胶质细胞活化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经ATRA预处理的PD小鼠外周调节性T细胞(Tregs)数目增多[(2.3±0.21)%;P0.05]。PD1表达上调[CD4+:(4.65±0.61)%;CD8+:(3.50±0.31)%;P0.05]。黏附分子(Icam-1:0.37±0.13;Vcam-1:0.32±0.06)及炎症因子(IL-6:0.16±0.05;TNF-α:0.29±0.12)相对表达均下调(P0.05)。黑质区胶质细胞活化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提高。小鼠的协调能力[转棒停留总时间:(157.5±24.5)s]及自主运动能力[运动总距离:(42.58±2.96)m]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ATRA可能通过增强Tregs的抑炎效应,间接发挥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A53T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α-syn)转基因小鼠运动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6月龄A53Tα-syn转基因阳性小鼠分为模型组(Tg+)、模型+TSG小剂量组(50 mg/kg)、模型+TSG大剂量(100 mg/kg)组.同窝转基因阴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g-)、对照+TSG大剂量组(100 mg/kg)组.给药组每天灌胃给予TSG,共9个月,至15月龄;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应用爬杆试验和筑巢试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能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标记的神经元.结果 与转基因阴性的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在爬杆试验中的潜伏期延长,筑巢行为评分减低,黑质致密部的TH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TSG灌胃给药9个月能够明显缩短模型小鼠在爬杆试验中的潜伏期,增高筑巢行为评分,增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量.结论 TSG能够明显改善A53Tα-syn转基因小鼠的运动功能,增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提示TSG可能有利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突触核蛋白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黑质纹状体存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但其释放炎症因子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激活所释放的两种炎症因子整合素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小鼠黑质部位的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羟化酶的蛋白表达。 方法:将C57BL/6小鼠经腹腔注射百草枯(10 mg/kg),设为帕金森病模型组,并设置对照组,观察两组小鼠行为活动。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整合素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百草枯可造成帕金森病模型组小鼠运动减少,并伴有运动迟缓、震颤、探嗅、竖毛及尾巴硬类似于帕金森病样的行为表现,并且脑内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P < 0.05),酪氨酸羟化酶蛋白表达降低(P < 0.05),整合素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增加(P < 0.05),肿瘤坏死因子α在模型组小鼠黑质纹状体有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在小胶质细胞上。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参与了帕金森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氯化锂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行为学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MPTP组、NS(生理盐水)组、LM(LiCl +MPTP)组、PM(PBS+ MPTP)组;通过行为学观察各组震颤麻痹、移动格子数、站立次数、滚轴次数、游泳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免疫印迹技术观察各组酪氨酸羟化酶(TH)和钙结合蛋白(CB)的表达变化.结果 行为学检测LM组震颤麻痹评分、移动格子数、站立次数、滚轴实验、游泳能力都显著高于PM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M组黑质致密部TH与C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PM组;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M组TH、CB蛋白含量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M组(P<0.01或0.05).结论 氯化锂可明显改善MPTP所致小鼠PD模型的运动障碍,且对其引起的DA神经元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细胞内CB表达增加有关;PD模型行为学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百草枯诱导小鼠α-突触核蛋白表达升高并聚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除草剂百草枯诱导小鼠黑质细胞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达及聚集,探讨环境因素在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小鼠按体重10mg/kg经腹腔注射百草枯,应用原位杂交、RT—PCR分析α—syn mRNA表达.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黑质区α—syn显色.并进一步确定表达rsyn的神经元表型及α—syn聚集。结果注射百草枯组小鼠黑质区α—syn mRNA表达量升高,rsyn阳性细胞数相对增加;rsyn与硫磺素、酩氨酸羟化酶(tyroxine hydroxylase,TH)及硫磺素复合染色的阳性细胞数均升高。结论百草枯诱导小鼠黑质细胞α—syn表达升高并出现蛋白聚集可能是导致PD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伐仑克林靶向α-syn蛋白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30只SD健康大鼠,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用药组各10只,模型组和用药组建立P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用药组使用1mg·kg-1的伐仑克林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在大鼠给药1w后对三组大鼠行为学、线粒体活性(State3、State4、RCR)、α-syn(α-突触核蛋白)、LPO(过氧化脂)、MDA(丙二醛)水平及对大脑组织中Beclin1、LC3B、APP合成酶活力、p-mTOR、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悬尾静止时间、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量、α-syn、LPO、MDA水平均高于空白组,且糖水测试、Beclin1、LC3B蛋白表达量、线粒体活性、APP合成酶活力、p-mTOR均低于空白组,(P<0.05);用药组大鼠悬尾静止时间、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量、α-syn、LPO、MDA水平均高于空白组,且糖水测试、Beclin1、LC3B蛋白表达量、线粒体活性、APP合成酶活力、p-mTOR均低于空白组,(P<0.05);用药组大鼠悬尾静止时间、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量、α-syn、LPO、MD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且糖水测试、Beclin1、LC3B蛋白表达量、线粒体活性、APP合成酶活力、p-mTOR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伐仑克林通过靶向α-syn蛋白,作用于其线粒体功能及内质网应激机制,提高其行为学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石菖蒲挥发油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Dopamine,DA)神经元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45只C57BL/6小鼠,随机选取1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小鼠建立帕金森病模型,成功30只,随机分为帕金森病组、石菖蒲组、石菖蒲+激活剂组,每组各10只; 石菖蒲+激活剂组灌胃石菖蒲挥发油90 mg/kg,腹腔注射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激活剂MHY1485(10 mg/kg); 石菖蒲组灌胃石菖蒲挥发油90 mg/kg,腹腔注射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 正常组、帕金森病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等体积DMSO; 转棒实验检测运动协调能力;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黑质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ight chain 3B,LC3B)、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Bcl-2 homeodomain protein,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黑质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ion protein kinase B,p-AKT)、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ion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帕金森病组比较,石菖蒲组小鼠坚持运动时间延长,LC3B,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TH阳性细胞占比升高(P<0.05); 与石菖蒲组比较,石菖蒲+激活剂组小鼠坚持运动时间缩短,LC3B、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TH阳性细胞占比降低(P<0.05); 与帕金森病组比较,石菖蒲组黑质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 与石菖蒲组比较,石菖蒲+激活剂组黑质p-AKT/AKT,p-mTOR/mTOR升高(P<0.05)。结论 石菖蒲挥发油可提升帕金森病(Parki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促进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噬,提升多巴胺水平,抑制AKT/mTOR通路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毛蕊花糖苷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脑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取 75 只 C57/BL 小鼠(SPF 级、健康雄性、24~26 g)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 (1- 甲基 -4- 苯基 -1,2,3,6- 四氢吡啶 /MPTP 组)、实验组(低剂量组:MPTP+30 mg/kg 毛蕊花糖苷;中剂 量组:MPTP+60 mg/kg 毛蕊花糖苷;高剂量组:MPTP+120 mg/kg 毛蕊花糖苷),每组 15 只。造模完成后采 用爬杆、悬挂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行动能力,采用超微电镜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亚细胞结构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采用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TH、α- 突出 核蛋白(α-syn)、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黑质的谷胱甘肽、总铁离子、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脑组织丙二醛等。结果 模型组小鼠完成爬杆实验的时间较空白对照组长,实验组小鼠 完成爬杆实验的时间较模型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模型组小鼠的悬挂实验评分低于 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的悬挂实验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电镜下模型 组较实验组小鼠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变性、坏死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 型组小鼠黑质 TH 阳性神经元数目较空白对照组减少,实验组小鼠黑质 TH 阳性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黑质 TH、Nrf2、HO-1、GPX4 的蛋白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黑质 TH、Nrf2、HO-1、GPX4 的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模型组小鼠黑质 α-syn 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黑质 α-syn 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ELISA 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黑质的谷胱甘肽、 SOD 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黑质的谷胱甘肽、SOD 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P< 0.05);模型组小鼠黑质的的丙二醛、总铁离子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的丙二醛、总铁 离子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毛蕊花糖苷可能是通过抑制 PD 模 型小鼠中脑黑质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铁死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对由MPTP诱导的C57BL/6小鼠帕金森模型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及TH、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MPTP组,NBP治疗组。MPTP腹腔注射法制备帕金森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细胞数,蛋白质印迹法观察中脑黑质TH、TNF-α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TP组可见帕金森病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与MPTP组比较,NBP治疗组帕金森病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TP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TH蛋白表达减少(P0.01),而TNF-α蛋白表达增加(P0.05);(3)与MPTP组比较,NBP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T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TNF-α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丁基苯酞可能通过提高中脑黑质中TH的含量及减少TNF-α炎性介质表达发挥对MPTP所致C57BL/6小鼠帕金森模型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灵芝孢子粉对脂多糖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对脂多糖所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影响,以探讨灵芝孢子粉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脑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脂多糖(LPS)组:立体定向注射LPS;LPS加灵芝孢子粉组:先用灵芝孢子粉灌胃3天,立体定向注射LPS,继续灌胃14天,直至处死;正常对照组:立体定向注射PBS。分别于LPS注射后14天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RTPCR法检测中脑黑质TH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改变:LPS加灵芝孢子粉组14天的旋转次数30min为(94±3)r;LPS组的14天的旋转次数30min为(125±12)r。免疫组化显示2组术侧中脑TH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正常明显下降,但LPS加灵芝孢子粉组的TH阳性细胞数较LPS组明显增多(P<0.01)。RTPCR检测显示LPS加灵芝孢子粉组TH的mRNA表达量较LPS组的显著增加(P<0.01)。结论灵芝孢子粉的干预可有效改善LPS大鼠的旋转行为,减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提示灵芝孢子粉对LPS所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起到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剂量鱼藤酮对乳鼠中脑黑质脑片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依达拉奉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Wistar乳鼠中脑黑质脑片进行培养,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多巴胺神经元毁损情况,western-blot测定各组脑片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含量,扫描电镜观察脑片超微病理结构变化.结果 黑质脑片多巴胺神经元的数目随鱼藤酮浓度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的超微病理显示氧化应激性损害,α-Synuclein的含量随鱼藤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依达拉奉 鱼藤酮组较鱼藤酮组能够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并使α-Synuclein的表达量减少.结论 成功利用黑质脑片器官型培养体系建立了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模型;低剂量鱼藤酮导致选择性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并导致α-Synuclein的含量增加,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过表达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受体D1(D1D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16只,随机将小鼠分为PD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采用脑纹状体注射α-Syn预成型纤维(α-Syn PFF)法建立PD模型,对照组以相同方法注射PBS.各组小鼠于造模前1周及造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聚集及传播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为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亲和层析法纯化α-syn蛋白,体外诱导其聚集成为α-syn纤维(Preformed fibrils,PFFs); 培养稳定表达GFP-α-syn的HEK293细胞系及原代神经元,转导α-synPFFs后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内α-syn聚集情况; 小鼠立体定位注射α-syn PFF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源性α-syn的聚集及传播情况。结果 纯化的α-syn可在体外聚集形成聚集体; 在细胞及动物水平观察到α-syn PFFs可诱导内源性蛋白的聚集和传播。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α-syn聚集及传播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为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预处理对帕金森病(PD)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右侧纹状体内注射rhEPO 24 h后,同侧黑质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B组:右侧纹状体内立体定向注射与rhEPO等量的生理盐水,24 h后同侧黑质内立体定向注射6-OHDA;C组:右侧黑质内立体定向注射6-OHDA;D组:右侧黑质内立体定向注射与6-OHDA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逆转录(RT)-PCR法检测黑质iNOS和TNF-αmRNA的表达。结果与D组比较,A、B、C组大鼠血清iNOS、TNF-α含量增多,黑质iNOS、TNF-αmRNA表达增高(均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大鼠血清iNOS、TNF-α含量显著减少,黑质iNOS、TNF-α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rhEPO可能通过抑制黑质TNF-α、iNOS表达,减轻6-OHDA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损害,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持续鱼藤酮灌胃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将50只老年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连续灌胃12周,模型组予灌注0.01ml/g鱼藤酮氯仿溶液,对照组则予灌注0.01mg/g氯仿溶液。在灌胃前、灌胃6、12周时对2组小鼠行网格试验、爬杆试验和滚轴试验以检测行为学变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等神经递质浓度;对肠、胸段脊髓、中脑行α-突触核蛋白(α-Syn)、硫磺素S(ThS)、酪氨酸羟化酶(TH)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至灌胃12周时模型组行为学变化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纹状体DA、DOPAC、HVA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1)。灌胃6周时模型组小肠内、胸段脊髓处α-Sy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ThS表达比例增多,而中脑处a-Syn及TH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至灌胃12周时模型组中脑处Syn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要增多,而TH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经持续鱼藤酮灌胃制备的慢性进展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模拟了PD缓慢进展的病理过程,其机制可能是小肠神经丛局部的α-Syn多聚体通过类朊蛋白途径沿着神经传导通路播散至脑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激肽释放酶6(klk6)、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原发PD患者87例(PD组),其中39例PD早期患者,48例PD中晚期患者,选取42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C组)。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klk6、α-syn水平,分析血清klk6及α-syn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klk6及α-syn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 PD组血清klk6、α-sy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中晚期PD患者血清klk6、α-syn水平明显高于早期PD患者(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血清klk6、α-syn水平分别与Hoehn-Yahr分期、病程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klk6、α-syn预测PD疾病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0.722,二者联合预测PD疾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774,敏感度为68.7%,特异性为81.1%。结论 PD患者血清α-syn和klk...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ARPP-32)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数量及表达位点的改变。方法给予PD大鼠模型左旋多巴治疗21d,评估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纹状体区DARPP-32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数量和表达部位的改变情况。结果 PD大鼠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出现类似于人类LID行为学表现。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D组和LID组大鼠损伤侧DARPP-32(Thr75)的表达多位于强啡肽阳性神经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组大鼠损伤侧DARPP-32(Thr75)表达为(159.90±7.22)%,与假手术组比较升高(P<0.05);LID组大鼠损伤侧纹状体DARPP-32(Thr75)的表达为(52.60±4.45)%,与假手术组和PD组比较降低(P<0.05)。结论纹状体黑质投射神经元内DARPP-32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了LID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