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共28例,对照组患儿未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共有患儿32例。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两组患儿各项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儿发热、皮疹、面部红斑、抽搐、呕吐、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腹痛等临床体征,以及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LDH、CK-MB、脑脊液检查、CK-MB、呼吸急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糖、白细胞升高、乳酸水平升高及呼吸急促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糖、白细胞升高、乳酸水平升高及呼吸急促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重点关注,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病例分析探讨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0年3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88例患儿,按照有无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分为NPE组与非NPE组。观察分析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值、实验室检查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2检验分析,筛选出P<0.05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可能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39例HFMD患儿并发NPE经治疗,其中19例患儿治愈,20例死亡,病死率为51.28%。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得出4项相关危险因素分别为乳酸水平增高、高血糖、白细胞计数水平增高、EV71(+)。结论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有乳酸水平升高、高血糖、白细胞计数升高以及EV7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进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为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10月30日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根据是否进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而进行分组,选择性别和年龄作为配比因素进行1∶3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儿在发病-就诊时间、发病-重症时间、初诊在村级医疗机构就诊、初诊确诊手足口病、最高体温≥39℃、持续高热(体温≥38.5℃且持续时间≥3d)、肢体无力、呼吸浅快或节律不规则、肺部杂音、血压≥130mm Hg、心率≥150次/min和血氧饱和度≤91%以及外周白细胞计数>12×109/L、血糖>8.3mmol/L、肌酸激酶升高、C反应蛋白阳性的发生率等因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首发症状、皮疹类型、抽搐、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持续高热、肢体无力、心率≥150次/min和血糖>8.3mmol/L共同构成了重症手足口病进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而初诊确诊手足口病则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104例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升 《重庆医学》2011,40(17):1722-1724,1727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以利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儿童重症HFMD。按病情分A、B、C、D组,总结各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重症病例的早期特征性指标。结果 85例(81.73%)重症HFMD患儿年龄小于3岁;103例(99.04%)出现发热;101例(97.12%)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疱疹,病情重者皮疹少;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91例(81.73%);组间高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CNS病变HFMD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有所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胸片提示肺炎12例,肺水肿7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81例(77.88%),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感染9例(8.65%),伴CNS病变患儿比不伴CNS病变患儿的EV71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6例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结论重症HFMD多并发CNS病变,EV71为主要病原体,睡眠中四肢惊跳是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特征,高血糖是较有价值的病情轻重判断指标,神经源性肺水肿为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5.
曹莉  韦妍飞  刘燕 《广西医学》2013,(6):764-765
目的观察利血平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46例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3例,均按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进行救治。治疗组在血压增高时给予利血平注射液肌注。观察两组治疗后72 h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早期血压增高时予抑制儿茶酚胺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V_(71)病毒感染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将122例EV_(71)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分为重症组(53例)和轻症组(69例),根据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入院时,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在精神差、心率快、呼吸急促、高热、恶心呕吐、肢体颤抖、血糖和血白细胞等方面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差、心率快、高热、恶心呕吐及肢体颤抖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者出现精神差,病程中伴有高热、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和肢体颤抖等症状,需高度警惕为EV_(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患者后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神经源性肺水肿和神经源性心肌损害等。对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张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08-108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以早期发现重症病例,阻止病情发展,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367例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分成四组,分别总结各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特点。结果:367例重症病例中,各组闻高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脑脊液白细胞数均不同程度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EV71感染率较高,病情严重的患儿皮疹数目较少,精神差、肢体抖动是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特征,高血糖是有价值的病情判断指标,神经源性肺水肿是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一种人类肠道病毒,其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传染病,特别是重症感染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者,因其具有病势急、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而引起广泛关注。现就EV71型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预警指标,并验证其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7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普通病例组和重症病例组,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得出早期预警指标。以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339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为验证对象,评估上述预警指标对重症手足口病的预测价值。结果:(1)重症病例组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CRP、PCT、EV71阳性率高于普通病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PCT、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PCT作为单独诊断指标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84,灵敏度为73.21%。空腹血糖联合PCT及EV71阳性诊断的灵敏度最高,可达到92.86%。结论:(1)空腹血糖升高、PCT升高、EV71阳性是重症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联合检测空腹血糖、PCT及咽拭子EV71可作为预测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山市手足口病(HFMD)重症病例发生的早期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市2009-2011年重症与轻症个案调查表进行数据录入与筛检,考虑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的均衡,轻症与重症采用1∶1配对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手足口病原学的检测采用PCR方法进行确认。结果单因素筛选分析显示:高热(OR=2.258,95%CI:1.260~4.049)、溃疡(OR=3.918,95%CI:1.892~8.113)、咳嗽(OR=5.516,95%CI:1.530~19.882)、呕吐(OR=5.185,95%CI:1.087~24.742)、颤抖(OR=8.972,95%CI:2.998~26.848)、呼吸过快(OR=9.702,95%CI:3.391~27.758)、心率过快(OR=4.029,95%CI:1.866~8.701)、外周血L%升高(OR=3.452,95%CI:1.577~7.559)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热、溃疡、呼吸过快、心率过快是儿童患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859(95%CI:1.325~6.170)、4.332(95%CI:1.752~10.712)、9.888(95%CI:2.801~34.900)、3.842(95%CI:1.535~9.619)。结论高热、溃疡、呼吸过快、心率过快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危险因素,应及早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的疫情监测和病原学监测,提高鉴别高危患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HFMD)重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于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HFMD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HFMD轻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HFMD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年龄<3岁、抽搐、颈抵抗、体温> 39℃大于3d、血糖>9 mmol/L、意识障碍、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外周血WBC>12×109/L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呕吐、皮疹平均天数>7d、口腔溃疡、肌酸激酶升高方面,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MD重症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体温>39℃大于3d、血糖>9 mmol/L、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8%,病死率为4%.结论 早期检测HFMD重症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可降低手足口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机构式、社区-居家式、家庭式三种长期护理模式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及体检收集118名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8%有高血压,25.9%有高血糖,54.5%血脂异常,61.5%有高同型半胱氨酸,26.3%有心脏病史,50.8%有脑卒中家族史,17.8%吸烟,12.7%饮酒,28%缺乏锻炼。三组脑卒中患者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心脏病、吸烟、缺少锻炼的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糖控制情况、心脏病史机构组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脂及吸烟控制情况家庭组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控制情况机构组与社区-居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情况社区居家组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压、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收缩压均值,机构组与家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和空腹血糖均值,机构组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均值,机构组与社区-居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管理亟待加强,应针对不同长期护理模式下脑卒中患者的特点进行危险因素的差别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分析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3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息肉组242例,非息肉组100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NAFLD、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肝肾功能的差异。将上述有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分析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NAFLD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TG、LDL-C、GGT、ALT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AST、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TG、ALT、NAFLD是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TG、ALT、NAFLD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建议男性、NAFLD患者、高脂血症等有危险因素人群定期行腹部超声及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正>术后感染作为上尿路腔内碎石术最常见并发症,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发展成感染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1])。早期对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筛查,对于上尿路腔内碎石术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328例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得出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严重感染预测的回归方程,并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对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HFMD 86例,其中重症44例,轻症42例,分析轻重症组间WBC、血糖(GLU)、中性粒细胞与降钙素原(PCT)、NLR、前白蛋白(PA)等临床资料,并绘制ROC曲线及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A、PCT、GLU、NLR、WBC在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利用ROC曲线确定NLR的最优临界值为2.252,WBC预测重症化的最优临界值为13.19×109/L,对其两个连续变量指标重新赋值后成为分类指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LR、WBC高于临界值是发生重症HFMD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回归方程为Logit(P)=-2.601+2.933X1+4.530X2,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P=0.830,>0.05。当两者联合检测,串联时预测重症HFM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45%和100.00%,AUC为0.852;并联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8%和88.10%,AUC为0.906。结论NLR与WBC联合检测对重症HFMD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16例和高血压肾损组71例,比较2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及24 h、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肾损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吸烟、饮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病人的病程明显短于高血压肾损组(P<0.01),在血压与血压变异方面,2组dSBP、dDBP、24 h SBP变异(24hSSD)、24 h DBP变异(24hDSD)、日间SBP变异(dSSD)、日间DBP变异(dD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UACR为因变量,以病程、dSBP、dDBP、24hSSD、24hDSD、dSSD、dDSD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dSBP、24hSSD、24hDSD、dSSD、dDSD均为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病程、dSBP、24hSSD、24hDSD、dSSD、dDSD均为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对2011年1—11月我科收治的112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15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病因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据TOAST病因分型,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均以小动脉闭塞为最常见,两组小动脉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青年组脑梗死患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和不良生活方式,而老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心脏疾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中青年组患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心脏疾病、吸烟及不良生活方式所占比例与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在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及时干预危险因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脑梗死的预防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76-79
目的 探讨孕早期补体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来自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孕妇标本,未患子痫前期孕妇88例,子痫前期孕妇76例,比较两组孕妇在孕早期基础数据和补体水平(C1q、C3、C4和B因子)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找出影响子痫前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孕妇比较发现肥胖、慢性高血压、双胎、C1q和B因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初产妇数比例、产前BMI、孕次、产次、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心率、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C3和C4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慢性高血压和B因子是诊断和监测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孕早期,血清C1q和B因子会发生明显降低,同时B因子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子痫前期发生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