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CO2激光Colles筋膜外包皮环切法的优越性。方法对60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采用CO2激光包皮分层环切法,术中用CO2激光在Colles筋膜外疏松结缔组织中剥离内、外板皮肤组织,避免损伤阴茎背静脉及淋巴管。术后观察阴茎外观、水肿、伤口恢复及功能情况。结果60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阴茎水肿程度轻、恢复快、外形美观。42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患者对外形、功能满意。结论CO2激光Colles筋膜外包皮分层环切法术后恢复快、外形美观、功能良好,是一种理想的包皮环切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去表皮包皮环切的方法行阴茎增粗术。方法阴茎根部阻滞麻醉下,环形去除多余包皮的表皮部分,保留浅筋膜和血管,内翻折叠缝合皮下浅筋膜形成隆起的环,精确对位缝合伤口。结果共42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切口愈合好,水肿消退快,阴茎包皮长短合适,无勃起牵扯感,疲软时环切处包皮呈增粗隆起,勃起时更为明显。结论去表皮包皮环切术在微创缩短包皮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阴茎增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225例。术中先于保留冠状沟宽度的包皮内板作一个环形切口,按阴茎勃起长度确定保留外板位置,分四象限法切除多余包皮,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不保留阴茎浅筋膜。结果225例术中出血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水肿轻微,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包皮手术深筋膜外腔内麻醉疗效及安全性。对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包皮深筋膜外腔内麻醉,并与传统的单独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相比较,对比两者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将400例4-50岁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包皮腔内(阴茎皮肤与深筋膜间的腔隙)麻醉,即将药物由阴茎皮肤注入包皮腔内;对照组将药物由阴茎背侧根部注入阴茎海绵体中。结果研究组术中麻醉效果良好175例,中等20例,欠佳5例,无效0例。术后出现包皮水肿等并发症5例。对照组术中麻醉效果良好139例,中等48例,欠佳13例,无效0例。术后出现包皮水肿等并发症10例。结论包皮深筋膜外腔内麻醉下进行包皮环切术可行、安全、方便、快捷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包皮手术深筋膜外腔内麻醉疗效及安全性。对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包皮深筋膜外腔内麻醉,并与传统的单独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相比较,对比两者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将400例4-50岁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包皮腔内(阴茎皮肤与深筋膜间的腔隙)麻醉,即将药物由阴茎皮肤注入包皮腔内;对照组将药物由阴茎背侧根部注入阴茎海绵体中。结果研究组术中麻醉效果良好175例,中等20例,欠佳5例,无效0例。术后出现包皮水肿等并发症5例。对照组术中麻醉效果良好139例,中等48例,欠佳13例,无效0例。术后出现包皮水肿等并发症10例。结论包皮深筋膜外腔内麻醉下进行包皮环切术可行、安全、方便、快捷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65例.术中消毒,阴茎根部局麻或无麻醉;将包皮后褪,内环置于冠状沟处,然后将多余的包皮复位,用外环将包皮卡在内环凹槽处;结扎弹力线2根,每根2-3圈.结果 65例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 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治疗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560例.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于包皮内、外板做两个互相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的阴茎浅筋膜及浅层血管淋巴管网,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 560例患者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 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不损伤阴茎浅层血管和淋巴管,并保留了完整的包皮系带.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包皮环切改为阴茎根部,增加美观度,同期行阴茎延长术,一次性完成.方法 对39例有适应症患者实施包皮根部双切口环切同期行阴茎延长术.结果 39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全组包皮环切效果理想,阴茎延长平均2.5-4-5厘米.结论 阴茎根部包皮双切口环切,切口隐蔽,效果理想,同期行阴茎延长术,缩短手术恢复时间,并且无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期包皮环切是否会增加远段型尿道下裂患儿尿道修复的并发症。方法:确诊远段型尿道下裂56例,分为两组,先期包皮环切组:在外院行包皮环切后发现尿道下裂26例;未包皮环切组:30例患儿尿道手术之前未行包皮环切术。所有病例均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型术(Snodgrass)联合阴茎背侧筋膜瓣修复尿道下裂,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先期包皮环切组一次手术成功率为88.5%(23/26),未包皮环切组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0.0%(27/30),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4 5,P>0.05)。未包皮环切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先期包皮环切组(t=4.249,t=7.507,t=2.147,均P<0.05)。两组尿瘘、尿道狭窄、阴茎扭转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下裂术前不应行包皮环切,会增加尿道修复的难度,这是共识,但对于远段型尿道下裂,本研究显示先期包皮环切并没有使尿道下裂的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采用阴茎皮肤与深筋膜间腔内麻醉,并与传统的单独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相比较,对比两者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 将300例4~50岁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阴茎皮肤与深筋膜间腔内麻醉,即将麻药注射在阴茎皮肤与深筋膜之间的腔内,对照组将药物由阴茎背侧根部交叉注入阴茎海绵体中.结果 治疗组术中麻醉效果良好130例,中等17例,欠佳3例,无效0例,术后出现包皮水肿等并发症5例.对照组术中麻醉效果良好100例,中等40例,欠佳10例,无效O例,术后出现包皮水肿等并发症10例.结论 阴茎深筋膜外腔内麻醉下进行包皮环切术安全、可行、方便、快捷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孝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1052-1053
目的观察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矩形包皮内板皮瓣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3月—2010年12月32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均采用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矩形包皮内板皮瓣Ⅰ期尿道成形治疗,对术后的愈合情况及尿瘘、皮瓣坏死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施行阴茎伸直及尿道成形术,32例患者尿道皮瓣完全成活,无一例发生坏死,阴茎完全伸直。发生尿漏4例,尿道狭窄1例,阴茎轻度扭转1例。4例尿漏患者均于6个月~1年行尿瘘修补术后愈合;1例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扩张后痊愈;1例阴茎轻度扭转,未行特殊处理,1年后复查外观接近正常。结论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矩形包皮内板皮瓣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可有效减少尿瘘发生率,皮瓣成活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27例阴茎型尿道下裂患儿,横行裁取阴茎背侧岛状带蒂包皮瓣制成皮管,于血管蒂中部无血管区戳孔,穿过阴茎翻转至腹侧,与原尿道远端吻合。27例均Ⅰ期修复成功,术后并发尿瘘2例及尿道外口狭窄1例,阴茎外观满意。提示应用改良横裁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Ⅰ期修复阴茎型尿道下裂,皮管缝合处紧贴阴茎腹侧白膜,两侧被血管蒂覆盖,极大地减少了尿瘘发生。  相似文献   

13.
Wang HT  Yang JC  Cai JL  Hu N  Zhang C  Li 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9):2797-2799
目的 探讨包皮后移法阴茎增粗术治疗包皮过长同时增粗阴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此方法治疗包皮过长者80例,其中伴阴茎细小者27例,年龄18~51岁,平均30.2岁.于包皮背侧正中距冠状沟0.5 cm,腹侧正中距包皮系带0.8 cm包皮内板上设计切口线,局麻后向阴茎海绵体内注射生理盐水使阴茎勃起,于阴茎浅深筋膜间微创分离,使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中后部,在包皮切口近端回缩到切口远端无张力对合的情况下,将阴茎皮肤、浅筋膜与深筋膜三等分定位缝合固定.随访观察其效果.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切口愈合好,术后无感染、包皮坏死、血肿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阴茎外形美观,功能良好,无严重水肿、感染及阴茎勃起疼痛等并发症,阴茎头显露于外,阴茎周径静息状态与勃起状态均较术前增加.结论 包皮后移法阴茎增粗术在矫正包皮过长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自体组织,使阴茎增粗,安全有效,符合生理需求,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同时增粗阴茎的一种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补术的疗效.方法用真皮脂肪瓣修补阴茎体部尿瘘11例,2例合并有瘘口远端尿道狭窄者,在术中同时处理.结果11例均获成功.结论阴茎部尿瘘由于皮肤及皮下组织薄弱,局部血运差,手术较易失败.本手术用真皮脂肪瓣覆盖瘘口,通过内(瘘口内层)、中(真皮脂肪瓣)、外(皮肤)三层交叉缝合,既修补严密、又减少了尿道和切口的张力,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组织瓣覆盖技术在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行273例尿道下裂手术,其中174例分别采用3种带血管蒂组织瓣覆盖技术覆盖新尿道,其中采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法82例,带蒂背侧皮下组织瓣法67例,带蒂睾丸鞘膜瓣法25例。对是否应用带血管蒂组织瓣覆盖尿道病例的I期治愈率、尿道瘘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带血管蒂组织瓣覆盖尿道者,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I期治愈率由78.2%提高到95.1%(P〈O.01),尿道瘘发生率由21.8%降到3.7%;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I期治愈率由83.3%提高到94.0%(P〈O.01),尿道瘘发生率由16.7%降到4.5%。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I期治愈率由71.4%提高到88.0%(P〈O.01),尿道瘘发生率由28.6%降到4.0%。结论:应用带血管蒂组织瓣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建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提供良好的血供,有效地提高尿道下裂I期治愈率,减少术后尿道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茎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总结40例阴茎癌诊治情况,其中鳞状细胞癌36例,疣状癌4例。手术治疗37例,其中行阴茎部分切除术28例,阴茎全切并会阴部造口术9例;其中12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37例获得随访1~10年。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86.4%和59.5%。结论包茎及包皮过长是导致阴茎癌的主要诱因。阴茎部分切除术是治疗阴茎癌合理有效的方法,应尽早治疗。术后生存时间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与阴茎部分切除范围关系不大,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隐匿型阴茎的病因、分类及外科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6 3例隐匿型阴茎患者 ,年龄 1岁 6个月~ 19岁 ,平均 7岁 2个月。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是否合并阴茎发育不良而将其分为 37例及 2 6例两组 ,肥胖及阴茎发育不良组 (37例 )采用一种手术方式 ,称为手术Ⅰ式 ,另一组采用手术Ⅱ式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 6月 ,手术Ⅰ式组 37例阴茎显露均满意 ,7例发生较重阴茎包皮水肿 ,3例出现耻骨联合下切口脂肪液化 ,3例耻骨联合下切口凹陷恢复不满意 ,1例出现龟头片状麻木感 ;手术Ⅱ式组 2 6例有 1例术后 7d阴茎回缩 ,余各例阴茎显露满意 ,包皮无明显水肿。结论 :隐匿型阴茎是多因素的结果 ;手术治疗方式多样化 ,阴茎根部被膜的复位与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其自然病程和手术时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茎脱套固定结合阴茎阴囊皮肤Z改形术治疗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对58例隐匿阴茎患者采用阴茎脱套固定结合阴茎阴囊皮肤Z改形术进行治疗。将阴茎于Buck’s筋膜表面脱套至根部,将阴茎根部白膜于5点和7点处与其外侧Scarpa筋膜缝合固定,阴茎腹部包皮缺损通过阴茎阴囊皮肤Z改形术覆盖。结果随访6~12月,所有患者术后阴茎形态及阴茎体显露满意;2例于术后2~3周发生包皮内板水肿,2~3月后完全消退;无蹼状结构及切口疤痕增生,排尿及勃起功能均正常。结论采用阴茎脱套固定结合阴茎阴囊皮肤Z改形术可充分矫正隐匿阴茎的病变,术后阴茎外观理想,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述在尿道下裂术中,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的手术方法,探讨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治愈率的措施。方法:在尿道下裂术中,完成各种尿道成形术后,根据新建尿道的大小和长度,游离合适大小的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转移覆盖新建尿道,将其边缘缝合固定在阴茎白膜及尿道海绵体上,使尿道完全被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对是否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病例的Ⅰ期治愈率、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者,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76.2%提高到95.7%(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15.4%降低到2.4%。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81.3%提高到96.6%(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6.8%降到3.4%。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66.7%提高到86.7%(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22.2%降到6.7%。结论: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建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提供良好的血供,有效地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治愈率,减少术后尿道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于阴茎下弯矫正后尿道缺损短的尿道下裂病例,采用横裁带蒂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即Dutckett术式)修复,对于尿道缺损长的重度尿道下裂者,采用Duckett术联合尿道口周围皮肤作Duplay尿道成形后修复(即Duckett Duplay术式),本组采用Duckett术式27例,Duckett Duplay术式3例。结果:30例中,一次手术成功25例(83.3%),尿瘘4例,尿道狭窄合并尿瘘1例,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6-20个月,已治愈的患儿阴茎外观及排尿均良好。结论:Duckett术式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基本的较好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伴有阴茎下弯的阴茎体型上裂,可作为首选,对于重度尿道下裂,可选用Duckett Duplay术式,尿瘘是其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