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按发生原因分为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和继发性出血性转化。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即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10%(文献报告)或1.4%~7.3%(多项研究证实)或0~3.4%(汇总分析),溶栓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9%~12%(头颅CT证实)或10.0%~19.8%(多项研究证实),血管介入治疗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8.1%~37.0%,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抗凝治疗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0%~5.3%,和1.4%~13.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58例经颅脑CT/MRI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7.05%,好发于心房纤颤、大面积梗死、溶栓、降纤、抗凝患者;影像学上表现为非血肿型占86.21%,血肿型占13.79%.结论 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溶栓、降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法、生化指标等。按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分为出血性转化(HT)组25例和非出血性转化(NHT)组77例。对可能与HT相关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HT的发生率为24.51%;HT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低于N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组脂蛋白a(LPa)高于N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OR 2.350,95%CI 1.333~4.143)、LDL-C(OR 2.361,95%CI 1.347~4.138)、LPa(OR 0.965,95%CI 0.947~0.983)、纤维蛋白原(OR 2.397,95%CI 1.133~5.071)是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C、LDL-C、LPa纤维蛋白原是大面积脑梗死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03—2011-07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病例52例及同期收治的脑梗死未发生出血性转化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统计发现,HT患者中患有原发性高血压39例,心房纤颤24例,大面积脑梗死44例,脑栓塞28例,以上各种疾病发生率均较非HT组高(P<0.05)。结论 HT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有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等,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积极手段展开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正>出血性脑梗死是指在原来脑梗死的区域发生的继发性出血,是脑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占脑梗死患者的3%~25%[1],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继发性出血的原因有再灌注损伤学说,还有溶栓过量学说,与高龄、长期合并心血管基础病症有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2-01-2014-01收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65例,分析其发病因素、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09~2010-08收住的6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脑梗死组患者在大面积梗死、房颤、高血压、高血糖等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同期非出血性脑梗死组。结论大面积梗死、房颤、高血压、高血糖等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类型和预后以及可能的机制,并讨论了溶栓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以及出血性转化的干预措施,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非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76.4岁,大面积脑梗死(95%)是主要病因,高血压(74%)、糖尿病(53%)亦有较高的发生率.结论 非栓塞性脑梗死的HT常发生在高龄及大面积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亦是重要的病因,多为晚发型出血,预后相对较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res of patients with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9 patients with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was 76.4 and the major risk factor was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95%). While hypertension (74%) and diabetes mellitus (53%) were also the risk factors of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Conclusions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usually occurs in patients with old age and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re also th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mainly with delayed onset and better outcomes.  相似文献   

9.
影响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58例脑梗死后梗死区内出血的患者和58例单纯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有无颈动脉斑块、有无脑梗死家族史、累及的动脉系统和出入院时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有无颈动脉斑块、有无脑梗死家族史、累及的动脉系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性脑梗死组、点状及片状出血性脑梗死组、颈内动脉系统出血性脑梗死组及多个部位出血性脑梗死组的预后与单纯脑梗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出血性脑梗死组、单个部位出血脑梗死组与单纯脑梗死组预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脑梗死出血性转化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出血量、出血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面积梗死者 16例 ,原梗死灶出血 2 0例 ,梗死后第 2周发生出血 8例 ,第一周内发生出血 19例。出血性脑梗死中分水岭梗死不少见 ,并发高血糖者是发生出血性梗死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头痛发生率高 ,注意临床观察 ,及时复查CT ,以利诊断。结论 :需溶栓的病例 ,可先行SPECT检查进行筛选 ,再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出血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面积梗死患16例,原梗死灶出血20例,梗死后第2周发生出血8例,第一周内发生出血19例,出血性脑梗死中分水岭梗死不少见,并发高血糖者是发生出血性梗死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头痛发生率高。注意临床观察,及时复查CT,以利诊断。结论:需溶栓的病例,可先行SPEGT检查进行筛选。再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在入院后10 d内行头颅CT复查,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205例,女140例,101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出血性转化组的年龄、脑梗死体积、脑卒中史或TIA史、高血压病、糖尿病、抗凝药和房颤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P<0.05),而2组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高脂血症史、吸烟或饮酒史无明显差异(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68,95%,CI=1.059~3.412; P=0.021)、梗死体积(OR=3.461,95%C1=1.317~6.270; P=0.044)和房颤(OR=1.284,95%C1= 1.117~2.903; P=0.015)为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为29.3%,年龄、脑梗死体积和房颤为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绝大多数出血性转化不会加重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加重的患者主要是脑实质血肿型。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脑梗死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头颅CT和临床检查,对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病因为心源性脑栓塞(34.9%)、高血压(53.5%).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CT为诊断HI的可靠手段,及时诊治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癫痫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以期对防治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07-04-2012-06入住我院脑梗死癫痫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37例脑卒中患者基本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将有可能影响自发性HT的因素性别、年龄、房颤病史、高脂血症病史、降纤治疗(有/无)、BMI(kg/m~2)、入院时脉压(mmHg)、随机血糖(mmol/L)、HbA1c(%)、Hcy(mmol/L)、hsCRP(mg/L)、NIHSS评分(14个)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房颤病史、BMI、入院随机血糖、NIHSS评分、Fib等5项因素(P0.01),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房颤、入院随机血糖,OR值分别为3.17,1.14,b为正值,P0.05,为脑梗死癫痫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发现BMI(kg/m~2)、NIHSS评分、Fib(g/L),P0.05,不是脑梗死癫痫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癫痫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升高、房颤病史的患者需高度警惕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桥接治疗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1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73例接受桥接治疗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患者是否出现转化性出血分为出血性组(21例)和非出血性组(52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房颤、是否合并高脂血症、血小板相关数值、肝肾功能、凝血功能、NIHSS评分等指标,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出血组患者年龄>70岁(P=0.027)、血小板计数<185×109个/L(P=0.029)、APTT>30.3 s(P=0.014)、NIHSS评分>18分(P=0.015)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转化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大、血小板计数低、APTT时间延长、NIHSS评分均可能会影响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增加术后转化性出血的发生率,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转化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旨在明确铁螯合剂-DFX能否减轻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和程度,并探讨减轻出血性转化的机制.方法 采用高血糖结合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2h再灌注模型,将98只SD大鼠随机分为DFX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其死亡率和出血性转化率、脑梗死体积、脑水肿程度、出血体积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 MCAO 2h再灌注2h,DFX组患侧半球Evans-blue漏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MCAO缺血2h再灌注6h,DFX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MCAO缺血2h再灌注22h,DFX组动物死亡率、脑梗死体积、基底节区脑肿胀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FX通过保护血脑屏障减少了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及其伴随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定简便易行的HAVE评分对非溶栓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预测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8年~2010年间发病48 h内NIHSS评分≥5分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头部CT或MRI监测2 w内非溶栓治疗HT的发生,对HT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模型(HAVE)中共纳入4个危险因素:3级高血压(Hypertension)、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梗死体积(Volume)及高龄(Elderly),总分共8分,其中评分大于等于4分即为出血性转化极高危人群,该评分对发生脑梗死出血性转化预测的灵敏度为0.73,特异度为0.84。结论 HAVE评分能够快速识别脑梗死出血性转化高危人群,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也称梗死性出血,是指缺血性中风病灶内血流再灌注,发生继发性出血。属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占5%~10%,常因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而危及生命。现将我科自2001年来经CT、MRI及临床证实的2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脑梗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本院2003-05~2005-04收治的78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梗死后出血与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皮层梗死、合并高血糖、溶栓治疗有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人存在大面积脑梗死、皮层梗死、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及进行溶栓治疗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复查CT或MRI,以早期发现出血性梗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和预后。方法:对87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HI组和非HI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病因、血糖、血压、出血时间、出血性质及预后。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HI发生率38.31%,腔隙梗塞组仅1.40%;神经功能缺损重型组HI发生率17.93%,轻型组仅3.31%;心源性脑栓塞组HI占全部HI的62.82%,脑血栓形成和腔梗组占37.18%;血糖>11.1mmol/L组HI发生率17.98%,血糖<7.0mmol/L组仅4.00%;24小时血压均值>180/100mmHg组HI发生率14.32%,24小时血压均值<140/80mmHg组仅3.42%,HI组未愈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HI组。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心源性脑栓塞、高血糖、持续高血压与HI的发生密切相关;HI对CI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