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江苏省传染病综合示范区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于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对张家港、丹阳和泰兴三市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基线调查结果显示结核病防治知识,三市张家港、丹阳、泰兴三市分别为62.9%、56.5%和59.2%。三市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调查结果显示三市结核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3.1%,张家港、丹阳、泰兴三市知晓率分别为71.0%、58.1%和60.7%。三市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江苏省传染病综合示范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青海省常住居民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后续更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青海省45个县(区)抽取4 541名居民进行面对面访问式调查,计算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青海省常住居民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81.23%,在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中“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该怀疑得了肺结核”的知晓率最高,高达92.12%,“肺结核(肺痨)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慢性传染病”的知晓率最低,为71.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χ2=70.201,P<0.05)、民族(χ2=87.821,P<0.05)、文化程度(χ2=350.966,P<0.05)、职业(χ2=117.698,P<0.05)、居住地(χ2=244.465,P<0.05)的居民在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果  周玲  丁红玲 《医学动物防制》2015,(2):192-194,197
目的通过调查安康市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了解该市居民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梅毒疫情防控策略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青少年、男男人群、暗娼6类人群共计2 200人进行一对一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有效问卷共计2 200份,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74.2%。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58,P<0.01),其中城市居民知晓率最高(82.7%),暗娼人群知晓率最低(63.8%);不同年龄组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7,P<0.01),≤19岁人群知晓率最高(78.7%),≥50岁人群知晓率最低(60.0%);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33,P<0.01),高中或中专知晓率最高(80.1%),文盲知晓率最低(40.9%)。结论安康市普通群众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较国家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应注重宣传活动的多样性及普及性,尤其需要重视针对高龄、低学历、在校生及高危职业人群的宣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现况,为进一步推进行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区4个乡镇街道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0人,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行动口号、内容和行动日的知晓率分别为63.8%、66.9%和27.2%,随着年龄的增长知晓率逐渐下降,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75,P<0.05;χ2=41.294,P<0.05;χ2=53.044,P<0.05)。每天成人食盐摄入量和烹调用油摄入量知晓率分别为74.1%和63.1%,不同性别、年龄组及文化程度对这两项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2,P<0.05,χ2=3.845,P<0.05;χ2=13.745,P<0.05,χ2=7.772,P<0.05;χ2=25.477,P<0.05,χ2=15.842,P<0.05)。BMI指数知晓率较低,为25.7%,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05),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7,P<0.05;χ2=52.022,P<0.05;χ2=21.808,P<0.05)。膳食指导工具的使用情况均较低。使用限盐勺和限盐罐的占7.3%,使用控油壶的占7.3%,经常使用腰围尺的占4.8%,经常使用BMI尺的仅占3.3%。结论北京市平谷区居民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一定知晓,但要对高年龄组、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层较低的人群加强宣传,开展促进行为改变的专项行动,促使其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朝阳区城乡结合的某社区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为建立一套适用于社区使用且易于推广的普通人群心理干预模式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使用统一调查问卷、署名自填的调查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城乡结合的某社区居民心理卫生知识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前后知晓率的改变情况的调查,分析干预前后知晓率变化情况。采用Epi Data数据录入,使用SPSS 17.0对一般情况的构成比、心理卫生相关知识干预前后的知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后各发出问卷1 000份,分别收回978份和982份,有效问答率分别为97.8%和98.2%。居民对心理卫生知识的20个问题的干预前后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1.3%和80.0%(χ2=24.31,P0.05)。干预后在性别、年龄、民族和文化程度以及家族史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社区宣传、成立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病人俱乐部等4种教育宣传模式,可作为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宣教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荆州市艾滋病重点建设示范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抽取示范区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在校学生3类人群共649人,调查基本情况、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结果 3类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7.04%,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在校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95.57%、80.66%、5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3,P0.01)。3类人群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较低,为49.77%,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65.02%、46.91%、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7,P0.01)。3类人群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途径电视所占比例最高,达76.43%。结论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有差异,应强化艾滋病病毒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尤其是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仍然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49-153
目的 了解丹东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水平。方法 2021 年1 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114 名15 岁以上的城市常住居民和113 名农村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接受健康教育情况。结果 227 名调查对象中有218 名对象完成本调查。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5.87%,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在81.65%~88.99%之间。核心知识知晓率在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总知晓率逐渐下降;城镇居民知晓率显著高于于乡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显著高于其他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文化程度增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公众对肺结核的防治认知仍存在薄弱环节,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居民常见、易于接受的的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州市某区居民疟疾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效果,为疟疾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问卷在居民中进行KAP调查,并对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某区居民疟疾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18~岁组和30~岁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79、7.088,P0.05),50~69岁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9,P0.05);不同地区居民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1、8.175,P0.05);不同性别居民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4、14.124,P0.05)。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的疟疾防控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基层卫生人才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某高职院校二年级4个专业320名医学生,完成上海朱青紫、张明园编制的《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结果平均应答正确率为64.6%,平均知晓率为69.9%,城镇生源正确率为60.7%,农村生源正确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31)。77.7%的学生知晓考试焦虑症,28.2%的学生知晓社交焦虑症,27.2%的学生知晓抑郁症。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在0.63~0.82之间,分半相关系数在0.68~0.89之间。结论高职医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的工作目标要求,但作为未来承担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重任的骨干力量,有些方面如神经症、心境障碍等专业知识还应加强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开设能有效提高高职医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在高职医学生中应用有较高的信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海省不同地区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现状,探讨农牧区结核病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对策。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5个市州9个县(区)的牧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企业人员、学生和离退休人员等共900人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结核病知识5道题应答对4 500题,实际答对3 260题,总的知晓率为72.44%。农牧民的知晓率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学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75,P0.01);不同县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767,P0.01),回族知晓率低于汉族、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65,P0.01);5道题全部答对179人,所占比例为19.89%,其中回族全部答对的比例最低,为10.74%,城东、互助、海晏、同仁全部答对的比例较低,不同性别、职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3.069,P=0.08,χ2职业=0.327,P=0.568)。结论青海省总体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尚可,但存在地区和人群差异,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是农牧民和学生,在使用传统健康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加大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上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心理卫生进社区对居民心理障碍防治的作用。方法选择两个基础条件相似的社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使用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用)(RUTTER)、一般健康问卷(GHQ)、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上海市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晓率调查问卷、精神卫生基础知识问卷(自编)进行施测。结果干预组居民干预后的知晓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84,P<0.01);干预组居民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在GHQ的分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28,P<0.01)。结论心理卫生进社区对居民心理健康的维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保定市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的认知态度和接触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进一步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奠定基础。方法以河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城乡两个示范区为调查人群,重点调查社区医生、社区干部、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城乡社区普通居民,并对4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组人群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知态度不同,患者家属对3个条目更是采取肯定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组人群就医途径的首选都是精神病医院(76.57%),其次是综合医院(13.83%)、基层诊所(6.98%)、巫医神门求助(2.15%);(3)4组人群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接触程度不同,普通社区居民普遍低于其他3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本调查中人们获得精神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40.97%)、其次是书报(27.97%)、宣传培训(16.37%)、朋友聊天(14.69%)。结论保定市社区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接触,4组人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区医生的认知普遍较高,普通居民相对较低,因此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覆盖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心理卫生进社区对居民心理干预前后效果的比较研究。方法:建立一个有一定人口规模的社区做为研究基地。使用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用)(RUTTER)、一般健康问卷(GHQ)、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上海市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晓率调查问卷、精神卫生基础知识问卷(自编)来对社区居民进行施测。结果:社区居民经过心理干预后其知晓率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心理卫生进社区对居民进行心理干预后可促进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筹资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的筹资状况,为完善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2008年上海市19个区(县)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收入(包括政府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和支出(包括财政专项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情况进行调查,获得上海市2008年精神卫生机构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相关数据。结果 2008年上海市精神卫生机构的收入总额为7.746 100亿元,其中政府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分别占21.37%、48.34%、28.25%和2.04%;2008年上海市精神卫生机构的支出总额为8.633 998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分别占8.45%、40.91%、47.39%和3.25%。结论上海市政府财政对精神卫生服务的投入比例较低;政府应加大对精神卫生服务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精神卫生服务筹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保定市城乡居民对肿瘤相关膳食因素的认知及行为状况,分析影响居民肿瘤相关认知及行为的因素,为卫生部门开展饮食防癌抗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对保定市地区部分城市和农村503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肿瘤相关膳食知识知晓率为32.6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居民肿瘤相关膳食知晓情况的因素为性别(OR=1.904,95%CI=1.283~2.825)和年龄,其中年龄为36~50岁(OR=0.410,95%CI=0.225~0.748)和51~65岁(OR=0.393,95%CI=0.193~0.798)是主要影响因素。城乡居民对肿瘤相关膳食危险因素知晓率较高,其中烧烤食物(75.55%)和酗酒(77.73%)的知晓率排在前两位。在肿瘤相关饮食行为现状中,经常食用腌制食物(12.72%)所占比重最高;防癌食物中,经常食用水果比例最低(30.22%)。结论 保定市城乡居民对于健康饮食知识知晓率较低,部分居民存在高危饮食行为。应加强膳食防癌的宣传工作,建设社区肿瘤防控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城市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展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和模式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从北京市东城区某街道社区随机抽取65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编制的《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居民进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 结果 ①北京城市社区58%以上的居民表示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情绪状态和年龄是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程度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55岁以上需求最高。②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形式需求不同,心理健康讲座是最受社区居民欢迎的服务形式,选择比例达67.8%,其次是免费心理咨询、心理宣传手册和心理热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对服务形式需求不同。③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因年龄、学历层次有所不同,青少年关注家庭关系与自我发展,中老年关心心理健康科普,60.3%的居民对心理疾患相关知识的需求较大。④在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选择上,40%以上居民首选在社区心理服务站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相关咨询,70%的居民要求心理健康服务由专业人员提供。 结论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及内容建设应考虑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差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服务设置、服务措施应根据社区人群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态度及行为情况,探讨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682名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6.37%,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总正确率为68.30%,而赞同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有14.48%。结论:应加强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广大居民完整地了解艾滋病知识,坚定信念,转变态度,加强安全的性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上海市中心城区抑郁症状发生率,探索对市民精神卫生干预模式。方法:抽取静安区五个街道各2500户,大于15岁,3356名市民,有效样本3248人。采用按整群抽样方法,并且使用流调用抑郁量表对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3248名被调查者中,有抑郁症状者占24.9%。结论:静安区市民身心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危害健康的亚健康抑郁症状,亚健康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工作,应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市民健康教育和认识,对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相应干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当前,中国正面临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经济高速发展等问题,这也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加重,人民群众精神卫生服务需要增加。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是精神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还较少。目的 调查并分析上海市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和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并统一设计结构化问卷于2016年8-12月对上海市3个社区3 502例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及精神卫生服务情况、精神卫生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中文版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中文版抑郁症状群量表〕及精神卫生知识的获得途径。基于Andersen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最终获得问卷3 502份,剔除不合格问卷97份,获得有效问卷3 405份,问卷合格率为97.23%。调查人群精神卫生知识总体回答正确率为59.8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倾向性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作状态、宗教信仰、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需要认知是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能力因素中,年人均收入、有无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是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需要因素中,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精神卫生知识获得途径以电视(50.90%)、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宣传(33.69%)、医务人员(25.90%)和书报(21.56%)为主。结论 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偏低,人口学特征、社会文化等倾向性因素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等能力因素影响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但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等需要因素并未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产生明显影响。应将精神健康宣教融入基层卫生服务工作中,关注重点人群,扩大宣教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