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俊斌 《海峡药学》2012,(12):169-170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方法对200对不孕不育夫妇(观察组)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另选择2年内有过生育史的健康育龄夫妇50对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共检出支原体感染163例,其中单纯UU 113例,单纯MH 14例,UU+MH 36例。对照组共检出支原体感染24例,其中单纯UU 16例,单纯MH 2例,UU+MH 6例。观察组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59,P<0.01)。支原体对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的敏感率均>80%;对大环内酯类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在35%~55%;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耐药率均>60%。结论支原体感染,特别UU感染可能是引起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作为本地区支原体治疗的首选抗菌药物,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宜提倡首选使用。  相似文献   

2.
周文红 《河北医药》2007,29(9):1003-1004
近年来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除淋病奈瑟菌增多外,较常见的还有衣原体和支原体.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致病支原体,主要有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人体支原体(mycolasma hominis,MH)和生殖支原体(mycolasma genitalium,MG).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UU、MH、MG感染均属于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范畴.妊娠期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常引起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或复发,造成流产、早产、异位妊娠等不良妊娠结局,还可垂直传播给胎儿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妊娠期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非常重要.现就孕期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是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寄居菌,属于条件致病菌,是泌尿生殖道非淋菌性炎症中常见的病原菌,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支原体的一种,是引起泌尿生殖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可导致男女不孕不育、流产、死胎、女性生殖道炎症等一系列疾病.是导致女性不孕症、胎膜早破、(反复)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5].孕妇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时,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导致早产、死胎,也可在分娩时感染新生儿,引起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  相似文献   

4.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1457-1458
<正>支原体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其中两种最常见的支原体[1]。由于支原体感染后可引起女性生殖道慢性、迁延性反复感染,导致不孕[2]。近年来支原体感染的耐药谱在不断改变,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引起了各  相似文献   

5.
403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1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生产的支原体IST试剂盒,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检出支原体感染阳性的患者403例,阳性率43.90%,UU、MH、UU MH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4.42%(316例),4.79%(44例),4.68%(43例)。MH和UU MH的混合感染中EM、PRI、AZM及CLDM的耐药率明显高于UU(P<0.05)。OFLX和EM在MH、UU MH中的交叉耐药率分别高达91.7%、96.8%。结论临床应根据三种不同的支原体感染类型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不孕症是生殖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其原因复杂,影响因素诸多,与子宫因素、卵巢因素、输卵管因素、免疫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有关。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均属寄生于生殖道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导致妇女不孕不育的主要因素之一。UU与CT的感染可造成女性输卵管的粘连和堵塞及子宫内膜炎,最终导致不孕不育,且与不良的孕产结局有较高的相关性。有关UU、CT感染的致病问题,文献报道很多,本文收集了40多篇与其相关的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包括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他们除可引起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以及女性宫颈炎、阴道炎以及男女不孕不育等疾病外,还是当前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调查显示,此种病原体的感染呈上升趋势,其合并引发的NGU已高居性传播疾病的第3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在诊断泌尿生殖道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sma hominis,Mh)的优势,为提高临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取经过12小时UU/MH肉汤增菌的临床疑似标本洗脱液直接接种于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在5%CO2和95%N2的气体环境中培养24~48 h后,低倍镜下观察特征性菌落,计数其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同时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作对照,观察UU孔、Mh孔及计数孔颜色的变化.结果 172例泌尿生殖道标本中,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检出UU感染59例,MH感染19例,混合感染16例,UU计数≥104CFU者40例,MH计数≥104CFU者15例;支原体药敏试剂盒检出UU感染63例,MH感染13例,混合感染13例,UU计数≥104CFU者45例,MH计数≥104CFU者10例.结论 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简便易行,观察菌落准确性高,提高MH的检出率及液体培养基的确证性.  相似文献   

9.
徐晓琴  俞小英 《医药导报》2010,29(6):718-719
[摘要]目的了解孕前检查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9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对孕前检查妇女生殖道支原体培养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879株支原体中UU、MH、UU合并MH感染分离率分别为35.2%,0.9%,12.6%。UU、MH、UU合并MH感染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较为敏感。结论孕前检查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对UU、MH、UU合并MH感染的敏感性较好,临床应根据支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性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国外对支原体感染研究较多,人型支原体(MH)或解脲脲原体(UU)可引起女性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可能是非特异性阴道炎致病因子之一。为了探讨MH和UU两种支原体的感染状况,本文对660例非特异性阴道炎宫颈分泌物进行了培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方法:采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试剂盒对179例女性拟诊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79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95例,阳性率53.1%,其中解脲支原体(UU)73例(76.8%)、人型支原体(MH)4例(4.3%)及UU+MH混合感染18例(18.9%).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交沙霉素(91.6%),克拉霉素(86.3%),美满霉素(84.2%),强力霉素(84.2%),耐药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四环索(37.9%),氧氟沙星(49.5%),阿奇霉素(61.1%),红霉素(75.8%).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其次是UU+MH混合感染,其治疗应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近来,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是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其发病呈上升趋势,对妊娠妇女危害性较大。感染人体的支原体约10余种,最常见为寄生在女性生殖道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支原体具有很特殊的结构,在顶端能牢固地粘附在靶细胞的表面而引起宫颈炎、非淋菌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继发不孕、输卵管炎等。孕期女性感染可能会导致早产、流产、死胎等疾病。支原体对人体泌尿生殖道系统的感染已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周灵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49-2150
目的 了解余杭地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珠海丽拓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支原体阳性403例,阳性率为70.21%,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以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4.01%、1.39%和14.81%,男女性别感染率分别是37.66%、7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对所有支原体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引起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常见病原体,感染以UU为主,且女性高于男性,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更高,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包骏雷 《海峡药学》2013,25(3):198-200
目的为了解宁波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定量培养及药敏一体化试验方法,对我院性病门诊452例疑似NGU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支原体鉴定及药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2例疑似NGU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阳性155例(34.29%),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117例(25.88%),人型支原体(MH)阳性13例(2.88%),UU和MH混合阳性25例(5.53%)。抗生素对UU的敏感性依次为: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等;抗生素对MH的敏感性依次为: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对UU和MH混合感染的敏感性依次为: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等。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日趋增多,它们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在缓缓上升,对疑似NGU患者,有必要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家锋  何勤  陆洪光  张敏 《贵州医药》2004,28(5):444-444
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尿道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常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肾盂肾炎、女性阴道炎、盆腔炎、输卵管炎,另外与性传播性疾病的反应性关节炎有关。为了解贵阳地区性病门诊病人有尿道(宫  相似文献   

16.
<正>人型支原体(MH)和解脲脲原体(UU)属于黏膜相关的条件性致病菌,常在女性的泌尿生殖道下段定植[1]。支原体感染会引起一些妇科炎症如宫颈炎、盆腔炎等,育龄妇女感染会引起不孕不育,妊娠期妇女感染后会引发自然流产、胎膜早破[2]、早产、新生儿疾病等多种妊娠不良结局[3]。由于处于妊娠期的妇女在用药方面存在禁忌,加之人们对抗生素的滥  相似文献   

17.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现状。方法采用一体化试剂盒,对2624例疑似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2624例标本共分离出支原体1445株(55.07%),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1244株(86.10%);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40株(2.77%);UU合并MH感染201株(13.91%)。药敏试验显示UU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较为敏感,对林可霉素和诺氟沙星较为耐药,而MH亦是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较为敏感,但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和诺氟沙星较为耐药。UU合并MH感染比单纯UU或MH具有更高耐药性。结论本院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主要以UU为主。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治疗支原体感染时,不能仅凭经验用药,必须作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分析,以便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可作为广州市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621例标本中共检出支原体阳性318例,,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214例,人型支原体(MH)阳性32例,混合感染(UU+MH)阳性72例。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MH、UU+MH次之,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差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常规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检测,对临床选择用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汤进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125-126
目的了解我院近年门诊及住院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来检测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然后分析就诊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与结论 1055份标本共检出480株阳性(45.5%),其中单一UU阳性378株,占阳性的78.8%(378/480),单一MH阳性21株,占阳性的4.4%(21/480)。MH+UU感染81例,占16.8%(81/48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性最高的是美满霉素(95.6%),然后是强力霉素(92.2%),耐药物最高的是左氧氟沙星和红霉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该地区女性生殖器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度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8145名妇女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耐药性检测。结果女性生殖器支原体总检出率为48.93%(3985/8145),其中解脲支原体(UU)占77.79%;人型支原体(MH)占2.16%;UU+MH混合感染占20.05%。支原体耐药率较高的前5位抗生素为环丙沙星、可乐必妥、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其次为UU及MH混合感染,单纯MH感染较少。支原体对常规抗生素耐药性较高,临床用药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