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脂血症的病理多为肝脾肾三脏虚损及痰瘀互结。本文从通阳泻浊化瘀。行气泻浊化瘀,健脾泻浊化瘀,益肾泻浊化瘀、温肾泻浊化瘀五个方面论述其证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泻浊化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用清热泻浊化瘀方治疗,对照组95例用秋水仙碱片、苯溴马隆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清热泻浊化瘀方能抗炎止痛,降低血尿酸,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益肾化瘀泻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佳佳  高磊平 《陕西中医》2010,31(12):1585-1587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泻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肾化瘀泻浊汤(土茯苓、生黄芪、六月雪、车前子、生党参、制黄精、益母草、丹参、川芎等)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化瘀,补肾泻浊的功效,可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异位妊娠属本虚标实之证,肝郁脾肾亏虚为本,浊毒血瘀、冲任不畅为标,虚实互为因果,夹杂致病。湿与浊同源,湿轻于浊,浊极于湿;热与毒同类,热渐于毒,毒重于热。湿热之邪日久转化成浊毒,浊毒血瘀少腹,气血失调,冲任不畅,胞脉受阻,终致孕卵异位着床。治宜化瘀泻浊、杀胚消癥。临证采用化瘀消癥泄浊方加减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炎从毒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俊生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12):531-532
毒邪是慢性肾炎病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毒邪表现有热毒、瘀毒、浊毒、溺毒等形式,毒邪蕴结于肾,致使病情反复或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临证可采用清肺利咽解毒、清热除湿解毒、清利化瘀解毒、和解升降解毒、和中化浊解毒、通腑泻浊解毒六法辨治  相似文献   

6.
中药灌肠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铨  段景文 《陕西中医》1994,15(10):435-436
采用通腑泻浊、解毒化瘀、温肾补脾之法,自拟灌肠基本方(大黄、益母草、黄芪、党参、公英、芒硝、牵牛子、红花、附子),配合扶正祛邪、化瘀行水、补脾温肾汤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总有效率76.2%。提示本疗法有降低血尿素氮、肌酐、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建国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关建国主任医师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的经验。关老师认为,脾肾亏虚,湿浊瘀血是痛风性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治疗当以补虚泻实为原则,拟健脾益肾泄浊化瘀为法,遣方用药以经方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注重泄浊化湿活血药运用,参以中和尿酸之品以奏奇功。  相似文献   

8.
孔薇教授认为慢性尿酸性肾病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瘀痰阻为标,治疗需以益肾化瘀、利湿泄浊为法,在指导患者饮食调摄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用药注意固护脾肾,强调治虚以平补,祛邪以平泻,常在补肾基础上加用通腑泄浊之品,对痰瘀严重者加用藤类药以活血和络、化瘀消癥。列举验案1则以说明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磊  马秀琴  焦静 《中医药学刊》2010,(5):1118-1120
目的:评价清肝泻浊化瘀汤治疗青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拟清肝泻浊化瘀汤口服治疗青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46例作为治疗组,并同期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及克拉霉素胶囊口服治疗青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及有关症状的改善情况,EPS中WBC及SPL的评分改善情况,伴随神经官能症及阳痿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72.1%,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NIH-CPSI评分观察:对疼痛,排尿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EPS中WBC及SPL量化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神经官能症及阳痿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学有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肝泻浊化瘀汤治疗青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琪运用大黄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张琪教授运用大黄经验,通里攻下,急救建功;清热化瘀,通利软坚;蠲除浊毒,维护肾功;泻热清心,豁痰醒神;清泻肺胃,除热解毒。并附验案举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化瘀泻浊法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联合健脾补肾化瘀泻浊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浆GDF-15、VEGF和ES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G、TC、LDL-C、β_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及血浆GDF-15、VEGF和E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化瘀泻浊法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佳,且可显著降低血浆GDF-15、VEGF和ES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朝  黄庆松 《中医研究》2007,20(11):28-30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将83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保肾汤及中药泻浊化瘀汤保留灌肠,14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对照组为一般治疗加服包醛氧淀粉。两组均加用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占82.22%,显著优于对照组52.63%。结论:活血保肾汤口服加中药泻浊化瘀汤灌肠联合治疗CRF疗效显著,能够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糖尿病肾病的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为三期治疗。早期用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之法;中期用温肾健脾,益气活血之法;晚期用益气养血,化瘀散结,通腑泻浊之法。结果与结论:从络病论治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过程中策略性使用中医药能够提高疗效,减低副反应,减少复发。具体是滋阴降火以减毒、温补肾阳以减量、调气理血以替换,化瘀泻浊以增效四个策略。为中药在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过程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健脾益肾、泻浊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致慢性肾功不全的临床观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传方,安雪梅黑龙江省医院滕毅良佳木斯市中医院姜英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尚无阻止糖尿病肾病进行发展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郑建民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载,对肾系疾病的中医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治有独到经验。郑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常针对病情辨证论治,以"虚、毒、浊、瘀"为着眼点,从益气固本、解毒泻浊、化瘀通络3方面审慎病情,标本兼顾,将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临床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益肾泻浊化瘀方治疗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益肾泻浊化瘀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益肾泻浊化瘀方组、西药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肾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BUN、Cre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且中药组Cre下降幅度较西药组大(P<0.05)。模型组大鼠血ET、CGRP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西药均能有效降低E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中药组血CGRP含量下降(P<0.05)。各组血NO水平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肾组织病理改变最严重,中药组较西药组病变程度轻。 结论 :益肾泻浊化瘀方能有效保护CRF大鼠肾功能,且疗效优于西药依那普利,可能与其降低CRF大鼠血ET水平,减轻受损肾脏的病理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沈英森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眩晕紧扣病机,严谨组方,灵活用药,故临床疗效显著.临证常以酸枣仁汤为主养血调肝治疗虚劳眩晕,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清泻肝胆治疗肝火眩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化痰熄风治疗痰浊眩晕,以桑菊饮为主疏风散热治疗外感眩晕,以血府逐瘀汤为主行气化瘀治疗瘀血眩晕.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的首要原因,中医治疗DKD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许多临床实用方药。中医治法研究是糖尿病肾脏病研究的热点之一,观今之临床,大致有补肾化瘀治法、补虚活血泻浊治法、益气活血治法、化瘀散结治法、从热论治、从络论治、从风论治,深入挖掘其发展渊源、理论内涵对于提高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及辨治探讨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认为糖尿病肾病(DN)的病因病机脾虚是关键,肾虚是易感因素,痰瘀肾络、凝滞脉道是其主要病理变化,病理过程中出现的痰湿、浊毒是痰瘀闭阻、阴阳衰竭的病理产物。治疗分早、中、晚三期。早期以化痰祛瘀为主,或兼以补益肝肾,或配以健脾益肾;中期宜活血通络、化瘀行水、泻浊排毒、调和阴阳、补益气血;晚期宜清浊排毒,顾护胃气,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